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托四世的一生都在蹚浑水,但他这辈子蹚的最不明智的一次浑水,就是参与了他老舅无地王约翰领导的,对法兰西腓力二世的全面战争。

布汶战争中,腓力二世以一己之力,对战英德以及各路反王组成的联军,并且取得了最终的胜利,这件事情让无地王约翰在英格兰国内声名狼藉,并且直接导致了后来英格兰《自由大宪章》的诞生。老舅不行了,外甥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奥托四世一番折冲樽俎,依然没有保住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尊号。老舅捅了篓子,拍拍屁股跑到英伦三岛躲清静,而德意志王国从此在欧洲大陆多了一个难缠的世仇。

公元1215年,奥托四世被教皇英诺森三世所抛弃,彻底被废黜。

三年之后,奥托四世在自己的故乡不伦瑞克死去。

接替奥托四世的人,是众望所归的那位亨利六世家里的小腓特烈。

此时此刻的腓特烈,已经二十一岁。

在霍亨斯陶芬家族与韦尔夫家族争夺王位以及奥托四世不断玩火的这些年中,这位当年不满三岁的霍亨斯陶芬家族的希望,已经悄悄地度过了自己的童年与少年时代。

腓特烈二世的血统天生高贵,他的父亲亨利六世乃是毫无疑问的皇家贵胄,母亲则是来自堂堂西西里诺曼王朝的末代公主康斯坦丝。而腓特烈二世,则出生于意大利中部小城杰西(Iesi)。要知道当年诺曼公主康斯坦丝嫁给亨利六世的时候已经是三十二岁高龄,而且多年未孕,一直到四十岁才怀上了腓特烈二世。这位末代公主深知自己这次产子的重要性,也深知即将降临人世间的这个娃的血统非同一般。高龄结婚,又高龄产子,这在欧洲中世纪是非常罕见的事情。正因如此,据说康斯坦丝选择了在杰西城的市中心广场上直播生孩子,以免在孩子长大之后被世人怀疑是抱养来的。

拼上一条命生出来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骨血,没想到在几年之后,孩子就没了爹。亨利六世一直到死,也只见过腓特烈二世一面;这还不够,又仅仅在一年之后,康斯坦丝本人也一命呜呼。如此一来,腓特烈二世不到三岁没了爹,不到四岁又没了妈。天生高贵的皇室子弟,转瞬间就成了世界上最可怜的人——父母双亡的孤儿。

在这之后,罗马教皇英诺森三世,就成了腓特烈二世的监护人。要说腓特烈这个娃可能的确跟天主教大有渊源,他的生日12月26日,仅仅是在圣诞节的第二天。

即便如此,这位可怜的娃的人生处境也并没有好到哪里去。不久之后,腓特烈二世就被西西里王国的德国贵族们弄回了西西里岛的巴勒莫(Palermo)。在这里,名义上继承祖产成为西西里之王的腓特烈二世,开始了自己的傀儡生活。所以说,腓特烈二世的童年过得相当凄惨,没爹没妈,无人问津,还要被各路政敌视为未来可能的竞争对手。只不过,在长期不安定的生活中,至少有一点是对腓特烈二世的重大利好,那就是教皇英诺森三世始终没有忘了这位血统高贵的孩子,而且也时时惦记着有朝一日把这个孩子推到前台,用来做罗马教廷获取更多利益的工具。

终于,奥托四世的落魄给了腓特烈二世天赐良机。

公元1212年,罗马教廷抛弃了已经被逐出教会的奥托四世,拥立了年仅十八岁的腓特烈二世为德意志之王。当然,此时此刻的奥托也并没有完全丧失对权力的控制。至少在德意志北部的广大地区,韦尔夫家族还是说了算的 。而到了第二年的公元1213年,腓特烈二世向教皇英诺森三世郑重承诺,一旦取得权力之后,将继续响应教会的圣战号召。并向教皇保证,神圣罗马帝国同西西里王国的分裂,同时许诺从此以后在德意志王国内部,德意志人管德意志事,德意志人不再插手意大利的内部事务。

如此一来,罗马教廷就依然还是意大利半岛上最强大的那个“城邦”。而在整合意大利的基础上,罗马教廷就有机会把手伸到当时中世纪的西欧各国天主教,并且能够使用手中权力,唆使天主教世界的君主们继续发动圣战。

也是命该如此。

公元1215年,布汶战争惨败,奥托四世身败名裂,腓特烈二世于同年再次被选为德意志国王。并且随后在第二年,被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如此一来,年仅二十二岁的腓特烈二世早早就大权在握了。

而且,他在位时的神罗,地盘最大。

看上去很美好。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腓特烈二世是一位有着严重原生家庭问题的孩子。他的一生,都在跟各种纠结孜孜不倦地做斗争。在腓特烈二世登位之前,他是一个严重依赖教权的人,然而一旦大权在握,教权又成了他的死对头。登位之前,他信誓旦旦地向教皇赌咒发誓,然而终究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在他正式成为欧洲啸聚一方的诸侯之后,他开始对之前的各种封官许愿进行反思。而且,就连之前承诺英诺森三世的参战,腓特烈二世都没有参与。而事实上,他的老恩公英诺森三世到死,都没有看到腓特烈二世践诺。不仅如此,之前曾经许诺过的分裂神圣罗马帝国之类的誓言,腓特烈二世也都莫衷一是,就是不肯做任何实质性动作。

腓特烈二世的一生中,曾经四次被逐出教会,又四次被赦免回到教会的怀抱。就在这种拉拉扯扯之中,腓特烈二世以和平谈判的方式,获取了圣地耶路撒冷的管辖权,他甚至自己还兼任了耶路撒冷王国的国王。以这种方式,腓特烈二世完成了对已经去世多年的英诺森三世的缅怀。

作为一个德意志人,腓特烈二世不仅仅会说德语,而且他还精通意大利语。事实上,这位睿智的国王总共能说七种语言。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他最为熟悉并且眷恋的,依然还是意大利语,甚至还是意大利语中的西西里方言。多才多艺的国王,曾经为意大利语的标准化,做出了学术上的非凡成就。

就腓特烈二世的一生来讲,他一直都喜欢待在温暖的意大利。他曾经慷慨解囊,在西西王国创建了那不勒斯大学。这所大学跨越几百年,到今天已经改名成为“腓特烈二世大学”(Universit à Federico II)。腓特烈二世对于故乡德意志的认识是,有点陌生,甚至是反感。他更愿意称自己为西西里人,而不是德意志人。或许也只有在意大利温暖的海风中,他才能够依稀想起自己的童年时代,还有那并不清晰的父母影像。

原生家庭的影响还不止于此。

腓特烈二世从小缺少母爱,这也导致了他成年之后对于各种女性的竭力追逐。他的正房妻子有四任,登记在册的情人也有八个。而在私下里,那些说不出名字的投怀送抱的女人,更是不计其数。

腓特烈二世身上的种种特质,最终导致了各种后续问题的发生。

自腓特烈二世开始,德意志本土已经疏于管理,由于原有的四大公国体系已经濒临崩塌,新的体系也尚未建立,因此德意志诸侯国越来越像是一个松散的邦联,而非一个集权的强势王国。如此王国,或者说如此神罗,已经完全不能和同一时期的卡佩王朝相提并论,而且这种情况,还将在德意志历史上持续两百多年。只不过正因为这种松散邦联的存在,使得诸侯之间更希望在和平年代里,能够有成文的法典约束彼此。于是在客观上,催生了中世纪德意志习惯法——《萨克森法典》(Saxon Mirror)的诞生。

由于腓特烈二世本人的瞻前顾后,王权同教权的较量中,王权已经将一些最基本的权益拱手相让。从此之后,罗马教廷更好地控制了意大利半岛,乃至于对德意志诸邦,也是予取予求。

如此跋扈的教权存在,也为德意志诸邦下一次的变革,埋下了伏笔。

公元1250年,一生都不太清楚“我是谁”的腓特烈二世走完了人生路。

腓特烈二世的接班人是他的儿子康拉德四世(Conrad IV),但康拉德四世并不长命。这位一降生就出生在意大利的新王,仅仅在上位四年之后就死于非命。

康拉德四世这一死不要紧,他身后留下只有两岁的儿子康拉丁(Conradin)。而且德意志王国出现权力真空,顺带还波及了意大利王国。德意志诸邦并没有哪个势力能够震慑群雄。于是在康拉德四世死后,德意志王国或者说神圣罗马帝国群龙无首,进入了一个著名的“大空位时期”(Great Interregnum)。

糟糕的是,康拉德四世的儿子康拉丁,却并没有他的祖父腓特烈二世那样的好运气。除了德意志本土以及意大利王国之外,在名义上康拉丁还保有耶路撒冷王国以及西西里王国。但耶路撒冷王国常年战争,在那地方开国建制根本就不靠谱。而西西里王国,却被一个叫作曼弗雷德(Manfred)的人抢先一步自行宣布为王。而这个叫作曼弗雷德的人,其实正是当年腓特烈二世的众多私生子之一。腓特烈二世的风流债,到底还是遗祸给了偌大的霍亨斯陶芬家族。

在西西里王国的反复争夺中,康拉丁最终也没有捞到什么好处。

公元1268年,康拉丁被反对派斩首于那不勒斯。

至此,霍亨斯陶芬家族绝嗣。

(1) 卡诺莎城堡:Castle of Canossa,在今意大利北部。

(2) 鲁道夫:Rudolf of Rheinfelden,莱茵费尔登的鲁道夫。

(3) 作者注:关于四大公国,见第二章第五节。

(4) 奥地利公国:Duchy of Austria,后边还会讲奥地利公国的来历。

(5) 伦巴底联盟:Lombard League,后边还会讲。

(6) 作者注:关于此部分内容,后文还会专门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