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大业九年(613)六月,洛阳传来了噩耗:楚国公杨玄感造反了。
说起杨玄感,隋炀帝太熟悉不过了。此人是杨素的长子,官至礼部尚书,袭封楚国公,大隋的超级贵族,也是隋朝的既得利益者。
按照历史规律,但凡天下大乱,显现出亡国征兆的时候,农民兄弟肯定会率先反抗,在全国各地引发小型战争。随后,朝廷会派遣军队平叛,如果能够镇压下去,王朝有可能会中兴,再不济也可以延缓十年,甚至数十年。如果镇压不下去,农民起义军和官府的对抗将会演变成农民起义军为了争夺地盘的大混战。
全国的混战导致人口锐减,国家财力不足,中央政权无法组织强有力的官军继续平叛,因此亡国之象越来越明显。到了这个时候,那些原本效忠朝廷,至少是坐山观虎斗的豪门贵族就开始跳出来搞事情了。
这帮人都是职业政治家,拥有非凡的头脑和智慧,能够网罗三教九流的人才为己所用,很容易在军阀混战中脱颖而出,夺取最后的皇帝之位。
那么问题来了:隋炀帝虽然发动了第一次高句丽战争,也打了败仗,可在隋朝的国力支持下,不管是皇室还是百姓,都可以接受这样的结局。
更何况,朝廷虽然吃了败仗,隋炀帝却并没有因此滥杀无辜,皇帝和朝臣没有要死要活的矛盾啊。河北和山东等地确实有起义军闹事,可超级战将张须陀正在当地平叛,而且很快就镇压了起义军的嚣张气焰,王薄等人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得过且过,对朝廷构不成太大的威胁。
至于隋朝的军力和粮食储备,谦虚地说,还真是有点富余。不管怎么说,局势都还没有到豪门贵族跳出来搞事情的地步。
那么,杨玄感究竟造的哪门子反?家里没饭吃了?没钱花了?皇帝让你上阵打仗了?还是让你做苦力了?遗憾的是,这些都不存在。
杨玄感造反,纯属以**造反的方式来解决杨家和皇室的政治恩怨。
据史料记载,杨玄感出生在贵族家庭,又是杨素的嫡长子,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贵族教育。杨玄感平日里爱好文学,才华横溢,平日里也结交了不少有志之士,他似乎对兵法和武艺也感兴趣,会点儿三脚猫的功夫。
出身背景好,长相气质佳,出口能成章,又擅长武艺。说白了,杨玄感就是鹤立鸡群般的存在,深得长安贵族子弟的追捧,这也造就了他骄傲跋扈的个性。
像杨玄感这样的公子哥,标准配置就是一颗**不安的心。
不过,要把杨玄感说清楚,必须介绍另外一位公子哥李密。
众所周知,李密后来成了瓦岗军的首领,可他的身份并不是农民,和杨玄感一样,他也是隋末的超级贵族。
李密的曾祖父是西魏柱国大将军李弼,祖父李曜是北周的邢国公,父亲李宽是隋朝的上柱国,蒲山郡公,李宽去世之后,李密便承袭了父爵。
李密还有另外一重身份:左亲卫府大都督、东宫千牛备身。
意思就是,你可以手持钢刀,贴身保护皇帝。只要你有兴趣,也有胆量,可以随时剁了隋炀帝。至于大都督,其实就是禁卫军的领导,在隋朝,只有贵族后裔才配享有这样的殊荣。
李密和杨玄感一样,含着金钥匙出身,享受着最好的贵族教育,身上带着无与伦比的领袖气质,再加上没有物质上的负担,人生所有的追求就只有保持内心的**不安,随时找机会寻求刺激。
这样的一个人,又如何会甘心情愿为皇帝站一辈子岗?
有一次,隋炀帝在宫内散步,看到军姿挺拔,威武不凡的禁卫军将士,心情十分愉快,可没走几步,发现前面有一个年轻人总是东张西望,心不在焉,明显降低了禁卫军的光辉形象。
隋炀帝很好奇,于是上前查看,发现此人眼瞳黑白分明,精神异常矍铄,第一感觉就是非同寻常。隋炀帝当时就震惊了,不过碍于面子,没有当场发作。
事后,隋炀帝对宇文述说道:“刚在站岗的年轻人是什么来历?”
宇文述:“已故蒲山公李宽的儿子,李密。”
隋炀帝:“此人的相貌看起来有些异常,留在宫中卫戍不太合适,给他重新安排个工作吧,别让他待在禁卫军。”
这就有点尴尬了,领导想要开除你,又不好意思明说。
宇文述找到了李密,委婉地说道:“蒲山公啊,你年轻有为,才为世出,应该入朝为官,辅佐陛下才是啊,禁卫军都是粗人待的地方,让你在这里发展,实在是太屈才了。”
宇文述可能不知道,对李密来说,继承父亲的爵位是多么痛苦的事儿,他就是想要一个狂放自由的灵魂,仅此而已。因此,宇文述觉得难以启齿,可对李密来说,却是帮助他逃离了苦海啊。
宇文兄,你实在是我李密的人生知己啊,委实当与你浮一大白。
此事过后,李密干脆称病不出,在家里抱着《史记》和《汉书》闭门苦读,不问是非。有一次,李密穿着素雅,骑跨着一头大黄牛,准备外出寻访著名学者包恺(隋朝专门研究《汉书》的宗师级人物,学徒多达千余人),不曾想,在路上居然偶遇了权臣杨素。
这年头,居然还有对书籍如此痴迷的人,必定不是凡夫俗子。
杨素一直在尾随李密,后来发现此人确实在用心研读,并不是拿着史书装样子,于是心生敬佩,打算将他拦下来攀谈几句。
杨素高喊道:“这位小兄弟,你叫什么名字,居然对书籍如此痴迷?”
李密闻言望去,认得是朝中的宰相杨素,于是滚落下牛,拜了几拜:“晚辈是隋朝蒲山公李密,有幸得见杨大人,实乃三生有幸。”
杨素非常欣慰,此人至少是个懂礼节的人,就问:“你在读什么书?”
李密:“是《汉书·项羽传》。”
随后,杨素找了几个关于项羽的话题和他瞎掰扯,谁知李密谈吐不凡,对王朝的兴衰和历史人物有着非常独到的见解。杨素如获至宝,当即将李密邀请到府中做客,并将他介绍给了自己的儿子杨玄感。
据史料记载,李密和杨玄感兴趣相投,很快便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李密曾经说过:若论带兵打仗,纵横天下,使敌人震慑,他不如杨玄感,可若论驱使天下英雄豪杰为己所用,杨玄感却不如李密。李密的这番话,颇有些曹操和刘备煮酒论英雄的意思。
这事儿就非常有趣了。
杨素身为宰相,位高权重,为何会亲自拦下牛车,邀请默默无闻的李密前往府中商谈,难道真是为了给自己的儿子杨玄感培养知己?在我看来,杨素可能在试图拉拢朝中的贵族,为日后的大事做准备。
别不服,咱们继续看下去。
杨广从晋王一跃成为皇太子,杨素功不可没。杨坚还在的时候,杨素便利用扶持杨广的机会,打压朝臣,铲除异己,后来引起了杨坚的镇压。可就在此时,杨坚位列仙班,大隋的权力完成了过渡。隋炀帝登基之后,让杨素做了隋朝的第一位尚书令,算是给足了他面子。
古往今来,皇帝给你面子,要的就是你的退步和顾全大局。
看看中国历史上不得好报的权臣,比如霍光、鳌拜、长孙无忌等人,总喜欢把下一任君主当晚辈,为人处世居高临下,而且喜欢仗着自己的功劳满口胡柴。遗憾的是,杨素也沾染上了这些臭毛病。
据史料记载,杨素每次上朝的时候,三句话不离拥立隋炀帝的功劳,唯恐别人不知道他的龌龊事儿。隋炀帝宽容大度,不想在臣子面前让杨素难堪,因此总是冷漠相对,置之不理,可在他心里,早就盼望着杨素能够早点上西天。
隋大业四年(608)八月,杨府传来了一个重磅消息:楚国公杨素身染重病,难以下床。
确定爬不起床了吗?这可是天大的喜讯啊。
隋炀帝欣喜若狂,当即派人给杨素送去了汤药,还说了一番知冷知热的贴心话。问题是,杨广压根就不知道杨素生的什么病,送的药能吃吗?
杨素也很为难,他思之再三,决定不吃药,让自己病重身亡。
杨素去世之后,杨广感觉神清气爽,走路带风。他曾经对身边的近臣说过,假如杨素不死,按照这种嚣张的气焰继续下去,迟早也是灭九族的大罪。
杨玄感作为杨素的嫡长子,自然很清楚父亲和大隋两代帝王之间的恩怨。
客观地说,父亲的去世给他造成了很大的冲击,至少在他看来,隋文帝疑心病太重,所以在濒临死亡的时候,不顾一切地拿杨家开刀,丝毫不讲情面。而隋炀帝骨子里有卸磨杀驴的心思,只不过顾及面子,不好下手而已。
总之,父亲去世,两代帝王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立场不同,对恩怨的理解自然也会不同。
杨玄感继承父亲的爵位之后,一直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他时刻担心隋炀帝会对杨家下手,铲除父亲的党羽。
事实上,杨玄感的担心不无道理,像杨家这种树大根深的豪门贵族,在中流砥柱去世之后,确实很容易被皇帝秋后算账。更何况,隋炀帝的改革一直就在动豪门望族的利益,杨素如果不死,隋炀帝也有可能拿他开刀。
为此,杨玄感找来了几个弟弟和杨氏家族的长者,大家索性把话说开了:如今大部分朝臣都是杨素的门生故吏,他们遍布中央和地方,权势极大。杨家完全可以找机会发动政变,废黜隋炀帝,拥立已故秦王杨俊的长子杨浩为帝。
这些,便是杨氏家族的整体共识。
后来,隋炀帝出巡西北,大军在大斗拔谷遇到了极其恶劣的天气,隋炀帝身边的守备力量严重不足,杨玄感就曾动过发动兵变,杀死隋炀帝的心思。不过,杨玄感的族叔杨慎认为,朝臣和隋炀帝还是一条心,而且国家比较安定,百姓也比较拥护朝廷,下手的时机还是太早,这才使得杨玄感放弃了这次谋杀。
杨玄感见来硬的不行,就想要曲线救国,重新赢得隋炀帝的信任。
当时,隋炀帝到处巡幸和征伐,非常崇尚武力,杨玄感因此找到时任兵部尚书的段文振,掏心掏肺地说道:“尚书大人,我杨家世受天恩,无数人因此眼红,我如果不在边塞立点功劳,如何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如今边境战事频繁,我杨玄感甘愿受朝廷的驱使,您身为兵部尚书,应该明白我的拳拳报国之意。”
有句话说得很到位:只要马屁拍得好,没有什么关系搞不好。
杨玄感的马屁,至少让兵部尚书段文振闻到了一点清新脱俗的味道,因此他转身就将此话转述给了隋炀帝。
有一天上朝,隋炀帝特意提到了此事,对杨玄感忠君报国的行为大为赞赏,并当场夸奖道:“将门必有将,相门必有相,这话真不假。来人,给杨玄感赏赐千段缣彩(彩色丝织物)。”
话说得很清楚,杨玄感有可能会继承父亲的衣钵,做大隋王朝的宰相。
这是多么高的期许啊。事实上,隋炀帝并不只是说说场面话,此事过后,他经常让杨玄感参与朝政,每逢出行也都喜欢带着他,可谓给足了锻炼机会,颇有提携后进,培养宰相接班人的意思。
第二次高句丽战争前夕,隋炀帝命杨玄感在黎阳督运军粮物资,给予了他足够的信任,可笑的是,杨玄感根本就没有打算去,也没有心情去帮这位老板。杨玄感心心念念想的,是如何拉杨广下水,实施杨氏家族的复仇计划。
所谓的杨家世受天恩,需要报效国家的话语,犹如清风拂面,流水无痕。
只能说,玩政治情怀,谁先当真,谁就输了。
据史料记载,隋炀帝到达辽东之后,给杨玄感写信,希望他能尽快将军资送往前线,可杨玄感却和虎贲郎将王仲伯、汲郡赞治(负责文书的草拟工作)赵怀义等亲信暗中密谋,故意拖延发往辽东的军粮和战备物资。
弃皇命于不顾,也算是欺君大罪了吧。
起初,隋炀帝以为有什么变故,这才耽搁了运输,因此只是派人催促。可杨玄感呢,就是找各种借口推诿责任:要么是附近的盗贼太多,把粮食给打劫到山林湖泽,要么是河中泥沙淤积,运粮船没办法将粮食运出去。
陛下,情况很客观啊,要不您先调用其他地方的军备物资?
这分明是**裸的挑衅,**裸的推卸责任啊。
隋炀帝非常恼火,可并没有追究杨玄感办事不力的责任。反倒是杨玄感在加紧调派各方力量为己所用,准备发动接下来的军事政变。
彼时,杨玄感的二弟,虎贲郎将杨玄纵跟随隋炀帝到了辽东,杨玄感派遣心腹之人前去送信,让他秘密返回了黎阳。与此同时,另外一路使者偷偷潜进长安城,打算将好友李密和三弟杨玄挺也接到黎阳。
做完了这一切,杨玄感发出了最后一道指令:派遣亲信前往隋炀帝在辽东的行营,诈称海军主帅来护儿还没有到平壤城,便起兵造反。
贼喊捉贼的把戏,虽然拙劣,却很奏效。杨玄感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制造烟幕弹,为自己起兵造反争夺先机。
既然来护儿谋反了,杨玄感就得为朝廷做点什么吧?比如封锁海军回洛阳的通道,比如招兵买马,保卫黎阳仓?于是,杨玄感打着为朝廷平叛的名义,大张旗鼓地封锁了黎阳全境,并公开发布榜文,要求周边郡县的官员们加紧招兵买马的步伐,并让他们把新招募的士兵全都派送到黎阳来。
为了控制黎阳的局势,杨玄感擅自做主,任命赵怀义为卫州刺史,东光县尉元务本为黎州刺史,河内郡主簿唐祎为怀州刺史。
做好了这一切,就等着扯旗造反了。
中国历史上的造反者,但凡觉得自己站在正义的旗帜下,都会请文笔华丽的大文豪帮忙写一篇“讨伐檄文”。目的很简单,把讨伐对象一黑到底,把自己捧上道德的制高点。比如袁绍请陈琳写的讨伐曹操的檄文,徐敬业请骆宾王写的讨伐武则天的檄文,都是这个套路。
除此之外,还得挖空心思发明几个口号,比如“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之类的。
有趣的是,杨玄感既没有写讨伐檄文,也没有整几个朗朗上口的口号,甚至都没批判过隋炀帝的任何毛病,显得极其随意和草率。
当时,治书侍御史(相当于现在的中央办公厅副主任)游元在黎阳督运粮草,杨玄感直接开门见山地说道:“当今圣上就是个暴君,为了征讨高句丽使自己陷于绝境,这是老天爷要灭他,如今我亲自率领义兵诛杀无道昏君,您愿意跟着我干吗?”
这可让游元有点受宠若惊了,跟着你杨玄感起兵造反,干掉隋炀帝?
游元抱着引颈就戮的姿态反驳道:“杨大人,此言差矣!想当年,您的父亲深受朝廷的宠信恩遇,杨氏一门也都身居高官显爵,如今正是杨家上报皇恩的时候,您怎么能在父亲坟土未干之时策划谋反呢。我只有一死而已,不能从命!”
不愧是中央办公厅的高级官员,皇帝的忠诚粉丝。
彼时,杨玄感最缺的就是时间,而说服游元投降又是个浪费时间的活儿,杨玄感因此采取了直截了当的方式:把游元给剁了。
造反要军队,杨玄感的军队在哪里呢?
说出来大家都不敢相信,杨玄感的主力部队是这样的构成:五千名运送粮食的老百姓,三千名在河边拉船的纤夫,总共八千人。很显然,这帮人的文化层次太低,没有崇高的理想,杨玄感必须先给他们洗脑。
于是,杨玄感搞了个誓师大会,会上说的义正词严:“兄弟们,杨广不体恤百姓,以至于天下百姓蒙受灾难,不堪其苦,你们睁眼瞧瞧,死在辽东的将士有多少,数以万计啊!如今,本国公带着你们起兵,拯救黎民百姓于水火,怎么样?”
自古以来,拯救黎民百姓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给他们发钱发粮。推翻旧政权,建立新政权,如果老百姓前后都是一穷二白,还有掉脑袋的风险,他们怎么会干。
面对杨玄感的说辞,老百姓的反映很平淡:“好啊!”
这就很尴尬了,老百姓不买你的账,军队毫无斗志啊!
事实上,杨玄感才华横溢,想写一篇讨伐隋炀帝的檄文,简直是易如反掌。再者说,杨玄感是隋朝贵族,小道消息要比别人多很多,隋炀帝谋杀杨坚、暗中使出卑劣手段争夺太子之位、在父皇病重期间调戏宣华夫人……这些事情无论拎出哪一条来,都可以让隋炀帝身败名裂。
有趣的是,杨玄感居然只提了隋炀帝发动高句丽战争,导致百姓家破人亡一事。由此可见,后世那些诬陷隋炀帝的罪名是强行加上去的。
杨玄感可能没想到,并不是所有人都闲得没事干,想跟着他造反。比如怀州刺史唐祎,他听说杨玄感想要闹革命,立马就撂挑子不干,逃跑了。唐祎是隋朝现任官员,地方官员代表,他带头唱反调,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啊。
不过,杨玄感并不是很在乎唐祎,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大家各谋前程罢了。最主要的,李密从长安城赶了回来,打算和他共襄盛举。
兄弟二人再次见面,心照不宣,仿佛如昨啊。
杨玄感不由自主地嘚瑟道:“李兄,你一直就以拯救天下百姓为己任,如今机会摆在你面前,你将如何做呢?”
李密兴致高昂,就像是从牢笼出来的罪犯走到了红灯区一样。
李密:“好兄弟!我早已经给你想好了,现在有三条路摆在你的面前。”
杨玄感:“还请李兄一一道来。”
李密:“第一条路就是擒龙。想想看,皇帝正在辽东打仗吧,他的北边是突厥、奚等少数民族,南边是无边无际的大海,东边又是高句丽,如果咱们占据涿郡,就可以封住皇帝的退路,不过一个月的时间,前线大军就会崩溃。”
不得不说,李密虽然是贵族出身,可毕竟眼高于顶,没有真才实干啊。
别的不说,杨玄感只要起兵,辽东就会在第一时间收到消息,想带着八千名啥也不会的老百姓北上擒龙,真当一路上的官府和军队是盲人?更何况,隋炀帝还有骁果卫和府兵,杨玄感这点儿兵还真不够他塞牙缝的。
杨玄感不以为然:“办法是好,可咱们只有八千人,杨广的手上却有数十万精兵,想要把他困死在辽东,难度似乎很大,此计行不通啊。”
李密:“第二条路就是抢占关中。关中是隋朝的根本,四面有要塞屏障,粮食又非常充足,我们可以一路西进,不攻占城池,直接夺取长安。长安城虽然有卫文升据守,如果我们发动强攻,还是有胜算的。一旦占据了长安,就可以招揽天下豪杰为我们所用,然后安抚士民,以此作为据点,徐图天下。”
杨玄感:“虽然是个好办法,但是关中有潼关之险,想要强行拿下势必耗损极大,一旦失利,恐怕会遭到灭顶之灾啊,这条计策还是不行。”
李密略显无奈:“第三条路就是拿下洛阳。咱们可以率领精兵昼夜兼行,直取洛阳城,然后号令四方。然而,怀州刺史唐祎很可能已经回洛阳通报消息,如果咱们在百日之内拿不下洛阳,四面八方的援军必定会将咱们包围,到时候处境可就不妙了!”
杨玄感反倒像打了鸡血一般:“李兄!我觉得第三条路最好走。文武百官的家眷都在东都,要是能够攻取洛阳,杨广身边的官员就会投鼠忌器。而且,如果经过城池却不攻取,怎能显示我军的威风?你的下策,正是我的上策。”
杨玄感拉出来的军队,自然由他做主。
很快,杨玄感就召开了行军决策会议,命三弟杨玄挺率兵二千出白司马坂,越过邙山向洛阳进军;四弟杨积善率兵三千出偃师,沿着洛水向洛阳进军;杨玄感率领三千精兵作为机动部队,一路向洛阳进发。
留守洛阳的是杨广的孙子越王杨侗,以及户部尚书樊子盖,他们已经从怀州刺史唐祎的口中得知此事,杨玄感的乌合之众还没有到达战场,洛阳方面就已经给他们找好了对手,正好凑成一桌。
河南令达奚善意,率领五千精兵抵御杨积善。
将作监、河南赞治(负责文书草拟工作)裴弘策,率领八千精兵抵御杨玄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