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这一生,总在那么一些节点,突然热闹一下,然后慢慢归于平静。
我的某次经历大概就是这般的一次潮起潮落。
2016年12月的时候,我的微信公众号上一篇名为《产后发汗 自寻死路》的文章莫名其妙地在网上火了,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阅读量已超40万次,微信公众号更是招来了数万多人关注,这数量都赶上我在深圳几年看过的患者人次了。
我想跟很多朋友说,其实,范大夫没有三头六臂,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时,这二十四个小时不仅要用来上班、睡觉、吃饭、看书,还要陪伴家人,写文章的时间都是挤的,所以,几乎没有时间去为朋友们排忧解难,请原谅。
很多新来的看我文章的朋友,可能接受过一些不完全正确的治疗,但过去了就让它过去吧,往后的人生,都要用心地去过,不要做一个盲目跟风的人。
网络上的知识,都是被人筛选过的,包括我公众号里所有的内容都是,想要获得第一手的知识,一定要自己用心去学,没有人可以偷这个懒,偷懒是对自己不负责。
如果你们真想去了解中医,我希望,你们就真的去用点心。在我的微信公众号的文章《假如我当了中医老师,就这么虐学生》里,我罗列了一些入门的书籍。我也写过几篇关于自己的一些学习方法的文章,如《初时,我是这样学中医的》和《初时,我是这样学方剂的》等,供大家参考。
所以,如果你们只是来看热闹的话,我还是劝你们都散了吧!
同时我也不希望你们冲动地来找我看病,那些要从美国来的、从英国来的、从南非来的、从长沙来的、从哈尔滨来的等,请打消你们的念头。请外地患者不要因为冲动来找我,为此,我也曾经把我的出诊时间和地址都删掉了。
对于慢性病,我不可能一诊就能看好病,速成的东西,很少有好货。速效莫求,小利莫争。
在我的文章《我这医路》中,你们能看到,我的从医之路有多煎熬,我所有知识的获得的过程都不是容易的。所以,你们不可能骂几句就能轻易地动摇我心中的信念,我十几年所学的一些知识,也无法用几千字的文章来展示完,中医实在是太博大精深了,穷尽我一生也不可能学完。
所以,我希望来询问的朋友,在问之前,一定要用心去组织语言,或自己先行去了解一下相关的知识,这是对你们自己的尊重,也是对我的尊重。
如果你们没兴趣学,试着看看你们的孩子愿不愿学,最好从培养兴趣开始,当然,仍要以学业为重,中医当爱好即可,若有缘,考上中医药大学再认真学不迟。
但说实话,中医,真的不是那么好学的,我是多么希望有个师父带着我走,可惜如今这年代,这种缘分太难得,我在《致中医:远去的师徒》的文章中也有过记录。
十几年来,我家里也就存了那么五六百本书,尽管很多看得都是非常吃力的。但这也得益于这些前辈们无私写下来的经验,我才能延伸出那么一些大家喜欢的文章来,否则,我写的都是无本之木。
茫茫人海,你我一场“点赞”之交,也算是一次不经意的缘分吧!可能过了两天,看热闹的心思淡了,你们就会散去。
很多朋友,都是跟着我的公众号,看了一两年的文章了,很清楚我的脾气,不喜欢别人问重复的问题,我也不愿意说重复的话,你们多看看文章,就可以了解到多数问题的答案。我的文章几乎没有重复的,不敢说全是干货,但起码九成是。所以,这些朋友们才会一直跟着我的公众号,支持我写,每天等我更新。感恩这些一路陪着我的人,让我的人生路上不那么寂寞!
我希望,热爱中医的朋友们,不要急功近利,多久得的病,要花多久的时间去调理,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身体也是。
关于身体的修复,各个脏器要协同着进行,同时需要相当的时间来康复,并且也不以你个人的意志而转移,所以,千万不要急于求成,既然是慢性病了,那就给自己多一点时间,去琢磨,把问题琢磨透了再治,否则没想明白就动手是很容易出错的。东西吃进去了容易,再排出来就难了。
急,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慢慢来,反而比较快。
在我的微信公众号里,《我是如何变瘦的》文章中记录了一位朋友的减肥过程,这绝对是耐心与坚持的例子,很值得大家学习。
所以,喜欢阅读我文章的,你们不要急于提问,先去翻我的微信公众号里的目录,把一些基础内容看一看,我讲得已经很通俗了,也尽量写得生动有趣。
我对医疗的看法,是相对比较现实的。我一直认为,医疗是具有局限性的,它是不能解决人类的全部疾病的,我们能做的十分有限。所以,在微信公众号上来问病的人,需要你看一下我在微信公众号上写的《我的医疗观》一文,这样你才能更客观一点地对待医生和疾病。所以,不要一上来就拿医德良心绑架医生,把医生架火上去烤,医生的能力是有限的啊!
…………
中医这条路是很寂寞的,我希望我们成为路上的朋友。真的,一路走来,还在坚持中医的同班同学,已经没有几个了,在做着中医被称为大夫的人,也不知道还有几个在用中医思维。连我自己,中途都萌生过是不是入错行的念头。
这条路,什么时候才是个尽头啊?什么时候才能得到人的尊重啊?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地养家糊口啊?我只是想做一个单纯的中医而已。
希望大家好好爱护那些还在坚守的、为数不多的中医们。
在权威部门发布的《2015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我们可以看到如下数据:
2015年年末,全国中医药卫生人员总数达58万人,比上年增加3.5万人(增长6.4%)。其中: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45.2万人,中药师(士)11.4万人。两类人员较上年有所增加。
截至2015年年底,执业医师(含助理)中医类别人员总数才45.2万人,散落在14亿人口里,你能碰到几个真中医?真的少得可怜!
这一路,真的走得好寂寞!身边没有几个真正在搞中医的人,独学而无友,寂寞如雪啊!慢慢地,我学会了上网。茫茫人海,终于碰到了一些有共鸣的人。一个、两个、三个……五个、八个、十个……
每当我们讨论完一个难题后,**退下。当被子蒙头时,却又有一股难以言喻的热血在涌动!
这一路,竟还是有一些人跟你并肩作战和相互砥砺的,这感觉,真好!这样一群同龄的中医,聚在一起,天天讨论,真是人生一大快事!我希望我的这些朋友们,在这一路上,不忘初心!大家一起坚守下去,守住我们自己心中的那份信仰——心如赤子,意似钢铁。一辈子,就以钻研中医为己任,不为外物所撼动。珍惜一场医生与医生之间的缘分,以及医生与信任你的患者之间的缘分。茫茫人海,短短人生,所有的东西,都是镜花水月!但是当下,珍惜我们内心的那份坚守,一路走下去吧!最后大家的路都会越走越宽,认识的人都会越来越多。
妻子有一天问我:“你知道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愿意相信你吗?”
我说:“那是因为我厉害呗!”
她摇了摇头说:“你不要得意忘形,大前年我牙痛,你治了多久,忘了?永远不要骄傲,学无止境。”
我又问:“那你说,为什么相信我?”
她说:“应该是因为你实诚吧,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好在你长进,遇到难题,会去钻研,会去请教同行。”
我后来一想,好像还真是这么一回事。有些朋友好像就这么跟我讲过。
2016年年初的时候,我碰到这么一群人——那时我开了个中医育儿班(暂时不会再开了,责任太大),一次专门讲发热,一次专门讲咳嗽,和他们结下了一场师生缘,他们也是非常信任我的。
在中医育儿班上,我就有啥讲啥,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她们竟然没嫌弃我。很感谢这群年龄跟我差不多大的学生们,每次讲课,都帮我整理资料,让我体会到了什么叫作教学相长。随着时间慢慢地推移,现在也成了朋友一样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缘分,真的是十分奇妙。有聚就有散!随着时间的推移,缘散时,如朝露不可留!就如同还有一堆我没有看好的患者,也已经离我而去了。
想想,主要原因,可能还是我的水平有限,没有把他们的病看好。
记得我最难过的一次经历。有一位干呕的患者,在我这里看了两三个多月没有好,针灸、汤药都用了,尽我所能了,也没有效果。最后,我说就先停一停吧,容我再想想办法。所以,有时我的水平也稀松平常。
隔了半年多,自我感觉有了一些进步,对于这个问题,也有了一些想法,想联系她来商量要不要再治一下;或者问问有没有其他医生治好她,分享一下心得也行,等消息发过去时才发现,她早就把我拉黑了。
或许,这就是缘分吧!
人这一生,你可能和很多人都只是擦肩而过而已!
所以,刚看我文章的朋友们,现在,你我都只是一场“点赞”之交的缘分而已!
可能明天你就忘了我是谁,我也记不住你是谁。
咱们要好好对话,可能需要再沉淀一段时间。不要成为互相浪费时间的对象,皆因时间太宝贵了。
本书名字为《做自己的中医》,是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本书,更好地了解中医的基础知识、治疗的原理和方法,获得中医思维,能够更好地用中医知识保护自己,预防疾病。如果患病,能够更好地配合中医医生的治疗。当然,如果您能够因为这本书而更加地热爱中医,慢慢成为一名中医的医生,那更是我的荣幸。不过,在您没有成为一名中医医生之前,患有任何疾病,一定找专业的中医医生开处方,千万不要胡乱给自己开方。
另一层含义也是给我自己的勉励,坚持做自己,不为他人所干扰,坚定的用辨证论治的方法,去为患者排忧解难。
最后,祝大家都身体健康!
范怨武
2021年8月20日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