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帝国从崛起到分裂,只需一个隋文帝(1 / 1)

隋开皇元年(581)二月,杨坚接受北周静帝宇文阐禅让,北周宣告灭亡。

隋开皇七年(587)九月,杨坚消灭位于江陵的西梁政权。

隋开皇九年(589)二月,杨坚派遣五十一万大军渡江南下,消灭南陈政权。

隋开皇十年(590)九月,杨坚派遣广州总管韦洸安抚岭南(指中国南方五岭之南的地区,相当于现在广东、广西及海南全境),岭南军政领袖冼夫人率众迎接隋使,岭南诸州正式成为大隋王朝的领土。

横扫一切牛鬼蛇神,听起来似乎很霸气吧。

遗憾的是,咱们必须要面对一个**裸的现实:杨坚只不过搞定了中原,至于大隋周边的少数民族政权,杨坚还没来得及收拾他们。比如东突厥、西突厥、高句丽、百济、新罗、室韦、靺鞨、宝髻、孙波、女国、契丹、霫、奚等。

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找隋朝疆域图,看看各个政权所处的地理位置。其中最值得一提的便是东突厥、西突厥、高句丽、百济、新罗这五个政权。

先来说说突厥吧。

关于突厥的本源,有人说他们是匈奴后裔,有人说他们是带有突厥血统、操突厥话的部落总称,历史学界似乎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

据史料记载,公元5世纪,一群鼻梁高挺,眼睛深邃,头发卷曲的胡人辗转到阿尔泰山附近。彼时,中原地区还是南北朝分裂时期,北方最大的政权叫柔然,也是阿尔泰山的实际控制者,突厥的兄弟们为了能存活下来,便低声下气,请求柔然政权收留他们。事实上,依附柔然的不只是突厥人,还有敕勒、高车、铁勒。

柔然最强大的时候,中原地区的政权正好是鲜卑族建立的北魏。北魏太武帝拓跋焘颇具雄才伟略,是个少见的狠角色,面对柔然的入侵挑衅,他丝毫不惧,在他的帝王生涯,一共发动了数次对柔然的战争,最终胜多败少。

北魏神麚二年(429)左右,柔然政权开始走下坡路,敕勒、高车等部落相继宣布脱离柔然的统治,投向更为强大的北魏,当时共有三十万人南下定居。当然,有些部落并没有选择投奔北魏,而是趁着柔然政权衰落之际,自己宣布独立,并大肆兼并其他的部落,突厥便是闹独立的一个。

一个帝国的诞生,总要经历一些挫折和时间的洗礼,突厥也不例外。西魏时期,突厥出现了一位伟大的首领——阿史那土门,在他的带领下,突厥才开始在中国历史上大放异彩。

当时,北方除了柔然,突厥和铁勒算是最大的两个部落。西魏大统十二年(546),阿史那土门乘铁勒部落袭击柔然的时候,半路设下伏兵,成功俘获了五万多名铁勒老乡,兼并敌人的同时,又壮大了突厥部落的实力。

阿史那土门打了胜仗,说话的底气便更足了:“那个谁,柔然可汗阿那瑰,我们想找你求一个姻缘,如何?”

阿那瑰:“不答应!坚决不答应!”

阿史那土门:“可你们已经在走下坡路了,认输吧。”

阿那瑰:“不要你管,就是不答应!”

西魏废帝元年(552),阿史那土门做好准备之后,发动了对柔然的灭国战争,柔然可汗阿那瑰被迫自杀,土地、财富、人口全部转移到突厥部落的手里。自此,阿史那土门拥有了一个东至大兴安岭,西抵西海(今咸海),北越贝加尔湖,南接阿姆河南的超级帝国,也就是后来的突厥汗国。

北方大乱的时候,中原的北周和北齐正在搞战略对峙。

为了拉拢这个新兴的政权,两国的老大几乎使出了浑身解数,又是送钱又是送美女,把阿史那土门哄得五迷三道,以至逢人便说:本可汗在南方的两个儿子非常孝顺,我一生都不用担心没钱花。

人在家中坐,钱从天上来,还有比这更理想的致富方式吗?突厥帝国靠着中原政权的经济补贴,强势得一塌糊涂。不过,等人送钱毕竟比较被动,勤劳致富才最靠谱。随后的日子里,突厥人仗着来去如风的精锐骑兵,屡次侵略北部边境,肆意掠夺中原的人口和财富。

人都有烦恼,土门可汗也一样。发家致富的同时,他必须要面对一个冰冷的现实:掌握的土地越多,越容易失去控制,内部越容易产生矛盾。比如,突厥有至高无上的大可汗,国土却由许多小可汗把持,政权随时都有分裂的可能。

当时,突厥国内势力最大的就是沙伯略可汗、达头可汗、阿波可汗。

隋开皇元年(581),隋文帝篡夺北周政权,诛杀北周皇族宇文诏,他的女儿千金公主是沙伯略可汗的妻子,听闻老爹被杀,千金公主一哭二闹三上吊,撺掇自己的丈夫南下攻打大隋。媳妇有命,怎能不从?再者说,打家劫舍、抢劫财物是突厥人的日常生活,大隋刚刚立国,政权非常不稳定,正是偷袭的好机会啊。

隋开皇二年(582),营州刺史高宝宁发动叛变,北部边境硝烟四起。

沙伯略可汗给达头、阿波等几位小可汗写信,诚挚地邀请他们与自己合伙,共同入侵大隋。无本万利的生意,任谁也会答应。就这样,突厥发动了四十万大军南下,将大隋的整个北部防线彻底击穿。武威、天水、安定、金城、上郡、弘化、延安等郡全面失守,无数的百姓惨死在战火之中。隋文帝派去的军队一波接着一波,可传回来的消息都一样:全军覆没。

大隋王朝岌岌可危。

此时,沙伯略可汗提议,越过长城,继续南下,看突厥人究竟能打到哪里。

遗憾的是,几位小可汗犹豫了。此次出兵南下,沙伯略是大股东,抢的钱财自然也最多,如果继续南下,沙伯略是吃肉的角色,至于小可汗们,顶多只能跟着喝口热汤。总而言之,性价比不是很高。几位小可汗盘点了一下手中的财物,发出了欣慰的感叹:够了。抢得已经够多了。还是先回去,明年再来吧。

局势突然发生逆转,隋文帝当机立断,派遣精通突厥文化的长孙晟前去面见沙伯略可汗的儿子染干,声称铁勒诸部正在暗中谋划袭击可汗的牙帐。就这样,突厥帝国的入侵行动告一段落。

隋开皇三年(583)二月,沙伯略可汗和各位小可汗再一次携手南下。这一次,隋文帝提前派遣了八路大军前去防御,经过一个多月的交战,突厥军队死伤惨重。

这就要命了,咱们是来抢劫的,不是来送命的。

继续打还是撤退回家?突厥人犹豫不决。

隋开皇三年(583)五月,隋文帝派遣长孙晟前去游说阿波可汗,不仅让他顺利地退兵,而且还说服他派遣使者前往长安,商议合作共赢的大事情(至于开出了什么天价条件,谁也不知道)。沙伯略可汗本来就忌惮阿波可汗,如今又被他放了鸽子,还听说他和大隋方面暗中勾结,于是怒火中烧,提前率兵返回,袭击了阿波可汗的大本营,并杀死了他的母亲。这仇怨可结大了。

阿波可汗变成无家可归的流浪儿,于是带着手下前去投奔达头可汗。

事实上,几个突厥可汗都觉得自己是草原上的雄鹰,谁也不服谁,尤其是沙伯略可汗,得的便宜最多,干出的事却最不讲究,因此引起了其他可汗的愤怒。

达头可汗:“好兄弟,这口气咱们可不能忍,必须弄死沙伯略啊。”

随后,阿波可汗、达头可汗,还有几位小可汗组成了一支联军,向沙伯略可汗发动了猛烈的袭击,战况非常激烈,利益纠葛非常复杂,以至于整个突厥帝国都陷入战乱之中。这样的局面,正是杨坚乐意看到的。

很快,草原就传来消息,几位突厥可汗元气大伤。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长安城热闹非凡,一批批的突厥使者请求面圣,希望大隋的皇帝陛下可以出面干预一下突厥国内的战事。

杨坚笑呵呵地说道:“这是你们突厥的家事,朕毕竟是个外人,实在不方便插手啊,你们继续打,朕只想安安静静地看着。”

损失最惨重的便是沙伯略可汗,他的心情本来就不好,再加上隋文帝拒绝给他帮忙,于是怒火中烧,又开始丧心病狂地攻打隋朝的边境。

隋文帝毫不示弱,派遣大军围剿了沙伯略可汗的主力部队。最后,沙伯略可汗服软了:尊敬的大隋陛下,要不咱俩和好吧,和亲怎么样。

有趣的是,隋文帝却不想这么爽快地答应他,于是鼓励道:“男子汉,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回家继续打,把他们狠狠地教训一顿!”

真是个励志的鼓励。沙伯略无奈,只好硬着头皮继续打下去。

就在这一年,突厥正式分裂为东突厥和西突厥,两个政权大体上以金山(今阿尔泰山脉)为界,东突厥在金山以东,首领是沙伯略可汗,西突厥在金山以西,首领是达头可汗,双方约定分而治之。

突厥的分裂,正是隋文帝希望看到的局面。

隋开皇四年(584),杨坚看到时机成熟,便接受了沙伯略可汗的归附,并认了千金公主为女儿,让她改姓杨,沙伯略自然而然地成为隋文帝的女婿。有趣的是,隋文帝并没有尽兴,占据主导优势之后,隋炀帝便想着继续分化和拉拢突厥的势力,让突厥人几辈子都翻不了身。

隋开皇七年(587),沙伯略的儿子都蓝可汗即位。按照辈分,都蓝可汗是隋文帝的外孙,鉴于需要和大隋处好关系,都蓝可汗提了一个请求:希望隋文帝找个公主赐婚,让他做一回大隋王朝的驸马爷。

隋文帝:“没问题,你回去等朕的旨意吧!”

随后,隋文帝从宗室当中挑选了一名女子,赐号安义公主,不过隋文帝赐婚的圣旨上写得清清楚楚:将安义公主嫁给都蓝可汗的族弟突利可汗。

哥哥找姥爷求媳妇没求着,弟弟却捡了个便宜。

都蓝可汗觉得受到了奇耻大辱,当即点齐兵马,南下伐隋。

隋文帝用一场完胜告诉都蓝可汗,你可以生气,但不能自寻死路。

都蓝可汗有气没处使,于是率兵前去教训弟弟突利可汗。就这样,东突厥内部爆发了大规模混战,几场恶战之后,突利可汗犹如丧家之犬一般逃到了长安。

当时,突利可汗身边只有五个随从,隋文帝却丝毫没有表现出嫌弃的意思,他下令以最隆重的国礼,将突利可汗接到了长安城居住。

隋文帝乐呵呵地安慰道:“大隋是个好地方,你先在这里住下,朕改天帮你把江山给夺回来,为了弥补你的缺憾,朕就封你为启民可汗吧。”

隋开皇二十年(600),都蓝可汗去世,西突厥达头可汗以大可汗的身份自居,隋文帝这才出兵帮助突利可汗复国。事后,突利可汗感激涕零,磕头上奏:甘愿为隋文帝做一辈子的牧羊犬。

不得不说,隋文帝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政治手段,确实让突厥人吃尽了苦头,一直到唐朝开国,突厥都没有恢复元气。然而,突厥人的本性就是杀戮和劫掠。中原强,他们则示弱,中原弱,他们就会趁机狠狠地捅上一刀。

隋文帝的政治手腕太高明,突厥的历代可汗都玩不过他,因此只能强忍着这口恶气,但是这个世仇,他们永远也不会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