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拉尔三世是奥拉夫二世的弟弟。

这是北欧一位不折不扣的传奇人物,他的传说故事足以凑一本《射雕英雄传》。

哈拉尔三世同奥拉夫二世一样,两个人都成长于维京海盗四起的壮怀激烈的岁月里。但是对于挪威人来讲,非常不爽的一点就是连续很多年的时间里,挪威都是被外来的丹麦把持了话语权。虽然挪威海盗同丹麦海盗一样地英勇善战,但总是在政治上被丹麦人所钳制。正因为如此,哈拉尔三世同奥拉夫二世一直都致力于夺回属于挪威人自己的挪威王位。

功夫不负有心人,长大成人之后,奥拉夫二世终于拿回了挪威王位。

但是,以奥拉夫二世为代表的维京人骨子里的好战,最终又让胜利化为乌有。

在公元1030年的“斯蒂克莱斯特战役”中,为了帮助哥哥夺回王位,哈拉尔三世身先士卒,奋勇杀敌,但他并没有挡住奥拉夫二世的失败。最终,兄长被杀,北海大帝国称雄一时,弟弟哈拉尔三世被迫流亡到了东方。

流浪生活,反而给哈拉尔三世带来了打怪升级的契机。

在东方,哈拉尔三世遇到了求贤若渴的基辅罗斯大公雅罗斯拉夫一世(Yaroslav the Wise),雅罗斯拉夫一世是留里克王朝开国太祖留里克的玄孙,也基辅大公伊戈尔的曾孙。雅罗斯拉夫一世在位期间的基辅罗斯,正值自己的黄金时代,无论内政还是外交。在雅罗斯拉夫一世手下,哈拉尔三世一混就是很多年,期间被大公所重用,一直担任雅罗斯拉夫一世的卫队队长。

此后,当哈拉尔三世谋求更高层次发展的时候,他选择离开了基辅罗斯。他带着五百名亲随,投奔了当时的东罗马帝国。

当时的东罗马帝国的当家人,是马其顿王朝的米海尔四世(Michael IV the Paphlagonian)。马其顿王朝可谓东罗马帝国的中兴时代,当年的巴西尔一世、君士坦丁七世、巴西尔二世,个个英雄了得。然而米海尔四世时期,马其顿王朝却已经来到了自己的末期。此时此刻的帝国内部,各种暗流涌动,并且在宗教上同罗马教廷矛盾越来越激烈,一场大分裂已经不可避免。

就外部来讲。

西面,西西里正在被诺曼征服所统治;帝国北方,无论是保加利亚还是塞尔维亚人,都在蠢蠢欲动;而帝国的东面,老对手阿拉伯帝国虽然已经式微,但没有想到一个更加强大的塞尔柱帝国正处在一个大崛起的前夜。

当然,对于哈拉尔三世来讲,这正是一个建功立业的好机会。

于是,哈拉尔三世带着自己的五百亲随,加入了东罗马帝国瓦兰吉卫队(Varangian Guard)。

瓦兰吉卫队,是成军于公元10世纪到公元14世纪之间的,东罗马帝国的皇家卫戍部队。这支部队的兵源比较单纯,主要由来自于挪威、瑞典、丹麦、冰岛等地的维京人,以及来自英格兰的盎格鲁-撒克逊人组成。这些人在政治上较少有本地瓜葛,经济上依附于东罗马皇室,军事上的作战能力极强。应该这样讲,当时的瓦兰吉卫队,作风优良,战斗专业,不怕牺牲。

这样的部队,别说是做皇帝的卫戍部队,就算是参加大规模战争都不遑多让。

在这样的部队中,哈拉尔三世获得了千金难买的成长经验值。在此期间,哈拉尔三世参加过西西里岛以及意大利南部的作战,参加过巴尔干半岛同保加利亚人的戡乱之战。在多年之后,哈拉尔三世已经百炼成钢。

然而实际上,米海尔四世生前并没有给哈拉尔三世更高的头衔,充其量算是一名大比武的优秀士兵头衔(manglabites)。只是,哈拉尔三世对此并没有任何怨言,在他的心目中,所有的头衔也许都比不上日后在挪威的复国更加重要。

公元1042年,二十七岁的哈拉尔三世,经由基辅罗斯,踏上了返回故土之路。

公元1046年,哈拉尔三世迫使自己的亲侄子马格努斯一世任命他为共治国王,而到了第二年马格努斯一世战死沙场,王太叔也就成了真正的挪威国王。

不得不说,在东方锻炼了一身本领的哈拉尔三世,确实是一位有道明君的好坯子。他机敏睿智,英明果敢,文可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多年来的抱负,似乎一下子就可以实现了。

而且,他确实也在身体力行地这样做,比如继续率领挪威人民抛弃旧教,接受天主教;又比如他在位期间,建设了新城奥斯陆(Oslo),从此之后就将挪威王国的首都固定在了奥斯陆,直到今天。

然而,哈拉尔三世却并没有预料到,内政顺风顺水,而到了外交层面,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就如同飞鸟爱上了鱼。

哈拉尔三世是飞鸟,大国之梦是一条鱼。

哈拉尔三世梦想能够复辟“北海大帝国”,因此,他迫不及待地发动了对丹麦人的战争。从公元1048年到公元1064年,长达十六年的时间里,几乎每年哈拉尔三世都要发动一次对丹麦王国的攻势。在这种一年一度的节日气氛中,哈拉尔三世的部队总能找到机会给丹麦人造成重大杀伤,却没有一次真正意义上对丹麦人的完胜,或者说决定性的一战。

毫无意义的劳民伤财,毫无意义的空耗国力,最终只能妥协。

公元1064年,哈拉尔三世同斯凡二世达成停火,并签署了无条件和平协议。

然而,生命不息,折腾不止的哈拉尔三世,心中梦想依然不灭。

北海大帝国的梦想,就像是一剂毒品一样,侵蚀着哈拉尔三世的内心。

公元1066年,忏悔者爱德华驾崩,他最终将王位传给了一个毫无血缘关系的英格兰大贵族哈罗德,后人称之为“哈罗德二世”。此举,最终引起了英格兰王位大纷争。

哈拉尔三世在跃跃欲试,诺曼底的私生子威廉也在厉兵秣马。

哈拉尔三世,最终在挪威王国筹集了三百条船,其中有战船两百条,补给船一百条。对于连年战火,土地贫瘠的挪威来讲,这几乎已经是全部家当了。显然,国王是要孤注一掷。

公元1066年9月,挪威军队同英格兰军队在英格兰东部约克郡(Yorkshire)展开大战,哈拉尔三世战死沙场,挪威军队十去其九,几乎全军覆没。当然,面对有备而来的维京人,英格兰人也付出了十分沉重的代价。

这场大战,被称为“斯坦福桥战役”(Battle of Stamford Bridge)。

毫无疑问,对于挪威人来讲,斯坦福桥战役是一场完败;而对于英格兰人来讲,这是一场彻彻底底的惨胜。因为就在这场战役的几个星期之后,私生子威廉也在英格兰登陆,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在黑斯廷斯战役彻底将英军击溃。

哈拉尔三世阵亡后整三个月,私生子威廉就成了英格兰之王威廉一世。

要知道,威廉一世被远道而来的哈拉尔三世先行登陆,恰好是因为英吉利海峡的天气不太适合战舰渡海,从而出发时间一拖再拖;要知道,此一役威廉一世从富庶的诺曼底,带了不少于七百艘战舰,还有不少于一万人的跨海远征军。

正所谓,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如果提前知道这一切,哈拉尔三世还会选择在斯坦福桥同英军决一死战吗?如果能够重来,哈拉尔三世还会梦想复辟那个缥缈的“北海大帝国”吗?哈拉尔三世死后,被谥为“无情者”(Harald Hardrada)。

因为梦想而死。“无情”是对飞鸟来生的一种希冀吗?

斯坦福桥之战,是维京海盗时代,在**消退的最后一次**。当然,也是在传奇国王哈拉尔三世带领下的,挪威王国一次悲情英雄式的绝唱。

此战之后,北欧也正式进入中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