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吉野号(1 / 1)

在两次亲眼观摩到镇远和定远的雄姿之后,很多日本玩海军的人士开始明白,如果自己国家没有一两艘能够与之相提并论的军舰的话,那么所谓的超越北洋水师,终究不过是一句空话,而以大清王朝为假想敌,那终究也只是假想而已。

所以,得弄一艘船,一艘很厉害的船。

此时日本的总理大臣叫松方正义,萨摩出身,比较擅长玩经济,更擅长把妹。

曾经有一次明治天皇召他独对,正事儿谈完后便顺手拉起了家常,天皇问他说,松方卿,你家孩子怎么样?

松方正义想了想,回了三个字:“不知道。”

天皇露出了赞许的表情并点了点头,意思是你为了国事连孩子都顾不上了。

接着,他又问了一个问题:“松方卿,你有几个孩子?”

松方正义很努力地回想了一分来钟,然后磕了一个头:“臣不知道,请容臣回去调查之后,明天再回禀圣上。”

天皇愣住了:“你这也要调查?”

“回皇上,臣不敢欺君,但臣真记不清自己有几个孩子。”

他们松方家总共有15男11女26个孩子,掰着手指头一个个点过来都要半分钟,也难怪松方正义一时半会儿想不起来。

不过治国跟生孩子不同,要也是那么一笔糊涂账的话可是要出大麻烦的,这道理松方正义很明白,在他上台当总理之后,就表示打算增加大约6000万日元的预算,在未来的10年里打造一支拥有万吨军舰的海军力量,请诸位国会的大爷们行行好,批了这笔款子吧。

但是国会没批,这是自然的。

6000万日元,放到现在都是一笔数目巨大的款子,更何况一百多年前,又不是6块日元,摸摸口袋就给你了,1891年的日本也就是刚刚脱贫,能够混个半饱,离小康尚且还有点距离,要一下子拿出6000万来,简直就是开玩笑,所以松方正义一连说了几次,回答都是一样:对不起,没钱。

就这么软磨硬泡了一年多,依然没得出个结果来的松方正义辞职了,不过,他辞职的主要原因是内阁内人员不协调,并不是国会不给买军舰。

继任者是初代首相伊藤博文——天皇想来想去,还是觉得这哥们儿最靠谱。

靠谱的伊藤博文上台之后,本想把海军军费这事儿先缓缓,毕竟松方正义前脚走他后脚一来就跑国会逼债般地要钱实在显得有些不厚道,可不承想,他倒是准备厚道,可偏偏就有那不厚道的——一听说伊藤大人当首相了,海军省的人立马就来了,而且还是海军大臣亲自跑了过来,这哥们儿一脸的苦相哀求说总理大人,您看是不是给点钱?没有六千万那至少先给个三千万吧,我们这儿的船都快买不起煤了。

时任海军大臣叫桦山资纪,鹿儿岛出身。

这人性格豪放,敢说敢做,是典型的萨摩人。

且说在明治二十四年(1891)的帝国议会上,正是他向松方正义提出要6000万的建设资金用于海军建设,结果被国会喷得体无完肤,议员们纷纷表示这钱数额巨大,多半会被你们海军贪污,你在问我们要钱之前,先把海军的反腐工作搞好吧。

在这一片责难和吐槽中,桦山资纪突然从座位上站了起来,然后毫无征兆地噌的一声蹿上了主席台,抢过话筒便是一声怒喝:“你们这帮孙子懂个屁!”

顿时全场安静了。

“什么节省经费,什么狗屁休养生息,你们最好把招子放亮一点,没有老子这腐败的海军省,谁来保护你们,让你们在这里吵吵嚷嚷?你们难道还不明白你们能坐在这里扯淡是托了谁的福啊?!还不是我们当兵的!”

这就是日本史上著名的“蛮勇演说”,虽然相当拉风,但结局可悲,桦山资纪当场引发众怒,请求经费的提案几乎是被全票否决。

松方正义走人之后,桦山资纪眼见当年大力支持过海军的伊藤博文上台了,于是又忙不迭地跑来哭穷,差不多是声泪俱下,比要饭的痛诉悲惨家史还要让人动容。

虽然这哭得实在是没天理。

日本自明治五年(1872)创立海军省之后,其实从来就没有停下过发展的脚步。

长崎事件之前的明治十八年(1885),日本就已经有了三艘英国原装的主力舰——铁甲舰扶桑,排水3717吨,配四门24厘米口径的主炮,装甲厚度2.3厘米;金刚型巡洋舰两艘,排水量2250吨,主炮口径17厘米,此外还有在横须贺船厂里建造着的其他几艘军舰,虽然排水量均未到2000吨,可那也是军舰啊,不是渔船,而且还是自己造出来的。

长崎事件之后,受了刺激的日本人开始投入更大的财力人力搞海军,还搞了一个类似于五年计划的八年扩军大计,先是从英国买回了浪速,高千穗两艘军舰,接着又弄了个三景舰计划,这个之前已经说了,我们就不重复了。

从总体数据来看,明治九年(1876),日本的海军军舰总吨位不过刚刚一万出头,军费预算也不过占国家总预算的百分之十七(其中海军5.8%),而到了明治二十五年(1892),不光军舰总吨位已经超过了五万,整整翻了两番,同时军费预算也占到了总预算的百分之二十七(其中海军为9.6%)。

所以伊藤博文跟桦山资纪说你丫的能不能别跟黑社会讨债一样追在我屁股后面要钱,你们海军我最清楚了,不算民间捐款,从明治维新以来官方投入的金钱都已经超过一亿日元了,还哭穷,还没煤,没你妹,至于吗?

桦山资纪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说至于。

他的理由只有一个——清国的北洋水师,至少已经投了十亿日元。

这下伊藤博文头大了,这年头人跟人一比,那就是个无底洞,日本才多大的地方,多少国力,能跟大清比么?能拿出大清预算的十分之一来建设海军,已经是竭尽全力外带刮了一大笔人民血汗钱了,你桦山资纪还想怎样?要不然你明天上皇宫那里瞧瞧,看看有什么金银财宝揣兜里就走拿出去卖点钱?

话说到这个份上,桦山资纪明白想要三千万是肯定不可能了,于是只好表示那就打个折吧,你先给我三百万,先让我买一艘船吧。

伊藤博文几乎是条件反射:“什么船?”

桦山资纪说早在明治二十四年(1891)初还是山县有朋当总理那会儿,就已经跟英国的阿姆斯壮造船厂说好了,让他们造一艘船给我们,连订金都给了。

言下之意就是你现在不给钱续费的话,那么订金都要不回来,白白损失一笔。

伊藤博文不作声了,他知道这事儿。

在明治二十四年(1891)的时候,日本确实有问阿姆斯壮造船厂要过一艘船,按照那会儿的国际惯例,一般是订货的同时一次性付清全额货款,只不过这船当时售价273万日元,明治政府一下子拿不出来,可又舍不得放,于是只好跟他们商量,说先付个定金吧,后面的钱等手头宽裕了再说。英国船厂倒也好商量,非常爽快地就答应了,当然,并非白答应,在收取定金的同时,他们还跟明治政府签了好几项商贸合同,又趁机卖出了好几条商用船给日本,赚足了好处。

之所以不惜用买一绑N的手段也要拿下这艘船,那是有原因的。

根据订单合同显示,在出厂之后,这条船应该是这样的:排水量高达4150吨,舰长109.73米,后者已经超过了清朝最强的定远号铁甲舰,军舰的甲板宽度为14.17米,吃水5.18米,水线附近纵贯全舰敷设了穹甲甲板,穹甲中央隆起的部位厚1又4分之3英寸,两侧坡面斜向水线下的部分厚度为4.5英寸。舰体识别线黑色。

此外,该船正常载煤400吨,最大载煤1000吨。并配备了堪称天下一品的动力系统——采用了2台立式4汽缸往复式蒸汽机,配合12座高式燃煤锅炉,可以获得15000匹马力的澎湃动力,这还只是表面文章,实际建成后测试时采用强压通风技术,竟然达到了23031匹马力,驱动2个螺旋桨,航速为23节,这速度在当时是不折不扣的世界第一。

而在火力配置方面,它大量装备了当时被中国称为快炮的大口径速射炮。主炮选用4门英国生产的6英寸40倍口径速射炮,火炮膛长6096毫米,弹头重45.4公斤,初速671米/秒,有效射程8600米,射速7发/分钟。其中2门分别安装在军舰首尾楼甲板上,另外2门的安装位置则比较特殊,分别布置在首楼末端主甲板两侧的耳台内,显然是出于船头对敌作战时获得最大火力的传统设计思路,因为这样该舰在舰首方向就可以得到3门6英寸主炮的火力,为了使安装在耳台内的这2门6英寸炮的前向射界更为开阔,首楼尾部各向内侧削去了一块,这一独特的设计,也是识别此舰的重要外观特征。从安装了6英寸主炮的耳台再往后,军舰两舷至尾楼之间还设计有多达8个耳台,各配置1门4.7英寸40倍口径速射炮,形成了密集的舷侧火力,这些速射炮同样是英国制造,膛长4801毫米,弹重18.1公斤,初速467米/秒,有效射程7000米。这些恐怖的大口径速射炮均采用了厚度为4.5英寸的后部敞开式炮罩进行防护,除此之外该舰的武备还有密布军舰各处的22门47毫米口径哈乞开斯单管速射炮,以及多达5具的14英寸鱼雷发射管,和舰首水下锋利如刃的撞角。似乎是嫌这些武器的威力还显不足,想为之增加一点脚注,设计师还打算给该舰配备上刚刚问世不久的专用火炮测距仪,这意味着它火炮的瞄准、测距将更为准确、便捷,战斗力几乎可成倍数增长。

总体来说,这是一条跟定远镇远一个级别但很多方面远胜于它们的军舰,只不过是卸除了定远镇远的装甲用以提高速度罢了,玩过游戏的人都知道,这叫作减防增速。

相信话说到这里很多人都已经猜出来了,没错,这艘船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吉野号。

关于此船,在中国历来有很多故事,最出名的不外乎这本是大清先看上的船,连订单都下了,结果却因为慈禧太后造园子,挪用了海军的军费,以至于北洋水师没钱买舰,而日本方面上下齐心,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连失足妇女都把一天失足所得捐给了海军,最终凑足了昂贵的货款,拿下了吉野号。

这是一个很大的谣言,或者说是一个很大的误会。

大清,或者说北洋方面跟阿姆斯壮公司的确有生意往来,也确实有下了订单定了一艘性能跟吉野号没差的船,同时亦跟别人正在争购中,不过,那艘船既不是吉野号,争购的对象也并非日本。

北洋看上的那艘,是阿姆斯壮公司生产的吉野号同型系列产品,该舰配有八英寸炮两门、六英寸速射炮十门、47毫米速射炮12门、鱼雷发射管五门,除航速慢半节以外,火力和装甲都在吉野号之上。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北洋当时刚好短钱,也就只能先下了个订单,然后再满世界凑钱,结果正在这个当口,被智利给横刀夺爱先买走了,本来经过反复交涉,智利人都同意加点钱转让了,没想到北洋筹钱筹了大半年都没拿到仨瓜俩枣,不得已人家也就自己用了,还取了个挺好听的名儿,叫布兰科号,比一听就觉得是卖牛肉饭的吉野号文艺多了。

反正不管是布兰科号还是小甜甜号,都跟吉野号或是吉野家没半毛钱关系,清日两家各买各的船,并不存在互相抢购的问题,日本人也绝非因为你看上了所以我要抢走你的心态来买船的。

事实上山县有朋之所以宁可跟阿姆斯壮船厂签一堆有的没的合同也要拿下这艘船,其原因说到底不过一个——那是一艘不可多得的好船罢了。

再说那伊藤博文在听完桦山资纪的真心哭穷之后,表示自己愿意试一试,再跟国会要求一下,让他们先把买船钱给批出来。

然而,自从上次桦山资纪那有名的蛮勇演说之后,国会对海军省的人已经形成了一种天然的排斥感,一听说首相又来帮海军要钱了,议员们的反应那是相当统一,大家没有二话人手丢出一张反对票,同时表示国家穷,没办法,还是先做点别的,等有钱了再说买船的事儿吧。只要有钱,你别说买吉野号了,你就是在军舰开吉野家,我们也批给你,这没钱,你说出大天来,那也没辙。

伊藤博文一看这种情况,也就不多说了。直接撇开了这帮议员去了皇宫,也不管天皇是不是上班时间,就嚷嚷着有紧急要事。

天皇还算是给面子,尽管此时他已经下班了在喝茶,但还是利用宝贵的业余时间抽空出来接见了伊藤首相。

进门打过招呼之后,伊藤博文非常开门见山:“皇上,丁汝昌的北洋舰队您应该知道吧。”

天皇表示自己知道。他的确知道,不但知道,还在皇宫里接见过以丁汝昌为首的舰队高级干部。

“北洋舰队对于我们日本而言,是一个很大的隐患。”伊藤博文直言不讳。

天皇沉默了一会儿:“那么,你意下如何?”

“臣认为,只有建设起一支能跟他们相提并论的海军力量,才是上策。”

天皇说我同意,你赶紧去建设吧。

伊藤博文则表示国会那帮人忒小气,不肯批款子,纵然自己想去搞海军,那也是巧媳妇难做无米之炊。

于是天皇又沉默了。

根据宪法,不管是贵族院还是参议院,虽说天皇能随时解散并拥有任命权,但并不代表他能控制人家心里想什么,别人对于建设海军这事儿投反对票,纵然天皇也没法子把人家的那颗心给扭转过来。可如果为了这么点芝麻绿豆大的事儿解散国会重新洗牌再来又似乎太小题大做了一点。

想来想去,他对伊藤博文说道:“这样吧,关于建设海军预算的事情,你暂时先不要提,等我让你去的时候,你再提交这份议案,如何?”

伊藤博文也不知道这神仙哥哥到底想干吗,不过眼下也只有这一个办法了,于是就答应了下来。

数日后,明治天皇亲临国会,在亲切慰问了诸议员之后,他站上了主席台,说是要发表演讲。

从议长到议员自然是求之不得,连忙正襟危坐宛如小学生一般肃然起敬地洗耳恭听。

天皇清了清嗓子,然后开了腔:“朕认为,海军对于国家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而国家目前的实际困难,也是不容置否的,但朕仍衷心希望,在这种困难的局面下,大家能齐心协力,建立起一支强大的海军来。所以,朕决定,从朕与皇后的私产中,拿出30万日元来,捐给海军省,用于购置军舰。”

说完,天皇表示自己说完了,你们自己看着办吧。接着也不等人请不等人恭送,径直离开了主席台。

又过了数日,国会把钱批了。

你可能会问,就这么简单?

对,就这么简单,哦,不对,我忘了一件事儿,那就是天皇在国会的这段讲话当天就被传到了民间,日本老百姓也踊跃起来开始为吉野号捐款,捐款数额其实并不多,至少比起当年造三景舰的时候来要少不少,这是因为此一时彼一时也,三景舰那会儿发行的是国债,以后连本带利还你的,而吉野号这会儿是纯捐款,不还的。

还一个就是老百姓在捐款的同时,还口口相传天皇的讲话内容,结果是越传越离谱,等传到中国的时候,就已经变成了另一段话——“在我大日本帝国海军打败清国之前,朕决定一天只吃一个饭团”。

这不是扯么,你自己翻翻明治天皇的起居录,那小子在甲午战争之前光吃牛排的记载就有好几处,而且他还保持着很多良好的锻炼习惯——比如每个星期都有好几天下午骑半天马,你相信那是一天只吃一个饭团子的人干出来的事儿么?你不信你一天只吃一个试试看,别说骑马了,你连坐板凳的力气都未必能拿得出来。

吉野号被日本买下来的真实情况就是,当时清朝要买另一艘,于是吉野号被日本看上,先在山县有朋时代付了定金,并以国家商业利益为交换,再在伊藤博文上台之后找国会批余额,国会一开始不批,最后天皇出面大家只好买账,就这样,船买来了。

唯一值得论道论道的地方就是国会为什么会买天皇的账。

如果你告诉我说国会嘛都是日本人,日本人当然忠君当然买账了,那我只能说你是在想当然。

议员不鸟首相,这是对的,因为首相跟他们没有关系,他们既不是首相选出来的,也不靠首相发工资吃饭。

可天皇就不同了,贵族院的议员们由天皇亲选,只要天皇这天没有光吃一个饭团子饿坏了脑子,就不会选跟他作对的刺儿头,所以我们可以说,贵族院的议员们,其实都是天皇的帮众,不是进了贵族院才忠君,而是忠君了才能被选上进贵族院。

那么众议院呢?众议院的议员是选民选的,天皇本人无法决定由哪些人来担任了,想要他们听话怎么办呢?其实也很简单,给钱就行。

不要以为开了国会就民主了,就清平世界朗朗乾坤了,做梦吧,那就是个形式,有了国会,国会议员照样能腐败,照样能受贿,包括受天皇的贿。

这绝不是什么天方夜谭,事实上自打日本有国会的那天起,就同时有了贿赂议员的习惯。在国会刚刚成立那会儿,首相还是山县有朋,为了通过增加赋税的提案,他往往会收买反对派议员,每次费用通常是议员年收入的五倍,从陆陆续续的记载来看,光是山县内阁当政期间,用于收买国会议员的费用就高达10万日元——当时1000日元就能在东京市中心买一栋小洋楼,山县有朋哪里来的那么多钱?

答案是天皇给的。

“首相山县,从天皇那里获取资金用于贿赂议员,不过据说也有一部分钱是自掏腰包的。”

曾两次出任内阁首相,历经孝明,明治,大正,昭和的四朝元老西园寺公望在自己的日记里如此写道。

根据宪法,首相由天皇任命,所以我们可以认为,首相的意愿就是天皇的意愿,两人同心同德穿一条裤子,而反对首相的那些议员,其本质上就是在反对天皇,对于这些人,要么在半夜里叫人把他弄死尸沉东京湾,要么就想点诗外功夫把他收编成自己人,对此,天皇选择了后者。

国会肯批款让桦山资纪去买吉野号,绝不是他们有多爱国,这帮孙子真要论起节操来还未必能比得上给海军捐款的那些失足妇女,只不过天皇出面了,拿了人的手软了,没办法了,只好给钱了。

所以你不要再说什么一个励精图治的政府对决一个腐朽没落的政府,其实两家当时的情况纯粹是难兄难弟一对宝货,充其量一个腐败的政府VS一个更腐败的政府罢了。

话既然说到这里,那就让我们来看看另一个更腐败的政府现在正在干什么吧。

当得知了日本从英国那里付清余款,成功购买了吉野号之后,机智聪明的李中堂立刻明白自己变成对方的假想敌了,于是也毫不示弱地开始了筹钱大计,准备买下之前我们提到过的那艘被智利人买去的布兰科号军舰。

结果你已经知道了,因为没钱所以没买成,在这里,我们来把过程详细地说一下。

当年东乡平八郎曾非常不解,为何五六年来清国水师除了把名字换成了北洋水师之外,其余的几乎再无变动——既没添加新船,也不曾有好好保养原有装备,这是为什么?

原因其实很简单,没钱,或者说,有钱,但不给他们。

在说明白到底是谁那么不是个玩意儿有了钱也不肯给之前,我们先来给某人平个反,那就是慈禧太后。

一般我们的普遍认知是,北洋水师多年来不曾换过装备添过新船的原因是没钱,而没钱的原因则是慈禧太后挪用了海军的军费,用于修颐和园,以及传说中的三海工程(北京的南海,中海,北海)。

颐和园跟三海工程很花钱,这是真的;花过北洋水师的钱,这也是真的,但是,你要说北洋之所以没钱花都是因为这俩工程给闹的,那就不对了。

慈禧修园子到底用了海军多少钱,这多年来一直很有争议,通常的说法是两千到三千万,这主要源自日后的维新党人,也就是康有为梁启超那伙,他们跟慈禧的关系你是知道的,恨不得说地球生态被破坏臭氧层空洞都是老太太给弄出来的,实际上也确实如此,在维新党人的红口白牙里,慈禧用海军军费造花园的最高数据为白银八千万两。

这只能说是在扯淡。

康党的言论,本身就是用于攻击的夸大之词,当真你就输了。

但凡还心存半点常识,你就该明白,海军衙门除非是疯了,不然不可能拿出八千万两白银来给老太后修园子,老太后本身也不可能狮子大开口要那么多,要知道,当年大清一年岁入,才不过八九千万。

事实上,整个三海工程总共花费不过六百万两白银,其中,在公元1885年到1894年之间,从海军衙门军费里借用了437万两,注意,是借用,不是挪用,这笔款子后来被如数归还了。

然后是颐和园,园子工程总共花费白银一千万两,其中一大部分是挪用于海军衙门的经费,这里确实是挪用,拿了之后再没还过,具体数额最多为750万两。

最少呢?我见过的资料里,关于慈禧修三海修颐和园用掉海军军费的钱款数目里,最小的数字记载为230万两白银出头。

当年买定远镇远两艘船总共花费为340万两,不过那是公元1880年初的事儿了,十来年之后算上物价上涨之类的因素,750万两白银基本也就只能买到三艘这样的船,而且考虑到大清当时海军工业基础极度薄弱,船买回来之后的修整年检都还得多花钱,所以即便是慈禧太后修园子用掉的750万两还给海军,也未必能做出多大的成绩来。

北洋水师真正没钱的原因并不在于老太太,而是出在另一个人身上,那就是掌管着大清钱袋子的时任户部尚书,翁同龢。

翁同龢,历任同治、光绪两代帝师,人称翁师傅。

光绪十二年(1886),翁师傅入主户部,正式掌管大清财政,我敢说,这绝对是大清的一大厄运。

翁同龢这个人,大致类似于元田永孚这种角色,满腹经纶学富五车,你让他说《论语》第三页第五行是什么,《孟子》第三十五句第一个字怎么念,他能头头是道说上个小半天,但你要问他怎么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怎么把收入合理分配到各个部门怎么搞国家建设怎么让大清战胜日本,那就完蛋了,老头几乎不会。

这种人说老实话,放到宫里养着让他教教王子王孙念个书都怕带坏孩子,更别说叫他出来治国安邦了。

你没看同治跟光绪那俩活宝么,都是他翁师傅给教出来的,结果一个逛八大胡同愣是弄了一身杨梅大疮回来,还有一个其实也是个吃啥啥不剩干啥啥不成的主儿,只不过被康党吹捧成了英明君主,实际上就那么回事儿,章太炎怎么说他来着的?对,载恬小丑。

再说那翁师傅当了户部尚书之后,大小政令发了无数自不必说,关于李鸿章和北洋水师的,倒也有那么几条。

先是光绪十三年(1887),因为郑州黄河决口,户部拨款救灾,翁同龢趁此机会上了一道折子给朝廷,题目叫《筹备河工赈需用款办法六条》,就是筹救灾钱的六个办法,其中,在第六条里他写道:购买外洋枪炮船只机器等项及炮台各工拟令暂行停止也。

就是从今以后要想从洋人那里买枪炮船舰之类的事儿,一律不给钱了。理由是这钱要拿来救灾,防灾。

这显然针对的是洋人军火商的最大客户——北洋水师。

光绪十四年(1888),李鸿章奏请修建从通县到天津的铁路,要求户部拨200万两给北洋,慈禧太后本来都准了,结果翁同龢跳出来反对,表示户部不会给这钱,理由是这铁路大清能用,洋人也能用,搞不好哪天就利用了这到通县的铁路,快速抵达北京攻占京师了。

对此,李鸿章也只能表示无语并且作罢,虽然他怎么也想不明白翁师傅为何不在拒修铁路之前先把全国的农田给毁了——大清要吃饭,这洋人又岂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

类似李鸿章要钱翁同龢打死也不给的情况还有很多,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要钱,不给,要命,拿你自己的去。

之所以不给钱,是因为翁师傅跟李中堂有仇,家仇。

这还要从几十年前闹太平天国那会儿开始说起了,话说翁同龢他爹叫翁心存,还有个哥哥叫翁同书,翁心存是一代大儒,当过咸丰帝的老师,而翁同书在洪秀全闹腾的时候担任安徽巡抚,以上是背景。

当时安徽的省会在安庆,太平军攻来的时候,无能抵挡的翁同书不得已弃城逃走,跑到了定远,数月后,太平军攻定远,这哥们儿又逃到了寿州,接着,连寿州都没能守住,又弃了逃到别处,就这样,堂堂安徽巡抚几乎没怎么抵抗就差不多把整个安徽给弄丢了。

这种行为彻底惹毛了当时正负责对太平天国作战的战场总指挥曾国藩,他是恨得牙根都在疼,好几次都提笔想参翁同书一本,但好几次拿了笔却又放了下来,因为翁同书是翁心存的儿子,这一本要参得不好,非但翁同书安然无恙,反而曾国藩本人还会得罪整个翁家,以后指不定会给自己添多少麻烦。

而且,曾国藩明白,自己在文章方面并不擅长骂人吐槽,纵然是写了,也未必有太大的杀伤力。

可要不参他吧,这哥们儿做的事情又实在是天理不容。

正在曾文正公左右为难之际,一个人站了出来,主动请缨表示放着我来。

提笔龙飞凤舞一番之后,一篇杀伤力罕见的经典奇文就此出炉了,文章字不多,六百余,但却句句切中要害,摆事实讲道理之间思路清晰有条不紊,既算准了朝廷会照顾翁家的这一心态又痛陈翁同书不除不足以平众怒。

闲着没事儿给曾国藩捉刀写这文章的,不是别个,正是李鸿章。

奏章呈上去之后,朝廷果然震动,但仍是考虑到翁心存乃帝师,只判了翁同书一个斩监侯,也就是死缓。

而老头子翁心存一听儿子当了死囚,本来就年纪大了身子骨不好,又急火攻心,愣没熬过去,在同治元年(1862),两眼一翻吹灯拔蜡了。

朝廷一看这事儿,觉得也怪不好意思的,于是又减了翁同书一等罪,只定为充军,于翁心存死的同年,将其发配伊犁。

还是当年,翁同书的儿子翁曾源高中状元——P.S. 这小子患有羊角风。显然,是皇恩的浩**,朝廷的照顾。

平心而论,翁家这事儿,朝廷真的是开了天恩,太平天国那会儿丢城失地的大有人在,比他翁同书官高爵厚的也为数不少,但只要是干犯了天条,别说巡抚,哪怕总督,该杀的杀该关的关基本没有手软的,更别说什么让你死罪变死缓,死缓变充军还给你那羊角风儿子送个状元,听都没听说过。

所以朝廷可以说是待翁家不薄,而且翁同龢又确实是死罪,你翁同龢本不该再去恨这个恨那个,可他还偏偏就不干,偏偏就恨上了李鸿章,因为在翁同龢的逻辑里,李鸿章上奏朝廷参翁同书是导致他哥充军他爹翘辫子的罪魁祸首,至于安徽巡抚丢了安徽本身就该千刀万剐这茬儿,他貌似是从来都没想过。

既然恨上了,那就要报复,报复的手段前面说了,要造铁路,不给钱;要买军舰,不给钱;要买炮弹,还是不给钱,总之是利用自己的职权竭尽全力地向李鸿章开炮。

说句老实话,翁同龢这种人其实是我比较不待见的类型,有本事下了朝之后朝阳门外带上你的家丁跟李鸿章约架去,在国家大事上报家仇雪私恨的算什么男人。

不过,尽管我们确实有理由认为翁同龢不是个东西,但这也并非表明李鸿章乃是但留清白在人间了,当时智利人把布兰科号转手卖给北洋时,开价折合白银206万两,事实上,李中堂的私有存款,远在这个数之上,根据记载,李鸿章在汇丰银行存银107万两;德华银行存银44万两;怡和洋行存银56万两;开平矿务局领存52万两;总计260万两左右,而这还只是私产的一部分。

说到底,对于北洋水师,翁同龢跟李鸿章的心态是相互矛盾的,翁师傅认为,这北洋是你李大人的私产,更何况你李二又坑死过我父兄,所以我绝对不会从朝廷的银子里多给你一分钱让你壮大私人羽翼,而李中堂则觉得,北洋水师说到底是大清的水师,理应由朝廷拨款建设,自己的私产那是给老婆孩子用的,没道理花在买船买炮上。

到底谁对谁错,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总之,北洋水师因经济问题而多年不曾添置舰船这是事实,但你真要说它是穷到底了,没钱了,那似乎也不靠谱,至于说是因为慈禧太后挪用了海军的钱去修园子才导致没钱买船,这是放屁。

事情的大致,基本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