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的学术市场被四大著名学派瓜分,分别是儒、墨、道、法。

法家是公务员组成的官方学派,只要有中央集权政府在,就必然有法家。儒、墨、道则是民间学派。道家比较避世,尽量不掺和世间事务。儒、墨两家为争夺偌大的民间学术市场,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形成了非儒即墨的局面。

战国时,一个人走在路上,如果遇到一位墨家弟子,问他:“你们墨家最大的敌人是谁?”

墨家弟子:“我们的头号敌人是儒家!”

你在路上随便抓住一个儒家弟子问:“你们儒家最大的敌人是谁?”

儒家弟子:“我们的头号敌人是墨家!不好意思,我看见前面不远处有墨家弟子,他们个个武艺高强,都是集体行动,我怕自己有不测,先跑再说!”

在儒家眼中,墨家就是一个组织严密、战斗力爆表的组织。

儒墨两家都视对方的学说为异端邪说,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你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儒、墨两家作为先秦时的“显学”,相当于现在大学里的热门专业,报考学习的人数非常多。然而现在,如果我们去查找先秦时儒家经典和师生的记述,那可是汗牛充栋;如果你再去查找墨家经典和师生的记述,却是寥寥无几。

墨家创始人墨子,他在《史记》里的记载只有二十多字,“盖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为节用,或曰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后。(墨翟,宋国的大夫,擅长守城防御战术,提倡节俭,有人说与孔子同时代,也有人说出生在孔子死后。)”这也是史料中对墨子生平的唯一概述。而史料中,孔子的爹是谁、妈是谁、祖上是谁、子孙是谁,哪一年干了什么事,哪一年去世,全都写得明明白白。

墨家从战国时的一个热门学派,到后世历史里的几乎绝迹,是儒家与古代统治者联手造成的。汉朝时期,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儒家成为最后的胜利者,他们必然对墨家展开反击。《史记》是崇尚儒家的司马迁写的,他在写墨子的时候,本着节约墨水的原则,能少写就少写。汉代统治者看到墨家是个准军事组织,会影响自己的统治安全,必然禁止墨家学说的传播。

为什么墨家这么遭儒家与统治者的痛恨呢?

因为墨子从一开始就把墨家的根扎在平民百姓中。

墨子叫墨翟(dí),据梁启超先生考证,墨子生于公元前468年至公元前459年之间,大约在孔子死后十余年;墨子死于公元前390年至公元前382年之间。

墨翟年轻的时候,放过牧,后来学起了木匠手艺,由于天资聪颖,还成了一位高级木匠师。俗话说:“八级木匠相当于一个中级知识分子”,作为知识分子的墨翟还利用业余时间,开展了科学兴趣试验。

拿着木匠的稳定收入,还可以搞自己的兴趣爱好,这样的日子让多少人艳羡。可是墨翟并不满足,他发现虽然自己的小日子过得很滋润,可是周围的人活得很累,人们为了名利相互争斗,国家为了土地相互仇杀。

有的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是因为他们的目光不仅局限于眼前的苟且,还有着更高的精神追求。为了能让人们不再仇恨,为了天下和平,墨翟踏上了寻找真理的道路。

想得到真理,无碍乎两种途径,一个是在书本中向前人学习,另一种就是靠自己身体力行悟出真理。

当时学术市场最热门的是儒家,儒家宣扬“仁”,维护“礼”,墨翟心想,也许这就是他想要的。于是他就拜入儒家门下。

我们在之前的章节说过,儒家孕育出了法家,那么儒家也很有可能催生出了墨家。智力超群的墨翟很快就熟读儒家经典,但越是对儒家思想深入了解,就越对儒家思想产生怀疑。

终于有一天,墨翟对自己的灵魂进行了考问。

“我在儒家每天学的都是什么玩意啊!父母死了,儿子正事不能干,要守孝三年。儒家不信鬼神,葬礼还要搞那么隆重,人死了就是一臭皮囊,挖个坑埋了不就行了吗?什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我作为平民,难道一出生就低人一等吗?儒家天天搞人伦关系研究,科学创造谁去搞,人类还怎么进步!我退学吧!”

离开儒家的墨翟开始树起自己的大旗,他要打垮儒家思想,用自己的新思想去打造一个新世界。

儒家无形之中给自己培养了最具威胁的异教徒。由于墨翟打入儒家内部时间久,熟读儒家经典,只要儒家出现一个新观念,墨翟就会提出一个与之相反的观念。

墨翟创立了自己的墨家学说,并向世间颁布了儒家足以毁灭天下的四大罪状:

一、儒家不敬鬼神。鬼神如果不高兴,就会降下灾难到人间。

二、讲究厚葬久葬。人死了要好几重棺椁,陪葬很多贵重的物品,家里人一死,家底都能被掏空了,活人还怎么活!更夸张的是,人要守孝三年,很多正事都不干了啊!

三、儒家喜欢音乐,如果每个人沉迷于弦乐、击鼓、舞蹈,会迷失方向。

四、儒家认为人的生老病死、贫富差距都是命中注定,这完全否定了人的自我奋斗。

墨翟虽然说得很夸张,但是这四条如同坚硬的拳头,拳拳都打在儒家的要害上。

虽然墨翟打中了儒家的要害,让它伤得不轻。可是儒家毕竟长期盘踞民间学术市场,有着宏大的思想体系。墨翟想扳倒儒家,绝非易事。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与“礼”。“仁”的意思是,每个人要有仁爱之心,关心、爱护别人,不要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别人;“礼”的意思是,每个人要克制自己内心原始的冲动,让自己的行为符合于儒家的行为规范。

“仁”和“礼”作为儒家思想的倚天剑,让儒家在民间学术市场剑**八方。

既然你有倚天剑,那我得有屠龙刀。

墨翟提出了十条思想,被称为“墨家十论”。分别是天志、兼爱、非攻、明鬼、非命、节葬、非乐、节用、尚贤、尚同。“墨家十论”就像一把屠龙刀,成为墨家与儒家在学术市场厮杀的神兵利器。

“天志”是墨翟思想的根基,就是屠龙刀的刀把,是挥动宝刀的动力。墨翟认为上天像人一样是有意志的。上天的意志又是什么呢?上天希望人们相互关爱、相互帮助,不要相互厌恶与残杀。

“兼爱”与“非攻”则是屠龙刀的刀背,只有刀背硬实厚重,才能将对手一劈两半。

孔子讲爱人,但是孔子的爱是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严格等级内,没有平等这么一说。哪怕国君父亲不爱你,作为大臣或儿子也得无条件爱他们。但在墨翟眼中,每个人生而平等,没有你我之分,大家都要相互关爱对方。这让当惯了牛马的百姓听到“兼爱”后,顿感清风拂面。

墨翟讨厌当时的国君与大夫为了自己的私利,经常发动战争。墨翟把这些自私自利的人叫作“别”,把那些慷慨无私的人称做“兼”。于是墨翟给当时的君主和大夫都起了绰号,国君为“别君”,大夫为“别士”,而墨者则是“兼士”。

既然大家要兼爱,那就要反对不义的侵略战争,这就是“非攻”。

墨翟所处的战国时代,隔三岔五就是一场大仗,处处是杀人盈野复盈城的惨状。在墨翟眼中,战争就是绞肉机,满足的只是君王的私欲。天下每一个人都应该不分彼此地相互关爱,停止不义的侵略战争。可是君王对领土的欲望就像永不吃饱的饕餮一样,为了遏制暴君对他国的进攻,就必须擅长防御作战。墨翟和他的弟子们也被称为战国时著名的守城专家。

“明鬼、非命、节葬、非乐、节用”则是屠龙刀的刀锋,这五条思想与儒家思想截然相反,它们如同锋利的刀刃,迅速砍入儒家要害。

“明鬼”,墨翟相信世间是有鬼神存在的,一个人如果做好事,鬼神会奖赏他,一个人如果做坏事,鬼神会惩罚他。而孔子说过,“敬鬼神而远之”,儒家能离鬼神越远越好。墨翟想用鬼神来遏制人心中的恶,不能让人干了坏事还有恃无恐。

“非命”,相信鬼神存在的墨翟,却不相信命。墨翟认为福祸全靠个人行为,而不是命中注定的。而孔子则认为凡事都由天定,不可挽回。

“节葬”,墨翟觉得儒家很搞笑,他们不相信鬼神,可偏要把死人的葬礼搞得那么隆重,恨不得把家里值钱的东西都带进墓里,活人还怎么过日子?比如后来把儒家扶正成为官方正统思想的汉朝,上至皇帝下至百姓,大搞厚葬,国内巨额的财富被埋在地下,所以汉墓也被称为后世盗墓贼的提款机。

“非乐”,底层百姓出身的墨翟,知道音乐这种高雅的兴趣爱好不是老百姓能玩得了的。如果让普通百姓沉迷于音乐,别说三个月,几天就饿死了。

“节用”,墨翟不光反对音乐,更反对那些脱离百姓需要的奢侈品。墨翟要求自己和弟子过着苦行僧的生活,饭能吃饱就行,衣服能御寒就行,房子能遮风挡雨就行。

“尚贤”则是使用屠龙刀的人,毕竟一个思想学派想要发扬光大,就必须让贤能的人像新鲜血液一样不断涌入。“尚贤”也是墨家与儒家唯一的共同点,毕竟学术市场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崇尚贤能的人是学派赖以生存的根本,家里如果没有挑大梁的大学者,那么关门是分分钟的事。

“尚同”则是屠龙刀的刀鞘,无论多么厉害的刀,最终也得回归刀鞘。“天志”是墨翟思想的起点,而“尚同”则是墨翟思想的终点。“尚同”的“尚”字其实是个“上”字,并不是儒家的崇尚天下大同。墨翟的“尚同”要求人们的思想统一于上级,最终统一于天志。这样思想统一了,秩序就会得到恢复,天下也不会再有纷争!

“墨家十论”在学术市场一经推出,墨翟变成了当红学者,拥有无数弟子,还在各国开设教学网点。墨翟也被人尊称为“墨子”。

作为学术明星的墨子有没有去做官呢?

墨子曾说过,“道不行不受其赏,义不听不处其朝。(这个国家如果不行道义,就不在这个国家担任官员。)”要知道,墨子是一个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所以他不会去当官,如果当官了,那还有什么时间做学问。

就在墨子大红大紫的时候,墨家学说即将迎来一场战争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