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从公元1368年建国,到公元1644年灭亡,历经两百七十余年,期间传承十六个皇帝。

这些皇帝真是各样各色,有要过饭当过和尚的洪武皇帝,有天天想着喝飞天茅台当神仙的嘉靖皇帝,还有开酒楼卖猪肉的正德皇帝,然而我觉得他们的传奇性都不如那个一生钟情于木匠工作的天启皇帝。

天启皇帝名叫朱由校,是大明最后一位皇帝崇祯的哥哥。

01

如果说朱由校是一个可怜的孩子,不知道会有多少人照着我的脸上吐口水:呸!

然而实际上,朱由校的童年真的不算是幸福。

按道理讲,朱由校是嘴里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从呱呱坠地时起这锦绣河山就属于他了,还有什么不幸福的?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同。

对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来说,童年的不幸就是吃不饱穿不暖,甚至晚上连个睡觉的地方都没有,然而他也有他的幸福——他想去哪就去哪,想要饭就要饭,想当和尚就当和尚,没人管他。

可是这一切对于朱由校他爹朱常洛来说,就是一个奢侈的梦——虽然朱常洛是皇长子,可是他爹万历帝并不喜欢他。

万历帝喜欢的是另一个儿子朱常洵,还一心想把皇位传给他。

这样朱常洛的身份就很尴尬了:作为长子长时间不能得到父亲的承认,不要说成为太子遥遥无期,就连最起码的接受教育的权力都没有,更别说出去玩耍一下了。

一直到朱常洛十三岁,万历帝实在扛不住大臣的死缠烂打,才不得不给他请了老师让他进了学前班,一直到他十九岁,万念俱灰的万历才下旨立他为太子。

可以说,朱常洛的人生是从十九岁开始的。

朱常洛当了太子之后的公元1605年,朱由校出生了。这时候他爷爷万历帝还是皇上,他爹也还只是太子。虽然说是太子,但是每天也过得恓恓惶惶,因为谁也不知道万历帝会不会哪一天心情不好,就把他这太子销号了。

想想看,在这样的环境下出生的朱由校能开心快乐得起来吗?

没有人管他,没有人问他,他跟他爹当年面临着同样的情况:失学儿童。

别说胎教了,最起码的义务教育都保证不了。出生在帝王家又怎么样,还不是从一开始就输在了教育的起跑线上?九岁了,我们平常百姓家的孩子差不多也该读三年级了,可是作为皇孙的朱由校小朋友还没能进幼儿园。

学也不能上,又不能像他的高祖爷爷一样在社会上游**,除了跟身边的小太监小宫女捉迷藏**秋千,我实在想不出来他还能干什么。

然而天天玩这些有什么意思呢?就算他不烦,陪着他玩的宫女太监们也会烦的。

还好,当时紫禁城里的乾清宫、坤宁宫、慈宁宫由于失火正在重建,很多地方都成了建筑工地。小小的朱由校觉得新奇,每天去看,就这样,他终于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事业——做个木匠。

朱由校对于把一根根木头变成精美的梁柱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就像我们小时候会好奇一张报纸是怎样在大人手里变成一架飞机、一艘小船一样,朱由校极力地想要弄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话不假,况且朱由校不仅仅只是感兴趣,还极有天赋。有一本《先拨志始》里面记载,朱由校做出来的东西“虽巧匠不能过焉”。他总是乐于亲自动手制作,“尝于庭院中盖小宫殿,高四尺许,玲珑巧妙”。小小年纪能有这般心思,实在是令人叹服。

历史证明,朱由校同学确确实实是一个天才的木匠,只是被皇帝事业给耽误了。

02

但是没办法,对于要不要做皇帝这件事,他没得选择。

朱由校十六岁那年,他爹朱常洛死了,此时距离朱常洛当上皇帝才刚刚过去一个月。就这样,属于朱由校的时代仓促开始了。他连当太子的过渡期都没有,因为他爹死得太仓促,根本没来得及立他当太子。

这时候的朱由校还整天沉浸在他的凿子斧子锯子刨子里,连大字都不认识几个,可是这都不妨碍朱由校要当一个好木匠的决心:现在终于没有人可以管我了,一十六年轮到我上场,天下知我不一样,看我如何做好木匠!

我小时候常常想,我要是当了皇帝该多美,想吃什么吃什么,还有后宫那么多美女作陪。

然而在天启皇帝这儿,晚上翻牌子?

我呸,翻个锤子!今晚黄花梨,明晚金丝楠,就这样吧。

不爱玉玺爱斧头,这是这一代国君的座右铭,什么三千佳丽,什么军国大事,都靠边!

朱由校同志是认真的,白天他跟着木匠一起虚心钻研,晚上一个人刨削打磨,加班加点赶工期。如果要问谁知道四更时的皇宫是什么样,我想天启皇帝肯定有发言权。

而且他不仅自己干,还发动身边的人跟他一起撸袖子加班。虽然很辛苦,但是成就是很显著的啊:朱由校同学亲自设计并制作的一款小拖床成功了!

这个小拖床刚刚好容下一人,上面有顶篷,周围用红绸缎为栏,前后设有挂绳子的钩,一个人在前面拉动绳子,一个人在后面推,可以跑得飞快,瞬间移动好几里。

这么新奇的玩意儿,不仅那些能工巧匠啧啧称赞,老百姓也非常喜欢,有人把它放在冰上玩,围观的吃瓜群众纷纷拍照留念。

朱由校同学笑了,由衷地笑了。他知道,自己是真的可以当木匠,并且是一个出色的木匠,

不过如果只是做了一个玩意儿,怎么能称得上是出色的木匠?

03

会工作也要会享受,干木匠活这么累这么脏,每天洗澡的时候却都要坐在一个大木桶里,指望着太监举着一个大木瓢往他头上倒水,想想都觉得不舒适。

作为一个好木匠当然得让自己生活得舒服一点儿。

说干就干。经过观察研究,朱由校在盛水的容器下方钻了一个小窟窿,在里面设置了一个机关,操作这个机关,缸里或者桶里的水就会飞散出来,有的时候如瀑布飞泻,有时候像飞雪飘散,最后变成一根晶莹的玉柱,冲击着缸外面的很多小木球,小木球就浮在水尖上,随着水的喷涌力度雀跃地上下浮动。

站在一旁观看的太监宫女嫔妃一个个瞪着眼睛,巴掌都拍红了,比看见漫威定档《复联4》还兴奋。

这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喷泉吧?

不知道此时朱由校同学的心里是得意还是骄傲?

不过,我觉得这些都不是最令朱由校开心的。这些东西虽然哗众取宠,拿到市场上能卖不少钱(朱由校曾经让太监把他做的东西拿去卖,真有人愿意重金购买),但这不是他的理想。他不甘心只做一个小小的木匠,他的目标是星辰和大海,要干就干一票大的。

然而干什么呢?

不怕,只要有理想,总会有机会的,因为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不,是留给能创造机会的人。

机会在天启五年的时候来了。经过几个部委商量,朝廷决定要对紫禁城的三座主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进行大规模保护性重建。

朱由校高兴坏了:谁都别跟我争,我要亲自担任设计师!

从起柱到上梁,再到外部装修,皇帝赤膊上场,戴着安全帽,手里拿着皮尺,腋下夹着图纸,耳朵上别着红蓝铅笔,真真是“膳饮可忘,寒暑罔觉”了。

旁边《大明日报》的现场记者不止一次在头版头条发布皇帝亲临施工现场指导工作的新闻,老百姓都“亲切”地称他为“木匠皇帝”。

04

可是,朱由校同学一直忽略了自己的真实身份:他不是一个木匠,而是一个国家的最高领导人。

他不做木匠活,老百姓不会没有凳子坐,不会没有床睡觉,不会洗不上澡,但是如果他不理会国家政务,这个国家就会没有主心骨,就会被别有用心的人玩弄,就会被别人欺负。

只是他一直沉浸在自己的木匠世界里不能自拔,以至于朝中奸佞当道,小人恣意横行。

像朱由校这样的人根本就不该当皇帝,他也注定做不了一个好皇帝,但是如果抛开皇帝这个身份来说,你能说朱由校的一生不是很精彩的一生吗?

他想要做的,他做了,他想要的人生,他得到了。他是快乐的。

如果非要让他检讨,也许他会在九泉之下跟他弟弟说一声:对不起,给你留下一个烂摊子。

然而,这并不完全是他的错。从小没人管没人教没人疼,突然之间有人告诉他你是皇上了,你要领着大家伙发家致富。

他能做到吗?

看看他那个勤奋了十七年的弟弟崇祯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