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寿宫的变局,杨广不能背锅(1 / 1)

隋仁寿二年(602)八月十九日,58岁的独孤皇后在永安宫去世。关于独孤皇后去世的原因,史家没有细说,不过可以肯定,痛失亲人肯定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古往今来,不管是皇帝还是平凡的百姓,只要都是父母,肯定会有一颗慈爱之心,没有谁能够忍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人间悲剧。

秦王杨俊含冤而死,长子杨勇生不如死,蜀王杨秀被处囚禁,昔日和睦的家庭顿时土崩瓦解,独孤皇后因为痛失亲人,精神濒临崩溃,最终含恨而终。杨坚呢,除了忍受丧子之痛,还要承担独孤皇后仙逝的痛苦,其心情可想而知。

悲伤是肯定的,可杨坚毕竟是皇帝,总能找到排遣郁闷的法子!比如女人。

为了填补内心的空虚,杨坚日夜和陈氏、蔡氏饮酒作乐,疯狂缠绵,意图用美色来麻痹和慰藉他晚年脆弱的心灵。殊不知,酒是穿肠毒药,色是刮骨钢刀,再加上每日沉浸在失去亲人的痛苦之中,杨坚的身体每况愈下。

隋仁寿四年(604)正月二十七日,杨坚传下旨意,搬到郊外的仁寿宫居住。

隋仁寿四年(604)正月二十八日,杨坚再传旨意,朝廷的赏赐、财政支出等大事,悉数交给太子杨广处理。

接下来的半年时间,杨坚虽然有美女陪伴,可就是感觉到很空虚,很无助。陈氏和蔡氏善解人意,温柔贤惠,让他挑不出任何毛病。然而在杨坚的心里,独孤皇后才是他真正的精神伴侣,闲来无事,杨坚喜欢回忆过去的点点滴滴,然后陷入无尽的思念和自责当中。

人一旦丧失了生活的希望,精神就会开始崩溃和憔悴,至于身体机能,也会不由自主地丧失。杨坚明白,自己的大限就快到了。

隋仁寿四年(604)七月初十,杨坚传下旨意:命尚书左仆射杨素、兵部尚书柳述、黄门侍郎元岩等朝廷重臣前往仁寿宫,令皇太子杨广在仁寿宫大宝殿伺候。

直到此时,大隋的皇权正式迈入交接的阶段。

柳述(570—608),兰陵公主的丈夫,杨坚的女婿。想当年,兰陵公主的丈夫王奉孝去世,杨坚便想给她再找一门亲事,钦定的候选人有两个,一个是晋王妃萧氏的弟弟萧玚,一个是太子杨勇的贴身侍卫柳述。

杨坚已经透露了消息,说要把兰陵公主嫁给萧玚,可后来却突然变卦。

一边是晋王府,一边是太子府,很显然,杨坚还是偏向了太子府。其实原因很简单,杨勇当时还是太子,也没有被杨坚猜忌,仅此而已。

不过,此事却让杨广非常不爽,不管怎么说,公主抛绣球,晋王府还是输给了太子府嘛,后来两府之争,柳述和杨素、杨广几乎是水火不容。

关于仁寿宫的权力交接,《资治通鉴》记载的过程大致是这样的:

隋仁寿四年(604)七月十二日,杨广担心杨坚去世后会引发混乱,因此将自己的疑虑写了下来,交给了亲信杨素,杨素则给杨广回信,让他放宽心。不幸的是,杨素的回信被宦官误送给了病重的杨坚,杨坚看完之后极为愤怒。

隋仁寿四年(604)七月十三日清晨,宣华夫人陈氏离开杨坚寝殿,打算去后面更衣,却遇到了杨广,杨广对宣华夫人起了色心,当场表示要和她发生超友谊关系,宣华夫人顽强抵抗,杨广没有得手。宣华夫人回殿之后显得很狼狈,脸颊上还有泪痕,杨坚便问她出了什么事儿,宣华夫人宣称太子杨广想要霸占她。

杨坚听完之后怒气冲天,几乎是使出吃奶的力气怒吼道:这个畜生,朕怎么可以将国家大事托付给他,独孤误了朕的大事。随后,性命垂危的杨坚找来了兵部尚书柳述、黄门侍郎元岩。

杨坚:“召我儿!”

柳述:“臣这就去找太子。”

杨坚:“非也!是勇儿。”

据史料记载,柳述走出大殿后写了一封诏书,并交给杨素过目。

杨素听说皇帝要找杨勇,吓得六神无主,他急忙和杨广商议,最终决定先发制人。随后,杨素假传圣旨,逮捕柳述、元岩二人,并将他们囚禁起来。

做完了这一切,杨广让太子宫的侍卫进殿,并轰走了所有宫女和太监。没过多久,宫内传出消息:杨坚驾崩了。

后宫的嫔妃们听说杨广控制了仁寿宫,一个个吓得花容失色。约莫到了黄昏时分,杨广派遣宦官给宣华夫人送了一个锦盒。宣华夫人拿着锦盒,吓得双腿直哆嗦,心想,就因为不让你奸污,所以就要给我送鸩毒?

宣华夫人想了许久,最终做好了赴死的准备,可当她开启锦盒,居然发现里面装着几枚非常精美的同心结。身为后妈,却被儿子调戏,宣华夫人觉得自己受到了奇耻大辱,因此断然拒绝了杨广的好意,打算死磕到底。宫女们为了自保,强行让宣华夫人下跪,她勉强接受。当天晚上,杨广就**了宣华夫人。

一个看似合理,却充满着矛盾的故事。

这件事情里面有几个疑点,可以拿出来分享一下:

比如,杨广和杨素都在仁寿宫侍奉皇帝,杨广如果有什么疑问,为何会选择写信,有什么话不能当面和杨素说吗?要知道,杨素得知杨坚要派人去找杨勇,立马就和杨广见了面,商定了接下来的军事行动啊。

比如,究竟杨素是个蠢蛋,没把话说清楚,还是杨素的手下是个蠢蛋,怎么会把信件莫名其妙地送到杨坚的手里?两人究竟在信中说了什么话,竟然惹得杨坚发怒,以至于要召废太子杨勇入宫继承皇位?

要知道,杨广是大隋法定的太子,杨坚早就把军国大事交给他处理,杨广需要做的就是等待父皇蹬腿,顺理成章地登基为帝。如果仅仅是确认宫内和宫外的安全保卫问题,纯属杨广的职责,杨坚为何会发怒?如果是确认废太子杨勇和汉王杨谅的动向,以免节外生枝,杨坚为何会发怒?如果是下令诛杀杨勇,更是多此一举,想想看,杨勇早就被杨广的人马包围起来,他需要提前杀人吗?

杨广更不可能在信中去谈他想霸占皇帝妃子的风流想法。

前面已经说过,杨广并不是好色之徒,为何会在如此关键的时候,对一个年近30岁的女人突然产生兴趣,还要当着那么多宫人的面去调戏她?《资治通鉴》里面写了不少八卦,却从没有交代过他对宣华夫人感兴趣啊。

包括后来杨玄感起义、各地的军阀起义,都没有把杨广**宣华夫人,谋杀父皇的事儿拿出来宣传。这些,都是司马光算在隋炀帝身上的几笔糊涂账。

历史有许多不解之处,拿不到确凿的证据,谁也无法盖棺定论。不管是什么历史学家,都不免戴着有色眼镜,先入为主地品评历史人物。

遗憾的是,史家对隋炀帝的诬陷,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