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元三年(787)十一月,时值元旦前夕,朝廷的政治氛围相对轻松,户部官员给李适上报了一个好消息,说关中地区由于年景不错,粮食普遍丰收,老百姓户有余粮,粮价从每斗五百文下降到每斗一百五十文。
李适一声令下:搞和籴(政府强制收购老百姓的粮食)。
贞元三年(787)十二月一日,李适的心情非常惬意,便提议外出打猎,到了新店的时候,他又突发奇想,溜达到农民赵光奇的家中。按照旧制,皇帝出巡会提前安排好行程,过程中不会出现太多的意外,可这一次是例外,礼仪部门并没有提前安排这个环节,更没有叮嘱赵光奇怎么和皇帝老儿说话。
李适这样做,可能是觉得今年年成不错,老百姓心里高兴,不会闹事。进了门之后,李适拿出一副亲民的模样,亲切地问道:“老百姓今年高兴吗?”
直到此时,赵光奇也不知道站在面前的是当今皇帝,他想也没想,直接蹦了一句:“高兴个啥。”
听闻此言,李适颇为惊奇:“你为什么不高兴呢?”
赵光奇:“哼,朝廷的诏令毫无信用。”
李适和朝臣们没想到,赵光奇的第一句话就直接批评朝廷政策,此时他们也不便露出身份,只能静静地听赵光奇继续抱怨。
赵光奇:“朝廷的政策,是除了两税之外,不再有其他的徭役赋税,可是现在地方政府搜刮民脂民膏比以前还要多。前一段时间,朝廷下旨说要和籴,地方官员直接进村抢夺粮食,我们到现在还不曾见到一个钱子儿。”
李适:“和汆是朝廷一直以来执行的政策,朝廷在丰年收购老百姓家的粮食作为国家储备,以便在灾害之年拿出来平价卖给百姓。按理说,朝廷收购老百姓的粮食要给钱的啊,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呢?”
赵光奇:“官府只说朝廷先征粮,再付钱,老百姓只能相信官府。然而,当我们把谷子和麦子全部运到道路旁边,等着朝廷来装粮时,官府又出尔反尔,说他们没车运输,让我们直接送到京西行营。问题是,我们距离京西行营数百里,一路过去车坏马死,粮食没运多少,自己还要遭殃,您说我们有什么可高兴的。朝廷每次颁发诏令都说体恤百姓,可都是一纸空文。恐怕皇帝深居在九重皇宫,对这些情况是全然不知的吧。”
赵光奇说的正是目前朝廷面临的困局:政令不通,下级官员对朝廷的政策阳奉阴违,更有甚者,利用机会搜刮民脂民膏。在场的都是朝廷的要员,被老百姓当场打脸,心中都会漾起一些羞耻感,也有动力去维护朝廷的面子。更何况,李适亲临现场,只要他开口,一定可以责令宰相班子整改这种歪风邪气。
遗憾的是,李适回朝之后,下诏免除了农民赵光奇的徭役赋税,至于其他的百姓,李适毫无表示。那么问题来了,李适为什么要忽视老百姓的心声,难道他觉得这只是个别现象?真相就是,李适原本就知道官吏欺压百姓,克扣钱粮的恶劣行为,但他不想惩处官员,因为官员的所作所为符合李适的利益。
据史料记载,李泌刚入相的时候,李适就跟他念叨过钱的事,说每年各道进贡的物品值钱五十万缗,今年只得到三十万缗。朕身为皇帝,知道和你谈钱有失体统,但是宫中的费用实在不够。言外之意,李适需要捞钱。
赵光奇一事发生后,李泌彻底明白了其中的猫腻,他劝诫道:“天子富有四海,不应该为自己谋财,既然您提到此事,臣就得去想办法解决。这样吧,以后臣每年给宫中一百万缗的钱财,但是希望陛下不要再接受各州道进贡的物品,并停止向各地官府索取财货。”
在李泌眼里,李适就像是长不大的孩子,需要操心的地方太多。可笑的是,李适当场接受了建议,还下了保证,可私下里还在鼓励基层官员给自己进贡,还让他们守口如瓶,千万不要让李泌知道。然而,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李泌听闻消息之后,对他越发失望,他知道劝阻已经无效,因此有了离朝的心思。
谁料想,尝到甜头的李适变本加厉,竟然搞起了“宫市”。
按照旧制,皇室每年都会消耗大量物资,比如玉石、荔枝是由各地进贡,其他的都是由宫廷宦官出面,花钱采购。当时,李适批了个条子,在长安城的某一个固定的地方开设宫市,商人可以卖东西给皇宫大内,朝廷先收货再付钱。
这样一来,朝廷成了“宫市”的担保方,商人有了利益保证,争相把货品卖给宦官。为了能成为宫廷供应商,商人们送钱送礼,瞬间捧高了宦官的地位。
据史料记载,这些宦官在长安城的东市、西市,以及繁华热闹的城坊曲巷安排了好几百人四处张望,这些宦官被称作“白望”。起初,宦官们挺守规矩,拿了货品,会按时给商人钱财。过了一段时间,他们开始变得不讲究,比如用大内府库中变色陈旧的布帛交换货品,他们看中商品后,不问价格,完全按感觉撕下一定尺寸的布帛交给商人,随后抢走他们的货品。
这还算是有良心的,至少百姓可以拿布帛当抹布。还有些小商贩带着货物上街,晚上只能空着手回家。时间长了,只要宦官上街互市,商人们便提前闭门谢客,甚至连街上卖汤水面饼的人也提早收摊,回家躲避灾难。
曾经有一个农夫,用驴驮着木柴来卖,宦官拿走他的木柴,给了他几尺绢,要求他用驴将木柴送到内廷。说白了,宦官醉翁之意不在酒,如果让驴进了宫,岂有再出来的道理?农夫情商很高,看穿了宦官的心思,于是跪在地上,要把绢还给他们,至于柴火,算是免费给朝廷使用了。
谁料想,宦官直接露出了丑陋面目,打算当街抢劫。
母猪逼急了还上树,更何况是砍柴人,面对宦官们的逼迫,砍柴人怒吼道:“老子家里有父母、妻子、儿女,我还要靠这头驴赚钱糊口,如果你们不打算放过我,我就和你们拼了!”说罢,农夫便胖揍了宦官一顿。
后来,这件事闹到了李适跟前,由于舆论影响太恶劣,李适只能严惩宦官,给砍柴人赏赐了十匹绢,算是息事宁人。很不幸的是,小小的农夫并不能改变宦官欺压百姓的现状,自此以后,老百姓就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