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九年(721)九月,李隆基下诏:封张说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开元年间,第一个三人宰相组合就此产生:
中书令、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张嘉贞。
门下侍中,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源乾曜。
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张说。
无论从官职的大小,还是拜相的顺序,张说都只能排在第三名。再者说,李隆基心里清楚,张说和张嘉贞不是一个执政风格,暂时给他挂个同中书门下三品的头衔,先利用张说的军事才能,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开元十年(722)四月,李隆基下诏:封张说为朔方节度大使,奉旨巡边。
按照朝廷的惯例,兵部尚书,尤其是挂着中书门下三品头衔的人,一般都是坐镇京师,遥控地方的厉害角色,很少有去外地办公的。如果说是为了朔方郡的安定,只需要派遣一名将军即可,没必要搞出这么大的阵仗,于是疑问就来了:究竟是张说主动要求去朔方的,还是李隆基的意思?
先看张说干了哪几件事。
第一件:处置康待宾余党康愿子的谋反。
康待宾死后,康愿子纠集了一帮好战分子,自立为可汗,宣布脱离唐朝的统治,张说平息了这场叛乱。随后,张说将六胡州五万多百姓迁徙到许、汝、唐、邓、仙、豫等州安置,彻底断绝了后突厥的念想。
不过,此事发生在开元十年(722)下半年,张说不可能冲着康愿子而去。
第二件事:裁撤边关大军,重塑大唐的军事制度。
制度的核心就是:均田制、租庸调制,以及府兵制度。
隋朝末年,战争波及全国,兵戈所到之处,生灵涂炭,鸡犬不宁,原先的户籍制度形同虚设,老百姓到处流窜,哪还有人安心种地,给朝廷缴纳赋税?
唐朝立国之后,李渊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老百姓重新编入户籍,找他们名正言顺地征收税赋。问题是,让老百姓心甘情愿地交税,凭什么?
李唐统治者还是很讲究的,他们选择了一条温和的道路。
当时,朝廷和老百姓谈了几个条件:
国家承诺,凡是编到朝廷户籍的,只要你是年满18周岁的男丁,就可以获得一百亩田,其中二十亩是永业田,所有者去世之后,家中的后代可以继承。另外八十亩是口分田,农民活着的时候卖力耕种,除了给朝廷缴纳赋税,剩余的归自己所有。如果所有者去世,由朝廷进行重新分配。这就是均田制度。
算一算,如果家中有三个男丁,可以分得六十亩永业田,二百四十亩口分田,放在现在,绝对是有实力的农民。不过,老百姓拿了土地,就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
租:每个男丁每年向朝廷交二石粟。
调:交二丈绢、三两绵(或二丈四尺布、三斤麻)。
庸:每年服役二十日,不役者每日纳绢三尺(或布三点六尺)。
说白了,如果国家要搞土木工程,比如挖河、筑城,给前线将士运送军粮等等,当然也包括服兵役,每户的男丁必须服役二十天。不过,统治者为了减少老百姓的抵触情绪,特地规定:额外加役十五天,就可以免除男丁的调,加役三十天,租和调都可以免除,正役和加役的总天数最多不能超过五十天。
唐朝能走向中国历史的巅峰,和均田制、租庸调制度密不可分。政府以均田制度凝聚人心,以“庸”役的方式为朝廷提供源源不断的兵员。
想想看,国家没有职业军队,就意味着不需要在军事建设上形成常规性的开支,仅这一项,就可以节省大笔的财政支出。相应地,老百姓都从事劳动生产,干劲自然十足,有了财富积累,自然就想多生孩子,国家的人口因此越来越多。
长此以往,自然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那么,府兵制又是啥意思呢?
在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支持下,各地的老百姓成了军队的预备成员,从戍卫边关到拱卫京师,全部由地方征调的农民组成。
唐朝初年,朝廷将全国划分为十道,共六百三十四个折冲府。折冲府分为上、中、下三等,上府编制一千二百人,中府编制一千人,下府编制八百人。
当时,朝廷以折冲府为基本单位,征调农民服役。在这个体系中,地方官府只有协助征调的权力,没有军队的指挥权,因为这项权力专属李唐皇室。
农民征调完毕后,统一交给中央十六卫来统领,分别是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右领军卫、左右金吾卫、左右监门卫、左右千牛卫。其中,左右监门卫负责宫殿大门的守卫,左右千牛卫是皇帝的侍从和仪仗队。
其余的十二卫,除了拱卫京城,还要外出作战。每逢打仗的时候,朝廷任命将领,然后拿着兵部的鱼符,经过刺史和折冲府首领核验后才能发兵。战争结束之后,所有人遣散回府,将领回朝,不会形成拥兵自重的现象。
十六卫隶属于皇家,总部在太极宫南边,统称为南衙禁军。这种以折冲府为征兵单位,以朝廷卫府作为统帅机构的制度,在历史上被称为府兵制。
按照府兵制的运作规矩,每到服役的时候,老百姓准备好弓箭、毡帽、箭矢等个人物品,朝廷提供刀枪剑戟等常规化军事武器。上一批农民服完兵役之后,下一批农民再去换班。这样一来,地里的庄稼不至于荒废,朝廷又有源源不断的兵源,可谓皆大欢喜。
遗憾的是,府兵制有个无法避免的缺陷。如果遇到太平盛世,老百姓都可以按时回家,可如果打起仗来,朝廷就没法兑现承诺了。想想看,老百姓服役的时间只有几十天,加上在路上耗费的时间,几乎就是刚到就要离开。
贞观时期,唐朝纵横边关,设立了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以此管理边境的秩序,这就需要一批常驻兵力。还有一部分少数民族被迁移到黄河附近,朝廷任命本部贵族为首领,允许他们自治,同时又会安排一批军队镇守。比如并州北部的天兵军,编制达到七万人。这也需要常驻兵力。
更何况,两军交战,农民能对主帅说,俺们的服役时间已经到了,可以回家抱孩子去的话吗?换作任何人,也不能在外敌入侵的时候无动于衷。
说白了,制度是贴在墙上的,真正执行的其实是游戏规则。
唐朝初年,农民从均田制中尝到了甜头,可到了后来,老百姓逐渐发现,只要你去驻守边境,要么战死沙场,要么永驻边疆。二十天的兵役,做梦去吧!
就这样,轮番戍边的制度开始崩溃,大批的农民在边关定居。如果你运气好的话,可以多活几年,如果运气不佳,那就只好马革裹尸。
中国的边塞诗和闺怨诗,不管在数量上,还是在艺术造诣上,都在唐朝中期达到了巅峰水平,这与当时的环境是分不开的。
在新的游戏规则下,产生了两个严重的后果。
第一,驻边的将士越来越多。
最初去驻守边疆的农民被留了下来,成了军队中的精英,朝廷肯定不会遵守诺言,放他们回去。然而,边境局势不稳,突厥蠢蠢欲动,军队数量自然是越多越好,各地的兵员还是源源不断地送往军府。就这样,戍边军队的人数竟然达到了六十万!朝廷虽然很有钱,但是养这么多人,确实挺费劲!
第二,大后方开始闹情绪了。
开元初年,全国在编的户籍数量接近七百万。人口多了确实是好事,可新增的男丁需要分田,土地从哪里来呢?很遗憾,古代的垦田技术很落后,土地的开垦速度永远跟不上人口的增长速度。不仅如此,盛世的时候,地主兼并农民土地的现象是最严重的,农民不仅分不到新的土地,还有无地耕种的可能。
这种情况下,还有谁愿意带着武器和粮食去服役?
据史料记载,李隆基为了弥补这部分亏空,甚至收回了朝廷官员的职分田,可最终还是解决不了问题。说白了,老百姓不是天真的蠢蛋,他们没理由为朝廷白干活,为了躲避朝廷的兵役,有些人选择远走他乡,成为流民,有些人不愿意离开家乡,便选择将自己的手或腿折断(天下户口逃移,巧伪甚众)。
开元年间,百姓逃离故土的现象非常严重,以至于朝廷的十六卫很难从地方征调兵力。张说在兵部和地方工作多年,早就看清了府兵制度的弊端,这一次前往朔方郡整治军务,回朝后给李隆基提了两个建议:
第一,裁撤二十万边防军,让他们解甲归田。
李隆基听闻此言,差点惊掉了下巴,于是质疑地问道:“爱卿啊,把军队裁撤了,如果边境再起战事,朝廷该怎么办?”
张说:“陛下,臣长期在边境为官,深知其中的弊端。之所以那么多人,无非是将领们想要拥兵自重,谋取私利。如果只是为了打赢战争,只需要留下精兵强将即可,其余的人可以回家种地。如果陛下不相信臣的话,臣愿意用家中老小作为担保,一力承担责任!”
李隆基:“既然如此,就按照你的意思办!”
第二,取消“兵农合一”的府兵制,打造职业化的禁卫军。
张说建议,招募身强体壮的农民入伍,如果他们答应参军,朝廷免除所有的徭役和赋税,还可以拿朝廷的工资,做职业的军人!不得不说,张说的改革思路切中了府兵制的要害,更击中了李隆基最敏感的神经。
据史料记载,李隆基批准了张说的提议。十多天的时间,李隆基就召集了十三万百姓,这些人最终被安排到十六卫中,成了大唐职业禁卫军的班底。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张说镇压康待宾余党的叛乱,裁撤四十万军队,让老百姓得以归家,还解决了府兵制的痼疾,为朝廷招募了十三万职业化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