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人口骤增的原因,可不是举国扎堆生娃!(1 / 1)

最后,咱们聊一聊杨坚在位时期的人口和经济改革。

隋朝初年,杨坚沿袭了北朝的旧制,搞了两套地方管理组织。

长安城和长安管辖的区域设置了保、闾、族三套班子,一把手分别是保长、闾正和族长,大致的编制是五家为一保,二十五家为一闾,一百家为一族。

长安之外,设置了里、党两套班子,一把手分别是里正和党长,大致的编制是二十五家为一里,一百家为一党。

从管辖范围来看,闾正、里正很像现代城市里的居委会大妈,或者村里的生产大队长,至于族长和党长,很像现代城市里的街道办主任,或者村主任。杨坚说了,不管是保长,还是里长或族长,都是神圣的角色定位,都肩负着中央朝廷赋予的重任,不可以掉以轻心。

比如,你们需要协助朝廷统计百姓的户籍信息,包括户主信息,家庭人口数量,成员的年龄,以及是不是缺胳膊少腿,是不是有神经病,所有的信息必须登记在册。官府自然不会关心百姓的健康,他们就是想知道,你是否属于纳税群体,是否能在战争时期上阵杀敌。

再比如,张家的小儿子马上就要成年,明年也得让他纳税。还有,朝廷搞建筑工程,每家每户也得出劳动力,这些都由里正等人出面搞定。

再比如,如果民间有什么纠纷,比如张家儿子偷看李家闺女洗澡,王家小子偷了刘家一只鸡,由里长等人出面摆平,能不麻烦官老爷的,尽量别麻烦。

在古代,户籍是朝廷一等一的大事,朝廷的税收,战争的兵源都得靠它去调度。因此,杨坚做了皇帝之后,最关心的就是全国的人口基数,这也是他不遗余力地建设基层组织的根本原因。

隋开皇元年(581),杨坚从北周朝廷接管了最新的户籍账册,登记在册的北周户口大约有四百六十万左右,人口数量约为两千九百万左右(其中北齐就贡献了两千万人口)。杨坚表示,这并不是准确的数字,尤其是北周原有的户籍,水分很大。

比如,豪门贵族只有一个户口,可他们的户口下面却挂着数十乃至上百个家庭,这些人都算豪门贵族的门客,不用向朝廷缴纳税赋。杨坚说了,贵族不纳税也就罢了,可是得释放这一部分人口,以后要归朝廷管辖。

比如,普通的农业家庭中,成年男丁结婚之后,一般都没有正式分家,亲兄弟,堂兄弟都居住在同一个屋檐下。从社会伦理来看,大家确实很和睦,可是对朝廷来说,少了户口,就意味着少了赋税啊。

隋开皇五年(585),隋文帝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大索貌阅”。所谓的“大索”,就是清点户口,登记百姓的姓名、出生年月和基本情况。所谓的“貌阅”,就是将百姓与户籍上描述的外貌一一核对。说白了,就是如今的全国人口大普查。

具体的搞法:由州、县政府牵头,里正、保长等基层领导拿着朝廷的户籍档案,一家家调研访谈,摸清楚家庭的人口数量、男女数量、年龄、身体状况(残疾状况),没记录在册的人口,官府需要重新录入,已经死亡的人口,官府帮你移除户籍信息。

是不是担心里长、乡正和有钱人家互相勾结,搞权钱交易?

不用担心,所有人都可以监督举报。比如,张三家的人口全部统计在册,朝廷要钱要人,他必须足额满足。然而,隔壁的李四却偷偷向里长、乡正行贿,瞒报人口信息,妄图逃税漏税。这个时候,张三完全可以向官府举报,如果情况属实,先流放里正再说。

那挂靠户口怎么办?三十家、五十家一户是常有的事儿啊。

杨坚表态了,凡是家中成年的兄弟,必须分居过日子,别凑在一个屋檐下,家里不是还有一批堂兄弟、表兄弟嘛,全部轰出去,绝对不允许你们挂靠户籍。

仅此两招,朝廷就增加了一百六十四万人口,其中,成年男丁有四十四万。

除此之外,杨坚还采纳了高颎(jiǒng)的建议,在全国实行“输籍之法”。说得简单点儿,就是由中央朝廷制定当年的户籍标准,比如家里几口人,几个男丁,拥有多少财产算是上等户,全部量化处理。每年的正月初五,地方官员都会拿着朝廷的制表,挨家挨户地去核对情况,确定当年需要征收的税赋。

这样一来,基层领导和村里的富户合伙偷吃朝廷钱粮的难度会大大增加,再加上村里的贫困户从旁监督,基本上没有灰色的操作空间。

除了纳税,隋朝的农民,需要承担租、调和力役三种义务。

租:一对成年夫妇(算一户),每年向国家交三石粟。

调:就是经济作物的加工品,比如每户家庭向朝廷缴纳四丈绢(丝织物),三两棉,六丈布,三斤麻(草本植物的皮制物)。

力役:成年男子每年要服役三十天(后来改成二十天)。

和北周王朝相比,杨坚的征税标准并没有降低多少,可是和地方豪强相比,尤其是在劳动力的奴役方面,减轻的不是一丁半点儿。还是那句话,老百姓都是朴实的,人活一世,谁不愿意为自己操劳?既然朝廷出了好政策,他们也就不用在贵族的门下打工,因而投向了朝廷的怀抱。

从政治利益来看,杨坚此举确实打击到了豪门贵族的生存空间,对隋朝中央集权的步伐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这一番组合拳下来,人口又增加不少。咱们可以具体算一算。

隋开皇元年(581),全国有四百六十万户,两千九百万人。

从隋开皇元年(581)到隋开皇九年(589),杨坚至少用了三种办法:

第一,利用分土地的惠农政策,将流失的人口重新归属到户籍。

第二,让堂兄弟、表兄弟分家,将原有的家庭户籍拆分。

第三,将佃户、部曲从豪门贵族分离出来,自成一户。

额外增加的人口大约是一百六十四万,至于户籍数量,无法准确估计。

隋开皇九年(589),隋朝灭陈,又得了六十万户,二百四十万人左右。这样算下来,到隋开皇九年(589)左右,隋朝拥有六百五十万户,三千三百五十万人。户籍数量几乎增加了一百三十万,至于人口,几乎稳定不变。灭陈之后,杨坚继续逼迫地方豪强交出户口,同时将零散的人口归属到户籍。最重要的是,接下来的十年天下太平,老百姓埋头种地,闷声发大财,向着小康社会飞奔而去。

隋开皇十八年(598),隋朝拥有八百七十万户,四千五百万人。

隋大业五年(609),隋朝拥有八百九十万户,四千七百万人。

隋炀帝登基之后,对劳动力的耗损极大,人口和户数虽然在增长,可并不是太明显,这还是比较符合历史逻辑的。

不得不说,大隋王朝确实很富有,富有到超出人们的想象,也超出了朝廷的现有仓储能力。据史料记载,二十年时间里,杨坚杨广父子在长安和洛阳附近至少建了七个超级粮仓。

黎阳仓:建于隋开皇三年(583)。

广通仓:建于隋开皇三年(583),大业初改名为永丰仓。

河阳仓:建于隋开皇三年(583)。

回洛仓:建于大业初年。

含嘉仓:建于隋大业元年(605)。

兴洛仓:建于隋大业二年(606)。

常平仓:建设时间不详。

这些国家粮库的规模相当巨大,比如含嘉仓,面积达四十五万平方米,有二百五十九个储粮地窖,可以囤积上百万石粮食。比如回洛仓,东西长一千米,南北宽三百五十五米,面积相当于五十个标准足球场。

这些国家级粮仓基本分布在黄河沿岸,尤其靠近洛阳城。

原因也很简单:从洛阳到长安,道路非常崎岖,如果要把粮食运到长安,路上耗损的人力和财力很大。不仅如此,朝廷如果要打仗,还得把粮食从长安再运出来,可如果将粮食存储的洛阳和黄河沿岸,就可以就近调拨。

恰好是这段时间,隋朝加强了对北方和南方的统治,包括隋炀帝迁都洛阳,也和帝国的粮仓战略息息相关。客观地说,隋朝的统治者还是颇有远见的。

隋文帝的改革就先写到这里,接下来重点介绍第一家族的精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