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十八年(730),裴光庭被任命为门下侍中、兼任吏部尚书。

开元一朝,每任宰相上台,都会烧几把火来立威。

姚崇:提出改革十策,为开元盛世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宋璟:推翻了宰相议事御史和史官不得跟随的旧制。

张说:府兵制改革。

至于裴光庭,威望和能力都不够,这把火烧得愈发厉害。当时,裴光庭担任吏部尚书,自然把眼光盯上了官员的升迁制度。

李隆基的个性非常鲜明,他选拔人才,不看重资历,只要你有能力和想法,可以破格提拔,优先重用,只要干得出色,给你宰相也未尝不可。

对年富力强的官员来说,这是史无前例的福利。

对能力平庸的官员来说,这就是一场历史浩劫。

很遗憾,裴光庭属于后者,他的仕途就是一部血泪史。

裴光庭,河东闻喜人,爷爷是隋朝礼部尚书裴仁基,父亲是右卫大将军裴行俭,家族颇为显赫。裴光庭幼年丧父,母亲入宫,深受武则天的信任,裴光庭也跟着升官,后来还娶了武三思的女儿。不过,武家倒台之后,裴光庭也遭受到牵连,仕途几乎回到了原点。

开元年间,裴光庭没有靠山,只能从基层做起。古往今来,官员想要在仕途上更上一层楼,情商远比能力更重要。遗憾的是,裴光庭只会干活,不会巴结上官,也不会和同事搞好关系,缺乏基本的社交亲和力。这也让他的仕途非常的坎坷,一直到泰山封禅,裴光庭才获得升迁的机会。

这么多年来,看着年轻人飞黄腾达,成为自己的上官,自己却毫无办法,心中的郁闷可想而知。放眼朝廷,还有多少人有着和他一样的遭遇?

于是,裴光庭以吏部尚书的身份递交了一份奏折:陛下,无规矩不成方圆,大唐官员的升迁也得立一个规矩。比如说,官员任期满了之后,由吏部全面考核评定,再根据官员做官的年限和资历决定升迁。

换句话说,官员每年都会来长安述职,吏部都会记录在案,只要达到了考核的次数,而且你在任期内没有犯过大错,吏部都会给你安排个合适的位置。至于年轻的人,即便能力再强,也得慢慢熬,只有上级升迁后才能轮到你。

一石激起千层浪!

说白了,绝大部分人都是碌碌无为之辈,裴光庭的改革可以让他们获得更多的升迁机会。至于德高望重的人,他们担心后生小辈的越级升迁,最终会破坏整个政治生态,因此愉快地默认了此事。

明确反对的人,只有宋璟,他觉得以年龄大小决定官员的升迁,会让朝廷失去活力。很遗憾,他的发言在如潮般的反对声中变得销声匿迹。

至于李隆基的态度,似乎带着无所谓,随便折腾的意思。

此时,距离李隆基登基称帝已经二十余年,经过几任宰相的辅佐,政治、军事和文化领域都取得了不俗的成果。国家安宁,百姓富足,说是开元盛世,一点也不为过。李隆基锐意进取的精神早已经消失殆尽,更何况,裴光庭的改革也不影响朝廷的大局,李隆基根本没兴趣搭理他。

接下来的三年,门下侍中裴光庭和中书令萧嵩搭班子干活,虽然会有冲突,但毕竟是意气之争,没有朋党的意思,李隆基并没有重大的人事任命。

开元二十一年(733)三月,裴光庭在长安病逝。萧嵩在第一时间废除了裴光庭改革新政,并将裴光庭提拔起来的亲信,悉数发配到外地。彼时,国泰安宁,李隆基不想太折腾,因此找到萧嵩,让他自己推荐一位宰相填补裴光庭的位置。

李隆基用心良苦,只求萧嵩稳住阵脚,别再搞内斗了。

事实上,萧嵩也领会到了李隆基的意图,他暗暗发誓,一定要找一个内敛沉稳、低调和善的大臣,这样自己过得舒坦,李隆基也乐得逍遥。

有一天,萧嵩找到右散骑常侍王丘善:“你是我一手提拔起来的,只要你同意,我可以找皇帝美言几句,让你来做门下侍中。”

王丘善:“萧大人,咱俩同为宰相,不太合适啊!我还是别干了,不过可以给你推荐个人,尚书右丞韩休!”

萧嵩只好去找韩休,经过一番促膝长谈之后,萧嵩有了大致的判断。韩休性格温和,处事风格还算中庸,应该不会和他产生冲突。更何况,韩休应该会对他感恩戴德,接受他的控制吧。

就这样,韩休做了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遗憾的是,萧嵩看走了眼。

韩休确实是温和的性子,可那是因为官职卑微,没必要做出头鸟。如今,韩休做了宰相,怎么能没有独立的人格和思想?

韩休不想搞政治斗争,不过他有自己的原则:只要你说得对,我就支持你;只要你说得不到位,我就是要怼你。请注意,韩休眼中的你,不仅包括中书令萧嵩,还包括李隆基。

韩休的横空出世,让朝臣们惊掉了下巴。谁也没想到,朝廷竟然还有这号敢犯颜直谏的人物,就连宋璟也对他跷起了大拇指。

据史料记载,李隆基每次出去游玩的时候,都会私下问近侍,韩休知不知道此事,每逢此时,韩休规劝的奏章就会送到李隆基的面前。

李隆基开心吗?

客观地说,毫无乐趣可言,李隆基经常闷闷不乐,身边的人也曾多次劝说,希望李隆基能把韩休罢官,免得他在身边聒噪。事实上,李隆基内心很纠结,他想学习太宗皇帝,视韩休为当世的魏征。然而,随着帝国的强盛,李隆基的自信心开始爆棚,再加上玩心变重,根本不想身边有个喋喋不休的读书人。

可怜韩休,虽然有魏征的骨气,却有点生不逢时。

当时,韩休和萧嵩就像一对冤家,经常为了一点小事,在李隆基面前争得面红耳赤,丝毫不把皇帝的威严放在眼里。而且,韩休身为萧嵩的副官,当着众人的面让萧嵩难堪,萧嵩居然毫无还手之力!

如此扶不上墙的中书令,李隆基能喜欢吗?

如此强势逼人的门下侍中,李隆基能喜欢吗?

开元二十一年(733)十一月,萧嵩面见李隆基:“陛下,您还是让我早点退休吧!”

李隆基大为吃惊:“萧爱卿,朕并没有嫌弃你的意思啊!”

萧嵩:“承蒙陛下的厚爱,臣已经位极人臣,趁着您还没厌恶我,臣可以从容隐退,万一臣哪天得罪了陛下,到时候人头难保啊!”

萧嵩的话说得很朴实,却道出了君臣相处之道,适可而止。

开元二十一年(733)十二月二十四日,李隆基下诏:

任命中书令萧嵩为尚书左丞。

任命门下侍中韩休为工部尚书。

任命京兆尹裴耀卿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任命张九龄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