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招聘广告对职场人来说是很常见的,可是在战国那会儿,人才都是去国君那里主动寻找工作的,第一次听说国君放下身段来主动招人的。秦孝公发布的这则招聘广告,被全天下人广泛传抄,所有人都想看看秦君是如何招人的。
发布这份招聘广告的人是秦孝公,他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发布招聘广告的人。
秦孝公是秦献公的儿子,名渠梁,公元前361年继位,时年21岁。刚继位的秦孝公继承了父亲的遗志,誓要扩大秦国版图,打败死敌魏国,从而入主中原。秦孝公明白,国与国的竞争,说白了就是人才之间的较量。
秦国经过秦献公的大力改革,还是很难甩掉位置太偏、经济太穷的旧帽子。纵使废除了人殉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在其他诸侯国人眼中,秦人和野蛮人依旧没啥区别。
为了改变天下人对秦国的偏见,秦孝公在招聘广告的文案上下足了功夫。招聘广告的名字就叫《求贤令》!
好的招聘广告一般包含三个基本要素,招聘的企业很厉害,企业急需什么样的人才,一经录用待遇从优。秦孝公的《求贤令》正包含了这三个基本要素。
我们来看看《求贤令》的主要内容。
企业介绍:
昔我缪公自歧雍之间,修德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翟,广地千里。天子致伯,诸侯毕贺,为后世开业,甚光美。(想当年,我们秦穆公在岐山与雍地励精图治,向东平定了晋国内乱,并以黄河划定秦晋两国边境。在西方的戎翟前称霸,秦国沃野千里。周天子都派人向秦穆公表示祝贺,为后世子孙开辟了基业,秦穆公实在太伟大了。)
这段话,告诉应聘者,秦国过去是一个非常厉害的大企业。我们秦国也出过明星企业家——秦穆公,他曾经帮助东边的晋国企业重组,还把想侵占秦国市场的蛮夷赶跑了。周天子都给他点赞。
企业经营现状:
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献公即位,镇抚边境,徒治栎阳,且欲东伐,复缪公之故地,修缪公之政令。(可惜秦国历经了四代乱政,国内处在内忧外患之中,三晋趁机攻占我们先君的河西之地,诸侯们都看不起我们秦国,秦人丢人都丢到家了。我老爸秦献公继位后,平定了边境的战乱,迁都至栎阳,并要向东征讨,收服秦穆公时期的故地,恢复秦穆公时的辉煌。)
看了这段话,也知道秦孝公是个实在人,没有忽悠应聘者,也讲出了企业现在存在的经营困难,现在正是急需人才的时候。
职位描述与待遇福利:
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作为秦国国君一想到老爹的遗愿,我就感到心痛。只要你能有办法让秦国再次崛起,要官给官,要地给地!)
商鞅看完之后,感受到秦国对人才的极度渴望,国君恨不得把国家变成猎头公司,拼命拉人才。
既然魏国混不下去了,那就去秦国吧。
商鞅临走前,把自己偶像李悝的《法经》背在身上,踏上了前往秦国的旅途。
战国时代,很适合一个人自由行,那时没有护照,没有海关,想去哪里去哪里。你可以追逐想要的一切,仕途、诗歌、学术,它们都在远方等着你。
年轻的商鞅从大梁一路向西,穿过崤函道,越过渭水,来到了秦国的新都栎阳。
商鞅到了秦都之后,他开始犯难了。
现在人找工作,都能在招聘网站上找到人事经理的电子邮箱,投递完多少天之后未得到回复后,就可以另行投递了。如果人事经理看过简历没问题,就可以进入面试这一关。
可能是秦孝公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发招聘广告的人,没有经验,招聘广告上竟然没说应聘者到了秦国该找谁。
商鞅毕竟是在相国身边混过的人,他知道直接进宫找秦孝公面试,肯定不可能,估计还没进门就被当刺客给乱刀砍死了。
该找谁呢?
想来想去,商鞅打算去找景监。景监这人虽然在历史上没有详细的记载,但是他有一个能力却是别人无法企及的,那就是看人极准。如果不是他几次死皮赖脸地向秦孝公推荐商鞅,秦国就会失去重整山河的机会。
景监作为秦孝公身边的宠臣,他与国君的关系杠杠的,只要能获得景监的推荐,想见秦孝公也不难!
商鞅敲开了景监家的大门后,让下人向景监禀报,一位从魏国来的求职者求见。景监倒很客气,直接接见了商鞅,两人交谈甚欢。
景监觉得商鞅正是秦国急需的人才,可以向国君引荐。作为秦国董事长的秦孝公,他从百忙之中抽出空来,要亲自面试商鞅是否有才。
面试无外乎常见的几个问题,做个简单的自我介绍,自己有什么才能,对薪水期望值是多少。
秦孝公求贤如渴,直截了当地问商鞅有什么才能。
“我可以帮助国君治国理政!”商鞅恭敬地回答道。
“那你就给我详细地说说吧。”秦孝公立马挺直了身子,侧耳倾听商鞅的高见。在秦孝公眼里,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毕竟人家是在中原见过世面的。
让秦孝公万万没想到的是,他原本以为这将会是一场充满鸡血的**演讲,结果却硬生生把他讲睡着了。
商鞅师从尸子,对各家学派都有所涉猎,在魏国也干过相国秘书,通晓法家奥义。虽然肚里面的货很多,但是作为一名求职者,他并不知道老板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君主,是成为尧舜一样的仁君,还是杀伐决断的霸王?
为保险起见,先从大道理开始讲。
于是商鞅对着秦孝公开始了流水账似的演讲,治理好一个国家要讲帝道,于是从三皇五帝开始讲到当今,并告诉秦孝公管理好一个国家,要学习古代的尧舜,光靠打打杀杀是不对的。
当商鞅讲完后,秦孝公也睡醒了,他原本想找一个可以帮助自己成就一番霸业的人才,没想到眼前的商鞅讲的都是把人耳朵磨出老茧的大道理,这些道理秦孝公从小听到大,不想再听。
听商鞅演讲的唯一好处,就是治好了自己因为发愤图强而引发的失眠焦虑,可以让自己进入深度睡眠状态。
睡醒了的秦孝公带着起床气,瞪了一眼商鞅,然后拂袖而去,准备找景监开骂。
“你给我找的是什么人啊!一上来就跟我谈三皇五帝,跟我说上古帝王治国之策。上古帝王死了多少年啦!他们能让敌国不侵略秦国吗?能让魏国吐出侵占秦国的土地吗?”
要不是景监与秦孝公关系不错,搞不好就被暴打一顿。
然而景监是个一心为国的人,他知道商鞅这个人是个难得的人才,只是秦孝公与商鞅在谈话时没有在同一频道,才会造成你讲你的、我睡我的局面。
既然这次不在同一频道上对话,那就再试一次,景监厚着脸皮,央求秦孝公再给商鞅一次机会。
看在朋友的面子上,秦孝公再次召见商鞅。
商鞅回去之后,对自己第一次面试所讲的内容进行了深刻反思。俗话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既然秦孝公不喜欢帝道,那我讲王道。
秦孝公对商鞅进行第二次面试,商鞅一上来就讲国君应讲道德树仁义,用王道才能治理好天下。
没想到秦孝公再次睡着了,并且睡得更香,呼噜都打起来了。商鞅看着眼前被自己催眠的国君,他恨不得找根柱子撞死算了。
连续面试两次都失败了,商鞅心灰意冷,打算离开秦国。此时景监拉住了商鞅的手,说道:“既然国君不喜欢帝道和王道,那你向他讲述魏国内部是如何运行的,是如何征战的,是如何制霸中原的!”
这句话点醒了商鞅,原来秦孝公要的是霸道。
霸道听起来就很酷,不仅让人感到一股强大的气场扑面而来,更是符合大国雄霸天下的气质。虽然霸道里面藏着蛮横、不讲理的元素,不如帝道、王道听上去光明磊落,但是它符合弱肉强食的国际丛林法则,更与人类好斗的基因相契合。
商鞅知道此去将是最后一场面试,如果不成功,不光自己要从秦国滚蛋,引荐自己的景监也要跟着倒霉。
进入宫内,商鞅看着对自己翻白眼的秦孝公,鼓足了勇气,把自己在相国公叔痤身边多年的办公经验全部倒灌了出来,比如如何奖励军功,怎样提高粮食产量,面对刑事案件如何审判。说直白点,就是告诉秦孝公国家需要通过变法氪金,然后变大变强,去抢占别国领土。
秦孝公越听越起劲,从原来的翻着白眼,变成了眼睛瞪得像铜铃一样大,并且不由自主地靠近商鞅,认真听讲。
商鞅看见国君终于与自己有互动了,自己不再干喷了,很是高兴。只要国君愿意听,我就往死里讲,就这样商鞅一直讲到深夜,秦孝公听到高兴处会鼓掌,还会提出自己疑惑的问题。
最后两个年轻人终于熬不住,各自回去睡觉了。之后秦孝公并没有罢休,他连续几天拉着商鞅聊,在不断的交谈中,新旧思想展开了大碰撞,碰撞出来的火花见证了两个年轻人的友谊,他们在以后的岁月中,既是君臣,也是朋友,更像师徒。
秦孝公虽然想当一个霸道国君,但是他对人还是很宽厚的。作为一名国家领导人,百忙之中竟然让商鞅连续面试三次,并且每次还不厌其烦地听了下去,这简直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好老板。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听一位大臣作报告,由于写得太多太啰唆,一气之下,让人当场把那大臣的裤子脱了打板子。朱元璋这招,被称为“廷仗”。商鞅要是遇到朱元璋,估计要被活活打死。
就算是现在,很多同学步入职场,都会遇到给你五分钟做个自我介绍的情况。要是商鞅去现代企业面试,早不知道被面试官毙多少回了。
对于商鞅来说,能遇到懂自己的国君,那是几辈子修来的福分。
既然你百分百信任我,那么我将以死相报。
秦孝公现在还不要商鞅以死相报,他要借商鞅的三寸不烂之舌,去与那些反对变法的保守派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