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
今天复习一下自己以前写的《我的荨麻疹治法》。其实,一年多来,我仍然秉持这种发清两用的法子,不过用的方子更多了而已。
我治疗的荨麻疹,病程最长的,有三十多年的荨麻疹患者,吃过非常多的药,最后到我这里治疗,就这样一边发,一边清,一边养,反反复复几个周期,算下来,治疗了也有小半年了。
患者原来每天痒的,到现在一周发作一次。治疗过程中,身上皮都脱了几层。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把病邪,从深处一点一点地往体表发掉。
这病邪为什么这么深?其实都是以前用的药方向不对,一点一点压进去的。
荨麻疹这病,也说不上是病。最初起的时候,自己痒痒,也就过去了。可是一旦用了药去止痒,去控制,表面上看起来不痒了,其实是压进去了。只要时机适宜,又会发出来,你再用药止痒,又压进去了。就这样,年复一年,把这个痒给“攒”起来了。病就越来越深了,也越来越难治了。
荨麻疹一般到我手上,其实是要熬过第一关的,就是把这个病邪发出去,那就是会痒得难受得很——抓心挠肺的痒,身上挠出血痕都可能。但是很多人不理解,第一步就放弃了。
其实,不只这个病我会发。很多内科的病,我都会用发的方法。有些鼻炎、腺样体肥大,我会发得鼻水流上几天。有些四肢冷的,我会发得两个手掌全是湿疹水疱。有些湿热痤疮或脂溢性皮炎的,我会发得满脸通红瘙痒。有些失眠的,我会发得尿频不休。有些关节冷痛的,诸药无效的,我会发得泻水,甚至晕厥过去。有些喘证,我会发到发烧。有些痛经宫寒或经血血水分离的,我会发出好多血块来。
各种由里及外地发出病邪,症状五花八门,不懂的人,早就吓退了。
学中医治病,一定要学会把深的病邪往浅的地方引,最后给放出去。
我的荨麻疹治法
近几个月,我是这么治荨麻疹的,先发(激活),再清(抑制),再发(激活),再清(抑制),轮替治疗,效果确切。湿疹亦同法。
下面第一位患者,就是按照上述方式治疗的,轮替两到三回,以后只要注意饮食,就没事了。
几个方轮替使用的方法,其实在十年前的时候,我就模仿过《经方实验录》里曹颖甫的用法。他用麻桂剂后,会用清热药收官。我那时候懵懵懂懂,学了一下,却没有一直坚持使用。后来到2008年,一位老人家告诉我“九补一泻,九泻一补”八字心法(其实我也分不清,是久补还是九补,九和久发音一样),当时也试过,但不成系统。再到后来,也就是今年,学习了门纯德老先生的联合方组,才正式用得多了起来。
有些患者会发现,我经常会给他们开一到三个方子,轮替服用,效果可能会更加好,就是上面所说的原因。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粗浅使用经验。
你要我说出什么新东西,是不太可能的了。其实什么话,都让古人给说掉了,我只不过是又说一遍而已。
我用的方子,也是几百上千年前的东西,我基本上没有自己组过方子,都是用的古人的成方,在成方上组装而已。
在治疗荨麻疹的时候,首先判断一下这个患者的热证有多重(血热为常见证型,故以此为例),如果患者的病邪只是在表的话,就是他的病邪还比较浅的话,我就直接用辛凉的药——用以辛凉解表,还有凉血、活血的药,用这样的药,就能够把热及时地透出去,但是用凉药是顾忌的:寒则涩而不流,也用凉药引起气的流动速度减慢,怕把热留在深处,所以用辛凉药的时候,稍微佐一点辛温的药,让它(病邪)走得更快一点。
如果患者的热毒比较深,就需要如下操作。
第一步:因为热度比较深,就需要把热毒先透表——把热毒挖出来、透出来。
一般情况下,让病邪行走速度比较快的药是热药,用了热药、辛温之药之后,患者深处的热毒就往外走,但是用了热药之后,会加重他的热,加重他的风,让它产生更痒的感觉,甚至流鼻血。这种痒让患者很难受,所以这时候稍微加一点辛凉的药物,让患者没那么难受,患者里面的热毒又能透出来,这是辛凉的药物起了反佐的作用。
第二步:等患者透了表,将深部的病邪引到表面之后,我再转为以辛凉的、凉血的药的为主,并在里面加一点辛温的药,一举透邪外达。
等操作完第二步之后,重新再操作第一步,也就是说在治疗热毒比较深的患者的时候,需要循环操作第一步和第二步——你每挖一点深处的病邪到了表层,再用凉药透出去——挖一下,透一下,一点一点把最深的热邪给发出去,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
不过,最后还是得注意饮食,光靠医生是不行的,就需要医患配合。这里没有办法展开来细细讲。
反正对这类带过敏性质的皮炎,这么治法,有一定的效果,仅供各位同行参考。非专业人士不要随便模仿处方,吃坏了是很麻烦的。
下面是两个真实案例。
第一例
在给第一位患者治疗之前,我告诉他,喝了中药之后的前几天,荨麻疹会发得更厉害,但是只有发掉、发完了,才算真正的好。如果用药物压下去,以后还会复发。
炙麻黄9克,熟附片6克(先煎),细辛3克,黄芩9克,生地30克,荆芥6克,薏米30克,徐长卿10克,赤芍10克,生白术45克,枳壳10克,苍术10克,厚朴10克,陈皮10克。
五剂,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
忌瓜类、水果类、生的、冷的。
他吃药吃到第四天的时候,身上各处疹子开始发出来了。
我让他吃完五服药后,吃以下的方子,这服药主要是用来清的:
桑白皮10克,地骨皮20克,赤芍10克,生地30克,黄芩10克,荆芥10克,防风6克,白芷6克,茜草10克,丹参10克。
五剂,水煎服。
他吃完这些药物以后,偶尔有个像蚊子叮咬大小的包的荨麻疹。在此之前,他身上总是起一个又一个的荨麻疹,很多甚至有鸡蛋大小。
第二例
另一位患者是以前采访过我的主持人鲸雅女士,我也是给她用了先发(激活)再清(抑制)再发(激活)再清(抑制)的轮替治疗方法。
发方:生麻黄3克,炙麻黄3克,熟附片6克(先煎),细辛3克,生白术45克,枳壳15克,苍术10克,厚朴10克,陈皮10克,地骨皮15克,怀牛膝15克。
三剂,水煎服。
清方:桑白皮10克,地骨皮15克,赤芍10克,生地30克,黄芩10克,荆芥10克,防风6克,白芷6克,茜草10克,丹参10克。
三剂,水煎服。
她每次吃完药,就会感觉很困,脸上比之前更痒一些。后来是脸上痒、红、肿,皮肤摸起来粗糙,有部分小面积的脱皮。她继续喝药,后来就不怎么痒了。脖子那里还有些痒和起皮,脸上基本不痒了,也稍微光滑了一点。
我让她先吃发方再吃清方,吃完算一轮,吃了三轮。她吃完药以后荨麻疹好了。不过,后面因为休息不好,又复发了。最后仍然用这个方法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