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穿越回去,重新把目光对准中世纪的伊比利亚半岛。

公元711年,日耳曼蛮族入侵时代建立起来的西哥特王国,最终在阿拉伯军队的猛攻之下,遭遇灭国之灾。被征服之后的伊比利亚半岛,后来就被阿拉伯人称之为“安达卢斯”。而从此以后在伊比利亚半岛扎根的这群穆斯林,就被称之为“摩尔人”(moors)。

西哥特王国虽然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但西哥特贵族们还在,他们作为西哥特王国的遗老遗少,一口气跑到了坎塔布连山脉以北,借助自然环境形成的天险同摩尔人反复拉锯。

于是,后来在坎塔布连山脉以北,比斯开湾以南,形成了一个西哥特贵族创建的国家——阿斯图里亚斯王国(Kingdom of Asturias)。在摩尔人的巅峰时代,阿斯图里亚斯王国成了伊比利亚半岛比利牛斯山脉以南,唯一的一点天主教之光,不折不扣的星星之火。并且以这个王国为根据地,上帝子民们同南部的摩尔人,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战争。

公元718年,阿斯图里亚斯国王佩拉约(Pelayo)在“科法敦加战役”(Battle of Covadonga)中击败摩尔人。这场大战,被视为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人收复故土的第一枪,而从这一年开始的光复战争,则被称之为“收复失地运动”(Reconquista)。收复失地运动的大幕一旦拉开,就一直持续到了中世纪末期,期间经历了近八百年。

在这八百年中,摩尔人的势力始终在伊比利亚半岛存在。而在阿斯图里亚斯王国之后,天主教一方则又先后出现了几个国家。由于这块地区已经谈不上是封建制下的皇帝或者国王封地,因此这些先后独立的小政权,个个号称“王国”。

这些小王国中间,有占据比利牛斯山西端而建国的潘普洛纳王国(Kingdom of Pamplona)。这个最早由本地土著巴斯克人(Basque)所建立的国家,后来改名为纳瓦拉王国(Kingdom of Navarre)。而我们前文已经提到过,时光流转千年,纳瓦拉王国后来参与了法兰西王国王位争霸战,最终来自纳瓦拉王国的亨利四世继承了法国王位,创建了波旁王朝。亨利四世死后,纳瓦拉王国在比利牛斯山以北的领土被并入法国,而在比利牛斯山以南领土被并入西班牙。

纳瓦拉王国沿比利牛斯山区再往东,在法兰克王国的扶持之下出现了阿拉贡王国(Kingdom of Aragon),那么由阿拉贡王国再往东直到地中海,则出现了以巴塞罗那为中心的加泰罗尼亚公国(Principality of Catalonia)

原本靠山河之险盘踞在坎塔布连山脉以北立国的阿斯图里亚斯王国,后来迁都到了坎塔布连山脉以南,改名为“莱昂王国”(Kingdom of León)。而在莱昂王国的基础上,向西到大西洋沿岸分出了加利西亚王国(Kingdom of Galicia);在莱昂王国东部,则又分出了强大的卡斯蒂利亚王国(Kingdom of Castile)。

要说这一众小国,向南是摩尔人异教徒,而向北翻越比利牛斯山,则是分分钟准备南下摘果子的西法兰克王国,后来的法兰西王国。按道理来讲,这群并不怎么团结的小国,生存环境应该非常恶劣才对。

但是,凡事都要考虑到大环境的影响。

我们知道,摩尔人占据伊比利亚半岛没有太久,阿拉伯人就发生了内部政变,倭马亚王朝被阿拔斯王朝所取代。倭马亚末代贵族阿卜杜·拉赫曼一世一路逃亡来到伊比利亚半岛,以此为依托建立了后倭马亚王朝。这位拉赫曼一世后来并没有称帝,因此他麾下的后倭马亚王朝,也被称为科尔多瓦酋长国。再后来,到了公元1031年,统一的科尔多瓦酋长国也不复存在,王朝身后出现了二十多个伊斯兰小国。

至此,整个伊比利亚半岛出现了非常复杂的局面——政治上一盘散沙,宗教上泾渭分明。但是如此一来,伊比利亚半岛上原有的天主教小国则终于迎来拨开乌云见日出的那一天,而“收复失地运动”也随之进入了**期。

首先受益的是葡萄牙。

葡萄牙于公元1139年从莱昂王国母体脱离宣布独立,随后又与盟军一起拿下了里斯本。

这一年,是公元1147年。

三十二年之后,公元1179年,罗马教廷承认葡萄牙独立,并且有权继续向摩尔人发动收复失地运动。从此,葡萄牙王国正式走到欧洲历史台前。

当然,受益者自然不止葡萄牙一家。

除葡萄牙之外,同时期的伊比利亚半岛其他天主教小国一边向南收复失地,一边进行自己的合纵连横,通过各种台面之上的刀光剑影,台面之下的尔虞我诈,最后终于只剩下了西边的卡斯蒂利亚王国,东边的阿拉贡王国,北边的纳瓦拉王国。其中的卡斯蒂利亚王国,诞生于莱昂王国并最终于1230年兼并了莱昂王国。换个角度看,莱昂王国的两个接班人,分别是葡萄牙王国与卡斯蒂利亚王国。

由于北部的纳瓦拉王国长期以来在政治上都更加靠近法兰西,因此莱昂王国寿终正寝之后,挥舞收复失地运动的大旗,就主要依靠半岛西部的葡萄牙王国,及半岛东部的卡斯蒂利亚王国与阿拉贡王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