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 大事篇:历史谜案背后的真相 红颜是非: 那些与女性有关的历史 刘邦明知吕后会专权,为何不在临终时杀了她?(1 / 1)

其实对于这件事,晚年的刘邦早就以一句深情表白解释了:“吕后真而主矣。”不愿意动吕后?没能力动吕后?事实上,刘邦去世后,能撑起汉朝家业的只有吕后,那是根本“不能动”。

汉高祖刘邦驾崩后,独揽大权十五年的吕后把“情敌”戚夫人砍断手脚做成“人彘”,刘邦几位非己出的儿子也大多被她往死里整。各种血雨腥风,让后世读史者看得直打哆嗦。而吕家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却个个加官晋爵,眼看是要改朝换代的节奏。因此,嚣张了十五年的吕后,经常被后世骂为制造“外戚之祸”的“毒妇人”。

但是,倘若没有这位“毒妇人”,初建的汉王朝恐怕在汉高祖过世后,立刻就会天下大乱。

吕后之所以有这么重要,首先一个原因就是西汉王朝开国时帝王的权力摇摇欲坠。汉朝虽说是“封建王朝”,但建国时的国情并非“中央集权”。刘邦弥留之际,西汉国土有九个同姓诸侯王外加一个异姓诸侯王——长沙王吴芮,国家体制十分松散,朝中则是一批开国元老级别的公侯勋贵,皇帝的威权比后世的封建王朝差了很远。所以,就连“非刘姓不能封王”这件事,刘邦都要召集各路勋贵重臣,当着大家的面杀白马盟誓,这种手段,套用历史术语说,就是“脆弱的权力平衡”。

这样“脆弱的权力平衡”,必须要有一个强力人物才能压得住。汉高祖刘邦当然没问题,可刘邦执政七年就死了,西汉王朝权力真空,这样的权力体制也就成了火药桶。换成是刘邦的懦弱太子刘盈,或是跳舞撒娇很在行的戚夫人,甚至是当时还未成年的儿子刘如意,这几位任谁独掌大权,都压不住这复杂局面,必定会引发大乱,发生类似后世西晋“八王之乱”这样的战祸。

在这个历史关口,能够稳住国家局势的,唯有吕后。

吕后有这么强?且不说能力,先看看她的履历。刘邦开国打天下的征程里,吕氏家族本就是一股重要助力。当年彭城大战,刘邦被项羽揍得全军覆没,正是吕后的两个哥哥带兵援救,才令几乎成为光杆司令的刘邦成功续命。而吕后本人一度被抓入项羽营中,被项羽五花大绑立在阵前做人质,替刘邦受够了苦,也磨炼出了坚毅的心性。刘邦君临天下后,她依然是得力助手,用司马迁的话说就是“佐高祖定天下”。其权位根基早已扎牢。

这样的情况下,晚年的刘邦明知吕后手握大权,如果要“动吕后”,势必当时就闹得朝野动**。就算他能稳住局面,待到他不久后撒手人寰,皇权羸弱的西汉一定会出现权臣专权或诸侯混战的情况,百分百会天下大乱。

而刘邦驾崩后,掌握大权的吕后也确实没有辜负刘邦的“好评”。别看她“上位”后就凶相毕露,把刘邦生前的后宫外加诸侯勋贵,家家闹得鸡飞狗跳,但西汉的皇位权力却完成了平稳过渡,朝堂上下是有点乱,但国家没有乱。接下来汉惠帝在位的七年里,更是“天下事皆决于高后(吕后)”。这个汉朝最穷困且风雨飘摇的年代,国家社稷显然是由她稳稳扛起的。

更重要的原因是,吕后不只是个心机深沉、手腕狠辣的女强人,更是中国古代史上能力卓越的政治家。对于吕后来说,当时最大的麻烦事,就是如何治国。在十五年的“吕后专权”时代,刘邦生前来不及破解的难题,几乎都是她来破局。她独创了“举民孝悌力田者复其身”的国策,以多种地多打粮作为免除徭役的条件,激发全国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汉朝的田租也被她减为十五税一,新型的“戍卒岁更”,令大批士兵每年可以返家生产。每一件国策,都是在给汉朝的经济民生松绑。

值得一提的是,也正是这位被后世诸多文人骂作“毒妇人”的吕后,废除了秦朝著名的恶政“挟书律”。从此“私藏禁书治罪”在汉朝成为了历史,大批“焚书坑儒”时代不幸散失的华夏典籍重见天日。汉朝文化从此蓬勃发展,只此一条,吕后的政绩都可称是光耀千秋。

最能见证吕后政治家担当的是“冒顿致书”事件。刘邦去世后,匈奴单于冒顿致书吕后,扬言要娶吕后为妻。如此**裸的侮辱,令汉朝朝堂上下顿时炸了锅,不少愤怒的官员纷纷表示要出战匈奴。而横遭羞辱的吕后呢?这个平日手段狠辣的女人,却出乎意料地写了一封言辞低下的书信回给匈奴,还送上粮米礼物,咬牙忍了这口气。然后她厉行马政,出台政策鼓励养马与骑兵建设,数十年后那支吊打匈奴的汉朝铁骑,就是从吕后时代孕育的。为国家民族,能以坚韧的心性忍下一切羞辱,这样的表现,可见吕后强大的政治家素质。

吕后专权的十五年,这个被西汉刘氏宗族们连呼暗无天日的年月,却是《史记》上“政不出户,天下晏然……民务稼穑,衣食滋殖”的繁荣时代。汉朝长安也正是在吕后执政时有了“长安市”,各地工商业蓬勃发展。开国时满目疮痍的汉朝,正是在这十五年里开始走上振兴之路。

虽然吕后去世后,一场“诸吕之乱”令吕后生前强大的吕氏家族灰飞烟灭,但她十五年的苦心经营,留下了一个初见强盛的汉帝国,给“文景之治”奠定了好家业。

所以,对于吕后的评价,也许在私生活方面永远都有说不完的争议,但有一条肯定是毫无争议的:吕后是一位以负责精神与卓越才能促使汉王朝实现国家崛起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