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一群想要通过变法来改变中国贫穷落后面貌的勇士;他们用一百天的时间证明了变法维新的决心;他们用六个人的鲜血警醒了还在沉睡的中国人。这就是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
维新思想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和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这份不平等条约让日本得到了巨大的利益,也刺激了帝国列强对中国的兴趣,随后便掀起了帝国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亡国危机常常会促使一些人开始思考如何才能救国。这些人的代表有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洋务运动的失败,让他们清醒地认识到只学习西方技术是不够的,应该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可他们并不想推翻清朝的统治,只希望在清朝皇帝的统治下,模仿资本主义国家制度进行政治改革,实行变法,实现中国富强的目标。
公元1895 年,正在北京参加会试的康有为听说清政府要和日本签订《马关条约》,他十分愤怒,因为这是**裸地出卖国家主权。
于是他联合当时正在北京参加考试的一千多名举人,写了万言书呈给光绪皇帝,这次上书史称为“公车上书”。虽然这次上书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却让康有为更坚定了变法维新的决心。
从公元1897 年底到公元1898 年初,康有为三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维新,挽救正处于危机中的国家。光绪帝被他说动,便让他把如何变法的方法写出来。光绪帝看了康有为写的变法意见之后,觉得很有道理,就召见他。康有为则趁这个难得的机会,向光绪帝详细解释了如何变法维新。
他对光绪帝说,在各国的分割下,国家已经到了生死存亡之际,如果不改变旧法,就没办法强大。难道您打算做亡国之君吗?
光绪帝大受触动,表示自己不想做亡国之君,决心变法。
但是,清王朝的实权并没有握在光绪帝手中。洋务运动开展的时候,慈禧太后为了自己的利益支持洋务派,是因为洋务派只向西方学习技术,不改变政治制度。而康有为、梁启超所倡导的维新变法,是要对政府机构进行改革,要任用维新人士、办新式学堂,还要开放言论、废除八股文、允许私人开办工矿企业。每一条都直接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利益,所以必然会招来顽固派的强烈反对。
百日维新
公元1898 年6 月11 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开始推行新政。
他任命谭嗣同等四人为军机章京,凡是有什么旨意都由四人去执行。这让慈禧很不高兴,因为光绪帝这样做完全绕开了守旧派官员,对于慈禧来说,就意味着光绪这个傀儡皇帝不再受控制了。
6 月15 日,慈禧太后逼迫光绪帝任命荣禄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控制了人事任免和京津地区的军政大权,准备发动政变。
9 月13 日,光绪到颐和园去向慈禧太后请示,要求开懋①勤殿并设顾问官。但是慈禧没有答应,诏书也一直没有下达。正在大臣们不知所措的时候,杨锐带着光绪帝赐给他的衣带诏来见康有为和谭嗣同。
①懋:mào。
他们知道变法遇到麻烦了,但是能怎么办呢?谭嗣同想到了袁世凯,袁世凯对国内外的形势很了解,也十分支持变法,所以谭嗣同希望光绪帝拉拢袁世凯,万一将来发生政变,还能依靠袁世凯自救。
光绪帝按照谭嗣同的建议召见了袁世凯,并给他封了官。但是谭嗣同还是不放心,就又去找袁世凯,试探袁世凯是否真心忠于光绪。
谭嗣同对袁世凯说道:“皇上现在很危急,能够救他的只有你,如果你想救皇上,那再好不过;如果你不打算救皇上,干脆现在就去颐和园告发我,让太后砍我的头!”
袁世凯指天发誓,说自己一定会忠于皇上,谭嗣同便把光绪皇帝的计划给袁世凯详细地讲了一遍。但是,谭嗣同并不知道袁世凯是一个反复小人。几天后,袁世凯回到天津,因为怕这件事会牵扯到自己,便把谭嗣同和自己说的话告诉了荣禄,荣禄则把这件事告诉了慈禧。慈禧非常生气,她没想到在自己面前十分乖顺的光绪竟然敢密谋这样的大事。她迅速回到紫禁城,把光绪帝囚禁在瀛台,自己重掌大权。同时还下令关闭北京各城门,封锁交通,出动三千军士在全城搜捕维新派人士。
幸亏有日本使馆的帮助,康有为和梁启超才逃脱追捕,但是谭嗣同不愿意去日本。他说:“各国的变法无不是经过流血牺牲而成功的,我谭嗣同愿意做变法维新流血牺牲的第一人!”第二天,谭嗣同就被抓捕,下了监牢。
9 月28 号,慈禧太后下诏将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六人押赴菜市口开刀问斩,命军机大臣刚毅监斩。
这六人就是后人所说的“戊戌六君子”。
清朝政府随即又罢免了数十名支持维新派的官员,除京师大学堂外,全部新政均被废除,戊戌变法宣告失败。
相关链接:
衣带诏的来历
衣带诏是指藏在衣带间的秘密诏书。
相传,汉献帝时,曹操在送天子迁都许昌的时候和汉献帝发生矛盾。汉献帝察觉到曹操的野心和自己的危险处境,便用鲜血写下诏书,然后把身上的衣带解下来,将诏书缝在里面,秘密地送出去求救。
这就是衣带诏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