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文公死后,秦国历经六代君主,每个君主都是励精图治,国土不断扩大,首都不断东迁,到了秦德公时期将首都定于雍城。此时秦国已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机器,而且这个机器的内部结构与春秋时期其他国家完全不一样。

之前说过,晋国国君为避免出现公族内斗,一直执行国无公族的政策,晋国成了没有公族,只有卿族的奇葩国家。秦国跟晋国相比,那简直就是“仙葩”一朵,国内既没有强大的卿族,也没有强大的公族。

秦国上下,只有国君一人是老大。那时,秦国国君可以说是超级中央集权。在弑君成风的春秋年代,由于秦君大权独揽,导致很少有人敢弑杀秦君,秦君的非正常死亡率是整个春秋时代最低的。这让动不动就被公族卿族废除、杀死的东方诸侯们眼红流口水。

秦国的优势在于,它是东周初年才建国的年轻国家,没有像东方诸侯那样受到西周宗法制数百年的荼毒。周天子作为大宗,将天下分封给小宗诸侯;诸侯在自己的国内作为大宗,再把国家分封子孙与大臣。这种裂土封疆的做法,使国君和大臣共同持有土地,都是股东,大家一起治理国家。

但秦国从来不干这等脑残的事情,秦国是独资公司,全国土地全部牢牢掌握在秦君一人手中。无论你是国君的亲儿子,还是功勋卓著的卿大夫,在国君眼中,都是干活的职业经理人,一点股份都没有。秦国的土地全部设县,全国交由国君直接统辖。秦国成为继楚国后,第二个设县的国家。

职业经理人中最大的职务就是庶长,这种官职是秦国独有的。庶长原本是武官职务,但是秦国在疯狂抢地皮的过程中,新夺来的土地都交给庶长来戍守,结果守着守着,庶长连当地的老百姓也要管。庶长就变成上马打仗、下马管民的重要角色。后来庶长权力不断扩大,也成为和爵位一样的称号,最终进化出大庶长、右庶长、左庶长、驷车庶长这四大头衔。

如果你在秦国当职业经理人干得好的话,秦君还是会赏赐给你一块地,但是这赏赐的地叫“食邑”,地产权不是你的,你和你的子孙只能享受这块地的赋税,想在这块地上建立私人武装,分封自己的家臣,门儿都没有!

虽然秦君很抠门,连土地的产权都不给干活的,但是在王位继承这块最大的蛋糕上,秦国王室却是私德非常好,他们并没有采用周人的嫡长子继承制,而是采用和商人一样的兄终弟及。商朝搞兄终弟及,经常引发王位争夺战。秦人也是兄终弟及,结果却大相径庭。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新任国君都是平安上位,一派祥和。从开国国君襄公开始到秦穆公九代国君,只有两人是以长子身份继承。

在秦国国君眼中,东方各国国君不光在权力上是弱鸡,要依靠公族或者卿族,在国家生产管理上也是弱得很。那时东方诸侯们沿用的还是西周实行几百年的井田制。

井田制是把老百姓种的土地划成九宫格一样,中间一格是公田,周围八格是私田。公田产的粮食上缴,私田产的粮食自个儿留着。这井田不是你想种就能种,首先你得是国人,不是野人。而且你只能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耕种,想开荒别的地是不行的,就怕你跑了找不到人。这样虽然征兵征粮方便,但是几百年传下来,已跟不上时代潮流。

春秋时,天下是个大市场,各诸侯国为了抢占市场,都是拼得头破血流,尸山血海,一场战乱下来,粮食都不够吃。多暴兵,多产粮食成为各国国君面临的重大难题。如果不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国家被灭掉,也只是分分钟的事。秦国人解决了这个难题,他们发明了爰(yuán)田制,一下成为当时解放生产力的明星国家。

爰田制说简单点,就两条:吸引人来、国家抽头。不管你是国人、野人,哪怕是火星人,只要想来种田,都是秦国子民,秦君都热烈欢迎,人越多越好,反正地都是国君的。只要你在我的地上安心耕种,就被束缚在土地上,遇到打仗时,也可以征调。

你来种田,秦君不会让你只在一块地上耕。每隔三年就换一块新地去开垦,旧地就休耕。这样大量荒地被开荒出来,原来土地也能得到休息。秦国不收人头税,你只需把收获的粮食上缴给国家一部分就可以,其余都是你的。

年轻的秦国这么改革创新,短短一百年时间,大量的人力被吸引来投入生产与战争,国内大量荒地被开垦,粮食因此大幅增长。再加上不收人头税,人**炸性增长。

到了后来的战国,各国家都在变法图强,希望自己能基因突变、武力大增。但是最后成功的只有秦国一家。各国变法变来变去,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国君要大权独揽,否则只能以失败而告终。秦国的商鞅变法之所以能快速见效,是因为秦国早在国家成立初年就已经打下了中央集权的底子了。

公元前659年,年轻的秦穆公继位时,他接过来的秦国已是一个威震西方的地域性大国。一个年轻的君王拥有这么强大的国家,想没有作为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