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张亮,杀也就杀了,李世民并没有太放在心上。
贞观二十一年(647)二月,在一次朝会之上,李世民兴致高昂地说道:“最近也没啥事儿,要不再去打一次高句丽?”
李世民的性格,大臣们非常清楚。第一次高句丽之战,李世民算是灰头土脸返回,这就注定了唐朝和高句丽之间的恩怨不会就此罢休。
打仗可以,可大臣们不希望李世民再御驾亲征,他们扬言,高句丽的地形奇特,城池都是依山而建,唐军硬攻的损失很大,要想一个更好的办法。
李世民:“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搞起了头脑风暴。
最后,某位大臣总结陈词:陛下,上一次御驾亲征的时候,高句丽因为要抵御唐军,所以家家户户都要入伍,许多田地都荒废了。更何况,咱们攻克城池之后,没收了所有的粮食,高句丽百姓的日子过得很苦。所以,这一次只需要派小股部队轮番骚扰高句丽的边境,让高句丽百姓疲于奔命,不过几年时间,高句丽就会千里萧条,人心背离,鸭绿江以北可以不战而获。
客观地说,李世民不太喜欢这个计策,大唐虽然赶不上隋朝的国力,可也是雄兵百万,战将千员,打高句丽还需要用这种下三烂的手段?
不过,李世民还是暂时同意了他们的计策。
贞观二十年(646)三月,李世民下诏:任命左武卫大将军牛进达为青丘道行军大总管,右武侯将军李海岸为副总管,征发一万多兵力,从莱州乘船渡海,进入高句丽境内。
任命太子詹事李世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右武卫将军孙贰朗等为副总管,领兵三千,与营州都督府兵会合,从新城道进入高句丽境内。
这两支部队的任务就是骚扰高句丽的边境。
贞观二十年(646)七月,牛进达和李世的两路大军都已经到位。
这一次,双方没有爆发大规模的主力会战,遭遇的都是小股部队,两国交战百余次,唐军几乎是全胜的战绩,捷报频频传到西京长安。
李世民按捺不住了,作为万人敬仰的天可汗,从哪里跌倒就应该从哪里站起来,举全国之力拖死小小的高句丽,岂不是让后人笑话,唐军就应该从正面战场碾压高句丽,让他们匍匐在天可汗的脚下跪地求饶。
贞观二十一年(647)九月,李世民下诏:敕令宋州刺史(今河南省商丘市)王波利等人征发江南十二州的工匠前往大运河边上,准备修造数百艘战舰!
请注意,一征高句丽之后,李世民还是有反思的。
在安市城下吃了败仗,和军队的战斗力有关系,可是最致命的还是粮道。粮道,不在于粮食的多少,关键在于粮道是不是可以纵深到高句丽的本土!
隋炀帝的第一战,把粮食留在了辽东;隋炀帝的第二战,把粮仓建到了辽宁省丹东市,鸭绿江畔。隋军的第二战,粮道并没有出现问题。
对李世民来说,他不想兴师动众地从陆地运输粮食,而是想利用海军的战舰,直接把粮食送到高句丽的本土。
还有一个原因:从隋炀帝以来,中原的海军每次都可以跨越所有防线,直接打到高句丽的本土,而恰恰是陆路的进攻喜欢掉链子。想当年,来护儿已经打到了平壤城,可就是要等陆路的宇文述等人,这才浪费了绝佳的战机。
李世民想清楚了,大唐必须搞一支规模庞大的海军战舰,一来为大军运送粮食,二来发挥海洋战线的优势,绕过敌军防线,一举攻克平壤城。二十年后,唐高宗李治正是靠着大唐海军,这才扭转了辽东半岛的战局。
消息传到辽东,渊盖苏文颤抖了,得罪谁不好,非要得罪李世民,他不灭了高句丽,誓不罢休啊!贞观二十一年(647)十二月,渊盖苏文派他的儿子前来长安,向李世民虔诚悔过,希望唐军不要让他太难看。
李世民:“孩子,回去吧,咱们友谊长存,仗还是要打的。”
也许在那一刻,李世民终于明白隋炀帝为何会顶着所有人的压力,执意攻打高句丽。是啊,一个拥兵百万的强国,在小小的高句丽面前屡次失利,叫人如何接受?李世民纵然得到了天可汗的尊称,说到底还是徒有虚名,后世的人又如何能够心甘情愿地将这顶高帽子让他戴?
更要命的是,李世民发现自己的身体情况越来越差。
从高句丽回到长安之后,他的身体就没有彻底痊愈,再加上过度劳累,精神日益疲倦,体力早已经不复当年。他已经下诏,让太子李治处理朝政,而他则三天上一次朝,一般的朝廷政务,他相信李治可以处理好,但是高句丽这个硬骨头,绝对不能让李治独自去面对的!
不管是为了实现他自己有生之年的一个心愿,还是为了帮助太子李治解决这个边陲大患,他都愿意耗尽国力,毕其功于一役。
贞观二十二年(648)正月,长安城过年喜庆的气氛还没有散去,李世民便诏令右武卫大将军薛万彻为青丘道行军大总管,右卫将军裴行方为副总管,领兵三万多人以及数百艘楼船战舰,从莱州渡海进攻高句丽。
在此之前,牛进达和李世的两路大军已经在辽东进行了无休止的骚扰,这一次再给他们加点料,不信渊盖苏文不低头。
贞观二十二年(648)六月,李世民给大臣们开了动员会,准备在第二年征调三十万兵力,一举灭掉高句丽。然而,李世民还是逃脱不了粮食缺乏的魔咒,虽然有水路,但是承载不了大规模陆战兵团的运输工作,这一次还是得从陆路长途跋涉。
事实上,唐朝虽然统一了天下,但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战争消耗最大的就是人口,没有农民,粮食得不到保障,国家赋税跟不上,就连唐朝的皇室也不得不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李世民登基之后,发动了对高昌、突厥、吐谷浑等国的战争,可以说国内就从来没有消停过,就连富庶的江南也快要跟不上李世民的战争节奏了。这一次,朝臣们为了国家的稳定,纷纷建议从剑南道征调军粮和战船。
贞观二十二年(648)七月,李世民派人到剑南道伐木造船,随后派使者带着战舰走水路,从巫峡直抵江州、扬州,再驶往莱州。
就在当月,朝廷的中流砥柱房玄龄病危。
李世民原本在长安城南的玉华宫养病,得知消息后,立即派人将房玄龄接到了玉华宫,他相信房玄龄一定有话对他说。在李世民的心里,房玄龄是一位不争荣辱,忠君体国的贤臣,美中不足的是,他胆子太小,害怕李世民的威严,因此许多想说的话一直都不敢说出来。
临行之前,房玄龄对自己的儿子说道:“我蒙受皇上的隆恩,如今天下无事,只有东征高句丽一事没有停止,众位大臣都不敢劝谏,我明知其非而不说话,真是死有余辜啊。”
在玉华宫休息的这段时间,李世民一直在等房玄龄说心里话,但是他却只谈旧情,不说国事,一直到死也没有触犯李世民的天颜。
临死之前,房玄龄让人给李世民送了一封奏折:陛下,您作为千古一帝,对自己的功名威德也可以知足了,开疆拓土也应当适可而止,才不会让国家面临危险。陛下每次判决死刑犯人,都还要反复斟酌,如今却驱使无罪的士卒,将他们往刀口上送,难道他们的性命便不值得怜惜吗?
假如高句丽违背臣属的礼节,大唐可以讨伐他们;假如高句丽侵犯中原百姓,咱们可以灭了他们;假如他们会成为国家的威胁,咱们也可以除掉他们。然而,如今这三个前提都没有,咱们却无故驱使百姓前去送死,还美其名为新罗报仇,实在是不划算啊。希望陛下可以允许高句丽悔过自新,焚毁渡海的战舰,远近自然归服。臣马上就要死了,假如陛下可以采纳将死者的哀鸣,臣死而无憾。
没过几天,房玄龄就在玉华宫去世,享年70 岁。
不知道李世民看了房玄龄的奏折之后有何感想。可以肯定的是,李世民执意发动高句丽之战,至少在部分朝臣的眼里是不认可的,而且他们认为李世民如今的行为,和当年的隋炀帝没什么本质的区别。
与其说房玄龄胆小怕事,还不如说他彻底看清了李世民乾纲独断,不纳忠言的本质,面对如此固执的君主,说与不说,又有什么区别呢?
征兵还在继续,造船行动还在继续,一切都没有因为唐朝最德高望重的大臣死去而停止。这一战,李世民势在必得,遗憾的是,李世民还没等到三十万大军集结的那天,长安城就变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