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嘉十三年(公元436年)
1 春,正月一日,皇帝刘义隆生病,不朝会。
2 正月二日,北魏主拓跋焘还宫。
3 二月六日,北燕王冯弘遣使入贡于北魏,请示说马上送儿子来做人质,北魏主拓跋焘不许,准备举兵讨伐。
二月十日,拓跋焘派出十几个使节,到东方高丽等诸国告谕讨伐北燕的原因。
刘义康矫诏诛杀檀道济
4 司空、江州刺史、永修公檀道济,立功前朝,威名甚重,左右心腹都身经百战,儿子们又有才气,朝廷对他猜疑畏惧。皇帝刘义隆久病不愈,刘湛对司徒刘义康说:“皇帝一旦驾崩,就没人能控制檀道济了。”正巧皇帝病重,刘义康向皇帝汇报,召檀道济入朝。檀道济的妻子向氏对他说:“拥有高过当世的大功,自古以来都会遭到猜忌。如今无事相召,是大祸临头了。”檀道济到京之后,逗留了一个多月。皇帝病势减轻,将要派遣他回去,船已经到了秦淮渚,还未出发,皇帝病势又突然转重,刘义康矫诏召檀道济回来,说要为他设宴饯别,将他逮捕。
三月八日,朝廷下诏称:“檀道济秘密散发财货,招诱剽悍狡猾之徒,趁着朕生病时期,图谋不轨。”将檀道济交付廷尉,连同他的儿子、给事黄门侍郎檀植等十一人,一并诛杀,只赦免了他的孙子檀孺。又杀司空参军薛彤、高进之,他们二人都是檀道济心腹,有勇力,时人比之为关羽、张飞。
檀道济被逮捕时,愤怒,目光如炬,脱下头巾,投之于地,说:“你们毁坏自己的万里长城!”北魏人听闻,喜悦道:“檀道济死,东吴小儿辈不足为惧了!”
三月九日,大赦;任命中军将军、南谯王刘义宣为江州刺史。
【华杉讲透】
人不能追求绝对安全
檀道济被逮捕时怒骂:“乃坏汝万里长城!”这就是成语“自毁长城”的出处。
檀道济全家被屠,是刘义隆的不义,朝廷的不义。无罪杀人,还捏造一个谋反的罪名,这样的朝廷,如何能治理天下!将来再有大功的将领,都要早早准备谋反,不要抱任何幻想了,因为檀道济父子十一人的性命,给他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诛杀檀道济,是为了朝廷的安全,但是,人不能追求绝对安全。安全本身,需要不断获取,并不是杀了檀道济,朝廷就一劳永逸地安全了,因为在拔除这个“隐患”的同时,也在更多文武大臣的心里,埋下了隐患。
人只能凭着大是大非的善恶标准去行事,把结果交给命运和运气,不要妄图把一切都掌握在自己手心里。
5 三月二十日,北魏平东将军娥清、安西将军古弼率领精骑一万人讨伐北燕,平州刺史拓跋婴率辽西诸军前往会师。
6 氐王杨难当自称大秦王,改年号为建义,立妻子为王后,世子为太子,设置百官,皆如天子之制,但是,也仍然向刘宋、北魏朝贡,源源不绝。
北魏攻陷龙城灭北燕,冯弘投奔高丽
7 夏,四月,北魏娥清、古弼攻打北燕白狼城,攻克。高丽派大将葛卢孟光率军数万人跟随去年北燕派来的使节阳伊到和龙迎接北燕王冯弘。高丽屯兵于临川。北燕尚书令郭生因为百姓不愿迁徙,开城门接纳北魏兵。北魏人怀疑有埋伏,不敢进入。郭生于是勒兵攻打北燕王冯弘。冯弘引高丽兵从东门入城,与郭生战于宫阙之下,郭生中流箭而死。葛卢孟光入城,命军士脱下身上破烂的军服,取北燕武库中的精良装备,并在城中大肆抢掠。
五月五日,北燕王冯弘率和龙城现有居民东迁,焚毁宫殿,大火十天都不熄灭。冯弘令妇人身穿铠甲走在队伍中间,阳伊等勒精兵在外围保护,葛卢孟光率骑兵殿后,两车并行前进,前后绵延八十余里。古弼部将高苟子准备率骑兵追击,古弼喝醉,拔刀制止,所以冯弘得以逃去。北魏主拓跋焘听闻,怒,逮捕古弼及娥清,用槛车押送到平城,都黜为门卒。
五月八日,北魏主拓跋焘派散骑常侍封拨出使高丽,令他们交出北燕王冯弘。
【华杉讲透】
冯弘的心态就是两个字——不服!他不服拓跋焘,不投降北魏,反而投奔高丽,这是他因为不服干出损人不利己的事,弃明投暗。如果他能低下自己并没有什么资本高昂的头颅,向拓跋焘跪拜称臣,那么既不会让百姓生灵涂炭,自己也不失为“安乐公”。投奔高丽,就有更悲惨的命运等着他了。
8 五月十七日,北魏主拓跋焘前往河西。
9 六月,刘宋皇帝刘义隆下诏,命宁朔将军萧汪之率军讨伐变民首领——“蜀王”程道养。萧汪之军抵达郪口,帛氐奴请降。程道养兵败,退回郪山。
10 夏国末代皇帝赫连定被吐谷浑俘虏,送往西方时,杨难当乘势占据上邽。秋,七月,北魏主拓跋焘派骠骑大将军、乐平王拓跋丕,尚书令刘絜督河西、高平诸军以讨伐杨难当,发动攻击前,先派平东将军崔赜带着诏书去晓谕杨难当。
11 北魏散骑侍郎游雅出使刘宋,做友好访问。
12 七月十日,刘宋零陵王(晋国末代皇帝司马德文的儿子)的娘亲、太妃褚氏去世,刘宋朝廷追谥其为晋恭思皇后,按晋朝皇家礼仪安葬。
13 八月,北魏主拓跋焘在河西打猎。
14 北魏主拓跋焘派广平公张黎征发定州兵一万二千人,开凿莎泉道路。
15 九月二日,北魏乐平王拓跋丕等大军抵达略阳。杨难当惧怕,请求接受诏令,把上邽守兵撤回仇池。诸将商议,认为:“不诛杀他们的酋长豪帅,大军还师之后,他们必然又相聚为乱。再说,大军远出,什么东西也没抢到,军用物资无法充实,也没有战利品来赏赐将士。”拓跋丕准备听从大家的意见,中书侍郎高允是拓跋丕的军事参谋,进谏说:“如果像诸将说的那样做,那是伤害百姓归化之心,大军还师之后,他们必定马上作乱。”拓跋丕于是停止,抚慰归附的百姓,秋毫不犯,秦陇地区于是安定下来。
杨难当任命他的儿子杨顺为雍州刺史,镇守下辨。
【华杉讲透】
“不赏边功防黩武”,就是这个意思,诸将的意见,防止作乱都是假的。“大众远出,不有所掠,无以充军实,赏将士”,这句话才是关键,大家打仗,是为了升官发财,如果白跑一趟,没有安排抢劫,就让军心失望了。这就是君臣异利,君王要政治安定,将士们要抢劫发财,稍不注意,就会被他们的意见误导。
16 高丽拒绝向北魏交出北燕王冯弘,遣使奉表,声称“当与冯弘一起尊奉君王教化”。北魏主拓跋焘认为,高丽违抗诏书,商议讨伐,准备征发陇右骑兵。刘絜说:“秦陇地区新归附的百姓,应当优先免除差役,等他们休养生息,富饶充实,然后再用他们。”乐平王拓跋丕说:“和龙刚刚平定,应该广修农桑,以充实军用,然后进取,则高丽一举可灭。”拓跋焘于是停止。
17 九月五日,刘义隆封皇子刘濬为始兴王,刘骏为武陵王。
18 冬,十一月一日,北魏主拓跋焘前往稒阳,驱赶野马于云中,设置野马苑。
闰十一月五日,还宫。
19 当初,高祖刘裕攻克长安,得到古人制造的铜制浑天仪,架构虽然完整,但是七星(日、月、金、木、水、火、土)已经残缺。这一年,皇帝下诏,命太史令钱乐之重新铸造浑天仪,直径六尺八分,以水作为动力转动,可以观测日出、日落和天上群星,与天象相应。
20 柔然与北魏断绝和亲,侵犯北魏边境。
吐谷浑王慕璝去世,慕利延即位
21 吐谷浑惠王慕璝去世,弟弟慕利延继位。
元嘉十四年(公元437年)
1 春,正月十二日,北魏北平宣王长孙嵩去世。
2 正月十五日,刘宋大赦。
3 二月九日,北魏主拓跋焘进入幽州。三月二日,拓跋焘任命南平王拓跋浑为镇东大将军、仪同三司,镇守和龙。二月四日,拓跋焘还宫。
4 皇帝派散骑常侍刘熙伯出使北魏,讨论公主出嫁事宜,不巧皇帝的女儿去世,于是停止。
5 夏,四月,赵广、张寻、梁显等各自率众投降。别将王道恩斩程道养,送来首级,变民余党全部平定。
四月二日,朝廷任命辅国将军周籍之为益州刺史。
6 北魏主拓跋焘因为地方官员大多贪污,夏,五月十五日,下诏吏民可以举报郡守、县令的不法行为。于是奸猾之徒专求长官的过失,勒索要挟,横行乡里。而长官们呢,一律降尊纡贵和他们结交,而贪纵如故。
7 五月二十二日,北魏主拓跋焘进入云中。
8 秋,七月十五日,北魏永昌王拓跋健等征讨山胡白龙余党于西河,将他们消灭。
9 八月一日,北魏主拓跋焘进入河西。九月十二日,还宫。
10 九月二十五日,北魏主拓跋焘派使者拜吐谷浑王慕利延为镇西大将军、仪同三司,改封西平王。
11 冬,十月一日,北魏主拓跋焘进入云中。十一月一日,还宫。
12 北魏主拓跋焘再次派散骑侍郎董琬、高明等多带金帛,出使西域,招抚九国。董琬等到了乌孙,乌孙王非常喜悦,说:“破落那、者舌二国皆欲称臣致贡于魏,只是找不到门路而已,如今使君应该去抚慰他们。”于是派向导、翻译送董琬到破落那,送高明去者舌。各国听闻,争相派遣使者跟随董琬等入贡,一共十六国。从此每年朝贡不绝。
沮渠牧犍迎娶北魏公主
13 北魏主拓跋焘把他的妹妹、武威公主嫁给河西王沮渠牧犍为妻,河西王派宋繇奉表到平城谢恩,并且问他的母亲及公主应该怎么称呼。拓跋焘让群臣商议,都说:“母以子贵,妻从夫爵。沮渠牧犍的母亲宜称河西国太后,公主在河西则称王后,在京师则称公主。”拓跋焘听从。
当初,沮渠牧犍娶了凉武昭王李暠之女,等到北魏公主来,李氏和她的母亲尹氏迁居酒泉。不久,李氏去世,尹氏抚摸女儿尸体,不哭,说:“你国破家亡,今天死,已经是死晚了。”沮渠牧犍的弟弟沮渠无讳镇守酒泉,对尹氏说:“你的孙子们都在伊吾(李宝逃奔伊吾,参见公元423年记载),你想要去和他们团聚吗?”尹氏不知道他这话是什么意思,骗他说:“我的子孙漂**,托身异域,我余生无几,当死在此地,不再去野蛮地区当鬼了。”
不久,尹氏秘密逃奔伊吾。沮渠无讳派骑兵把她追上,尹氏对追骑说:“沮渠无讳许诺让我回北方,怎么又来追我!你们要我回,就取下我首级送回,我是绝不会活着回去的。”追骑不敢逼,退回。尹氏最后死在伊吾。
【华杉讲透】
乱世总有这些女人的故事,她们作为公主嫁给邻国,后来自己的国家被消灭,她不再有政治地位,丈夫要和其他国家联姻,她就得让位。曾经沧海难为水,李氏死了,尹氏倒是硬气!
14 沮渠牧犍派将军沮渠旁周入贡于北魏,北魏主拓跋焘派侍中古弼、尚书李顺赐给他侍臣衣服,并征召世子沮渠封坛入侍。这一年,沮渠牧犍派沮渠封坛到北魏,同时,也遣使到建康,献上杂书及敦煌赵[img align="bottom" alt="" class="rareFont" src="images/092543734962.jpg" /]所撰《甲寅元历》,并求杂书数十种,皇帝都给了他。
李顺从河西回来,拓跋焘问他:“你往年所言取凉州之策,朕因为东方有事,未及办理。如今和龙已平,我想就在今年西征,可以吗?”李顺回答说:“臣以前说的话,从今天来看,也没有错。但是国家戎车屡动,士马疲劳,西征的计划,请过几年再说吧。”拓跋焘于是停止。
元嘉十五年(公元438年)
1 春,二月七日,刘宋朝廷任命吐谷浑王慕利延为都督西秦州、河州、沙州三州诸军事,镇西大将军,西秦州、河州二州刺史,陇西王。
2 三月十三日,北魏主拓跋焘下诏,命和尚年五十以下者,全部还俗。
3 当初,北燕王冯弘到了辽东,高丽王高琏遣使慰劳他说:“龙城王冯君,光临敝国郊野,士马疲劳吗?”冯弘羞惭愤怒,以皇帝名义斥责高琏。高丽将冯弘安置在平郭,不久又迁到北丰。冯弘一向侮辱高丽,政刑赏罚,还像在自己国家一样。高丽于是夺走他的侍女,又抓走太子冯王仁为人质。冯弘怨恨高丽,遣使到建康上表,请求迎接他南下,皇帝刘义隆派使者王白驹等去迎接他,并下令高丽准备行装,遣送冯弘。高丽王不愿意放冯弘南下,派将军孙漱、高仇等杀冯弘于北丰,并杀了他的子孙十余人,谥号冯弘为昭成皇帝。王白驹等率所领七千余人掩讨孙漱、高仇,杀高仇,生擒孙漱。高丽王以王白驹等专擅诛杀,逮捕王白驹,送到建康。刘义隆因为高丽是远方盟国,不愿违背高丽王的意见,将王白驹等关进监狱,但不久就赦免释放了。
【华杉讲透】
与人相处要随时调整自己和别人的关系
做人,最重要的是要随时调整自己的位置,特别是随时调整自己和别人的关系,如果别人的位置超过了自己,不管是因为他上升了,还是自己下降了,都要马上主动调适到新关系,不要老记着当初我比他高的时候,或者我和他差不多的时候。如果你不会做人,别人就要教你做人。像冯弘这样,夺走他的侍女,抓走他的儿子,就是教他做人了。他拒绝学习,就被杀了。
4 夏,四月,娶已故的黄门侍郎殷淳女儿为太子刘劭妃。
5 五月九日,北魏大赦。
6 五月二十七日,北魏主拓跋焘进入五原。秋,七月,从五原出发,北伐柔然。命乐平王拓跋丕督十五将出东道,永昌王拓跋健督十五将出西道,拓跋焘自己出中道。至浚稽山,又将中路军一分为二:陈留王拓跋崇从大泽向涿邪山,拓跋焘从浚稽北向天山,向西登上白阜山,不见柔然而还。当时漠北大旱,无水草,人马多死。
7 冬,十一月一日,日食。
8 十二月二十二日,北魏主拓跋焘抵达平城。
9 豫章人雷次宗好学,隐居庐山。曾经被征召为散骑侍郎,不来。这一年,雷次宗以处士(没有当过官的士人)身份被征召到建康,为他开馆于鸡笼山,让他收徒教授。皇帝刘义隆雅好文艺,命丹阳尹庐江何尚之立玄学,太子率更令(掌太子宫禁门卫)何承天立史学,司徒参军谢元立文学,加上雷次宗的儒学,一共为四学。谢元,是谢灵运的族弟。皇帝刘义隆数次到雷次宗学馆,令雷次宗穿便服侍讲,物资供应非常丰厚。又任命雷次宗为给事中,雷次宗还是不接受。过了很久,仍回到庐山。
【司马光曰】
《易经》说:“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孔子曰:“辞达而已矣。”然而,史学只是儒学的一部分,文学只是儒者休闲的小事;至于老、庄虚无,根本就不是应该教的。学习是为了求道;天下无二道,怎么会有四学呢!
【华杉讲透】
读史的目的是积蓄自己的品德
司马光之言,是标准的儒家态度,我完全理解,而且赞同。
“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读史的目的不是研究历史,而是积蓄自己的品德,所以读《资治通鉴》,主要是以历史人物为镜鉴,以他们的话为教诲,以他们的失败为教训,修养自己的品德,而不是为了搞清谁跟谁怎么回事,或者知道别人所不知道的历史传奇,那就成了“索隐行怪”,求索隐暗的事情,而行怪迂之道,是儒家所反对的了。
子曰:“辞达而已矣。”意思表达到位就可以了,不必追求文辞怎么样。为什么呢?追求文辞优美绚丽,可能反而因韵害意。比如翻译家讲,翻译也要信达雅,一个“雅”字,就把翻译毁掉了。举一个例子,乔布斯的Stay hungry, Stay foolish,翻译成“保持饥饿,保持愚蠢”,就辞达而已,到位了,但是翻译家追求“雅”,翻译成“求知若饥,谦卑若愚”,就把乔布斯的意思全毁了,因为饥饿就是饥饿,是关于上进的欲望,而不是指知识。华为公司说:“基层要有饥饿感,中层要有危机感,高层要有使命感。”为什么呢?因为高层都有钱了,他们不饥饿,就没有斗志,所以要他们有使命感。而乔布斯的意思是,永远都要保持饥饿感,要“贪得无厌”,因为有钱了就厌倦了。就像拿破仑晚期说:“我的将军们都打不了仗了,因为他们太有钱了。”
德鲁克说:“专业人士不应该追求自己的表现。”就是说,你解决问题就行,不要追求自己姿势优美。翻译家的信达雅,应该把“雅”字去掉。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如果研究文学,需要太多时间,太奢侈了。王阳明幼年就能作诗,但是他成年之后,为了一心求道,把作诗放下了。因为如果你不是那方面的天才,就要花大量时间学习和练习,花不起那个时间。司马光认为,皇帝更不应该在这些末技上花时间。
最后一个问题,天下无二道,皇帝不应该既学儒家,又学道家。这一点我体会很深,学习不是为了晓得些道理,而是知行合一,是一种行动反射,面对一件事情,儒家的看法和处理方式,与道家完全不一样,你会怎么做,那就是你的学问。
一个人选择一种哲学,因为他本身就是那样的人。维特根斯坦在剑桥大学做哲学教授,学校要求他给学生讲哲学史,他拒绝了,他说:“哲学家不应该讲别人的哲学。”我写了《华杉讲透论语》等儒家四书和王阳明《传习录》系列,很多读者问我什么时候写《道德经》,我说我根本不懂《道德经》,因为那不是我的哲学。就是这个道理。也举一个例子,什么是道?《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我就秒懂,马上知道要怎么做。《道德经》说:“道可道,非常道”,我就不知道怎么践行这句话。
元嘉之治
10 皇帝刘义隆性情仁厚恭俭,勤于为政,守法而不严峻,宽容而不放弛。百官都长久在职,郡守、县令以六年为一个任期,官吏从不轻易免职,民心有所依靠。三十年间,四境之内,晏安无事,户口繁衍;差役赋税,只限于正常规定,没有额外需索,百姓晨出暮归,只是从事自己的生业而已。街巷之内,讲诵读书之声相闻;士人重视操守,乡里也以轻薄为耻。江南风俗,这是最好的时代。后人言政治者,皆称之为元嘉之治。
【华杉讲透】
困难能帮我们认识自己,提升自己
国家和人一样,因为国家就是人,励精图治,取得成功,这是建国大业。知道创业艰难,勤勉守业,这就形成治世。治世积累三十年,就到了极盛时期,成为盛世。盛世就放松了,骄傲了,膨胀了,就要出问题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明进步的动力,来源于应对挑战,一定要有外部挑战,有困难,才能帮助我们认识自己,约束自己,调整自己,磨砺自己。否则,都会自我膨胀,然后原地爆炸。
元嘉十六年(公元439年)
1 春,正月二十五日,司徒刘义康进位为大将军、领司徒,南兖州刺史;江夏王刘义恭进位为司空。
2 北魏主拓跋焘进入定州。
3 当初,高祖刘裕遗诏,令诸子依长幼次序镇守荆州。临川王刘义庆在荆州八年,朝廷打算替换,按次序应该是南谯王刘义宣。皇帝认为刘义宣平庸粗鄙,不用他。二月五日,任命衡阳王刘义季为都督荆州、湘州等八州诸军事、荆州刺史。
刘义季曾经在春月出去打猎,有一个老父穿着蓑衣耕田,不让道,左右呵斥他,老父说:“沉迷于游猎,是古人所戒忌的。如今阳和布气,正是春耕时节,一日不耕,就错过了农时,奈何为了打猎之乐,而驱斥老农呢!”刘义季停马说:“贤者也!”下令赐给他食物,老农推辞说:“大王不侵夺农时,则境内之民都能吃饱大王之食,老夫何敢单独受大王之赐!”刘义季问他的名字,不告而退。
【华杉讲透】
春天不打猎,这是自古以来的规矩,因为春天是动物的繁殖时间,春天不猎,才能维持自然界的生生不息,所以有民谣说:“劝君莫食三月鲫,万千鱼仔在腹中。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待母归。劝君莫食三春蛙,百千生命在腹中。”刘义季身为一方藩王,春月出猎,是该被老农训斥了。
4 三月,北魏雍州刺史葛那入寇上洛,刘宋上洛太守镡长生弃郡逃走。
5 三月七日,北魏主拓跋焘还宫。
6 杨保宗与哥哥杨保显从童亭逃奔北魏。三月二十六日,北魏主拓跋焘任命杨保宗为都督陇西诸军事、征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秦州牧、武都王,镇守上邽,并把公主嫁给他为妻;任命杨保显为镇西将军、封晋寿公。
7 河西王沮渠牧犍与他的嫂子李氏通奸,兄弟三人轮流宠幸她。李氏与沮渠牧犍的姐姐一起毒害北魏公主,北魏主拓跋焘派解毒医生乘坐驿车前往救治,得以治愈。拓跋焘征召李氏,沮渠牧犍不交人,给李氏很多财产,让她居住在酒泉。
北魏每次派使者到西域,常下诏命沮渠牧犍派向导护送出流沙。使者从西域回来,到了武威,沮渠牧犍左右有人对北魏使者说:“我家大王听到蠕蠕(柔然)可汗妄言说:‘去年魏天子亲自来讨伐我,士兵和战马病疫而死,大败而还;我生擒了他的大弟弟、乐平王拓跋丕。’我家大王大喜,宣言于国。又听说,柔然可汗遣使告诉西域诸国,声称:‘魏国已经削弱,如今天下,唯我为强,如果再有魏使,不要再供奉他们。’西域诸国颇有二心。”使者回来,将情况报告给拓跋焘。拓跋焘派尚书贺多罗出使凉州,观察虚实,贺多罗回来,也说沮渠牧犍虽然表面上仍执守臣礼,内心实际上已经叛离乖张。
拓跋焘想要讨伐沮渠牧健,问崔浩意见。崔浩回答说:“沮渠牧犍逆心已露,不可不诛。官军往年北伐,虽然没有斩获,实际上也没有什么损失。战马三十万匹,在道上死伤不满八千,常年老死的也不下一万匹。而远方的人对此不了解,以为我们衰弱损耗,不能复振。如今出其不意,大军猝至,他们必然惊骇慌乱,不知所为,必定可以把他擒获。”拓跋焘说:“善!我也这么看。”于是大集公卿,议于西堂。
弘农王奚斤等三十余人都说:“沮渠牧犍,只是西部边陲一个下等国家,虽然心不纯臣,但是继承他父亲的王位以来,从来没有断过进贡。朝廷待之以藩臣,妻之以公主;如今其罪恶未彰,应该加以宽恕。国家新征蠕蠕,士马疲敝,未可大举。况且,他们的土地都是盐碱地,贫瘠难得水草,大军既至,他必定婴城固守。攻城不能攻拔,野外又抢掠不到粮食,这是危险之道。”
当初,崔浩厌恶尚书李顺,李顺出使凉州,往返十二次,拓跋焘认为他很有才能。凉武宣王沮渠牧犍数次与李顺游宴,对其群臣下属说一些骄慢之语;担心李顺向拓跋焘打小报告,就以金银财宝塞到李顺怀里,李顺也为他隐瞒。崔浩知道了这些事,秘密报告拓跋焘,拓跋焘不信。等到商议讨伐凉州,李顺与尚书古弼都说:“从温圉水以西,一直到姑臧,地面全是枯石,绝无水草。当地人说,姑臧城南天梯山上,冬有积雪,深至丈余,春夏消释,下流成川,居民引以灌溉。他们如果听闻我大军抵达,决开水渠,水源就会断绝。环城百里之内,地不生草,人马饥渴,难以久留。奚斤等人的意见是对的。”
拓跋焘于是命崔浩与奚斤等相互辩论。众人没有其他什么话,只说“那边没有水草”。崔浩说:“《汉书·地理志》称‘凉州之畜为天下饶’,如果没有水草,牲畜何以繁殖?又,汉朝不会在没有水草的地方修筑城郭,建立郡县。况且山上的雪融化,最多仅能收敛尘土,怎么能通渠灌溉呢!此言大为欺诬。”李顺说:“耳闻不如目见,我曾经亲眼看见,你有什么资格跟我辩论呢?”崔浩说:“你受人金钱,欲为之游说,认为我没有亲眼看见,便可以欺骗吗!”拓跋焘在屏风后面,隐约听见,于是出来见奚斤等,辞色严厉,群臣不敢复言,唯唯诺诺而已。
群臣既出,振威将军、代人伊馛对拓跋焘说:“凉州如果没有水草,他们何以立国?众议皆不可用,应该听崔浩的。”拓跋焘赞同。
夏,五月十四日,拓跋焘治兵于西郊;六月十一日,从平城出师。命侍中、宜都王穆寿辅佐太子拓跋晃监国,裁决留守政府事务,内外都听他节制。又派大将军、长乐王稽敬,辅国大将军、建宁王拓跋崇率二万人屯驻沙漠以南,防备柔然。命公卿发布文告,指控河西王沮渠牧犍十二条罪状,并且说:“你如果能亲率群臣,带着贡物远迎,谒拜于我马首之前,这是上策。等我六军兵临城下之后,自己反绑双手,带着空棺材来投降,这是次策。如果执迷不悟,困守穷城,不能及时醒悟,将身死族灭,为世大戮。你自己考虑清楚,自求多福!”
8 六月十六日,刘宋朝廷改封陇西王吐谷浑慕利延为河南王。
拓跋焘灭北凉,统一北方
9 拓跋焘从云中渡过黄河,秋,七月七日,抵达上郡属国城。七月二十日,留下辎重,布置诸军战斗序列,命抚军大将军、永昌王拓跋健,尚书令刘絜与常山王拓跋素为前锋,两道并进;骠骑大将军、乐平王拓跋丕,太宰、阳平王杜超为后继;以平西将军源贺(秃发辱檀的儿子,入北魏后改姓源)为向导。
拓跋焘问源贺以取凉州方略,源贺回答说:“姑臧城旁有四部鲜卑,都是臣祖父的旧民,臣愿处于军前,宣告国家威信,示之以祸福,他们必定相率而归命。外援既服,然后取其孤城,易如反掌。”拓跋焘说:“善!”
八月二日,永昌王拓跋健缴获河西畜产二十余万头。
河西王沮渠牧犍听闻北魏大军杀到,大吃一惊,说:“怎么会这样!”用左丞姚定国计,不肯出迎,求救于柔然。又派他的弟弟、征南大将军沮渠董来将兵一万余人出战于城南。沮渠董来军望风奔溃。刘絜听信巫师的话,认为日辰不吉利,收兵不追,董来于是得以逃回城中。拓跋焘由此对刘絜甚为愤怒。(此处可再复习《孙子兵法》,沮渠董来军为什么会望风奔溃,因为从兵法上说,在自己国境内作战,处于“散地”,军心散,一害怕,就跑回家了,容易出现逃兵。沮渠牧犍应该坚壁清野,婴城固守,不要慌忙派兵出城作战。)
八月四日,拓跋焘抵达姑臧城下,遣使晓谕沮渠牧犍,命他出降。沮渠牧犍听闻柔然欲入寇北魏边境,侥幸寄望于拓跋焘会东还救援,于是婴城固守;但是,他哥哥的儿子沮渠祖翻城墙出降,拓跋焘掌握了他的全部内情,于是分军包围。源贺引兵招降了凉州诸部三万余篷帐,所以拓跋焘得以专攻姑臧,没有后顾之忧。
拓跋焘见姑臧城外水草丰饶,由此痛恨李顺,对崔浩说:“你之前的话,如今果然应验。”崔浩说:“臣之言不敢不实,一直如此。”
拓跋焘准备讨伐凉州时,太子拓跋晃也有犹疑。至此,拓跋焘赐给太子诏书说:“姑臧城东、西门外,涌出清泉,合于城北,水势大如江河。余水从沟渠流入沙漠,其间都是水草,没有干燥旱地。所以下这道诏书给你,打消你的疑虑。”
10 八月八日,刘宋皇帝刘义隆立皇子刘铄为南平王。
11 九月二十五日,河西王沮渠牧犍哥哥的儿子沮渠万年率所部投降北魏。姑臧城溃,沮渠牧犍率其文武五千人双手反绑请降,拓跋焘为他松绑,对他保持礼遇。收其城内户口二十余万,仓库珍宝不可胜计。派张掖王秃发保周、龙骧将军穆罴、安远将军源贺分别宣示诸郡,杂胡降者又数十万。
当初,沮渠牧犍任命他的弟弟沮渠无讳为沙州刺史、都督建康以西诸军事、领酒泉太守;沮渠宜得为秦州刺史、都督丹岭以西诸军事、领张掖太守;沮渠安周为乐都太守;堂弟沮渠唐儿为敦煌太守。等到姑臧城破,拓跋焘派镇南将军、代人奚眷攻击张掖,镇北将军封沓攻击乐都。沮渠宜得烧毁仓库,西奔酒泉;沮渠安周南奔吐谷浑,封沓掳掠数千户而还。奚眷进攻酒泉,沮渠无讳、沮渠宜得收遗民奔晋昌,再到敦煌投奔沮渠唐儿。拓跋焘派弋阳公元絜镇守酒泉,另外派将领镇守武威、张掖。
拓跋焘在姑臧摆设酒宴,对群臣说:“崔公智略有余,他再怎么料事如神,我都不以为奇了。伊馛弓马之士,而所见与崔公相同,深可奇也!”伊馛善射,能拽着牛倒行,跑起来能赶上奔马,而性情忠谨,所以拓跋焘特别宠爱他。
拓跋焘西征时,穆寿送到黄河边,拓跋焘嘱咐他说:“郁久闾吴提(柔然可汗)与沮渠牧犍相互交结,关系很深,听闻朕讨伐沮渠牧犍,郁久闾吴提必定犯我边塞,所以,朕给你留下壮兵肥马,让你辅佐太子。秋收之后,即刻发兵到沙漠以南,分伏要害以待虏至。引他们深入,然后出击,战无不克。凉州路远,朕不能回来救援,你不要违背我的话!”穆寿顿首受命。但是,穆寿信任中书博士公孙质,以他为军师。穆寿、公孙质都相信卜筮,认为柔然必定不来,不做防备。公孙质,是公孙轨的弟弟。(这里再学习《孙子兵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不能料定敌人不会来攻击,要有准备他来了我也不怕。他来不来,跟我做不做准备根本没关系,怎么能相信卜筮,算了一卦说敌人不会来,就不做防备呢?穆寿这是不可救药的愚蠢,皇帝交代的事情,根本不应该思考判断,就应该照办。他却要“任其私智”,自作主张。)
柔然敕连可汗郁久闾吴提听闻拓跋焘攻打姑臧,乘虚入寇,留他的哥哥郁久闾乞列归牵制驻防北镇的北魏长乐王嵇敬、建宁王拓跋崇,自己率精骑深入,直扑善无七介山,平城大骇,居民争相奔走进入中城。穆寿不知所为,想要关闭西郭门,请太子避保南山,窦太后坚决反对,这才停止。派司空长孙道生、征北大将军张黎出城,在吐颓山拒战。正巧嵇敬、拓跋崇击破郁久闾乞列归于阴山之北,生擒乞列归,并其伯父郁久闾他吾无鹿胡及将帅五百人,斩首一万余级。郁久闾吴提接到消息,遁去;北魏军追击,追到沙漠以南,然后还师。
冬,十月一日,拓跋焘东还,留乐平王拓跋丕及征西将军贺多罗镇守凉州,迁徙沮渠牧犍宗族及吏民三万户于平城。
12 十月三日,秃发保周率诸部鲜卑占据张掖,背叛北魏。
13 十二月十六日,太子刘劭加元服,大赦。刘劭眉清目秀,好读书,精于骑马射箭,喜欢延揽宾客;他想要的,皇上必定满足他,东宫卫队与羽林军规模相等(为刘劭以东宫兵弑逆埋下伏笔)。
14 十二月二十三日,北魏主拓跋焘抵达平城,因为柔然入寇,并没有造成大的损失,所以穆寿等得以不被诛杀。
拓跋焘仍把沮渠牧犍当妹夫看待,保留他的征西大将军、河西王爵位。沮渠牧犍的母亲去世,葬以太妃之礼;并为武宣王沮渠蒙逊设置守冢人家三十户。
凉州自张氏以来,号称人才济济。沮渠牧犍尤其喜爱文学,任命敦煌人阚骃为姑臧太守,张湛为兵部尚书,刘昞、索敞、阴兴为国师助教,金城人宋钦为世子洗马,赵柔为金部郎(掌财帛运输),广平人程骏、程骏的堂弟程弘为世子侍讲。拓跋焘攻克凉州,对这些人都礼而用之,任命阚骃、刘昞为乐平王拓跋丕从事中郎。安定人胡叟,年少有俊才,前往投奔沮渠牧犍,沮渠牧犍对他不太看重,胡叟对程弘说:“贵主居僻陋之国,而僭称王位,违背礼制,以小事大,而心不纯一,外表向慕仁义,而内心实无道德,其灭亡可以翘足而待也。我将择木而栖,先到魏国;与你暂别,不久就会相聚。”于是前往北魏。过了一年多,沮渠牧犍失败。拓跋焘认为胡叟有先见之明,拜为虎威将军,赐爵始复男。河内人常爽,世代寓居凉州,不受北凉礼命,拓跋焘任命他为宣威将军。河西右相宋繇跟从拓跋焘到平城,不久去世。
【华杉讲透】
遇事要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和做什么
胡叟看待沮渠牧犍的话,非常典型:“以小事大而心不纯壹,外慕仁义而实无道德。”这样的人太多了!以小事大而心不纯壹,使他不得不屈居人下,但内心不服,不服就是罪!你不服,人家也知道,知道什么呢?知道你养不熟,始终是个祸害,所以一定要铲除你才行。外慕仁义而实无道德,这就更普遍了,你问他的内心,他也是“真心”向慕仁义的,但是不能知行合一,一遇到具体事情的时候,他就什么都干得出来。
沮渠牧犍这样的人,他不是真懂道理,满嘴仁义道德的时候,他不懂自己在说什么;做那些不仁不义的事情的时候,他也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必须有别人来教他做人。
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和做什么,这很重要,但是,人们往往体现为四个不知道:
做之前,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做之中,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做之后,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你有四个不知道,但是,别人看你,却一目了然,“如见其肺肝然”,肝肺都给你看穿了,知道你在干什么。拓跋焘就是这样看沮渠牧犍的。
15 拓跋焘任命索敞为中书博士。当时北魏朝廷正崇尚武功,贵游子弟不以讲学为意。索敞为博士十余年,勤于诱导,肃而有礼,贵游子弟都敬畏他,跟随他学习,很多人都有成就,前后显达至尚书、州牧、郡守者数十人。常爽在温水西岸设置学馆,教授七百余人;常爽设立赏罚条例,弟子事奉他,如同事奉严厉的君王。由此北魏儒风兴起。高允每每称赞常爽训厉有方,说:“文翁以柔胜,先生以刚克,立教方法虽然不同,教化人才的效果,却是一样的。”(文翁,是汉景帝时期蜀郡太守,仁爱好教化,选拔郡县小吏开敏有才者到京师受业博士,又在蜀郡修起学馆,在成都街市中招收下县子弟入学,并为学生免除赋税,由此开蜀郡风俗教化。)
陈留人江强,寓居凉州,献上经、史、诸子百家书籍一千余卷及书法,也拜为中书博士。拓跋焘命崔浩监秘书事,负责整理历史文献;任命中书侍郎高允、散骑侍郎张伟参与工作。崔浩上奏说:“阴仲达、段承根,也是凉州美才,请他们参与同修国史。”于是也都任命为著作郎。殷仲达是武威人;段承根是段晖之子。
崔浩收集各家历法,考校汉元以来日食、月食及金木水火土五星运行度数,并纠正前史错失,编撰《魏历》,完成之后,给高允看。高允说:“汉高祖元年十月,五星聚集于东井,此是历术上一个浅显的错误;如今我们讥刺汉史,却不能发现这个错误,恐怕后人讥讽我们,就像我们今天讥讽古人一样。”崔浩问:“错误在哪里?”高允说:“按照《星传》:‘金星、水星常环绕太阳运行。’十月,太阳在尾宿、箕宿二星座之间,黄昏时没于申南,而东井星才刚刚出于寅北,二星如何能背日而行?这是史官为了显示它的神奇,不再以理推算。”崔浩说:“天象变异,有什么不可能?”高允说:“这不可以空言相争,应该再仔细查一查。”在座的人都不赞同高允的话,唯独东宫少傅游雅说:“高君精于历数,应当所言不虚。”后来,又过了一年多,崔浩对高允说:“你之前所论,我本来并没有在意,后来重新考究,果然像你说的那样。五星是在之前三月聚集于东井,不是十月。”众人于是叹服。高允虽然通晓历法,但平时并不跟人讨论宣扬自己的本事,只有游雅知道。游雅数次以灾异问高允,高允说:“阴阳灾异,知之甚难;既已知之,又怕泄露天机,不如不知。天下妙理至多,你何必问这个!”游雅于是停止。拓跋焘问高允:“为政以何为先?”当时北魏多封禁良田,高允说:“臣年少时地位低贱,只知道农事。如果国家广田积谷,公私有备,则饥馑不足为忧矣。”拓跋焘于是下令解除田禁,把良田交还百姓。
16 吐谷浑王慕利延听闻北魏攻克凉州,大惧,率众西遁,逾过沙漠。北魏主拓跋焘因为慕利延的哥哥慕璝有擒赫连定之功,遣使招抚晓谕他,慕利延于是回到故地。
17 氐王杨难当将兵数万入寇北魏上邽,秦州人多响应他。东平人吕罗汉对镇将拓跋意头说:“杨难当人多,如果我们不马上出战,示之以弱,军心离散沮丧,城就守不住。”拓跋意头派吕罗汉率精骑一千余人出城,冲击杨难当阵地,所向披靡,杀其左右骑兵八人,杨难当大惊。正巧这时拓跋焘以玺书谴责杨难当,杨难当引兵退回仇池。
【华杉讲透】
这是《孙子兵法·军争篇》的治气,如果敌人大军前来攻城,众寡悬殊,军心震恐,就容易有人叛变投敌,那城就守不住。趁敌人立足未稳,也想不到我们敢出城作战,先出其不意打他一个小胜仗,得手便走。这样,敌人的气焰被打下去了,我军士气振作起来,有信心了,这才能守城。
所以,善战者,善于治气,能治自己的气,也能治敌人的气,把自己的士气治得高高的,把敌人的士气治下去。
18 南丰太妃司马氏(晋国海盐公主)去世,是故营阳王(刘义符)的王后。
19 刘宋赵广、张寻等再次谋反,伏诛。
元嘉十七年(公元440年)
1 春,正月二十日,逃亡到敦煌的沮渠无讳入寇北魏酒泉,北魏弋阳公元絜轻敌,出城和他谈话。正月二十三日,沮渠无讳生擒元絜,包围酒泉。
2 二月,北魏代理通直常侍邢颖出使刘宋。
3 三月,沮渠无讳攻陷酒泉。
4 夏,四月一日,日食。
5 四月二十三日,沮渠无讳入寇北魏张掖,背叛北魏的秃发保周屯驻删丹。四月二十九日,北魏主拓跋焘派抚军大将军、永昌王拓跋健督诸将征讨。
6 司徒刘义康专总朝权。皇帝刘义隆长年羸弱多病,一旦劳心劳力,病就发作,屡次病危。刘义康尽心营奉,药食不是自己亲口尝过,都不进给刘义隆,或者一连几晚都不睡觉,内外众事,都是他独断施行。刘义康喜欢工作,亲自修改公文,无不精尽。皇上于是把很多事都交给他办,凡是他所陈奏的,无不批准;方伯以下,都由刘义康选用,生杀大事,就以录尚书事的身份裁决。势倾远近,朝野之人都争相趋赴于他,每天早上,府门常有车数百乘,刘义康倾身接见,未尝懈怠厌倦。又能强记,耳目所经,终身不忘;喜欢在大庭广众之下,炫耀他的记忆力,以示聪明。官员之中干练的,大多得到他的赏识任用。刘义康曾经对刘湛说:“王敬弘、王球之流,有什么能力!坐取富贵,让人想不通!”但是,他一向没有学问,不识大体,朝士中有才用者都引入自己司徒府,而司徒府幕僚中没有能力或忤逆他旨意的,则斥退为其他机构官员。自以为兄弟至亲,对刘义隆不再执守君臣之礼,率心而行,毫无猜疑防备。又私自设置卫士六千余人,没有报告朝廷。四方献馈,皆以上品给刘义康,而以次者供给皇帝。皇帝曾经冬月吃柑,叹息说形状味道都差,刘义康说:“今年的柑,也有好的。”派人回东府取柑,比皇帝的大三寸。
领军刘湛与仆射殷景仁有矛盾,刘湛想要借刘义康的势力除掉殷景仁。刘义康权势已盛,刘湛又推崇他,对皇上也不再有人臣之礼,皇上心中更加不平。刘湛初入朝时,皇上对他恩礼甚厚。刘湛善于谈论治道,熟悉前代故事,每次谈起来,条理清晰,听者都忘记了疲倦。每次一入云龙门,御者就解开车马,左右及羽仪都随意分散,因为知道他不到晚上不会出来,以此为常。到了后来,成天煽动刘义康,皇上心中虽然已经和他疏离,但表面上还和过去一样,曾经对左右亲信说:“刘湛刚从西方回京师时,我和他谈话,常看时间早晚,唯恐他走;现在,我也常看时间早晚,苦于他怎么还不走。”
殷景仁密言于皇上说:“相王权重,不是社稷之计,应该稍加裁抑。”皇上内心认同。
司徒左长史刘斌,是刘湛的同宗;大将军从事中郎王履,是王谧的孙子;他们和主簿刘敬文,祭酒、鲁郡人孔胤秀,皆以阴险谄媚,有宠于刘义康;见皇上多病,都说:“宫车一日晏驾,宜立长君。”皇上曾经病危,命刘义康起草顾命诏书。刘义康回到司徒府,流涕以告刘湛及殷景仁。刘湛说:“天下艰难,岂是幼主所能驾驭!”刘义康、殷景仁都不答话。而孔胤秀等则去找尚书议曹,索取晋朝咸康末年立康帝旧事(到礼宾部门找晋成帝司马衍去世时,改立弟弟司马岳的礼仪流程),刘义康并不知情。后来皇帝病愈,略微听到一些消息。而刘斌等密谋,欲使大业终归刘义康,于是邀结朋党,排查宫廷及政府各部门官员,有不跟自己一条心的,就千方百计构陷,又收集殷景仁的黑材料,或捏造情报,以告刘湛。自此,皇帝和司徒就分为两股势力了。
刘义康想要任命刘斌为丹阳尹(首都建康市长),先向皇帝说起他家境贫寒。话还没说完,皇上说:“任命他为吴郡太守。”后来,会稽太守羊玄保请求调回京师,刘义康又想用刘斌替代他,启奏皇上说:“羊玄保要回来,用谁为会稽太守呢?”皇上当时还没有主意,仓促回答说:“我已用王鸿。”自去年秋季起,皇上就不再去司徒府。
五月六日,刘湛遭母丧去职。刘湛自知罪衅已彰,不能保全性命,对亲信说:“今年必败。平时只靠口舌争取,所以得以拖延而已;如今既已发展到尽头,不再抱有任何幻想,灾祸就要到来,不会太久!”
【华杉讲透】
刘义康不读书,没有修养,也就不能明哲保身。明,是明于事;哲,是哲于理,刘义康是既不明白事,也不明白理,《论语》里孔子感叹“小人难养”,因为“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刘义康就犯了“近之则不逊”这一条。
他对皇帝无礼,向皇帝争权,又不够坏,并没有叛逆之心,但是,他却有非分之望。当刘湛说:“天下艰难,讵是幼主所御!”这是公开造舆论说太子不该继位了,而且殷景仁在场。此时刘义隆只有一个正确选择,就是逮捕刘湛。但是他默不作声。他默不作声,其他野心家就紧锣密鼓行动起来了,跑去尚书府礼宾司找皇帝传位给兄弟的礼仪流程。殷景仁也不作声,他不作声,当然是要去报告皇帝了。
刘义康要想成功,只有一个可能,就是皇帝突然死了,大家拥立他,这只能靠侥幸。而皇帝病愈,他们的种种作为,已经败露,图穷匕见,所以刘湛知道一切都结束了。
7 五月十八日,沮渠无讳再次包围张掖,未能攻克,退保临松。北魏主拓跋焘不再加以征讨,而是下诏书晓谕他。
8 六月二十一日,北魏皇孙拓跋濬出生,大赦,改年号为太平真君,取道士寇谦之《神书》所云“辅佐北方太平真君”的典故。
9 刘宋太子刘劭到京口拜谒京陵,司徒刘义康、竟陵王刘诞等一起跟从,南兖州刺史、江夏王刘义恭从江都前往会合。
10 秋,七月三日,北魏永昌王拓跋健击破秃发保周于番禾。秃发保周逃走,派安南将军尉眷追击。
11 七月十日,北魏太后窦氏崩殂。
12 七月二十六日,刘宋皇后袁氏(太子生母)崩殂。
13 七月二十七日,秃发保周穷迫自杀。
八月二十九日,沮渠无讳派他的中尉梁伟到北魏永昌王拓跋健处请降,归还酒泉郡及所俘虏的将士元絜等。北魏主拓跋焘命尉眷留镇凉州。
14 九月二十七日,葬元皇后袁氏。
刘义隆杀刘湛,贬刘义康
15 皇上刘义隆认为,司徒彭城王刘义康嫌隙已著,将成祸乱。冬,十月三日,逮捕刘湛交付廷尉,下诏暴其罪恶,就在狱中诛杀,并诛其子刘黯、刘亮、刘俨及其党羽刘斌、刘敬文、孔胤秀等八人;尚书库部郎何默子等五人流放广州,然后大赦。
当天,先命刘义康入宫宿卫,扣留在中书省。晚上分别逮捕刘湛等。青州刺史杜骥勒兵殿内,以备非常,派人宣旨告诉刘义康刘湛等人的罪状。刘义康上表逊位,皇帝下诏,任命刘义康为江州刺史,侍中、大将军如故,出镇豫章。
当初,殷景仁卧病五年,虽然不与皇上见面,而密函往来,一天有十几封,朝政大小,必定咨询他的意见,影迹周密,没人知道。逮捕刘湛之日,殷景仁命人准备衣冠,左右都不晓其意。当晚,皇上出华林园延贤堂,召见殷景仁。殷景仁犹称脚疾,以小床舆抬着去就座。诛讨处分,皇帝把一切都委任给殷景仁裁决办理。
当初,檀道济举荐吴兴人沈庆之,说他忠诚谨慎,通晓军事,皇上命他领队防卫东掖门。刘湛为领军,曾经对他说:“你在这个位置已经很久了,应当考虑这个问题。”沈庆之正色说:“下官在宫中服务十年,该调职自然会调,不敢麻烦你!”逮捕刘湛当晚,皇上开门召沈庆之,沈庆之身穿军服,打上绑腿进去,皇上说:“你怎么这般装束?”沈庆之曰:“夜半唤队主,必然有事,不能宽衣大袖。”皇上派沈庆之逮捕刘斌,杀掉他。
骁骑将军徐湛之,是徐逵之(刘裕女婿)之子,与刘义康尤其亲厚,皇上深恨他。刘义康事败,徐湛之被逮捕,罪当死。他的母亲是会稽公主,于兄弟姐妹中年纪最长,又是嫡出,一向为皇上所礼敬,家事大小,必定向她咨询意见,然后执行。高祖刘裕贫贱时,曾经在新洲砍割荻草,有纳布衫袄,是臧皇后亲手所做;富贵之后,交付给公主说:“后世有骄奢不节,可以此衣示之。”至此,公主入宫见皇上,号哭,不复施臣妾之礼,以锦囊盛纳衣掷于地上,说:“你家本来贫贱,这是我母亲为你父亲所做;今天你能吃饱饭,就要杀我儿子吗!”皇上于是赦免徐湛之。
吏部尚书王球,是王履的叔父,以简淡有美名,为皇上所看重。王履的性格,贪图利益,与刘义康及刘湛深相交结。王球屡次告诫他,不听。诛杀刘湛当晚,王履光着脚跑去求王球,王球命左右为他取来鞋子,先温酒与他压惊,对他说:“我平时跟你讲的话如何?”王履怖惧不能回答。王球徐徐说:“有我在,你怕什么!”因王球的缘故,王履得以免死,只是免职回家。
刘义康得势时,人人争求亲昵,唯有司徒主簿江湛主动疏远,请求外放为武陵内史。檀道济曾经为他的儿子求婚于江湛,江湛坚决推辞,檀道济就托刘义康去劝说,江湛拒绝更加坚决,所以没有被牵连。皇上听闻,嘉勉他。江湛,是江夷之子。
彭城王刘义康停留在宫省十余日,最后辞别皇上后,便直接到码头。皇上唯对之恸哭,余无所言。皇上派和尚慧琳去看他,刘义康问:“弟子还能回来不?”慧琳说:“只恨你不读数百卷书!”
当初,吴兴太守谢述,是谢裕之弟。一直辅佐刘义康,多有规劝和教益,早卒。刘义康即将南去,叹息说:“当年谢述只劝我退,刘湛只劝我进;如今刘湛在,而谢述已死,也是该我失败!”皇上也说:“谢述若在,刘义康必定不至于此!”
刘义隆任命征虏司马萧斌为刘义康咨议参军,兼领豫章太守,事情无论大小,都委托给他。萧斌,是萧摹之的儿子。又命龙骧将军萧承之将兵防守。刘义康左右亲信,有愿意跟随的,都允许他们随从;对刘义康的赏赐非常优厚,信件来往不断,朝廷大事,也都通报给他。
过了很久,皇上到会稽公主家中参加宴会,非常欢喜;公主起身,再拜叩头,悲不自胜。皇上不晓其意,起来扶起她。公主说:“车子(刘义康乳名)晚年必定不为陛下所容,今天特意为他请命。”于是恸哭。皇上亦流涕,遥指蒋山说:“必无此虑。如果我违背今天的誓言,便是辜负初宁陵(刘裕陵墓)。”即刻将所饮之酒封藏,赐给刘义康,并写信说:“会稽姊饮宴忆弟,所余酒今封送。”所以,公主在世时,刘义康得以无恙。
【司马光曰】
文帝之于义康,友爱之情,开始时并非不隆重。但终于失兄弟之欢,亏君臣之义,追寻造成祸乱的原因,正是由于刘湛权力之心,贪得无厌。《诗经》说:“贪人败类。”岂不正是这种情况!
【华杉讲透】
读书与择友是人生进步两大事
谢述若在,刘义康可能就没事。谢述死了,就只有一个刘湛成天在身边煽风点火,他就非出事不可。我们每个人,都会受身边人影响,所以,要注意选择接近自己的人。人生进步两大事:读书与择友。刘义康不读书,又交友不慎,所以败亡。贪人败类,贪婪的人,会败坏自己的同类。刘湛的贪心,刘义康的侥幸,就凑成一对。
16 征召南兖州刺史、江夏王刘义恭为司徒、录尚书事。
十月二十三日,任命临川王刘义庆为南兖州刺史,殷景仁为扬州刺史,仆射、吏部尚书如故。
刘义恭吸取刘义康失败的教训,虽然在宰相职位,但只是奉行文书而已,皇上这才对他放心。皇上每年给相府钱二千万,其他物品也与此价值相当;而刘义恭性情奢侈,用度常不足,皇上又另外给钱,每年也有一千万。
17 十一月三日,北魏主进入山北。
18 殷景仁既拜为扬州刺史,病情更转沉重,皇上为之下令,西州道上不得有车马声。十一月二十九日,殷景仁去世。
十二月九日,任命光禄大夫王球为仆射。
十二月十四日,任命始兴王刘濬为扬州刺史。当时刘濬尚幼,州事全部委托给后军长史范晔、主簿沈璞。范晔,是范泰之子;沈璞,是沈林子之子。范晔不久又升任左卫将军,吏部郎沈演之为右卫将军,两人一起执掌禁军;又任命庾炳之为吏部郎,都参与机密。沈演之,是沈劲的曾孙。
范晔有俊才,而薄情浅行,数犯名教,为士流所鄙。性格急躁,好与人争竞,自以为才能没有得到发挥,常怏怏不得志。吏部尚书何尚之对皇帝说:“范晔志趣异常,请出为广州刺史;如果在朝廷任职,一旦闯出大祸,就不得不加鈇钺诛杀。动用鈇钺,非国家之美也。”皇帝说:“刚诛杀刘湛,又贬黜范晔,人们会说卿等不能包容人才,而朕是听信你们的谗言。我们都知道他是这样的人就行了,他也无能为害。”
19 这一年,北魏宁南将军王慧龙去世,吕玄伯留守其墓,终身不去。(吕玄伯为刺客事,见公元431年记载。)
20 北魏主拓跋焘想要任命伊馛为尚书,封郡公,伊馛推辞说:“尚书工作繁多,公爵地位至重,不是臣这样年少愚近的人所能胜任的。”皇帝问他想要什么,回答说:“中书省、秘书省二省多是文士,如果仍蒙恩赐的话,希望能参加到他们的行列。”皇帝赞赏,任命他为中护国将军、秘书监。
21 自称“大秦王”的杨难当,又自己恢复武都王称号。
元嘉十八年(公元441年)
1 春,正月二十日,北魏任命沮渠无讳为征西大将军、凉州牧、酒泉王。
2 彭城王刘义康到了豫章,辞去江州刺史职务。
正月二十一日,任命刘义康为都督江州、交州、广州三州诸军事。前龙骧参军、巴东人扶令育到宫门前上表,称:“当年袁盎进谏汉文帝说:‘淮南王如果道路上遇霜露死,陛下有杀弟之名。’文帝不听,追悔无及。彭城王刘义康,先帝之爱子,陛下之次弟,如果有迷失而犯错误,正可数之以善恶,导之以义方,为什么要轻信疑似之嫌隙,一天之间,将他黜削,远送南部边陲!荒野小民,都为陛下痛心。庐陵王被杀的往事,足为借鉴。我担心刘义康年穷命尽,死在南方,臣虽微贱,也为陛下感到羞耻。陛下只知道坏枝丫应该砍掉,岂知伐枝也会伤树!希望陛下急召刘义康返回京师,兄弟协和,君臣辑睦,则四海之怨可以解除,诽谤的言辞可以绝迹,并不一定非要把他置于司徒、扬州牧这样的高位!如果臣所言不利于国家,请伏重诛以谢陛下。”表章奏上去,即刻逮捕下建康狱,赐死。
【裴子野论曰】
在上位做善事,就如同云行雨施,万物皆受其赐;而做恶事呢,就如天裂地震,万物所惊骇,谁不知道,谁没看见!岂是戮一人之身,钳一夫之口,所能逃避,所能消灭的吗?这都是不胜其愤怒,而恶上加恶。以刘义隆之包含宽宏,尚且用杀戮来掩饰他对刘义康的处置,自此以后,谁还敢说话!刘宋开国以来,很少听到正直的声音,难道是骨鲠之士,不如古人吗?还是当时的王政刑法造成的缘故?张约死于权臣之手(见公元424年记载),扶令育被圣明的君王处决,刘宋之刑杀,吁,可怕啊!
【华杉讲透】
扶令育该杀。刘义康搞到那个地步,如果不及时铲除,刘义隆自己和后代安危都成问题,能给他留下性命,保持待遇,已经是仁至义尽。扶令育以所谓兄弟之情,高谈阔论,对皇帝进行道德绑架,混淆是非,搅动视听,如果不断然处置,必然有跟随他起哄的。刘义康仍然健在,皇帝的身体仍然不好,好多人会认为还有机会,蠢蠢欲动,又要再生祸乱了。
3 北魏新兴王拓跋俊荒**不法,三月二十八日,降为公爵。拓跋俊的生母之前得罪而死,拓跋俊积怨望,有逆谋,事情被察觉,赐死。
4 三月二十九日,北魏赐郁久闾乞列归爵位为朔方王,沮渠万年为张掖王。
5 夏,四月,沮渠唐儿背叛沮渠无讳;沮渠无讳留堂弟沮渠天周守酒泉,与弟弟沮渠宜得引兵攻击沮渠唐儿,沮渠唐儿败死。北魏认为沮渠无讳终究是个边患,四月二十八日,派镇南将军奚眷攻击酒泉。
6 秋,八月一日,北魏派散骑侍郎张伟出使建康。
7 九月十九日,北魏永昌王拓跋健去世。
8 冬,十一月十日,王球去世。二十一日,任命丹阳尹孟顗为尚书仆射。
9 酒泉城中食尽,饿死一万余人,沮渠天周杀死自己的妻子,把人肉分给战士们吃。十一月二十二日,北魏镇南将军奚眷攻陷酒泉,抓获沮渠天周,送到平城,诛杀。沮渠无讳缺粮,并且畏惧魏兵之盛,于是密谋想越过沙漠逃跑,先派他的弟弟沮渠安周向西攻击鄯善。鄯善王准备投降,正巧北魏使者到了,劝令拒守。沮渠安周不能攻克,退保东城。
杨难当入侵蜀土
10 氐王杨难当倾国入寇,想要占据蜀土,派他手下的建忠将军苻冲出东洛以抵御梁州兵。梁州、秦州二州刺史刘真道攻击苻冲,将苻冲斩首。刘真道,是刘怀敬之子。杨难当攻拔葭萌,俘虏晋寿太守申坦,于是包围涪城。巴西、梓潼二郡太守刘道锡婴城固守,杨难当攻城十余日,不能攻克,于是退回。刘道锡,是刘道产的弟弟。
十二月十五日,皇帝下诏,命龙骧将军裴方明等率甲士三千人,又征发荆州、雍州二州兵讨伐杨难当,都受刘真道节度。
11 刘宋晋宁太守爨松子反,宁州刺史徐循将他讨伐平定。
12 天门蛮夷田向求等反,攻破溇中。荆州刺史、衡阳王刘义季派代理参军曹孙念征讨,将变民军击破。
13 北魏道士寇谦之对魏主拓跋焘说:“如今陛下以‘真君’之体御世,建静轮天宫之法,开古以来,从未有过这种盛况。应登坛接受符书,以彰圣德。”皇帝听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