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陵之战结束没多久,秦国就收到魏国战败的消息。此时的秦国,已被商鞅的第二轮变法改造十年之久了,完全具备与魏国全面开战的能力。
秦国君臣如此努力,就是要报公元前350年那一次的屈辱。那一年,魏惠王要攻打秦国,秦孝公软了一把,在魏惠王面前装了一把孙子,让商鞅哄骗魏惠王称王,从此魏国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从那一年开始,秦孝公与商鞅忍辱负重,加速了第二轮变法的施行。这轮变法的核心是要彻底打好秦国的经济基础。只有经济基础打得好,上层建筑才能盖得好。
商鞅要想打好秦国的经济基础,就要从与农民息息相关的土地制度入手。史书有这么一句话描述商鞅是如何改革土地制度的:
“为田开阡陌封疆。”
高中历史老师是这样解释这短短七个字的:
“商鞅废除了井田制度,把标志着井田的阡陌封疆去除,并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这让很多同学以为,是商鞅废除了井田制,开创了土地私有制,从而诞生了一批地主老财,使得土地兼并十分严重,老百姓贫困不堪。
其实历史老师对这七个字的解释,完全引用了西汉大儒董仲舒的话。
董仲舒说:“(秦)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作为汉武帝时的明星学者,当时学术界的泰斗,又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者,董仲舒说出的话都是金科玉律,无人敢不听。
但有一句话说得好,对权威不能迷信与盲从。
董仲舒的解释,实际上有失偏颇。汉朝为了表明自己的合法与正统,就把秦国描述成暴秦。再加上秦国特别喜欢烧儒家书籍,儒家打从骨子里就恨秦国,也自发参与了抹黑秦国的行动。
董仲舒诋毁秦国,说土地可以买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这指的是他当时所处的西汉。西汉初期也是施行授田制,可是开放了土地交易,很多有钱人开始炒地皮,进行土地兼并。这些大地主就变成大豪族,大豪族偷税漏税,垄断权力,欺压百姓。西汉、东汉灭亡的罪魁祸首,就是豪族。
如果商鞅知道董仲舒这么诬蔑他,他一定会从墓里爬出来,活活掐死董仲舒,还会骂:“呸,你睁着眼睛说瞎话,你讲的分明是汉朝,关我秦国屁事!”
现实并非董仲舒描述的那样,秦国从春秋时代就没搞过井田制。
周平王东迁洛邑,周王室在陕西的故地就撂荒了,远在西方的秦人趁机抢占了周王朝在陕西的故地。
战乱导致,周王朝赖以生存的根基——井田制,被破坏殆尽。由于土地多,秦人搞起了爰田制。秦国老百姓种田,秦君不会让你只在一块地上耕。每隔三年就换一块新地去开垦,旧地就休耕。
一转眼几百年过去了,到了战国时代,由于牛耕铁器的普及,老百姓的生产力上了一个新台阶。
在商鞅看来粗放的“爰田制”已经搞了几百年,早已不适合秦国。商鞅是李悝的粉丝,他决定效仿魏国,在秦国实施“授田制”。“授田制”在当时已不是什么新鲜词汇,三晋早就玩得炉火纯青,也因此彻底解放了生产力,让老百姓打了鸡血一样努力种田。
“授田制”是指国君将土地分给百姓,老百姓在分到的土地上耕种,向国家缴纳赋税,国君就成为国家唯一的大地主。但是有一点要注意,这土地的产权是国君的,绝不是百姓的,绝不允许土地买卖。
乱世之中,老百姓的要求并不高,能有吃的有穿的,能养活一家人就够了。国家授予老百姓一块地,老百姓就有了自己的产业,就有了归属感,就会定居在这里,努力地在自家地上种粮食,这样就有利于国家征粮与征兵。
更重要的是,秦国实施授田制有一个巨大的优势,那就是人少地多。
三晋虽然也实施“授田制”,可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口数量直线上升,造成了人多地少的局面。如果你在三晋的户籍上没有名字,对不起,国家不会给你授地,没有地的你,要么成为无业游民,要么去做生意。
商鞅抓住这一契机,实施了“秦国梦移民计划”,这和19世纪的美国移民潮,出奇的相似。那时美国刚建国没多久,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什么都不缺,唯一缺的就是人!那时移民美国,只要在政府登记,就可以去建立自己的家园。不像现在移民美国,又要学历,又要资产,还要排队。当时,无数人怀揣着美国梦往美国跑,无数的工厂、矿场、铁路得以修建,从而奠定了20世纪美国的霸主地位。
秦国政府向外宣传只要来我们秦国,就分给你们土地耕种。
于是无数的三晋百姓拖家带口,昼伏夜出,为了实现“秦国梦”偷渡进入秦国。
商鞅组织移民登记机构,给三晋来的移民登记上户籍,然后进行土地分配。
面对一窝蜂涌来的移民,秦国极其慷慨。每户将分配五百小亩的地,换算成大亩,就是两百四十步为一亩。而秦国极其富裕,把土地分给移民之后还剩很多。
秦国老百姓知道自己可以领取这么一大块土地高兴坏了。为了更好地将土地分配给老百姓,需要官府提前将土地规划整理好。
怎么将农田划分好呢?
1980年,四川青川县出土了一块“青川木牍”。
这块木牍上面记载着,商鞅死后三十年,秦国吞并蜀国,在那里大搞土地改革,上面详细记载了秦国是如何划分土地的。
其中有这么一段话:“田广一步,袤八则为畛。亩二畛,一陌道;百亩为顷,一阡道,道广三尺。封高四尺,大称其高。埒高尺,下厚二尺。以秋八月修封、埒,正疆畔,及芟阡陌之大草。九月,大除道及除浍。十月为桥,修陂堤,利津口。”
意思是,农田宽一步,长八步,就要修一条小路。每亩修两条小路,一条陌道(东西方向的道路)。一百亩为一顷,要修一条阡道(南北方向的田埂),道宽三步。封(田间的矮墙)高四尺,大小与高度相当。埒(田间的矮墙)高一尺,基部厚两尺。在秋天的八月,修筑封、埒,划定田界,去除阡陌上的杂草。九月大规模修路。十月造桥、修堤坝,确保渡口畅通。
通过青川木牍我们可以看到,商鞅“为田开阡陌封疆”,不是废弃阡陌,而是按照授田制重新规划田地。
阡道与陌道就像两把刀,把土地切成一块块面积相等的小蛋糕,每块土地像长方形的小格子。这样不仅方便政府将土地分配给老百姓,更方便了国家根据土地面积征税。每户按照国家分配的土地面积领取土地。此外,如果你在战场上获得战功,加官晋爵了,还可以领取更多土地。
有句话说得好:“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当老百姓分到国家的土地,他有了自己的财产,才会真正感受到自己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自己是这个国家的公民。如果国家打仗,这些公民必定在战场上勇往直前。这就是战斗力极强的公民兵,公民既是兵也是民,这使得国家的养兵成本大幅降低。
只要允许土地买卖,精明的有钱人就会大肆买地,炒地皮。炒地皮就像现在炒房,古代政府不像现在的政府,可以出台各种遏制手段。在当时,没有地的老百姓要么当佃农,要么铤而走险。这样的国家想大规模动员老百姓参军,几乎不可能,唯一的办法就是募兵。
募兵不再是民,当兵成了他们唯一的职业。换句话说,他们是要上班拿钱的,谁给他们工钱,他们就认谁当老板,这无疑给国家增添了很大的财政负担。
唐代前期施行类似于授田制的均田制,国家可以授予一个青壮年男子一百亩的地,所以唐代前期的士兵特别能打,逮谁灭谁,突厥、高句丽这两个硬茬儿都被灭了。可是国家允许土地买卖之后,有钱人开始炒地皮了,大量的土地兼并让老百姓无立足之地,老百姓当兵也就没了积极性,征兵也征不上来。最后唐玄宗搞出了募兵制,募兵制有个坏处,花钱雇来的兵只听命于自己的将领,为“安史之乱”埋下了祸根。
秦国老百姓有了自己的地,安安心心在上面耕种之后,国家怎么收税呢?是按每户的土地面积还是按照人头呢?
有的朝代是认地不认人,有的则是认人不认地。
商鞅在秦国待了这么多年,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情况,秦人喜欢一家人整整齐齐地在一起。如果家里有钱,就会产生寄生虫,秦国那么多的空地谁去耕种?
于是商鞅颁布了“初为赋”。
秦国征税,只认人头。家庭户口簿上的成年人,只允许有一对夫妻,儿子成年必须分户,如果不分户就要加倍收税。
最后商鞅在秦国推行郡县制。“县”在春秋时期就有了,直接归国君管辖,可是“县”的设置没有规范化。比如楚国的一个县,那都是庞然大物,前身都是被吞并的小诸侯国。虽然是个小诸侯国,但是地皮与人口也是相当可观的。
商鞅在秦国规范了郡县制,将全国无数的乡、邑、村合并为县,共建立了三十一个县,国君的权力可以一竿子插到底。
秦国被商鞅制造成一架恐怖的国家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