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是中国最为动**的时期,有一个人却可以一直屹立在朝野中,这个人就是冯道。如果说一个人在乱世中避世不出,那么经历这么多朝代也不足为奇。然而冯道却是站在风口浪尖的人物,不仅是官员,还是宰相级的大官。
他是如何做到朝代更替了四次,皇帝更换了十个,他却坚持到最后的呢?
乱世中的老好人
冯道原是刘守光的参军,后来刘守光兵败,冯道就投靠了张承业。张承业觉得冯道的文章和品格都很好,便把他推荐给了李克用,李克用便让冯道做了河东节度掌书记。后来李克用亡故,冯道便跟随李存勖。
有一次,李存勖与后梁军队在黄河对战,将军郭崇韬因为直言冒犯了李存勖,李存勖很生气,便要冯道写诏书历数郭崇韬罪状。冯道拿起笔来,等了很久却没有下笔。李存勖看冯道不动,多次催促冯道,冯道只好说:“我负责掌管书写,不敢不下笔。
但是郭将军所言并非毫无道理,如果因此发下诏书,必会引得众人议论,那就不妥了。如果再被敌人发现,说大王和臣子间不和谐,那就更不好了。”后来郭崇韬向李存勖请罪,这件事也就过去了。那时候的冯道大可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但是考虑到郭崇韬和君主的利益,他还是选择冒着被问罪的风险劝说火头上的李存勖。由此可见,他是个老好人。
冯道并不像其他官员那样,在乱世中谋财害命,搜刮民脂民膏。他的生活十分朴素,从来不做奢侈浪费之事。行军打仗时,直接就睡在草席上。冯道父亲过世的时候,他回到家乡为父亲守孝。在家乡的日子里,冯道不仅丝毫没有摆官架子,还亲自下地干活,自己上山砍柴,并主动帮助父老乡亲。身为宰相,他本身的俸禄并不低。那他省下来的钱都干什么了呢?原来,家乡闹饥荒的时候,冯道把家里的钱都拿出来接济村民了。
冯道位高,不贪财,还不好女色。战争时期,冯道也在逃亡,途中见到有妇女被抓去贩卖,冯道见了很是不忍,于是变卖家产把她们赎了回来。将领们把抓到的美女送给冯道,冯道也把她们偷偷地藏了起来。冯道偷藏了这么多女人,有人揣测他一定是图谋不轨。但没想到的是,冯道却是把她们安置在一个地方,等她们的家人接她们回去,完全没有碰过她们。
大智若愚
相传有一次,有人故意要戏弄冯道,便让人拉着一头驴,然后在驴的脸上挂一块布,布上写着“冯道”两个字,引得很多人围观取乐。冯道见了,却没有半点生气的样子。一位朋友告诉冯道说人家这是讽刺他呢,冯道却答道:“非也,世界上多少人叫作冯道,又不是只有我一个,这不是讽刺我,我看那人是捡到一头驴,在找驴子的主人呢,刚好驴子的主人也叫冯道吧。”
有个军士性格很是粗狂,有一天在冯道家门外大骂冯道。冯道见了说:“他一定是喝醉了。”于是命人把他接进府邸中,用酒和食物款待他,一点也不生气。人们知道后,都夸冯道有气度,这样的做法让他成功地搞好了和军士的关系。
后来有一次,冯道受命出使契丹,契丹国主很是器重冯道,想要把他留在身边。当时冯道并没有反抗,而是装作很顺从契丹王的意见,不但接受了赏赐,还把这些赏赐都用来买柴炭一类的东西。有人就问他为什么这么做,冯道回道:“北方比较寒冷,我年纪老迈,很难抵御,所以就多买点柴炭做准备。”这么一说,人人都觉得冯道确实是打算要长久留在这里。紧接着,冯道又多次请求要留在契丹,契丹国主觉得不妥,就把他放走了。不过冯道却没有急着走,而是在旅馆停留了一个月才走,路上也走得十分缓慢。随从不解,便问:“能离开北方,我们逃都来不及,您怎么不着急呢?”冯道说:“就算你再急,也跑不过人家的战马,我们慢慢走会更安全些。”
冯道之死
到了后周时,冯道已经七十三岁了。柴荣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河东有人举兵造反,柴荣便决定御驾亲征。冯道知道后,劝说柴荣道:“皇上贵为天子,有寇入侵本是常事,不必劳累身体。”
柴荣不甚在意地答道:“唐朝初期,天下还有很多贼寇,也是唐太宗亲自镇压的。”冯道直接顶撞说:“陛下能和太宗一样吗?”
柴荣说:“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而已,我大军一到便可以镇压,就像大山压一颗鸡蛋而已。”冯道还是坚持说:“陛下真能像大山一样吗?”柴荣闻言很是生气,便把冯道派去主持郭威的丧事,随后就踏上了征程。后来柴荣击败敌军凯旋,但是冯道却去世了。
冯道去世的时候吩咐说,只用一块无用的地埋葬自己就好,不要像其他人那样嘴含玉珠或者穿华丽的寿衣,更不许打扰平民。
柴荣知道冯道死后很是伤心,而他自己也因为过度劳累,在位没多久就去世了。
相关链接:
九百文的鞋子
冯道为人善良,十分懂得照顾他人感受。一日,同僚和凝见他买了新鞋子,就问:“花了多少钱呀?”冯道抬起一只脚说:“九百文。”和凝一听,很生气地责骂仆人:“你给我买的鞋子怎么要一千八?”冯道见和凝生气了,便又抬起另外一只脚说:“别生气,这只也是九百文。”冯道这么一说,既保护了那位买鞋的仆人,又顾全了和凝的面子。大家听了也纷纷大笑,避免了一场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