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元二年(759)正月初一,史思明在魏州城北建造祭坛,自称大圣燕王。

安氏父子的国号是大燕,而史思明自称大圣燕王,摆明了是来兑现安庆绪对自己的承诺的。一来,安庆绪被官军团团围住,史思明在他的眼皮子底下称王,想必安庆绪不敢持反对意见。二来,史思明也想试探一下安庆绪的态度,如果一个大圣燕王就让他暴跳如雷,以后的合作就没什么可谈的了。

安庆绪很冷静,不反对,也不恭贺。

安庆绪坐守孤城,史思明忙着称王大典,唐军呢?

据史料记载,此次平叛,七大节度使共同围困邺城,李亨却没有指定主帅。想想看,这帮人都是地方大佬,桀骜不驯的人物,谁也不服谁。郭子仪的威望和地位最高,李光弼次之,大家尊敬他们,可谁也不愿意听从他们的调度。于是,战场上出现了奇怪的一幕:大家各自为战,进退不一。

史思明称王后,李光弼曾经提议,他带着朔方军和史思明对峙,其余的几大节度使一起围攻邺城,等到安庆绪被拿下,史思明便成了砧板上的肥肉。

这确实是很好的提议,可宦官鱼朝恩却不以为然。在他看来,唐军只需要继续围困安庆绪,迟早有一天,叛军会不战而降。

太监看问题的角度,永远让人耳目一新。

鱼朝恩是天子使者,说出的话有分量,更何况听从李光弼的建议,功劳算谁的?沉默,成了所有人的共同态度。不过,也有人不服鱼朝恩的见解,比如李嗣业,就在李光弼提议几天以后,李嗣业率领本部大军前去攻打邺城了。

李嗣业手拿一口陌刀,冲锋陷阵,勇往直前。安庆绪听说过李嗣业的勇猛,不想和他硬碰硬,因此调集了一批弓箭手对着李嗣业狂射。可怜李嗣业,就算勇冠三军,也够不着敌军半分,几番冲锋后,李嗣业身上插满箭枝,当场身亡。

一代大将,竟然以这种方式落幕,可惜可叹。

令人恼怒的是,所有人都知道邺城已经变成强弩之末,可就是没人率先冲锋,大家都等着捡现成的便宜。也不知道是谁带了头,各路大军纷纷聚集在邺城附近挖壕沟。正值冬天,士兵们吃饱了没事干,为了让身体更加暖和,一个比一个卖力,到最后竟然形成了三道数米宽的超级壕沟。

玩笑归玩笑,唐军挖壕沟还是有用的。

乾元二年(759)二月,壕沟正式竣工,官军随即将漳河之水灌入邺城。安庆绪慌张了,城中军民加起来有数万人,经过数十天的坚守,早已经弹尽粮绝,一只老鼠都可以卖到四千文。为了保持骑兵的战斗力,安庆绪下令,将城内的房屋和墙壁统统拆掉,拿出里面的秸秆来喂马。时值天寒地冻,又遭逢漳河之水入城,几乎所有人都绝望了。然而,即便是这样,唐军也没有下令攻城。

安庆绪的日子不好过,唐军又能好到哪里去?

六十万大军集结在邺城外,每日的粮食耗费就是天文数字,李亨只能从河南各地紧急征调军粮前往邺城,以至于运粮大军络绎不绝。

史思明预感到,机会来了。

就在当月,史思明下令从魏州城拔营起寨,向邺城进发。临行之前,史思明吩咐各营的统军将领,让他们在距离邺城五十里地驻扎,营中自备三百面河北大鼓,每天夜晚不定时地表演。当然,史思明也会不定期地送上一套“大鼓套餐”,保证让唐军将士神经紧绷,集体崩溃。

与此同时,史思明精心挑选了五百名骑兵,每日在唐军军营不远处骚扰,官军一旦追赶,这些人便分散逃跑;官军如果视而不见,他们就在营帐外挑衅滋事。唐军人数众多,每天都得派人出去砍柴挑水,又不能派大军护卫,叛军找准时机就偷袭。久而久之,官军人心惶惶,谁也不敢轻易离营。

让唐军最头疼的是,史思明一直在打粮道的主意。

此时,从江淮、并州过来运送粮食的部队络绎不绝,史思明派人换上官军的服饰,打着官军的旗帜,假装督促运粮。如果碰到官督民运的队伍,史思明的手下就装作督运军粮的唐军,老百姓稍有不满或者动作迟缓,叛军便格杀勿论。如果碰到官军运粮,史思明则是探听虚实,直接派大军前去烧粮。

运送粮食的本就是官府雇佣的老百姓,送一次粮食赚不到什么钱,还会白白地丢掉性命,以至于最后谁都不敢为唐军送粮。自古以来,粮道是军队存亡的命脉,军队一旦缺少军粮,后果不堪设想。

危急时刻,郭子仪和李光弼联手了,他们不顾鱼朝恩的反对,力排众议,决定和史思明展开最终的决战。而郭子仪的决定,正是史思明乐于见到的。

乾元二年(759)三月初六,郭子仪、李光弼联合下令,让各军在安阳河(邺城城的北边)的北边布阵,准备和史思明展开决战。然而,史思明却只派了五万人迎战,他赌的便是唐军进退无据,难成气候。

据史料记载,唐军六十万大军集结在安阳河之北,声势滔天,气势甚至让河水阻断。官军将士看到对面稀稀拉拉几万人,都以为这是史思明的机动部队,因此懒得去排兵布阵,纷纷嘲笑史思明带军无能。

是啊,一比十二的悬殊军力,在中国战争史上也是少见的。

然而,就在唐军松懈之际,史思明传达了第一道军令:五万骑兵只管冲锋,不可恋战,只需要冲垮唐军的阵脚即可。

这帮骑兵都是史思明从范阳带过来的嫡系部队,身上背负着对朝廷的仇恨,眼下这些仇恨情绪全部化作了爆发力,摧枯拉朽般地向唐军裹挟而去。

史思明赌对了,官军就是纸老虎,仗着人多势众,耍耍嘴皮子还可以,一旦交战,几乎毫无战斗力可言。回纥骑兵不在,鸣镝羽箭不在,官军根本不知道如何作战。以李光弼、王思礼、鲁炅为首的主力部队开始向后撤退,坐镇中军的郭子仪闻讯后立即支援,可还没赶到战场,天色骤然黑了下来,一场沙尘暴降临了战场,狂风大作,飞沙走石,犹如恶魔降临一般。

在天灾面前,谁能傲然自立?

据史料记载,官军将士在狂风中站立不住,眼睁不开,纷纷丢弃辎重疯狂逃命,就连最宝贵的战马都没工夫去搭理。郭子仪的部队在大军的背后,因此最先溃逃,随后唐军如潮水般涌向阳河桥,无数的士兵被挤落到河水之中淹死,景象惨不忍睹。

郭子仪内心是崩溃的,局势已然失控,如果放任史思明的部队过河,洛阳城恐怕也会失守。危急时刻,郭子仪下令砍断阳河桥,将还没来得及过河的官军,以及史思明的五万骑兵全部阻隔在阳河桥以北。

战争给百姓带来的创伤是难以弥补的。在百姓看来,范阳叛军才是这个王朝战斗力最强的军队,大家听说六十万官军被五万范阳骑兵打得丢盔卸甲,第一个反应就是洛阳城要丢了,长安城要丢了,大唐要完蛋了。

以东都留守崔园、河南尹苏震为首的洛阳首脑瞬间崩溃,他们直接放弃洛阳,投奔襄阳和邓州而去,百姓们为求自保,纷纷遁入山林求生。

留在洛阳城无非两个选择,自杀身亡,以身殉国,或者卖身投敌,继续做官。可细细想来,哪条路不是死路呢?今天官军打过去,明天叛军打回来,只要你不自杀,总归是死路一条。也许,遁入其他州县,确实是洛阳官员们最好的选择。

节度使又是什么选择呢?

拿淮西节度使鲁炅来说,他的部队被冲散之后,一路逃回节度使驻地,士兵们在路上无人约束,犹如土匪一般,劫掠百姓,大发战争横财。不少地方官员弹劾鲁炅治军无方,请求朝廷给予处罚,鲁炅最终服毒自杀,平息了众怒。

李光弼和王思礼在溃败后并没有向洛阳靠拢,他们为了保存实力,各自带兵回到驻地,等待局势进一步明朗。

最郁闷的就是郭子仪,此次溃败虽然不是他的责任,但是在逃跑的时候他却走在最前面。按照惯例,他才是责任最大的人。其他人可以撂挑子不干,郭子仪必须留下来,他在洛阳东北的河阳县(今河南省焦作市孟州市)稳住阵脚,从河阳周边抓了一批百姓补充兵源,同时修建工事,就地筑城,希望能够挽回颓势。

就在此时,诗圣杜甫途经洛阳,刚好看到了郭子仪征兵,百姓家破人亡的惨景,就此写下《三吏》和《三别》,算是对当时的有力见证。

邺城之战,最大的输家是朝廷,最大的赢家却是安庆绪。

当唐军溃败的时候,安庆绪派了一支部队前往官军军营,将七万担军粮全部抢回邺城。正所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面对兵力耗损的史思明和毫无战斗力的官军,安庆绪的雄心壮志似乎又燃烧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