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干大事,肯定需要人才。
当时,宰相崔祐甫提拔了不少青年才俊,他们都能办事,可李适需要的是经世济国的大才。崔祐甫思之再三,最终将杨炎举荐给了李适。
杨炎(727—781),陕西凤翔人,史书记载“炎美须眉,风骨峻峙,文藻雄丽”,堪称颜值和才华齐备的帅哥才子。不过,杨炎的性格也很特别,是性情中人,有恩报恩,有仇报仇,这也让他的人生充满了波折。
杨炎年轻的时候,在神乌县混日子,而神乌县令李大简看不惯读书人,在一次醉酒后,将杨炎大骂了一通。当时,杨炎无权无势,所以忍了这口气。后来,杨炎受到河西节度使吕崇贲的征召,出任节度使幕僚,于是命人将李大简绑了起来,随后亲自抄着木棍,打得李大简呕血不止,几乎丧命。
吕崇贲爱惜杨炎的才华,并没有处罚他。正因为这件事,杨炎才成为远近皆知的厉害人物。元载执政的时候,想给自己培养一位接班人,状元郎刘单、吏部侍郎薛邕相继入选,可他们一个早死,一个遭贬,杨炎这才进入元载的视野。
杨炎和元载是老乡,又都是才子。在元载的扶持下,杨炎历任司勋员外郎、礼部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吏部侍郎,可谓平步青云。最主要的是,杨炎懂得知恩图报,对元载的提拔,他铭感五内,早就表示了要誓死追随。
在元载那里,杨炎是内定的利益集团的代言人。大历十二年(777)三月,李豫下手铲除了元载一党,杨炎身为接班人,自然遭受牵连,最后被贬为道州(今湖南省永州市道县)司马。崔祐甫提起杨炎的时候,李适对他还是有印象的。
李适最终下诏,任命杨炎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任命诏书来得太突然,杨炎有点猝不及防。对他来说,长安城有过太多的回忆,有美好,也有苦楚。杨炎不明白皇帝为什么会起用他,他也不关心,他就知道一件事,如果回到长安,他想找刘晏复仇,不惜一切代价。
事实上,杨炎和刘晏并没有深仇大恨,一切都是一场误会。当年,刘晏是元载案件的主审官员,而李豫是背后的主谋者,君臣以谋反作乱、结党营私、贪污受贿的罪名,将元载集团定罪。然而,刘晏觉得太过火,于是向李豫求情,赦免了王缙和杨炎等人的罪过。
在杨炎的心里,他自己没有罪过,只是受到了元载的牵连。至于元载是否谋反,杨炎也有自己的判断。刘晏作为主审官,将案件定为阴谋作乱,杨炎自然觉得是刘晏在背后捣鬼,误导唐代宗李豫的判断。因此,杨炎重回京城,一来要完成李适的使命,二来便是找刘晏复仇。
杨炎明白,自己还是个菜鸟,在没有拿得出手的成绩前,别说除掉刘晏,就连获得李适的信任也不容易。关于李适,杨炎并不了解,外界盛传他想要励精图治,革除朝廷旧制,摒弃陋习,但是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帝王,杨炎还在观察之中。与此同时,杨炎也在观察着朝中的不良现象。
经过三个月的观察,杨炎大致明白了李适的出牌套路。大历十四年(779)十二月,杨炎将炮火开向了国家的财政制度——国库和皇家内库的管理混乱。
唐朝的国库分为左藏库、右藏库和太盈库。
左藏库主要贮藏全国各地给中央的钱币、布帛等物,由太府寺下属的左藏署管理,官吏有左藏署令、丞、府史、监事、掌固等人。
右藏库主要纳贮全国各地给中央的金、银、珠玉等宝货,由太府寺下属的右藏署管理,官吏有右藏署令、丞、府史、监事、掌固等人。
太盈库主要接纳国库支拨、地方进奉、宫市和皇庄收入的钱币、布匹,相当于皇室专用的小金库,由皇帝亲自派宦官管理。太盈库专供皇室宫廷挥霍、皇帝赏赐等等,有时也由皇帝拨充军费和填补国用。
每一年,太府寺都会分四次盘点国库的收支,然后由比部去核查比对,还有监管部门对其监督,运转秩序非常好。到了安史之乱,财政收支和管理开始紊乱,第五琦掌管国库的时候,部分将军、节度使经常找第五琦这个财神爷喝酒聊天,请他帮忙从国库中支钱,供他们发军饷或者私人挥霍。
第五琦心里明白,长此以往,国库必定会沦为将军们的提款机,所以他当时奏请皇帝,将左、右藏库的管理权交给太盈库。这样一来,国库直接交给了宦官管理,皇帝用起钱来也方便。
第五琦是清闲了,可宦官们没心情,也没能力盘点天下财政的收支,他们只对皇帝和皇室负责,皇帝说要钱,直接从府库提走,至于国家收入多少,如何规划统筹,这不是宦官关心的问题。想想看,没人监督国库,没人知道账目,国库自然就成为一个无底洞。当时,管理国库的宦官多达三百人,今天你拿点钱,明天我捞点钱,大家都视而不见,就逐渐形成了牢不可破的利益集团。
这个利益集团损失的是国家的利益,唐代宗李豫比较宠信宦官,只要他们不沾上权力,捞点钱他还是可以容忍的。但唐德宗李适就不一样了,他对这些猫腻非常反感,一直想惩治这些帝国的蠹虫。
杨炎看准了李适的心理,顺势上了一道奏折:赋税是国家的根本,百姓的命脉,国家的盛衰安危,无不与赋税相关。由宦官掌握国家的赋税收支,必定会出现亏空。臣建议,将国库搬出内库,以后由主管部门统筹管理。
就在当天,李适下诏:“从今以后,天下赋税全部交到左藏库,延续以往的惯例,每年只需要精选三五千匹布帛供皇宫用度即可。”
不管怎么说,敢拿宦官开刀,杨炎就是值得尊敬的狠角色。更何况,重新把财政大权夺回来,对文武百官也是一件好事。据史料记载,杨炎并没有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而是趁热打铁,针对唐朝财税制度的弊端,提出了两税法改革。
改革背景其实很简单:
背景一:均田制度崩塌,朝廷失去了征税的依据。
唐朝中期,均田制度彻底崩溃,老百姓的土地被兼并,要么无地可种,要么逃离原籍,租庸调制度彻底失去了市场。不仅如此,战争过后,全国的户口、土地、财产信息已经不准确,按照过去的信息来征税,根本没法执行。这种情况下,朝廷需要制定一个新的制度。
背景二:朝廷、藩镇、团练使一起捞钱,老百姓苦不堪言。
在此之前,老百姓只需要养着中央政府,可战乱之后,藩镇节度使、团练使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这帮人需要钱粮养兵,只能把老百姓当提款机。更有甚者,河南、山东、荆襄、剑南等地,几乎不向朝廷纳税。对中央政府来说,老百姓被欺负了,他们还得不到好处,自然得想办法治理。
杨炎的改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招:量出为入,实行预算制度。
以前,国家征税多少,花费多少,完全没有计划。如今,朝廷先计算国家的开支数量,再确定应该征收的税额,然后摊派到全国各地。
第二招:只对土地和资产纳税。
根据百姓资产数量,定出不同等级的户,确定应该缴纳的“户税”,也就是财产税。再根据百姓的土地数量,确定应该缴纳的“地税”。至于租庸调和其他税费全部废除,严禁另立名目征收其他税费,违者以“枉法论处”。
第三招:纳税时间和纳税方式。
每年分夏、秋两次纳税,“夏税”在六月之前缴纳,“秋税”在十一月之前缴纳。两税法规定,“户税”以银钱征收,“地税”以粮食征收,田亩税以大历十四年(799年)的垦田数为准。正因如此,所以名为“两税法”。
第四招:制定“两税三分”的制度。
税收征缴后,一部分送到中央国库,一部分留给藩镇节度使,一部分留给州县政府使用,和如今的分税制是一样的道理。如此一来,大家都能分到钱,而中央政府可以继续控制财权,限制藩镇节度使的膨胀。
建中元年(780)正月,唐德宗李适批准了杨炎的两税法。至于两税法的成绩,还要在一年之后才能看到。不过,当杨炎把方案提交上去的时候,李适已经被他高瞻远瞩的眼光和气魄深深折服,这不正是李适需要的人才吗?
此时,推荐杨炎的宰相崔祐甫由于身染重病,有时候在宫中办差,有时候在家中休养,杨炎在李适心中的地位瞬间提升。有了老板的支持,杨炎底气十足,忙完了事业,也该找他的死敌刘晏报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