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游士遍地,他们就像现在待业的大学生一样,都想找一个稳定的好工作。商鞅是游士里的佼佼者,他在秦国找到了一份高薪工作,一直稳居秦国高层,并毫无保留地奉献给秦国。由于商鞅在权力核心的地位太稳了,结果被新老板给宰了。
商鞅的死,让全天下找工作的游士明白了,干得再好,那都是老板的。自己只是个打工仔,找个好老板,混个好职位,多赚点钱才是正道。没有必要为了伟大的政治理想,把自己的小命搭进去。
于是一群纵横家粉墨登场。对于纵横家来说,自己既不属于某一学派,也不是一个政治团体,而是一群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看似毫无原则、无底线的纵横家,为什么不仅能在乱世中获得重用,还能左右国家的兴衰呢?靠的就是“纵横术”,这是他们引以为傲的“屠龙之术”。
“纵横术”是由“合纵”与“连横”两块思想组成的。
合纵,六国为了抵御秦国,结盟成一道贯穿南北的纵线,堵死秦国向东的出路。
连横,以西方的秦国为起点,向东联盟诸侯,形成一道连接东西的横线。秦国的目的是破坏六国联盟,从而入主中原。
纵横术和现在的外交学很类似。
我们看外交家在国际社会纵横捭阖,利用自己的智慧与谋略,不仅让两个敌对国化干戈为玉帛,又能让两国携手发展亲如兄弟。
然而,战国时的纵横家与现在的外交家有一个本质区别:纵横家搞外交是为了一己之利,外交家搞外交是为了祖国的利益。纵横家明确地知道自己只是打工仔,只要国君能给足待遇,去哪国上班都无所谓。如果待遇下降,立马两脚抹油,带着核心机密跑去竞争对手那儿上班。
战国时代,七国大乱斗,每个诸侯都想结盟,毕竟单打独斗太累,但结盟的情谊很难长久。每个国家都想找能和自己玩得来的,可惜每个诸侯国都心怀鬼胎,就算有和自己玩得来的,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许多诸侯国为了自己的利益,今天搞合纵,明天搞连横。
魏国人公孙衍到秦国求职前,他在魏国已经混到了高级职务——“犀首”。因此,公孙衍在魏国又被人尊称为“犀首”。
自从马陵之战魏国大败后,魏国从天下首屈一指的大国,沦落为三流的小国。对于公孙衍来说,这如同从上市公司的副总一下跌落成小商铺的伙计。
自己虽然混得很好,但毕竟是个打工仔。公孙衍为了给自己谋个更好的出路,决定跳槽。于是他瞄准了新兴崛起的秦国,这是一家发展势头良好的公司,吸引着全天下的人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只要认真努力,无论底层员工还是高级经理,都能获得自己想要的回报。
怀揣着秦国梦的公孙衍,偷渡到了秦国。
公孙衍在魏国高层混迹多年,掌握了魏国的核心机密。他到了秦国,秦惠文王乐开了花,这是上天赐给他一个带路党啊!公孙衍立刻被任命为大良造,成为秦国的二号人物。
为了报答新任老板,公孙衍决定给老板来个大惊喜,让秦君得到梦寐以求的河西地区。
战国时代拉开帷幕后,河西地区就在秦魏两国手中反复争夺,两国势力在河西地区犬牙交错。为了把魏国势力从河西彻底清除出去,公孙衍决定对魏国发起雷霆一击。
马陵之战后,魏国国力大跳水,在河西地区与秦军的对峙中,魏国处于下风。魏惠王只能派大将龙贾在河西地区修长城,其中雕阴是魏军重点防御的军事重镇。
公元前330年,带路党公孙衍率领秦军发动雕阴之战。
担任过犀首的公孙衍了解魏国长城的弱点,战役进行得很顺利。魏军四万五千人被全歼,将军龙贾被俘,大部分河西地区被秦国拿下。打顺手的公孙衍并没有停下脚步,他带着秦军跨过黄河,攻占魏国在河东的大片土地。魏惠王无力对抗秦国的攻势,割让15座城池,并将势力退至崤山以东,战略要道崤函道落入秦人手里。
秦国不但占领了大片土地,更打通了秦国东进中原的崤函道,从而实现了秦国数百年东进中原的梦想。并不满足的秦人在崤函道上修建了威武雄壮的函谷关,成为秦国坚固的大门,将崤山以东的来犯诸侯拒之门外。
大胜回朝的公孙衍成为秦国万众瞩目的焦点,受到无数赏赐。
公孙衍跳槽之后,迎来了职业生涯的辉煌,他的故事影响了无数有梦想的人。
其中一位是魏国人张仪。
论忽悠的能力,张仪算得上是战国第一纵横家。他以三寸不烂之舌,把一个诸侯国忽悠瘸了,骗得连裤头都不剩。
张仪之所以一张嘴能敌百万兵,是因为他有一个特别厉害的老师——鬼谷子。
鬼谷子是一位半人半仙的隐者。他之前的两位学生庞涓与孙膑,二人通过军事较量,改变了天下格局。而张仪比庞涓、孙膑更厉害,仅凭一张嘴,就改变了地缘政治格局。
张仪从鬼谷子那里学成之后,下山找工作。他首选的就业地点并不是自己的祖国魏国,而是楚国。
当时楚国在楚威王的统治之下,成为南天一霸,占据了天下的一半。张仪心想,楚国作为天下排名第一的超级大公司,工资待遇应该是不错的。然而,刚离开师父的张仪,就遭到了社会的毒打。
作为一名高级人才,刚到楚国的张仪受到了礼遇。有一次他参加楚国令尹的饭局,令尹吃完饭后,回到家发现身上佩戴的贵重玉佩不见了,他到处找也没有找到。
一位门客怀疑是张仪偷的,理由很简单,张仪是个穷鬼。
在没有证据、没有线索的情况下,令尹竟然相信了这一奇葩理由。于是派人严刑拷打张仪,张仪死活不承认,因为就是承认了,他也没有玉佩啊!无奈之下,令尹只能把张仪放走了。
被打成血人的张仪爬回了家,他的老婆被吓得半死,还以为是具会爬动的血尸。张仪的妻子一边抱着张仪,一边哭诉:“你要是不读书,不来楚国,就不会落此下场了。”
张仪望着老婆,张开满嘴是血的嘴巴,用力地说:“你看我的舌头还在吗?”
“在!”
“有舌头在,这就足够了。我迟早要他们还回来。”张仪苦笑道。
张仪的妻子紧紧地抱着他,“楚国,咱们不待了,等你伤养好了,我们走。”
伤养好后的张仪头也不回地离开了楚国,若干年之后,再次回到楚国的张仪把楚国上下玩弄于股掌之中。
公元前329年,张仪来到了秦国,拜见秦惠文王后,直接露了一手。
之前,秦国在公孙衍的率领下,获得魏国大片领土。然而却有一座城池像一颗钉子一样插在秦国胸口上,它就是位于河西的少梁城。少梁城是魏国在河西唯一的军事重镇,对于占据河西大片土地的秦军来说,简直是如鲠在喉。
如果硬取少梁城,秦军将损失巨大。张仪想出了一招,先围攻魏国兵力较少的蒲阳,拿下蒲阳后再与魏国谈判。只要魏国愿意把少梁送给秦国,秦国愿意送还蒲阳,还附赠一名公子当人质。
弱国无外交,魏惠王很无奈。不答应吧,秦国会继续发动进攻夺取少梁;答应吧,至少还能换回一座蒲阳和一个人质。两害相权取其轻,魏惠王选择了屈服。
秦国得到少梁后,彻底将河西收入囊中,秦惠文王觉得张仪是个人才,于是任命张仪为相国。
此时不淡定的是公孙衍。
“我为了秦国,背叛了祖国,更为秦国开疆扩土。张仪这小子凭什么能一步登天,爬在我的头上?我和张仪都是魏国人,没想到,老乡见老乡,背后来一枪。老子不干了!”
浑身都是负能量的公孙衍跑了,这次他偷渡回到了魏国。从那以后,公孙衍成为张仪最大的敌人,两人将用纵横术开展生死斗。很多人认为按照《史记》的记载,张仪的最大对手是苏秦。根据现在的出土文献与专家考证,张仪与苏秦其实是生活在不同时期的人物。
苦心支撑魏国的魏惠王见公孙衍跳槽回来了,也没过多地责怪他,而是让他官复原位。魏惠王不是不想找公孙衍算账,而是因为魏国现在日渐衰落,天下英才都不愿来这里就业,招一个曾经有经验的高级经理回来,总比招一个没工作经验的人强。
面对公孙衍的离职,秦惠文王并没有挽留。在秦君眼里,公孙衍是一个政坛老油条,老奸巨猾,是为了利益可以卖主求荣的人。他可以背叛魏国,也可以背叛秦国,这样的人放在身边太危险。一旦有更合适的人来秦国,公孙衍就会被立刻换掉。
秦国之所以能统一天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从秦孝公开始到秦始皇之间的七代国君,他们个个慧眼识人。只要是他们看中的人才,不管出身如何,一律放心大胆地任用。在秦国没有熬资历这一说,只要能力强,一步登天不是没有可能。
商鞅通过变法让秦国富强,而张仪靠着三寸不烂之舌让秦国开疆扩土。
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在张仪的怂恿下,正式称王。
魏惠王看到隔壁邻居也学自己自行升级为“王”,满满求生欲的魏惠王,在公孙衍的帮助下,开展了积极的外交结盟。就在秦君称王的同一年,魏惠王拉上与自己相爱相杀的小伙伴韩国,在巫沙尊韩君为王。同时,魏惠王也拉上齐国一同商议对付秦国。
张仪看到魏国拉帮结派,自己也动了心思:
“齐威王想学齐桓公,楚威王想雄霸天下,秦国想东进中原。这三个大国,都有自己的小算盘,都愿意看到中原小国成为一盘散沙,从而方便自己吞噬。”
公元前323年,张仪施展了“连横”策略,在江苏沛县,秦国与齐、楚两国结盟。三个大国结盟,让小国们不寒而栗,秦、楚、齐在地图上形成一道横线,这是要把小国一锅端呀。
公孙衍看破了秦国的阴谋,施展了“合纵”的策略,拉上赵、韩、燕、中山五国一起结盟,互尊对方为王,史称“五国相王”。五国从南北方向形成一道纵线,共同抵御大国的威胁。可惜公孙衍搞得合纵非常水,立马遭到大国的连环暴击。
齐国、楚国蒙了,没想到魏国会来这一手。
齐国强烈抗议,你们称王,我不反对,但是巴掌大的中山国也配称王?
楚国反应更激烈,啥也不说直接派兵拿下魏国八座城池!
魏惠王不淡定了,八座城池啊!
说好五国一起相互尊王,就是为了相互结盟,结果没一个来帮忙的!
恼羞成怒的魏惠王,发现自己从一开始就被惠施忽悠了,向齐国尊王;接着又被公孙衍忽悠了个更大的,来了个“五国相王”。
魏惠王把惠施与公孙衍定性为两个骗子。
此时的魏惠王已经人近黄昏了,回想一生,感觉这辈子太荒诞了。年轻时他把自己当作无冕天子,现在却成为落魄的小诸侯。不想折腾,也没精力去折腾的他,只想安安稳稳地过完余下的时光。
此时,张仪找上了魏惠王,魏惠王蒙了,张仪在秦国事业发展得很好,为什么来不断亏损的魏国呢?
就在魏惠王百思不得其解时,张仪开始忽悠了。
纵横家要想将君王玩弄于股掌之中,让他心甘情愿地为自己的智商付费,就要准确把握住对方的惰性、欲望,接着制造焦虑恐慌,让对方觉得只有你是为他着想的,然后为他提供一套精心炮制的解决方案。最后对方会丧失理智,不惜血本去购买方案。
张仪对魏惠王说:“大王,我是著名成功学之神鬼谷子的高徒,秦王曾在我的指导下,国家得到飞速发展。我心怀天下,再加上我是魏国人,我的根在这里。所以我回到魏国,就是来帮助大王脱离困境,救苍生于水火。”
年迈的魏惠王听到后,眼睛开始放光,思维衰退的他相信了张仪。
“大王,魏国地势平坦,交通方便,就像车轮辐条都聚集在车轴上,周边连高山大川都没有。魏国周边都是强国,一旦敌人从四面进攻,那魏国将被四分五裂。之前,魏国就多次遭到敌人的多方向进攻。”
魏惠王听完开始焦虑了,长叹了口气,“先生说的没错!”
张仪:“之前公孙衍搞得五国相王,合纵联盟声势浩大,可最后惨遭失败。这并不意外,毕竟亲兄弟也会为家产的事发生纠纷。大王不如与秦国结盟,有秦国做靠山,就没人敢欺负魏国了。只要秦魏结合,大王您就能开启新的篇章,再次迈向成功人生。”
魏惠王:“先生说的,我也知道,可是秦魏之间一直交战,秦王同意吗?”
张仪笑了笑:“秦王不计前嫌,一直希望与魏王携手共进。而那些搞合纵的人,只会夸夸其谈,四处游说,为自己捞足名利。大王,你吃的亏还少吗?”
此时的魏国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之前走的外交路线全部失败,现在拜秦国当大哥,魏国获得庇护,虽然丢失了尊严,但是换回了安全。
魏惠王激动地说:“我之前的决策都是错误的,魏国愿意与秦国结盟,每年春秋两季都向秦国进贡。”
同时,魏惠王回馈了张仪一份大礼。
“我任命张仪为新任相国!”魏惠王郑重地说道。
张仪酿造的毒药,却被魏惠王当作了蜜糖。魏惠王与秦国结盟,那是把灵魂交给了魔鬼。
张仪当上了相国,公孙衍和惠施不得不逃离魏国。
政坛失意的惠施并没有太伤心,他终于有时间去找老友好好聊聊,这位老友就是庄子。就在惠施与庄子探讨人生哲学时,魏国再次陷入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