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玩完了:王世充人设崩塌(1 / 1)

新官上任三把火,这是千古不变的法则。对王世充来说,没有什么比收买人心、稳定政局更加重要了。

朝堂之上,王世充每日打卡上班,和朝臣们商议军国大事,从不缺席。下班之后,王世充也不愿意泡在后宫,搞男人们都喜欢的娱乐项目,他在洛阳城的各个城门都设置了便民接待处,但凡没事儿,王世充就喜欢过去坐坐。

除此之外,王世充还很喜欢微服私访,他经常带着卫士上街闲逛,处理民间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刷一刷存在感。王世充出行的时候,没有搞皇帝的仪仗,也没有下令净街,经常徒步行走,和老百姓打成一片,显得非常亲民。

百姓们见皇帝的机会本来就不多,听说皇帝正在逛街,和看猴儿一样盯着他,时间久了,老百姓居然对王世充产生了疲劳感。于是,洛阳的街道上出现了有趣的一幕:王世充带着小弟们上街闲逛,老百姓干自己的事儿,碰到了就打声招呼,皇帝您来了,您请便。

王世充曾经和老百姓说了这么一段话:

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久居深宫,不了解民生疾苦,所以治理不好国家。朕做皇帝不是为了贪恋权位,而是为了解救天下百姓于水火,为百姓谋福祉。想要把皇帝做好,就要像刺史一样,凡事亲力亲为,让老百姓的心声可以上达天听。

为此,王世充设立了一个西朝堂,专门用于解决冤狱、官员和百姓上诉之类的事,又设立了一个东朝堂,专门用于接受低级官员的纳谏。

刚开始的时候,每天递交上去的奏折、陈述冤情的状书多达数百件,王世充都会阅览,还会下达自己的指示,可没过多久,王世充就熬不住了。

如果用一句话来评价,王世充纯属自找苦吃。明明就是老板的角色,偏偏要干员工的活儿。时间长了,你熬不住,打工的没活儿干,他们也熬不住啊!

许多人可能会说,明明就是政治作秀啊。

问题是,王世充靠拍马屁起家,通过进献奇珍异宝来引起皇帝的注意,后来又杀了一批降卒取悦皇帝,这样一个滥杀无辜的刽子手,为何会突然改变自己的画风,尝试做勤政爱民,体恤下情的君主?

不得不说,历史给人的触动就是,人性都是复杂多面的,不可以轻易地评判任何一个皇帝。比如王世充,谁又能说他没有一点理想和情怀呢?谁又敢否认,他是个醉心于政治斗争,只为自己私利的小人?也许,王世充的出发点是好的,可能力和智慧却跟不上自己的情怀。

比如,王世充很喜欢说车轱辘话,大臣给他奏报什么事情,他总喜欢重复一遍别人的意思,然后不厌其烦地叮嘱他们应该怎么做。

按道理来说,皇帝如此勤勉,大臣们应该欢欣鼓舞才是啊。然而,每逢王世充上朝理政,大臣们就如同受罪一般,就连殿外的卫士有时候都会呵欠连天。

有一天,御史大夫苏良濒临崩溃的边缘,于是上奏道:“陛下啊,您的话实在是太多了,而且许多话都不得要领,您虽然说了很多次,可臣等还是听不懂你要表达什么意思!有些事情,您只需要简单说说即可,何必费那么多口舌!”

敢这么和皇帝说话的人,苏良恐怕是历史上的第一人吧!

有趣的是,王世充听完之后,沉默不语,倍感尴尬。事后,王世充并没有怪罪苏良以下犯上,出言不逊。那要不要虚心接受,改正缺点呢?王世充表示自己就是这个秉性,就算是打死我,我也改不过来啊。

客观地说,有些人天生就是大将之才,你非得让他做主帅,让他运筹帷幄,统领全局,那叫赶鸭子上架。不过,王世充这只鸭子完全是自己飞上去的。

还有一次,将军丘怀义闲来无事,便约上了汉王王玄恕(王世充的次子)、越王王君度(王世充的兄弟)、将军郭士衡三个人一起去喝酒嫖妓。完事之后,大家又玩起了赌博。令他们没想到的是,此时竟然被御史张蕴古发现,捅到了王世充那里。

儿子和兄弟,稍微说几句,略施薄惩就可以了吧?

错!王世充听闻此事,暴跳如雷。

立刻,把汉王和越王给朕绑起来,召集群臣开会。

有趣的一幕出现了:王世充当着朝臣的面,各打了他们三十个耳光。

这种行为,可以理解成平息众怒,显示自己的公平。然而,朝臣们解散之后,王世充又将他们拉到偏殿,各打了几十大板。

当着外人的面,那叫做戏做全套。

当着自己的面,那叫恨铁不成钢。

王世充虽然是个政客,可他为天下黎民百姓谋福祉的理想宣言,恐怕并不是彻头彻尾的政治作秀,谁说政客就不能争当好皇帝呢?

历史证明,王世充的主观意愿是好的。历史也证明了,王世充的看家本领是政治斗争,而非治国平天下啊。他可以攀附隋炀帝这棵大树,可以血腥镇压江南的农民起义,甚至可以用计谋诛杀洛阳七贵,夺取最高政权。可当他做完了这一切,居然发现自己的能力成为实现理想的致命枷锁!

王世充有个理想:把事情办得漂漂亮亮,让朝臣们挑不出毛病。

悲摧的是,他发现某些重臣看他的眼光总是怪怪的,很像是看光屁股的猴子表演一般,滑稽可笑。更有甚者,部分朝臣总喜欢聚在一起议论纷纷,暗中嘲讽他不善治国,没资格,也没能力做这个皇帝。

每逢此刻,王世充就特别清醒。

权力,永远要比理想重要,比黎民之福重要!

关键时刻,还是要继续铲除异己。

武德二年(619)五月,王世充将矛头对准了礼部尚书裴仁基、左辅大将军裴行俨父子。原因很简单,他们是李密的人,虽然归降了王世充,私底下却一直在联系李密的旧部和隋朝的老臣,这让王世充感到了莫名的压力。

裴仁基父子似乎也意识到了王世充的不善,因此决定先下手为强。据史料记载,裴仁基找到了尚书左丞宇文儒童、散骑常侍崔德等人,密谋发动兵变,诛杀王世充,重新拥立皇泰主杨侗。悲剧的是,消息被人泄露,王世充提前发动,将裴仁基的三族诛杀殆尽。

过程虽然很简单,却让王世充的家族提心吊胆。这次是裴仁基造反,下一次还说不准是谁呢!王世充组织了一次家族议政大会,对当前的形势做了深入的分析。大家各抒己见,有咆哮的,有担忧的,也有思考的。

其中,齐王王世恽(王世充的兄弟)说了一句振聋发聩的话:朝臣们为什么要反对我们王家?还不是因为杨侗还活着,结果了他,什么破事都没有。

按照王世充的节奏,不应该这么早诛杀杨侗的,毕竟支持杨氏家族的人不在少数,杀了杨侗可能会让各路诸侯挑他的毛病。然而,王世充思之再三,觉得家族的利益大于一切,于是让唐王王仁则偷偷前往潞国公府。

据史料记载,杨侗被杀之前,郁闷无比,只好焚香拜佛,祈福神灵:“愿来世再也不要生在帝王之家!”一代帝王,竟然在生前为下辈子祈祷,可见他受到的心灵折磨有多严重。事实上,这还不是最悲剧的事儿。

王仁则下手之前,对毒药的药性估算错误,分量有点儿轻,以至于杨侗喝完之后,倒在地上痛苦地翻滚,难以断气,王仁则倍感愧疚,这才拿出了备用的白绫,送杨侗上了西天。

不得不说,杀皇帝这件事儿,确实闹大了。

在此之前,王世充装门面的事儿全都是虎头蛇尾,至于处理朝政,完全是一塌糊涂,连门口的侍卫也嗤之以鼻,这是何等的耻辱。不过,这都没啥,公众人物嘛,就得经得起唾骂,接得住口水,方能显英雄本色。有人质疑你,就有人支持你,天经地义的事儿。

直到王世充派人毒杀隋主杨侗,朝臣们开始对他彻底死心了。某些人更是看透了王世充的嘴脸:虚伪狡诈、沽名钓誉,叛逆弑主之恶徒。

武德三年(620)二月,殿内监豆卢达递交了辞呈,新东家是长安的李唐帝国。

殿内监,正四品级别,主管皇帝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堪称皇室门面。如此机要的部门,如此高阶的官员跳槽,王世充觉得面子掉了一地。不幸的是,豆卢达只是第一个吃螃蟹的,随后又有一批低阶官员出逃洛阳。

要对领导有信心啊,既然如此,就别怪老子心狠手辣了。王世充很快就发布了诏书:凡是在洛阳做官的,只要家里有一人逃跑,全家不管男女老少,一律诛杀!父子、兄弟、夫妻之间,只要相互告发就可免罪。

后来,限制令从官员阶层执行到庶民阶层。洛阳城周边,五家为一保,互相监督,如果有人全家叛逃,邻居却没有及时发现,四周的邻居都要被处死。

王世充的严刑峻法彻底激怒了老百姓。

还有没有王法了,还有没有天理了?生活在乱世,人命已经贱如狗。可是,俺们想当一条自由撒泼的狗,而不是被拴在一亩三分地上的。老百姓顾不得许多,只要逮着机会,他们就会带着家人集体出逃。老百姓越是抵触,王世充越是严苛和无情。王世充甚至放出话了,出门打柴的人,必须在规定的时间返回家中,否则就要承担后果。

想要稳住阵脚,高压统治是不够的,还得给自己搞点儿文治武功才行啊。王世充一声令下:都给老子出去打仗。凡是随军出征的将士,必须把自己的家人交给朝廷做人质。据史料记载,被羁押看管的军人家眷多达数万人,王世充拿不出足够的粮食供给,每天饿死的多达数十人。将士们在外面抛头颅洒热血,家中亲人却无辜惨死,这事儿谁能够忍受?

这也就罢了,朝廷大肆征战,头等大事就是保障军粮的供给,这样一来,洛阳城的老百姓手里有钱,却没地方去买粮,只能活活饿着肚子。

老百姓无奈之下,竟然发明了新型的餐饮模式。

比如,把泥土放进瓦瓮,然后用水淘洗,等到沙石沉在底下,取出浮在上面的泥浆,再把糠麸掺进在里头做成泥饼来吃。老百姓吃了泥饼之后,身体变得肿胀,腿脚开始发软,景象惨不忍睹。

王世充的暴政让洛阳城民怨四起,这让远在长安的李渊嗅到了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