性恶论(1 / 1)

荀子离开齐国不久,齐国果然被多国群殴,惨遭灭国。不愿被灭国的齐国百姓,在田单率领下,再次复国。

见到齐国复国成功,荀子仍然牵挂自己的稷下学宫,于是又回来了。回来的路上看到齐国城市变成残垣断壁,无数百姓流离失所。

到了曾经天下最大的学府稷下学宫门口时,荀子傻眼了,经历战火之后的稷下学宫已经破败不堪,里面的师生早已逃散了。

此时齐国国君是齐襄王,他很不容易,国家百废待兴,到处都急需用钱。虽然家里穷,但是再穷也不能穷教育,齐襄王还是拨款重建稷下学宫,任命荀子为祭酒。于是荀子成为稷下学宫里资历最老的先生,被人尊称为“最为先生”。

第二次担任祭酒的荀子一干就是十几年,四十多岁的他觉得天天待在象牙塔里好无趣,齐国已不是当年的大国,自己需要更大的可以施展才华的舞台。世界那么大,他想出去看看。

西方的秦国傲视诸侯,大有一统天下的趋势。那就去秦国,看看人家是如何治理国家的。

说走就走,荀子辞了职,踏上西行的道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做学问要多走走,多实地调研,关在象牙塔里永远不会有知识创新。

进入函谷关后,秦国的风土人情让他长了见识,开了眼界,官员高效廉洁,社会繁荣稳定,百姓勤劳守法,国防力量强大,这不就是儒家理想中的社会吗?

在秦国关中沃野走访调研结束后,荀子作为天下著名学者受到了秦国相国范雎的隆重接待。

范雎故意问荀子在秦国看到了什么?

荀子发自内心地赞叹道:

“秦国边塞险峻,地势优越,自然资源丰富。民风淳朴,流行的音乐都是高雅的,人们穿的服装不轻佻。人们敬畏官员,服从政府管理,这分明是上古圣王统治下的百姓呀!我对你们的政府进行了走访调研,你们官员做事认真,从不马虎。这分明是上古圣王统治下的官员啊!作为高级官员的大夫们,下了班就回家,没有人出去鬼混。他们不拉帮不结派,这分明是上古圣王统治下的大夫。秦国国君处理政事从不拖拉,办公结束后,十分安闲,这分明是上古圣王在世。秦国已经达到了治理国家的最高境界!”

范雎听完哈哈大笑,他相信荀子说的都是真话。荀子曾在齐、赵两国待过,到了强盛的秦国,就能发现明显的差距。

不过荀子话锋一转,他还是要为儒家打个广告。

“可惜啊,秦国没有儒家弟子。一个国家要施行儒家的礼仪之道,就可以称王于天下。一个国家驳杂地义利兼顾,也能霸于天下。如果这两点都没做到就会灭亡。秦国要当心呀!”

范雎听完后,好气又好笑,秦国是靠法家闯天下,用儒家思想早就被打灭国了。

不过出于对著名知识分子的尊重,范雎并没有表露出来。荀子想见秦昭襄王,范雎也把他引荐给秦王。

范雎是一个妒贤嫉能的人,他知道即使把荀子推荐给秦王,秦王也不会录用他。

战国时,君王为了招揽人才,都会礼贤下士。虽然你的学说不合我的胃口,但是我不会拒你于千里之外。

秦昭襄王见到荀子后,张嘴第一句话,就把荀子气吐血了。

“儒家对秦国一点儿用处都没有!”

尴尬的荀子严肃地回答道:“我们儒家是法先王,隆礼仪(效仿上古先王明君,崇尚礼仪)。儒家弟子做事恪尽职守,尊重他的君主,同时关爱百姓。”

秦昭襄王:“如果儒家弟子位极人臣会怎么样?”

荀子:“儒家弟子会扩大自己的影响,运用礼节治理朝政。让美德成为风尚。那时全天下的百姓都会投奔大王。”

秦昭襄王听完后,感觉荀子说的观点如同一片羽毛始终飘浮在空中,效仿上古先王,那都是传说中的,谁都没见过,就靠儒家嘴皮子吹。完全不像法家有可实施可操作的具体措施。

荀子见秦昭襄王没有任何反应,场面极度尴尬,最后只能告辞。

一次无比失败的面试,让荀子伤透了自尊,他认为自己作为天下著名学府的校长,来到秦国宣扬自己的学说,怎么也得给自己一个大官做吧!没想到却是一张热脸贴到了秦王冷屁股上。

作为学术界著名的抬杠运动员,荀子杠不起来了。被秦王冷屁股冻伤的荀子开始了反思。

儒家思想本是治国安邦的神兵利器,只有用了儒家思想,国家才能称王于天下。可是秦国弃用儒家,采用法家学说,国家却达到了儒家理想的国度。这是为什么?

善于雄辩的荀子被秦国的现实狠狠地抽了一记大耳刮子。儒家思想要革新,贴近实际,否则就要被挤出学术市场。

在离开秦国的路上,荀子发现秦国对百姓管理得很严,绝不允许有懒人存在。老百姓必须耕战,并用奖赏鼓励他们种田,用爵位鼓励他们杀敌。士兵杀的人头越多,获得的财富也就越多。秦国能在四代国君手上持续发展壮大是必然的!

那人性到底是恶还是善呢?

荀子想前辈孟子说过人性本善,治理国家要施以仁政。可是从自己在秦国的一路走访下来,他认为人性本恶!

秦人为了发财,他们上了战场如同恶鬼一样,斩杀敌人首级毫不手软。秦国为了建立井然有序的社会,用严酷的刑罚来震慑人内心的恶。

人的欲望是驱使秦国这一强大机器运行的动力,同时秦国又用严酷的刑法控制了百姓的行为,社会从而井然有序。

实践出真知!

于是荀子讲了一句争议了两千多年的话:“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很多人根据表面字意,是这么理解的:人的本性是邪恶的,人善良的举动都是伪装出来的。

这无疑是颗学术原子弹,把所有人的三观全炸毁了。

有的人会说,我刚出生的时候还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宝宝,怎么就说我天性邪恶呢?难道我一出生就该枪毙吗?更可气的是,但凡是助人为乐的善举都是伪装的,那所有人都不需要做善事了?

大家之所以争议,问题其实出在“伪”字。

“伪”在先秦时是“人为”的意思,所以可以这样理解这句话:人的本性是邪恶的,人善良的举动是后天学习的。

这样理解就通了!

往小的方面说,人喜爱争夺,有嫉妒的心,喜欢感官逾越的东西。

往大的方面说,人类历史上经常为了争夺资源与权力爆发战争,而且并没有随着文明的进步而减少战争,反而战争规模越来越大,死伤人数越来越多。人类对环境与资源无休止地攫取,让自然遭受了严重破坏。

在荀子看来,想要遏制人性中的恶,就必须后天学习,让老师用“礼法(礼仪法度)”来教化。“礼法”是人在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准则,告诉人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与“礼”,他死后儒家开始分裂成“仁”“礼”两派。

“仁”派眼里,要想改变乱世,就要相信老百姓是善良,是可以被教化的,对他们施以仁政,手段要柔和!前期代表人物是孔子的弟子曾参。

“礼”派认为,要想改变乱世,恢复孔子理想的礼制,让社会秩序井然、尊卑有序,光靠说教、感化是没有用的,必须通过强而有力的改革方式来达成。说直白点,手段要狠硬!前期代表人物就是孔子的另一位弟子子夏。

曾参与子夏虽然见解不同,但毕竟是同门师兄弟,尚未撕破脸。

儒家的仁派与礼派是同门不同派。在战国百家争鸣、学术市场厮杀严重的环境中,它俩从未有团结起来一致对外这一说。而是一直在争夺谁是儒家正统,彼此相互对抗,这种局面一直延续了上千年。其激烈程度,就像华山派里的剑宗与气宗一样,互相杀红了眼。

到了战国后期,儒家内部仁派与礼派正式互撕。

孟子继承了“仁”,创造了“性善论”,人天性善良,治理国家要用仁政。

荀子继承了“礼”,创造了“性恶论”,人天性邪恶,治理国家要用礼法。

为了证明自己学说的正确,礼派荀子开始手撕仁派孟子。

孟子关于性善论说过三句比较著名的话:

“人之性善。”(人的天性是善良。)

“人之学者,其性善。”(人之所以要学习,是因为其本性是善良的。)

“今人之性善,将皆失丧其性故也。”(人天性善良,人之所以变恶,是后天造成的,丧失了本性的缘故。)

荀子逐一驳斥。

第一句是胡扯,人如果天性善良,那干吗还要圣明的帝王去管理呀,为什么会有“礼”的存在?就是因为古代的君王认为人天性邪恶,所以才需要用礼法去约束管理人们。

第二句想想都不对,人要学习是本性善良,那不爱学习的人,是否都是人渣呢?

人本性是天然造就的,是不可能人为造作的。人学习的兴趣是后天造就的,人只能通过后天学习来改变自己。所以“礼”是圣人创造出来,让人后天学习,努力改变自己的。

举个例子,比如一根弯弯曲曲的木料,要把它整形成笔直的样子才能用,这就需要整形器,进行薰蒸、矫正,才能挺直。不锋利的金属要打磨才能锋利。人的本性邪恶,需要依靠老师和礼法教化才能端正。

第三句就更不值得一驳。荀子认为人性本恶,正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让他失去了恶,找到了善。

人的本性饿了就想吃,冷了就想穿衣服。在现实中,一个人如果饿了,身边站着长辈,他不敢吃独食,会先让长辈吃饱。人即使累了,也不敢在长辈面前休息,先替长辈劳动完,自己才能休息。人天生没有礼让的本性,都是通过礼仪的学习才会谦让,才会变得善良。

“性恶论”成为荀子独创的神功,它的威力战如闪电。荀子将用它在学术江湖掀起一波惊涛骇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