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六年(623)九月,李建成返回长安。
武德九年(626)七月初二,李世民率领秦王府将士在太极宫玄武门内设下埋伏,杀死皇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挟持唐高祖李渊,史称玄武门之变。
不到三年的时间,长安城究竟发生了什么变故,以至于爆发了一场举国震惊的流血军事政变?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死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并挟持了李渊。李建成一共有六个儿子,除了长子夭折,其余五个儿子在玄武门政变后悉数被杀。李元吉一共有五个儿子,玄武门政变后,李世民将他们全部诛杀。
说白了,玄武门之变闹得满城皆知,贞观一朝根本无法隐瞒这次事变。既然改变不了结果,那就只好在动机上为李世民找出千万种借口,因此我们看到的历史是一边倒地贬低李建成等人,毫无底线地维护秦王府一派。
比如夸大李世民在李渊起兵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既然李世民是起兵首谋者,由他来坐天下岂不是天经地义?
比如把李渊说成毫无主见、庸庸碌碌的皇帝,说李渊曾经给李世民许诺,拿下了江山,都是他的功劳,要封他做太子。
比如歪曲李建成的形象,说他和老爹的嫔妃乱搞男女关系,好酒贪玩,能力不行,给大家造成一种他不配做太子的错觉。
比如把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原因归咎到李建成给他下毒酒,送烈马。总而言之,就是李建成阴谋陷害,苦苦相逼,李世民不得已才奋起反抗。
有句话说得很好,历史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尤其是玄武门政变这件事,李世民亲自查看贞观国史,房玄龄等人慑于皇帝的压力,隐晦了不少关键信息。时隔千年,我们很难去彻底复原历史,只能从现有记载中去摸索一条脉络。
先看看李元吉吧。
论能力,李元吉的真实水平在太原城已经显露无遗。论品德,李元吉是标准的纨绔子弟,贪玩是肯定的,不过还没有到丧心病狂的地步。李渊做了皇帝之后,特意安排他在李世民的军中学习,多少有些长进,李世民攻占洛阳之后,得到了天策上将、太尉等封号,李元吉跟着沾光,搞了个大司空的官位。
后来,李渊有意压制李世民,特意让李元吉统兵作战,结果李元吉是烂泥扶不上墙,辜负了老爹的信任。事实证明,离开了兄长,李元吉啥也不是。直到李建成赶赴河北,李元吉才给自己找回一点尊严。
但是,李元吉能力不行,不代表他没有心机。
据史料记载,两府之争的时候,李渊一直采用制衡的手段,压制一边,打压一边,有时候也会充当和事佬,尝试缓和两兄弟的矛盾。兄弟之间要握手言和,自然在家庭内部的酒桌饭局上最好说话,李渊便想着创造这样的机会。
可是去哪儿呢?皇宫大内肯定不行,太严肃,太官方。
那就去皇子的王府吧!秦王府和太子府肯定不行,去了谁的府邸,就相当于给谁站台,代表的是一种政治信号,那就在齐王李元吉的府上吧。
李渊事先给李元吉打了招呼,到了日子,他便带着李建成和李世民一起到齐王府做客。李元吉作为东道主,在酒席、侍卫的安排上自然占了优势,他不仅安排了一桌丰富的酒席,还在宫殿内外安排了不少刀斧手,这帮杀才的首领便是李元吉的亲信护军宇文宝。
父子四人落座之后忆苦思甜,兄弟们讲起了往事,气氛还算比较和谐。李建成和李世民的神态都很正常,可李元吉却着急了。他没心思和大家胡侃八卦,他今天安排的是鸿门宴,如果能够弄死二哥李世民,那是最好的结果。但他也有顾虑,如果行动失败,大哥李建成推说不知,他可担不起这个责任啊。
席间,李元吉找了个机会,将自己的部署全部告诉给了李建成,希望大哥能够点头,可李建成却制止了李元吉的想法。原因可以有很多,比如李建成宅心仁厚,两府之争还没到你死我活的地步;比如老爹在此,动起手来不好解释,不好善后;再比如李建成不知道底细,担心李元吉顺势把他也给收拾了。
总之,李建成死活就是不同意。谁料想,李元吉居然气急败坏地吼道:“我这样做是为了哥哥着想,对我有什么好处?”
事实是,李元吉这样做的好处大大的。
李建成和李世民是嫡子,李元吉也是嫡子。按照顺位继承制度,如果李建成和李世民都不在了,那李元吉就是毫无争议的第一继承人。换句话说,如果李建成和李世民二人相安无事,李元吉永远也做不成太子,他要是有这个心思,就必须让他们二虎相争,最好是二虎斗殴而死。
遗憾的是,李元吉毕竟是色厉内荏的弟弟,他虽然有这个心思,但没这个胆量,因此在最后关头放弃了这场鸿门宴的伏杀。客观地说,在两府之争中,李建成和李世民才是真正的主角,李元吉充其量只是小配角而已。
站在李元吉的角度来看,他是家中的老幺,老爸的心肝宝贝,在家中很有话语权。如果他能够保持中立的态度,既可以在李建成这里捞到政治地位,又可以在李世民那里捞到军功,这是稳赚不赔的买卖。更何况,李元吉已经是位极人臣的存在,还有什么进步的空间?如果他能保持中立的态度,凭两个哥哥的人品,无论是谁做了皇帝,都少不了他的好处。
有趣的是,李元吉不仅站队了,还在李建成的集团中充当了不折不扣的积极分子,似乎比李建成还热衷于对李世民的斗争。说得不好听一点,李元吉的行为纯属“皇帝不急太监急”。
根据史书上的解释,李建成活着的时候,曾经给李元吉许下过承诺:如果李建成做了皇帝,就立李元吉为皇太弟,李建成去世之后,李元吉可以继承皇位。
这样的说法,似乎可以解释李元吉的急迫心理。
问题是,李建成当时就有好几个儿子,以后还会有儿子。更何况,唐朝之前,有人被立为皇太弟,可前提要么是现任皇帝上位不合法,需要找嫡出的弟弟来撑场面,要么是皇帝是傀儡,大臣拥立一位皇太弟上位。总而言之,和平年代,让现任皇帝把皇位传给皇太弟的,还没有成功的案例。
如果李元吉智商没有大问题的话,应该不会相信这样的鬼话。
李世民曾经说过,李元吉的性格乖张暴戾,终究不会屈居在李建成之下,还说李元吉自己曾经亲口说过,只要把他李世民除掉,干掉李建成就易如反掌。说白了,李元吉追求的不仅仅是太子之位,恐怕还希望两位哥哥双双曝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