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乾太子的转变,谁懂少年心?(1 / 1)

前面说过,贞观七年(633)是李世民纳谏事业的分水岭。

在此之前,魏征、王珪等人在朝堂非常活跃,堪称是他们谏言事业的巅峰,李世民也是乐于配合,君臣你来我往,其乐融融。

从贞观七年(633)起,李世民膨胀了,内心的小傲娇开始显露出来,幸运的是,后宫还有长孙皇后时刻监督着,李世民也不敢太过嚣张。

贞观十年(636),堪称是李世民执政生涯中的另外一个分水岭。长孙皇后去世,后宫再也没有人能够对他劝谏和约束,更多的是迎合。再加上魏征等人退居幕后,封德彝、杜如晦等大批名臣相继去世,外朝的监督力量越来越弱。

史料告诉我们,长孙皇后去世之后,李世民很少再接纳朝臣的谏言,他开始大兴土木,置办家产;开始挥霍钱财,到处巡游。

这也就罢了,身为皇帝,富有天下,多花点钱财,这都不算什么事儿。然而随着长孙皇后的去世,李世民的皇子教育也成了大问题。

想想看,后世的销售经理每天为了跑单,为了应酬客户,为了天南地北的出差,基本上都照顾不到老婆和孩子。更何况李世民这样的人!

李世民的职业是个皇帝,大部分的时间都耗费在了军国大事上。他每天起床之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召开朝会,和大臣商议帝国的未来,认真总结自己的过失,希望把大唐帝国经营得更好。

除此之外,李世民还是一个很有上进心的皇帝。他虽然文武双全,学识也还不错,可是和朝中的大师们比起来,还是差得太远。下朝之后,李世民经常召集大师们搞读书分享会,要么读点儿历史,总结一下前朝皇帝的优缺点,讨论如何让帝国江山永固;要么读点儿文学,搞点诗词创作什么的。

这样一来,李世民待在后宫的时间其实非常短暂。既然如此,后宫的事情就必须交给其他人打理,长孙皇后是他最好的帮手,除了管束后宫嫔妃、宫女和太监之外,众多皇子的教育也都落在她的身上。

李世民的一生有十四个儿子,皇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唐高宗李治、吴王李恪、蜀王李愔、庶人李祐、越王李贞、江王李嚣、纪王李慎、赵王李福、曹王李明、蒋王李恽、楚王李宽、代王李简。

遗憾的是,李世民还是没能逃脱历史的奇怪宿命:老爹英明神武的等级越高,儿子的下场越不好看。想想看,汉高祖刘邦的儿子多吧,可后来遇到吕后干政,大批的刘姓王爷遭到猜忌被杀,或者因为谋反而被杀。清朝的康熙皇帝儿子也很多,却因为一场皇权斗争,大多数人都死于非命。

李世民有十四个儿子,可除了唐高宗李治、赵王李福之外,其他的十二个儿子基本上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流放的王爷:李承乾、李泰、李愔、李慎。

被杀的王爷:李恪、李祐。

自杀的王爷:李恽、李贞、李明。

早死的王爷:李宽、李嚣、李简。

自杀、被杀、早死、流放,几乎成为这些天潢贵胄们的宿命,不能不令人唏嘘。

笔墨有限,其他的皇子不多讲,还是把焦点放在李世民的嫡子身上吧。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一共生了七个孩子:皇长子李承乾(619—645)。

皇四子李泰(620—652)。

皇九子李治(628—683)。

四个女儿:长乐公主、城阳公主、晋阳公主、新城公主。

武德二年(619),长孙皇后在太极宫承乾殿生下了秦王府的第一个小皇子。当时,李渊和李世民的父子关系不算太紧张,看到亲孙子降临人世,李渊欢喜异常,因为孩子出生承乾殿,李渊给他赐名李承乾,饱含了期望和祝福。

武德三年(620),李渊下诏,将还在襁褓之中的李承乾封为恒山王。

随后的几年,李世民一直在外面征战,和李承乾相处的日子并不是很多,儿孙绕膝之乐,李世民也只能偶尔想想。不过,李承乾是他的嫡长子,不管李世民以后混成啥样,李承乾都要继承他的衣钵,因此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武德七年(624),李世民平定王世充,随后返回长安城,招募了秦王府十八学士。不可否认,这帮人都是学富五车、天下闻名的大师,不管是学识,还是人品,都是世人推崇的。李世民经过一番考察,最终将陆德明、孔颖达两位儒学大师叫过去谈话,随后交给他们最重要的任务:教嫡长子李承乾学习儒学经典。

彼时,李唐坐江山已经成为历史定局,剩余的反派势力,李世民就可以搞定了。

李世民给李承乾的人生定位非常清晰:成为才高八斗的文艺青年,成为尊师重道、待人友善的谦谦君子。

据史料记载,李承乾的颜值非常在线,再加上为人孝顺,聪慧敏捷,堪称不世出的乖宝宝,李世民怎么看怎么喜欢。武德九年(626)十月,李世民登基称帝,册封年仅8 岁的李承乾为大唐皇太子。从此时开始,李承乾蜕变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天之骄子,这也注定了他的一生将会不同凡响。

事实证明,李承乾的本性就是向善的,再加上后天的悉心培养,骨子里充满了友爱和孝顺的特点。就算是做了皇太子,他也没有改变半分。

贞观三年(629),太子太师李纲因为得了脚疾,每天只能乘坐轿子进宫,李承乾得知后,亲自在太子宫的门口等待,然后将李纲扶进大殿,并当着众人的面,恭恭敬敬地给老师行礼,随后虚心向老师请教学问,态度极为恭敬。

群众的眼睛都是雪亮的,李承乾深得李世民的喜爱,又是嫡长子,如果不出意外,肯定是下一任皇帝啊。再看到李承乾如此尊师重道,这帮人的下半辈子也有了保障,心里自然乐开了花,只要有机会,他们就会力捧李承乾。

在李世民的眼里,李承乾是他精心栽培的成果,看到旁人极力夸赞,李世民除了为儿子感到自豪,还为自己的慧眼识人满意不已。

贞观四年(630),李世民下诏:今后凡有诉讼,经尚书省判决不服,则由太子裁定。如果仍然不服,则上奏到朕这里。

此时,李承乾年仅12 岁,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也没有政治经验,根本没有能力处理复杂的朝政。不过,李世民却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尽早参与老爹的事业,多积累一些执政的经验,堪称是用心良苦。

贞观五年(631),李承乾突然生了一场大病,李世民五内俱焚,召集了帝国最牛的御医帮他治病,可还是根除不了。李世民的一生不信佛不信道,可是面对儿子的病情,最终竟然下了一道诏书,令道士秦英进宫为儿子祈福。

有趣的是,秦英东搞西搞,李承乾竟然痊愈了。

此时,李世民开始转变了心态,他下诏令三千人集体出家,还特地修建了西华观和普光寺,减免狱中囚犯的罪行,以此来为李承乾求福。

皇子的一场疾病,竟然让唐朝的宗教事业开始繁荣起来,也算是历史的一件趣事吧。遗憾的是,李承乾患的应该是先天性疾病,身体状态非常不好,接下来的几年,李承乾疾病缠身,痛苦不堪,李世民为他请遍了全国的道士、和尚,甚至天竺神僧也有幸登场,赏赐的钱财更是不计其数,可还是治愈不了李承乾的病。

到最后,李世民实在是没辙了,于是下诏:皇太子李承乾以后就不用拼命读书了,只需要和孔颖达等人坐在一起聊聊天就行。

李世民虽然放低了对他的要求,李承乾却并没有趁机放纵,反而更加勤奋刻苦,获得了朝臣的一致好评,李世民更是感到欣慰。在此期间,李世民屡屡外出巡幸,每次都是让李承乾留守长安,全权负责朝廷的军国大事。

皇帝、太子和大臣其乐融融,大唐朝廷呈现出一片祥和之态。

身为父亲,李世民对李承乾百般疼爱,捧为至宝,不愿意让他吃苦受罪。可是身为帝王,李世民又不得不提高对李承乾的要求,不管怎么说,李世民希望李唐江山能够在李承乾的手里发扬光大。

李世民做了这么多年的皇帝,最大的心得恐怕就是选拔人才,多纳谏言,把朝臣们视为事业的合伙人,大家一起把事业做大做强。

在李世民的心里,李承乾的德行和能力都没有问题,对他唯一的要求就是:多听老臣的建议,虚心学习为人处世的道理。贞观八年(634)左右,李世民就和太子左庶子于志宁、杜正伦等人有过一段对话。

李世民是这样说的:朕十八岁的时候,还在民间混日子,百姓的疾苦,朕都非常了解。等到做了皇帝,朕处理政务都还有失误呢。如今,太子长期生活在深宫之中,根本看不到老百姓的民生艰苦,因此容易滋生骄奢之气,你们身为太子的幕僚,应该时刻进言,耳提面命。

贞观一朝,进谏的风气已经成为时尚,大臣们都想学习魏征,不仅能刷存在感,还可以名垂青史,因此对进谏一事非常积极。更何况,于志宁和杜正伦等人得了李世民的尚方宝剑,更是有恃无恐。回到太子宫之后,他们开始给李承乾疯狂谏言,有时候甚至是不分场合,不顾人情。

如今的社会,大家都知道一个常识:男孩子十多岁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是懵懂无知的,二十多岁才会有自己相对独立的思维模式,这个时间段是他们闷头建立自己价值观的过程,也是传说中的叛逆期。

临床表现就是沉迷在自己的世界里,对父母和长辈的话几乎是天生排斥,不管你说得对还是不对,他们就是不想听。

很遗憾,李世民和朝臣似乎没有这样的概念,在李承乾完成男性思维蜕变的过程中,反而加强了对李承乾的洗脑。比如,你身上肩负着李唐江山,你应该禁止自己的欲望,做一个理想中的圣人。再比如,江山不是你一个人的,你应该尊重大家的意见,不应该肆意胡为。

结果就是:李承乾的叛逆情绪越来越大,和大臣们的关系越来越不融洽,原先的孝顺和聪慧彻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迷茫和厌世。

李世民也发现了,宝贝儿子性格大变,似乎像是变了一个人。大家都知道,父子的关系最为奇特,明明是最亲近的血缘关系,却不是最亲近的情感关系,父亲有疑惑,不会主动找儿子求教;儿子有烦恼,也不会找父亲倾诉。

闲来无事,李世民就喜欢瞎琢磨:宝贝儿子是不是成熟了,是不是对于志宁等人产生了厌恶和排斥啊?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李世民命李百药、孔颖达、张玄素、房玄龄、魏征、刘洎(jì)、岑文本、马周等大唐名臣轮流前往太子宫,给李承乾讲授为人处世、治国理政的大道理。

问题是,每个大臣都有自己的价值观,今天魏征来讲这一套,明天马周来讲另外一套,而彼时李承乾还不到20 岁,如何能分辨出谁对谁错?

彼时的李承乾,和如今的高中生一样,对繁重的学业、叽叽歪歪的老师产生了强烈的厌恶情绪。他什么都不想干,只想安安静静地做个美男子。闲来无事,李承乾也在瞎琢磨,觉得老爹不照顾他的情绪,还派这么多人来折磨他,于是对李世民也有了一丝丝的反感,父子的亲密关系开始变得微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