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四年(公元369年)
1 春,三月,大司马桓温请与徐州、兖州二州刺史郗愔,江州刺史桓冲,豫州刺史袁真等一起出兵伐燕。当初,郗愔在北府(京口),桓温常说:“京口酒可以喝,兵可以用。”非常不愿意郗愔在这个位置;而郗愔不识时务,还写信给桓温,说要同心协力,拥护王室,自愿率所部出师向黄河挺进。郗愔的儿子郗超在桓温幕府为参军,取来父亲的信,看后撕毁,以郗愔名义重写了一封,自称不是将帅之才,不堪军旅之任,又老病,乞求给一个闲职养老,劝桓温一并统领自己的部队。桓温得信大喜,即刻调任郗愔为冠军将军、会稽内史,自己兼领徐州、兖州二州刺史。
夏,四月一日,桓温率步骑兵五万人从姑孰出兵北伐。
2 四月十五日,燕主慕容暐立可足浑氏为皇后,皇后是太后的堂弟、尚书令、豫章公可足浑翼的女儿。
3 大司马桓温从兖州出兵伐燕。郗超说:“道路遥远,汴水又浅,恐怕漕运难通。”桓温不听。
六月辛丑(本月无此日),桓温到了金乡,天旱,水道断绝。桓温派冠军将军毛虎生在巨野开凿运河三百里,引汶水与清水相连接。毛虎生,是毛宝之子。桓温率领水军从清水进入黄河,舳舻连绵数百里。郗超说:“从清水进入黄河,运输困难。如果敌寇拒绝接战,运道断绝,抢掠敌人物资,又抢不到,就危险了。不如全军直扑邺城,敌人畏惧明公威名,必定望风逃溃,向北逃回辽东、碣石。如果他们能出城作战,则事情可以立即解决。如果他们要坚守邺城,则当此盛夏,虽然难以攻下,但城外百姓,全都会归附官军,易水以南,必定高举双手,愿为国家效命。如果明公认为这个计划太过轻率,胜负难料,一定要取持重之计,则不如顿兵于黄河、济水之间,控制漕运,等资储充备,到明年夏天再进兵。这样虽然时间迟了,但是可以保障成功。如果舍此二策不用,而连军北上,进不能速决,退必然狼狈。贼军因此形势,拖延时间,渐渐到了秋冬季节,水位下降,舟船不便。况且北方寒冷较早,三军有皮衣的太少,恐怕到时候所担忧的,就不只是没有粮食了。”桓温又不听。
桓温派建威将军檀玄攻打湖陆,攻陷,俘虏前燕宁东将军慕容忠。前燕主慕容暐任命下邳王慕容厉为征讨大都督,率步骑兵二万人逆战于黄墟,慕容厉大败,单马奔还。高平太守徐翻献出高平郡,向晋军投降。前锋邓遐、朱序击败燕将傅颜于林渚。慕容暐再派乐安王慕容臧率诸军拒战桓温,慕容臧不能抵抗。慕容暐于是派遣散骑常侍李凤求救于前秦。
秋,七月,桓温屯驻武阳,前燕过去的兖州刺史孙元率其宗族党羽起兵响应桓温。桓温到了枋头,慕容暐及太傅慕容评大惧,准备逃回故都和龙(龙城)。吴王慕容垂说:“臣请出击,如果不能取胜,再走不晚。”慕容暐于是任命慕容垂替代乐安王慕容臧为使持节、南讨大都督,率征南将军范阳王慕容德等五万人以抵御桓温。慕容垂上表举荐司徒左长史申胤、黄门侍郎封孚、尚书郎悉罗腾等随军而行。申胤,是申钟之子;封孚,是封放之子。
慕容暐又派散骑侍郎乐嵩请救于前秦,许诺割让虎牢关以西土地。秦王苻坚请群臣议于东堂,都说:“当初桓温攻击我国,到了灞上,燕国不救我。如今桓温伐燕,我们为什么要救他!况且燕国又不是我们的藩国,我们有什么义务救他呢!”王猛秘密对苻坚说:“燕国虽然强大,但慕容评不是桓温的对手。如果桓温取得山东,进屯洛邑,尽收幽州、冀州之兵,获得并州、豫州的粮食,再观兵于崤山、渑池,则陛下大事去矣。今不如与燕国合兵以击退桓温;桓温退走,燕国也疲惫了,然后我军乘其弊而攻取燕,这不是上计吗?”苻坚听从。
八月,苻坚派将军苟池、洛州刺史邓羌率步骑兵二万以救燕,从洛阳出发,进军到了颍川;又派散骑侍郎姜抚出使,向燕国报告。任命王猛为尚书令。
前燕太子太傅封孚问申胤说:“桓温兵强士整,乘流直进,而如今大军只是在高高的河岸上来回逡巡,兵不接刃,看不出来他有什么殄灭我国的道理,事态将如何发展?”申胤说:“以桓温今日声势,表面上看似乎能有所作为。但是在我看来,必定不能成功。为什么呢?晋室衰弱,桓温专制其国,晋国朝臣未必都与他同心。所以桓温得志,是众人所不愿看到的,必定会使绊子,让他败事。又,桓温骄傲,仗恃人多,不善于应变。大军深入,又有可乘之机,他却反而逍遥于中流,不出击争取胜利,希望靠持久对峙,坐取全胜。如果粮食物资供应不上,情势逆转,必定不战自败,这是自然之数。”
桓温以前燕降人段思为向导,前燕尚书郎悉罗腾与桓温交战,生擒段思。桓温派故赵将李述带兵巡行过去的赵、魏地区,悉罗腾又与虎贲中郎将染干津击斩李述,桓温军队士气受挫。
当初,桓温派豫州刺史袁真攻打谯郡、梁国,开石门以通水运,袁真攻克谯郡、梁国,但是不能打开石门,水运路塞。
九月,前燕范阳王慕容德率骑兵一万、兰台侍御史刘当率骑兵五千屯驻石门,豫州刺史李邽率州兵五千人截断桓温粮道。刘当,是刘佩之子。慕容德派将军慕容宙率骑兵一千为前锋,与晋兵遭遇。慕容宙说:“晋人轻捷,与敌人面对面冲杀,他们胆怯,而敌军撤退,他们追击的勇气就上来了,应该设饵以钓之。”于是派二百骑兵挑战,另外八百骑分三处埋伏。挑战者还未交兵,就转身退走,晋兵追击;慕容宙率伏兵起而击之,晋兵死者甚众。
桓温交战屡屡失利,粮食储备又已空竭,再接到秦兵将至的消息。九月十九日,桓温焚烧舟船,抛弃辎重、铠甲、武器,从陆路奔还。任命毛虎生督东燕等四郡诸军事,兼领东燕太守。
桓温自东燕到仓垣,沿途开凿水井取水,行军七百余里。前燕诸将争着要追击,吴王慕容垂说:“不可。桓温初退惶恐,必定严设警备,简选精锐为殿后,我军追击,未必能得手,不如缓一缓。等他庆幸我军没有去追,必定昼夜疾趋;再等他士众力尽气衰,然后攻击,则攻无不克。”于是率八千骑兵慢慢跟在后面。桓温果然兼道而进。过了数日,慕容垂对诸将说:“桓温可击矣。”于是急追,在襄邑追上桓温。范阳王慕容德先率劲骑四千人,埋伏于襄邑东涧中,与慕容垂夹击桓温,大破之,斩首三万级。前秦将领苟池在谯郡邀击桓温,又破之,死者数以万计。
前燕故兖州刺史孙元据守武阳以拒燕,前燕左卫将军孟高讨伐,生擒孙元。
冬,十月二十二日,大司马桓温收拾残卒,屯驻于山阳。桓温深以丧败为耻,于是归罪于袁真(指控他不能凿开石门,导致军粮不继),上奏免袁真为庶人;又将冠军将军邓遐免官。袁真认为桓温诬陷自己,不服,上表指控桓温罪状,朝廷不予回复。袁真于是据寿春叛变,降燕,并且向前燕请救兵,也遣使入前秦。
桓温任命毛虎生兼领淮南太守,镇守历阳。
【王夫之曰】
桓温伐燕,大败于枋头,申胤的预料应验了:“晋之廷臣,必将乖阻,以败其事。”史书上没有记载他们怎样阻拦,但是,晋朝君臣,对桓温之败喜闻乐见是一定的了。
桓温如果灭了燕国,他就一定要篡位吗?为君为相者,首先应该是自己自重,能得到人望所归,尽道以得民,推诚以得士。对桓温以礼相待,也能以道驾驭,静正而不惊,建威以自固,桓温又怎能作恶逞志而不惧天下之公讨呢?他一定要有战功才能篡位吗?王莽、萧道成没有毫发之功勋,不是照样取大宝如拾草芥?
庸主陋臣,就像婴儿保护他的食物,防备的都是自己兄弟姐妹。他们还能安于其位,有所作为吗?既授兵权给桓温,又希望他失败,桓温怨恨既深,对朝廷也更加轻视。如果不是他死得早,恐怕真就篡位了。
【华杉讲透】
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两国交兵,最巴不得你打败仗的,往往不是敌人,而是“自己人”。内部斗争的残酷和凶险,往往更甚于“敌我矛盾”。为什么呢?如王夫之所言,都是庸主陋臣。
防什么都是防不胜防。唯有正大光明,一切以国家人民的利益为标准,就是王夫之说的:“居重以不失人望之归,尽道以得名,推诚以待士。”如果这样还是失败,只能如孔子所言:“求仁得仁,何所怨?”无怨无悔!
只按原则行事,不要见机行事,不要想掌握自己的命运,因为你掌握不了,能掌握的只有自己对大是大非的良知!
4 燕、秦既结好,使者频繁往来。前燕散骑侍郎太原郝晷、给事黄门侍郎梁琛相继入秦。郝晷与王猛有旧交,王猛以平民朋友之礼接待他,问他东方之事。郝晷见前燕国政不修,而前秦大治,知道前燕将亡,心底下想要自托于王猛,颇为泄露一些国家机密。
梁琛到了长安,秦王苻坚正在万年打猎,想要请他立即来相见,梁琛说:“秦使到燕国,燕国君臣朝服备礼,洒扫宫庭,然后敢见。如今秦王要我在野外相见,使臣不敢听命!”尚书郎辛劲对梁琛说:“宾客入境,客随主便,你怎能专制其礼!况且天子称为乘舆,所到之处称为行在所,为什么一定要在朝堂?又,《春秋》也有偶遇之礼,为什么不行呢?”梁琛说:“晋室不能守住朝纲,神圣的国祚将归于有德之人。秦、燕二方承受时运,都得到上天明命。而桓温猖狂,窥视我王业,燕危秦孤,势必难以独立于世,所以秦主与燕国同患难,结盟为援。东朝君臣,引颈西望,只怕自己没有加倍努力,让秦国担忧。每次秦使前来,都敬待有加。如今强寇既退,交聘刚刚开始,正应该崇礼笃义以固二国之欢;如果怠慢使臣,就是轻视燕国了,这怎么是修好的做派呢?天子以四海为家,所以出行叫乘舆,停下就叫行在。但如今天下分裂,天光分曜,三个天子鼎立,哪个是乘舆,哪里是行在呢?你说也有偶遇之礼,不期而见,那才叫偶遇,那是权宜之计,其礼简略,这岂是平常从容时所遵循的呢?客使单人出行,只好屈服于主人;但是,如果不遵守礼节,我也不敢听从。”苻坚于是为他设立行宫,百官陪位,然后延客,和燕国朝廷接待秦使的礼仪一样。
正式接见之后,苻坚与梁琛私宴,问他:“东朝名臣为谁?”梁琛说:“太傅上庸王慕容评,品德无瑕,又是皇室至亲,光辅王室;车骑大将军、吴王慕容垂,雄略冠世,抵御外侮;其余的人,或以文进,或以武用,官皆称职,野无遗贤。”
梁琛的堂兄梁奕在前秦做尚书郎,苻坚让典客(礼宾司)安排梁琛住在梁奕家里。梁琛说:“当初诸葛瑾为吴国使臣,出使蜀国,与诸葛亮只在朝堂上相见,退朝之后,不再私下见面,我非常仰慕他。如今让我住在梁奕私室,这我不敢也。”于是不住梁奕家。
梁奕数次来梁琛所住的宾馆,与梁琛住在一起,闲聊时就问梁琛燕国之事。梁琛说:“如今二方分据,兄弟并蒙荣宠,论其本心,各有所在。我要说燕国之美,恐怕秦国不爱听;我要说燕国之恶呢,又不是使臣该讲的话。兄长何必问呢!”
苻坚派太子请梁琛相见。秦人想要让梁琛向太子下拜,先点醒他说:“邻国之君,就像自己的君主;邻国之储君,也没有什么分别吧!”梁琛说:“天子之子,要像一般的士人一样看待:就是要培养他,经历从低贱然后高居尊贵的过程。如果连他父亲的臣子,他也不敢当自己的臣子对待,更何况他国之臣!假如内心没有真诚的敬意,就礼尚往来,我怎么能忘记恭敬的礼节?只是担心你们又要回拜,给你们添麻烦罢了。”于是不下拜。
王猛劝苻坚扣留梁琛,苻坚不许。
【华杉讲透】
两位使臣,对比鲜明。郝晷泄露国家机密来托身于敌国,既背叛了祖国,又为敌国所不齿,成了双面间谍。梁琛的所作所为,则既为国家赢得尊严,也让自己得到尊重。使者代表的是自己的皇帝,不是对方的臣子,必须有正式的礼仪。
苻坚图自己方便,打猎间隙,休息的时候,把使者请来聊聊,自己想谈的事儿谈了,顺便就完成了一件事。就像现在客户老板到你的城市公干,约你到酒店吃个早餐,谈谈工作。但是,这种情况,要分具体什么事。如果涉及重大合作的正式洽谈,就一定要他到公司,不在“顺便的”场合见面,否则,顺便开始的事情,也会顺便结束。没有礼仪,就没有实质。如果要顺便,让他顺便办别的事,咱们的事是大事,要郑重其事地办。
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折冲樽俎,梁琛就是这样的人。有梁琛这样的使臣,前秦就不敢动前燕的心思。如果两个人都是郝晷那样的,前秦就有信心吞并前燕了。
王猛劝苻坚扣留梁琛,苻坚不听。注意,两人之间多次有这样的分歧。王猛劝苻坚做好事,他都做了;王猛劝苻坚使阴招,他都不使。胡人向慕汉族文化,往往很彻底,只学好的,不学坏的。苻坚和石勒很像,最后都败在不够坏,或者对人太好,不设防。学别人的文化,是很难的事情,因为你基因里没有,对其中微妙的逻辑,到了精微之处,就分辨不了,很容易搞成邯郸学步。所以,人最好还是以自己的文化为本,别人的再好,你以为可以全盘接收,其实你根本没那个能力。
5 前燕主慕容暐派大鸿胪温统前往寿春,拜袁真为使持节、都督淮南诸军事、征南大将军、扬州刺史,封宣城公。温统还没有渡过淮河,在途中逝世。
6 前燕吴王慕容垂从襄邑返回邺城,威名益震,太傅慕容评更加忌惮他。慕容垂上奏说:“所募将士舍身亡命,报效国家,将军孙盖等摧锋陷阵,应该蒙受重赏。”慕容评一概压制,不予执行。慕容垂反复向他争取,与慕容评在朝堂上争执,双方矛盾越来越愈深。太后可足浑氏一向厌恶慕容垂,诋毁他的战功,与慕容评密谋诛杀他。太宰慕容恪之子慕容楷及慕容垂的舅舅兰建知道消息,告诉慕容垂说:“先发制人,一旦除去慕容评及乐安王慕容臧,其他人就不能有所作为了。”慕容垂说:“骨肉相残而为首作乱,我宁死也不愿意这么做。”没多久,二人又来通报消息,说:“太后心意已经决定,你不可不早日发动。”慕容垂说:“如果一定没有办法挽救,我宁愿避之于外,其他选择,一概不考虑。”
慕容垂心中忧虑,而没敢跟儿子们说。世子慕容令问道:“父亲最近面有忧色,是不是因为主上年幼,太傅嫉贤妒能,您功高望重,更加被猜疑呢?”慕容垂说:“是啊。我竭力致命以破强寇,本欲保全家国,岂知功成之后,反而让我没有容身之地。你既然已经知道我的心思,有什么主意?”慕容令曰:“主上暗弱,委任太傅,一旦祸发,势如闪电。如今想要保全家族,又不失大义,不如逃到龙城,逊辞谢罪,以待主上醒悟,就像当年周公居于东方,后来周成王感悟,他得以平安还朝,这是大幸。若其不然,则对内招抚燕、代,对外怀柔群夷,把守肥如要塞以自保,这是第二条路。”慕容垂说:“善!”
十一月一日,慕容垂请求到大陆(地名)打猎,于是微服出邺城,准备直奔龙城。到了邯郸,小儿子慕容麟,一向不被慕容垂喜爱,逃还邺城告状,慕容垂左右也很多都叛变逃走。太傅慕容评向前燕主慕容暐汇报,派西平公慕容强率精骑追赶,在范阳追上慕容垂。世子慕容令断后,慕容强不敢进逼。正是天要黑了,慕容令对慕容垂说:“本来想保东都以自全,如今事情已经泄露,也来不及再有什么计谋。秦主正招延英杰,不如前往归附。”慕容垂说:“今日之计,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办法!”于是大家四散分头走,消除踪迹,顺着南山又回到邺城,隐藏在后赵的显原陵。过了一会儿,有打猎的人数百骑四面而来,要抵抗吧,打不过,要逃呢,又无路可逃,不知所为。这时,打猎队伍的猎鹰突然都飞扬上天,众骑散去。慕容垂于是杀掉白马以祭天,并与跟从的人结盟发誓。
世子慕容令对慕容垂说:“太傅嫉贤妒能,诛杀阴谋泄露后,人们尤其愤恨。如今邺城之中,都不知道您身在何处,如婴儿之思念母亲,夷人、汉人同怀此心。如果能顺应众心,袭其无备,取之如指掌而已。事定之后,革除弊端,选拔人才,匡正朝政,辅佐主上,安国存家,这是最大的功业。今天有这样的条件,机不可失,希望您拨给我数名骑兵,足以办成此事。”慕容垂说:“以你的计划,如果事成,诚然为大福,如果不成,悔之何及!不如西奔秦国,可以万全。”
慕容垂的儿子慕容马奴想要潜逃回邺城,慕容垂杀了他,出发西行。到了河阳,被黄河渡口官吏所阻拦,慕容垂斩了他,强行渡河。于是到洛阳,接上全家老小,段夫人、世子慕容令、慕容令的弟弟慕容宝、慕容农、慕容隆、哥哥的儿子慕容楷、舅舅兰建、郎中令高弼等,一起逃奔前秦,留妃子可足浑氏于邺城(慕容垂的王妃是太后的妹妹)。乙泉戍主(驻守乙泉的长官)吴归追击,在閺乡追上,被世子慕容令击退。
当初,秦王苻坚听闻太宰慕容恪去世,阴有图燕之志,忌惮慕容垂威名,不敢发动。这回听说慕容垂来投奔,大喜,出城郊迎,拉着慕容垂的手说:“天生贤杰,一定是安排他们在一起,共成大功,这是自然之数。我当与您共定天下,然后到泰山祭告天神,让您回到本邦,世代受封于幽州。这样,您虽然离开了故国,却仍能不失为祖宗的孝子;归附了朕,也不失事君之忠,这岂不是美事!”
慕容垂谢罪说:“一个流亡在外的人,能免罪已经是幸事。把我封回本邦,不是我所敢期望的!”苻坚又爱世子慕容令及慕容楷之才,都厚厚礼遇,赏赐巨万,每次觐见,都对他们瞩目注视。关中士民一向听闻慕容垂父子的美名,都向慕他们。王猛对苻坚说:“慕容垂父子,譬如龙虎,不是可以驯养之物,如果借以风云,将来不再受制约,不如早日除掉他们。”苻坚说:“我正收揽英雄以清四海,奈何杀之!况且他刚来,我已经推诚接纳。匹夫尚且不食言,何况我是万乘之君呢!”于是任命慕容垂为冠军将军,封宾徒侯,慕容楷为积弩将军。
【华杉讲透】
嫉贤妒能,是一个组织里最大的罪。而举贤荐能,是最大的功。
《秦誓》曰:“若有一个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是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疾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是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
《秦誓》,是秦穆公告诫群臣的语录。他说的是如果有这样一位大臣,真诚纯一,他不逞一己之能,而是平易正直,宽宏大量,能容受天下之善。别人有才能,他真心喜爱,就如同他自己有一样;别人德才兼备,他心悦诚服,不只是在口头上表示,而是打心眼里赞赏。这等的人,着实能容受天下之贤才,没有虚假,若用他做大臣,将使君子在位,展布施用,把天下的事,件件都做得好,必能保我子孙,长享富贵,保我百姓,长享太平!
相反,若是个不良之臣,总要逞自己的本事。别人有本领,他就妒嫉、厌恶;别人德才兼备,他便想方设法压制、排挤,无论如何容忍不得,就怕别人强过他!用这种人,不仅不能保护我的子孙和百姓,乱亡之祸,可能就由他而起!
《汉书·武帝纪》说:“进贤者受上赏,蔽贤者受显戮,古之道也。”发掘人才、培养人才、向领导推荐人才,是人臣最大的功绩。而嫉贤妒能、遮蔽人才、排挤人才,是国家最不祥的事情,也是奸臣最大的罪恶。
慕容评嫉贤妒能,再加上一个心胸狭窄的太后,这燕国想要不亡也难了。
再说慕容令,开始时为父亲设的计策,都算合适。最后在邺城郊外,突然想要发动事变,并且认为自己家是人心所向,可以成功,这就不可理解了。刚向东时,自己的亲兄弟慕容麟就逃回去告密,为什么呢?他不过是贪图邺城的安乐窝,不愿去龙城受苦。然后,“垂左右多亡叛”,自己身边人,也大部分都不愿意跟着走。在邺城最后决定西去之时,又斩了慕容马奴才走成。自家兄弟、身边人都靠不住,怎么突发奇想,认为带几名骑兵就能拿下邺城呢?
永远不要高估正义和人心。人心都是只关心自己,不关心正义,要想得到人心支持,要靠你的实力和决心。你实力雄厚,意志坚定,则风行草偃,人心就倒向你。你如果认为你冤屈,人们会同情你。人们的同情一钱不值,你的事,始终是别人家的事,对他不重要。
更何况,你的正义,你的冤屈,本来都是“你的”而已,你觉得正义应该得到伸张,又何尝不是想要用“你的”正义和冤屈去绑架别人呢?都是杀头掉脑袋的事,自己不服就干,不敢干就赶紧跑!
前燕魏尹、范阳王慕容德一向与慕容垂关系亲善的,以及车骑从事中郎高泰等,都因此免官。尚书右丞申绍对太傅慕容评说:“如今吴王出奔,外面议论纷纷,应该征召吴王僚属中有贤能的人,公开提拔,可以稍微减轻舆论压力。”慕容评说:“提拔谁呢?”申绍说:“高泰就是这些人的领袖。”于是任命高泰为尚书郎。高泰,是高瞻的侄子;申绍,是申胤的儿子。
前秦留梁琛住了一个多月,才让他返国。梁琛兼程而进,到了邺城,吴王慕容垂已经投奔前秦。梁琛对太傅慕容评说:“秦人每天都在练兵,又在陕县以东储备大量粮食。在我看来,和平一定不能长久。如今吴王又去了秦国,秦必有窥燕之谋,应该早做准备。”慕容评说:“秦国岂肯接收我国叛臣而毁弃与我们的和好盟约呢!”梁琛说:“如今二国分据中原,常有相吞之志。桓温入寇,他们计算利害得失,救援我国,并不是他爱我们。如果燕国有可乘之机,他们岂会忘记自己的初心本志!”慕容评说:“秦主是怎样的人?”梁琛说:“英明而善于决断。”又问王猛,梁琛说:“名不虚传。”慕容评都不以为然。梁琛又告诉燕主慕容暐,慕容暐也不以为然。再告诉皇甫真,皇甫真深为忧虑,上疏说:“苻坚虽然与我国使节友好往来,但实际上有窥视之心,并非慕德好义,不忘旧约。之前他们出兵洛川,加上使者陆续抵达,我国之险易虚实,他们实际上已经掌握。如今吴王慕容垂又投靠他们,为他们谋划;伍员之祸,不可不防。洛阳、太原、壶关,都应该选将增兵,以防患于未然。”
慕容暐召太傅慕容评商议,慕容评说:“秦国小力弱,还指望我做他的外援;况且苻坚虽然还达不到完全以善道与邻国相交,但也相当不错了,他终究不会采纳叛臣之言,断绝二国之好。不宜轻率行动,惊扰了他,反而挑起他入寇之心。”
于是不做防备。
【华杉讲透】
慕容暐、慕容评这做派,可称为“一厢情愿,不以为然”,他判断事情,只以自己的期望为标准,符合他期望的,就相信;不符合他期望的,就不信。梁琛是他们自己选派的使臣,专门去打探秦国虚实和人物的,人家回来汇报,他们为什么又“不以为然”呢?他们不以为然的依据是什么呢?唯一的依据就是不符合他的期望。而他认为对方是怎样的人,形势会怎么发展呢,唯一的依据就是他期望会怎样。
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人性弱点,叫“期必”。他自己心里有一个期待,期待事物必定会怎样,不符合他的期待,他就拒不接受。支持他的结论的论据,就放大;不支持他的结论的论据,就自己找解释化解。以至于皇甫真谋划的,他们也全部拒绝。皇甫真以“伍员之祸”作比,这个比喻极为恰当。伍员,就是伍子胥,从楚国逃奔吴国,借吴兵攻陷楚国都城,报仇雪恨。皇甫真建议在洛阳、太原、壶关布防,之后前秦攻燕路线,正是这几处。
前秦派黄门郎石越出使燕国,太傅慕容评向他展示了巨大的排场和奢华,想要夸耀燕国的富足强盛。高泰及太傅参军、河间人刘靖对慕容评说:“石越言辞怪诞,眼睛东张西望,不是来求交好的,而是来观察我国虚实的。应该向他展示我国军威,让他打消入侵的念想。如今向他展示奢侈的生活,会让他更加轻视我们。”慕容评不听。高泰于是称病辞职回家。
当时太后可足浑氏干预国政,太傅慕容评贪昧无厌,卖官鬻爵,提拔官员都不以才干为标准,群情怨愤。尚书左丞申绍上疏,认为:“郡守和县令,是国家治理之本。如今在这些位置上的,都不得其人,要么是出于行伍的军人,要么是生于富贵的贵戚,既不是本乡本土的杰出人物,也没有在朝廷担任过官职;加上升降奖惩,全无章法,贪污懒惰者无刑罚之惧,清廉修身者无旌赏之劝;所以百姓困弊,寇盗遍地,纲纪颓废,秩序败坏。又,官吏冗多,超过前世,公私混乱,不胜烦扰。大燕户口,比秦、晋两国加起来还多,弓马之劲,四方莫及。但之前每战皆败,都是因为郡守、县令赋调不平,对百姓剥削不已。百姓不管是参军入伍,还是在家耕田,全都陷于困境,所以无人肯为国家卖命。后宫之女四千余人,童侍厮役还在其外,一日之费,就值万金。而士民受宫廷风气影响,竞为奢靡。那秦国是僭越的非法政权,吴国(晋国)远在偏僻之乡,他们尚且能把自己的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甚至对我国有兼并之心,但我们呢,上下因循苟且,日益失去秩序。我国政治不修,正符合他们的愿望。所以,应该精心选择郡守、县令,合并官职,裁减官员,优待军人家属,使公私两方,都能各尽其职。节抑浮靡,爱惜用度,赏必当功,罚必当罪。如此,则桓温、王猛可以枭首,秦、吴二方可以攻取,岂只是保境安民而已!又,索头部落(代王)拓跋什翼犍疲病昏悖,虽然没有经常进贡,但是也不足以造成祸患;而我们劳兵远戍,有损无益。不如将对付索头的部队移驻并州,控制西河,南坚壶关,北重晋阳,西寇来则拒守,路过则断其后路,好过现在戍卫孤城,守着那些无用之地。”
奏疏递上去,石沉大海,没有回音。
【华杉讲透】
不管哪国,都是人才济济。因为人才是个概率问题,有多少人口,相应就有多少人才。前燕占据中原地区,人口超过秦、晋两国总和,人才自然也超过二国。但是,有功如慕容垂被排挤投敌了;至于梁琛、皇甫真、申绍等,哪怕洞察精微、论断精辟、筹划精当,朝廷又是如何回应的呢?要么是不以为然,要么是不予理睬。这不是和平时期,而是三国鼎立,这大燕国,就要亡了。
《中庸》:“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攫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予,就是我。罟,渔网;攫,机栏,都是抓鱼的工具。陷阱,抓野兽的。孔子说:人人都说我知道,但是驱赶着往陷阱里带,他也不知道避。慕容暐、慕容评,就是这种状态。岂止是不知道避,他自己还要三步并着两步,自己往坑里跳呢!
6 十一月二十五日,丞相司马昱与大司马桓温举行涂中会议,筹划下一次北伐。任命桓温的世子桓熙为豫州刺史、假节。
7 当初,前燕许诺割虎牢以西的土地给前秦。晋兵退了之后,前燕又后悔了,对前秦说:“使者乱讲话。有国有家者,互相分担天灾,救援外患,这是常理。”秦王苻坚大怒,派辅国将军王猛、建威将军梁成、洛州刺史邓羌率步骑兵三万人伐燕。十二月,进攻洛阳。
【华杉讲透】
有这样一种人,当初承诺的,自己也知道该给人家,到了要交割的时候,就像要他自己割自己的肉一样,他下不去手,给不出去。就不顾一切后果,耍赖不给。宁愿死也不给,因为给,要他主动行动;而死,是被动被杀。他并非要选择后者,而是前者他做不到。俗话问要钱要命?多数人会选择要钱,这就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了。
8 大司马桓温征发徐州、兖州人民修筑广陵城,自己迁往那里镇守。当时征役频繁,又加上瘟疫,人民死者十分之四五,百姓嗟怨。秘书监、太原人孙盛作《晋春秋》,直书时事;大司马桓温见了,怒,对孙盛的儿子说:“枋头之战,确实是失利,但何至于到你父亲说的那个程度!如果这部史书刊行,是事关你家满门的事!”孙盛的儿子叩头谢罪,说回去修改。当时孙盛年老家居,性情严厉,凡事遵守规矩法度,子孙虽然也都头发斑白了,但他对他们更加严峻。这回儿子们一起号泣叩头,请他为全家百口性命考虑。孙盛大怒,不许。儿子们于是私自将史书修改。孙盛早有预备,之前已经写了别的版本,传到外国。到了孝武帝司马昌在位期间,购求异书,得之于辽东人,与晋国国史不同,于是两种版本并存。
太和五年(公元370年)
1 春,正月二十四日,之前投降前燕的豫州刺史袁真,因为梁国内史、沛郡人朱宪及他的弟弟、汝南内史朱斌与大司马桓温同谋,杀死朱宪、朱斌。
2 前秦王猛写信给前燕荆州刺史、武威王慕容筑,说:“国家今已堵塞成皋之险,截断盟津退路,大驾虎旅百万,自轵关直取邺都,金墉城守军,已到穷途末路,外无救援,围城部队的军力,是将军亲眼所见,岂是你三百弊卒所能支持的?”慕容筑惧,献出洛阳城投降。王猛带领将士列阵受降。
前燕卫大将军、乐安王慕容臧修筑新乐城,在石门击破秦兵,生擒秦将杨猛。
王猛从长安发兵时,请慕容令做他的军事参谋,并作向导。临行前,慕容令造访慕容垂,饮酒,从容对慕容垂说:“今当远别,您送我一件什么东西,让我能睹物思人吧。”慕容垂解下身上佩刀赠给他。王猛到了洛阳,贿赂慕容垂所亲信的金熙,让他假装为慕容垂使者,对慕容令说:“我们父子来此,是逃死求生罢了。如今王猛像对仇人一样忌恨我们,谗言诋毁越来越深;秦王虽然表面厚善,其心难知。大丈夫亡命天涯,最终却还是不能免死,将为天下笑。我听说东朝近来也有所悔悟,皇上、太后相互埋怨。我如今已经东行回国,所以特意派金熙来告诉你;我已经在路上,你可速速出发!”慕容令怀疑真假,踌躇终日,又无法验证。于是带着旧部骑兵,诈称出猎,投奔乐安王慕容臧于石门。王猛上表,指控慕容令叛变,慕容垂惧而出走,到了蓝田,被追击的骑兵抓获。秦王苻坚引见慕容垂于东堂,安慰他说:“你家国失和,委身投朕。贤子心不忘本,怀念故土,这也不过是人各有志,不足深咎。但是燕国将亡,不是慕容令所能保存的,可惜他白白投入虎口而已。况且父子兄弟,罪不相及,你何必过于恐惧而狼狈如此呢!”仍然像过去一样对待他。前燕认为慕容令叛而复还,其父为秦所亲厚,怀疑他是反间,把他迁徙到沙城,在龙都东北六百里。
【司马光曰】
当初周朝得到微子,而革了商朝的命;秦国得了由余,而称霸西戎;吴国得了伍子胥,而攻克强楚;汉朝得了陈平,而诛杀项籍;魏国得了许攸,而击破袁绍。那敌国之材臣,来为我所用,正是进取之良资。王猛知道慕容垂之心,久而难信,为什么不想想燕国尚未消灭,慕容垂因为才高功盛,无罪见疑,穷困归秦,并无异心,而以猜忌杀之,是助燕为无道而塞来者之门,这怎么可以呢?所以秦王苻坚礼遇他,以收燕国人望;亲近他,以掌握燕国的情报;宠爱他,以倾倒燕国人众;信任他,以结交燕人之心,所做的都并不过分。王猛为何一心想要杀慕容垂,以至于做出这种市井小人之行,就像那些妒忌别人受宠而谗言诬陷的小人呢?这岂是雅德君子所该做的吗?
【华杉讲透】
以王猛和苻坚的关系,不至于认为慕容垂会威胁到他的地位。他是觉得苻坚拿不了主意,他就替他拿主意,并且不择手段罢了。但不择手段,就是欺君。苻坚虽然能容他,但是也降低了他在苻坚心目中的可信度,还是减分了。
3 乐安王慕容臧进军屯驻荥阳,王猛派建威将军梁成、洛州刺史邓羌将他击走;留邓羌镇守金墉城,任命辅国司马桓寅为弘农太守,替代邓羌戍卫陕城,王猛班师还朝。
秦王苻坚任命王猛为司徒,录尚书事,封平阳郡侯。王猛坚决推辞说:“如今燕、吴未平,战车刚刚驾上,才得到一座城池,就接受三公奖赏,如果克殄二寇,又赏什么呢?”苻坚说:“你不这样阻止我的心意,又如何能显出你谦让之美德!我已下诏给有司,暂且听你的;但是所封的爵位,请你勉为其难服从我的决定吧!”
4 二月二十八日,袁真去世。陈郡太守朱辅立袁真的儿子袁瑾为建威将军,豫州刺史,以保寿春,派他的儿子朱乾之及司马爨亮到邺城请命。前燕任命袁瑾为扬州刺史,朱辅为荆州刺史。
5 三月,秦王苻坚任命吏部尚书权翼为尚书右仆射。夏,四月,又任命王猛为司徒,录尚书事;王猛还是坚决推辞,于是停止。
6 燕、秦都派兵援助袁瑾,大司马桓温派督护竺瑶等抵御。燕兵先到,竺瑶等与燕军战于武丘,击破燕军。晋国南顿太守桓石虔攻克寿春南城。桓石虔,是桓温弟弟的儿子。
7 秦王苻坚再次派遣王猛督镇南将军杨安等十位将领、步骑兵六万人,讨伐前燕。
8 慕容令自度终究不能免祸,密谋起兵。沙城中因犯罪或贬谪流放来的谪戍士有数千人,慕容令都厚待抚慰他们。五月庚午(本月无此日),慕容令杀死牙门将孟妫。城主涉圭害怕,投降,自请为慕容令效命。慕容令相信了他,让他在自己左右。于是率谪戍士东袭威德城,杀城郎慕容仓,据城部署,遣人招东西诸戍边营垒,都翕然响应。镇东将军、渤海王慕容亮镇守龙城,慕容令准备派将领袭击;其弟慕容麟向慕容亮通报消息,慕容亮闭城拒守。
癸酉日(五月无此日),涉圭乘值班侍从的时候,突击慕容令,慕容令单马逃走,其党羽都溃散。涉圭追慕容令到薛黎泽,生擒慕容令,杀死,到龙城向慕容亮汇报。慕容亮诛杀涉圭,为慕容令报仇,收慕容令尸体安葬。
【华杉讲透】
涉圭死得太冤了!为国家诛杀叛贼,却被国家处死,国家为叛贼报仇。为什么呢?因为叛贼是“国家”的兄弟。正是,你跟他讲国家,他跟你讲兄弟。你要是跟他讲兄弟,他又要跟你讲国家。横竖都是死,每多活一天都是侥幸!
9 六月十二日,秦王苻坚送王猛于灞上,说:“如今将征服关东之任交给你,你当先攻破壶关,踏平上党,然后长驱直取邺城,正所谓‘疾雷不及掩耳’。我当亲自督率大军,在你之后,星夜出发,舟车粮运,水陆俱进,你不用担心没有后援。”王猛说:“臣仰仗陛下威望和神灵庇佑,有成竹在胸的胜算,**平残胡,如秋风扫落叶,希望不用陛下为征尘雨雾所烦扰,只请陛下速速下令有司准备安置鲜卑人的地方。”苻坚大悦。
10 秋,七月一日,日食。
11 王猛攻壶关,杨安攻晋阳。八月,燕主慕容暐命太傅、上庸王慕容评率中外精兵三十万以拒秦。慕容暐对秦寇深以为忧,召散骑侍郎李凤、黄门侍郎梁琛、中书侍郎乐嵩问道:“秦兵有多少人?如今我大军既出,秦军敢接战吗?”李凤说:“秦国小兵弱,非王师之敌;王猛不过是个寻常人才,跟太傅没法比,不足为忧。”梁琛、乐嵩说:“胜败在于谋略,不在人数多少。秦兵远来为寇,怎么会不战!况且我们当用谋略以求胜,岂能指望他不敢交战呢!”慕容暐不悦。
【华杉讲透】
又是“期必”。敌国大军扑来,而且是以灭国为目的的总攻击,他怎么会不敢战?但慕容暐期望他不敢战,他就提出一个他们敢不敢战的问题,李凤马上附和,这是他的生存之道。而梁琛、乐嵩说实话,慕容暐就不悦。
王猛攻克壶关,俘获上党太守、南安王慕容越,所过郡县,都望风投降,燕人大震。
黄门侍郎封孚问司徒长史申胤:“事将何如?”申胤叹息说:“邺城必亡,我们都将为秦国俘虏。但是越国得岁星而吴国去攻伐,最终反受其祸。如今福德在燕,秦国虽然暂时得志,而燕国之复建,不过一纪而已。”
【华杉讲透】
申胤的预言,说燕国一纪(十二年)之内必然复国。所引用吴、越之事,出自《左传》,吴国攻击越国,这是第一次攻击。史墨说:“四十年之内,越国一定消灭吴国。因为天上的福星正是越国的岁星,福星笼罩越国,而吴国却冒犯,最终必有凶灾。”
预言这东西,都是后来选择出来的。今天无论发生什么,你都能在前面有人说过的话里挑出可以牵强附会的“预言”。但是,人们希望能预见未来,所以相信预言。而实际呢,未来是不可知的,预言也是一种病。那么,我们对预言的态度应该是什么呢?就是“君子见机而作,不俟终日”,看到有变化的迹象,就立即行动。立即行动的目的,是避免可能的大祸。如果那祸事不发生,你的行动可能就有损失,“该得到的没得到,不该失去的失去了”,那么就接受这个损失。不要做预言家,因为预言就是“期必”,往往是预言一个符合自己期望的结果,然后按那个预言去做计划。一旦预言落空,就满盘皆输,不可挽回。
12 大司马桓温从广陵率众二万讨伐袁瑾;任命襄城太守刘波为淮南内史,率五千人镇守石头城。刘波,是刘隗的孙子。
八月十一日,桓温在寿春城外击败袁瑾部队,于是包围寿春。前燕左卫将军孟高率骑兵救援袁瑾,到了淮河北岸,还未渡河,接到秦伐燕的消息,前燕召孟高还师。
13 广汉妖贼李弘,诈称汉归义侯李势之子,聚众一万余人,自称圣王,年号凤凰。陇西人李高,诈称成主李雄之子,攻破涪城,驱逐梁州刺史杨亮。九月,益州刺史周楚派儿子周琼讨伐李高,又派周琼的儿子、梓潼太守周虓讨伐李弘,都平定。
14 前秦将领杨安攻打晋阳,晋阳兵多粮足,久攻不下。王猛留屯骑校尉苟长戍守壶关,引兵助杨安攻晋阳。挖掘地道,派虎牙将军张蚝率壮士数百潜入城中,大呼斩开城门,纳入秦兵。九月十日,王猛、杨安入晋阳,抓获前燕并州刺史、东海王慕容庄。太傅慕容评畏惧王猛,不敢前进,屯驻于潞川。冬,十月十日,王猛留将军、武都人毛当戍守晋阳,自己进兵潞川,与慕容评相持。
十月二十一日,王猛派将军徐成侦察燕军阵地,约定中午回营,结果徐成到了黄昏才回来,王猛怒,要斩徐成。邓羌请求说:“如今敌众我寡,而明天就将决战。徐成是大将,应该暂且宽恕他。”王猛说:“如果不杀徐成,则军法不立。”邓羌坚决请求说:“徐成,是我的本郡将领,虽然违期应斩,邓羌愿与徐成效战以赎罪。”王猛不许。邓羌怒,还营,严鼓勒兵,要攻打王猛。王猛问他缘故,邓羌说:“我受诏讨远贼;今有近贼,自相残杀,所以我要先除掉你!”王猛说邓羌有义气而且勇敢,派人对他说:“将军不必动气,我赦免徐成就是。”徐成既得免死,邓羌到王猛处谢罪。王猛拉着他的手说:“我试探将军而已,将军对自己本郡太守尚且如此,何况对国家的忠诚呢!我不再担心不能破贼了!”
太傅慕容评认为王猛孤军深入,准备以持久对峙来应付。慕容评为人贪鄙,封锁所有山路和河道,贩柴卖水,从中渔利,积攒的钱帛堆积如山;士卒怨愤,没有人心怀斗志。
【华杉讲透】
古文有个麻烦,就是总是省略主语,原文“评为人贪鄙,鄣固山泉,鬻樵及水”,砍柴挑水都要交钱是无疑问了,但到底是收谁的钱?我理解应该是收当地百姓的钱,但是胡三省注解说是“使军士不得樵汲,而鬻薪水以牟利”。士兵要向长官买柴买水,这有点太不可思议。柏杨译为:“无论人民或士卒要想上山砍柴,或到河中捕鱼,都必须缴纳规定的金银或绸缎。”
不管他是赚谁的钱,我们都只能说亏他想得出!君子戒慎恐惧,小人无所顾忌。慕容评就是这么一个无所顾忌的小人了。这样的人在国家高位,国家想要不亡也难!
王猛听说了,笑道:“慕容评真是个奴才!他就是有亿兆之众,也不足为惧,何况他只有数十万兵!今天我击破他是必定的了。”于是派游击将军郭庆率骑兵五千人,夜里从小道绕到慕容评大营后,烧毁慕容评辎重,邺城中都能看见火光。前燕主慕容暐惧,派侍中兰伊责备慕容评说:“大王是高祖之子,当以宗庙社稷为忧,为什么不抚恤战士而榷卖樵水,一心只想着赚钱呢!国库里的财富,朕与王共享,你还怕自己受穷吗?如果贼兵遂进,家国丧亡,大王带着那么多钱帛准备放在哪里呢?”于是命令慕容评把收的钱帛全部散发给军士,并且催他出战。慕容评大惧,遣使向王猛约期会战。
【华杉讲透】
又是荒唐!慕容暐、慕容评,一对活宝!按《孙子兵法》,主帅要“知战之日,知战之地”,计划好决战的时间地点;但是对敌人呢,不能让敌人知道时间地点,孙子说“微与之期”,就是不要和他约时间!作战都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约期会战是最笨的了。王猛与慕容评这一次战斗,王猛如果败了,大不了下回再来,慕容评如果败了,就要亡国。所以,慕容评必须慎之又慎,而他因为皇上要他出战,马上就去跟敌人约时间,他是蠢到家了。
十月二十三日,王猛在渭源列阵誓师,说:“我受国厚恩,肩负朝廷内外的重任,如今与诸君深入贼地,当竭力致死,有进无退,共立大功,以报国家。受爵于明君之朝,敬酒于父母之室,不亦美乎!”全军踊跃,摔破锅碗,抛弃粮食,大呼竞进。
王猛望见燕兵人多,对邓羌说:“今日之事,非将军不能破劲敌。成败之机,在此一举,将军勉之!”邓羌说:“如果能升我为司隶校尉,您就不必担心了。”王猛曰:“这不是我能办到的,给你安定太守、封万户侯,这我可以保证。”邓羌不悦而退。过了一会儿,两军接战,王猛召邓羌,邓羌躺着不起来。王猛自己飞马过去,许诺答应他的条件,邓羌于是在帐中开怀大饮,与张蚝、徐成等跨上战马,挥舞戈矛,驰赴燕阵;杀进杀出,来回四次,旁若无人,所杀伤数百人。到了中午,燕兵大败,俘虏斩首五万余人,乘胜追击,所杀及降者又有十万余人,慕容评单骑走还邺城。
【崔鸿说】
邓羌为徐成请求赦免,是徇私枉法;勒兵欲攻王猛,是目无尊上;临战要求司隶校尉官职,是要挟君上。这三条,都是大罪!王猛能容其所短,用其所长,就像驯猛虎,驭悍马,以成大功。《诗经》云:“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只要叶子好,不管根子坏不坏,就是王猛这样的人吧!
15 秦兵长驱而东,十月二十六日,包围邺城。王猛上疏称:“臣在二十三日那天,歼灭丑类。顺应陛下仁爱之志,让六州士庶,在不知不觉之中,就更换了君主,除非执迷不悟和违抗命令之徒,没有伤害任何人。”秦王苻坚回复说:“将军出师还没有超过三个月,就拔除元恶(慕容评),勋高前古。朕今亲率六军,天不亮就出发,风驰电赴。将军请休养将士,等朕会师,再攻取邺城。”
王猛大军还未到,邺城周围有人公然抢劫,等王猛抵达,远近一片平静。秦军号令严明,对百姓没有丝毫侵犯,法律简明,政令宽大,燕民各安其业,相互说:“没想到今日又见到太原王慕容恪的风采!”王猛听闻,叹道:“慕容恪真是奇士,可以说是有古代爱民的遗风了!”以太牢(猪牛羊各一)祭祀慕容恪。
十一月,秦王苻坚留李威辅佐太子守长安,阳平公苻融镇守洛阳,亲自率精锐十万人奔赴邺城,七日后到安阳,宴请祖父父亲时的故旧相识。王猛秘密到安阳谒见苻坚,苻坚说:“当初周亚夫不迎接汉文帝,如今将军临敌而弃军,为何?”王猛说:“周亚夫拒绝天子召见,以求自己的声名,臣对他的做派不以为然。况且臣奉陛下威灵,击垂亡之虏,就像在锅里面捞鱼,何足为虑!太子年幼,而陛下远征,万一有什么意外,悔之何及!陛下忘了臣在灞上跟您说的话了吗?”
当初,前燕宜都王慕容桓率众一万多人屯驻沙亭,作为太傅慕容评后继部队,听闻慕容评兵败,引兵屯驻内黄。苻坚派邓羌攻打信都。十一月六日,慕容桓率鲜卑五千人奔龙城。十一月七日,前燕散骑侍郎余蔚率领扶余、高句丽及上党质子五百余人(余蔚,是在邺城做人质的扶余王子;上党质子,是派驻上党的士兵家属,留在邺城为人质),夜里打开邺城北门,迎接秦兵入城,燕主慕容暐与上庸王慕容评、乐安王慕容臧、定襄王慕容渊、左卫将军孟高、殿中将军艾朗等逃奔龙城。
十一月十日,秦王苻坚进入邺城宫殿。
慕容垂见到前燕公卿大夫及故时僚吏,面有愠色。高弼对慕容垂说:“大王凭祖宗积累之资,负英杰高世之略,遇到困难挫折,寄居外邦。如今虽然家国倾覆,怎么知道不是转折兴运之始呢!我认为对燕国旧人,应该有恢宏如江海的肚量,以慰结其心,一座大山,要一簸箕一簸箕的土堆起来,为什么要因为心中的怒气而抛弃?我私底下觉得大王的做法不可取!”慕容垂悦,听从他。
燕主慕容暐出邺城时,跟随的卫士还有一千多骑兵,出城之后,卫士都一哄而散,只有十余骑从行;秦王苻坚派游击将军郭庆追捕。当时道路艰难,孟高扶持着慕容暐,保护着乐安王慕容臧、定襄王慕容渊,心力交瘁,一路又不断遇到强盗,一边战斗,一边向前。过了数日,走到福禄,在一片坟地休息,二十余个强盗突然出现,都带着弓箭,孟高持刀与战,杀伤数人。孟高力竭,自度必死,于是直冲上前,抱住一个盗贼,把他摔倒在地,大呼说:“男儿已穷尽全力!”其他盗贼从旁射击孟高,将他杀死。艾朗见孟高独战,也冲向强盗,与孟高死在一起。慕容暐丢失战马,徒步逃走,在高阳被郭庆追上,部将巨武上前要捆缚他,慕容暐说:“你是什么小人,敢缚天子!”巨武说:“我受诏追贼,你算什么天子!”将慕容暐捆了,押送到秦王苻坚跟前。苻坚诘问他为什么不降而走。慕容暐回答说:“狐狸临死,也要回到他出生的土丘,我不过是要归死于先人坟墓罢了。”苻坚听了,感到悲凉,释放他,令他回宫,率文武百官出降。慕容暐向苻坚报告孟高、艾朗的忠贞事迹,苻坚下令厚加殓葬,并拜他们的儿子为郎中。
前秦游击将军郭庆到了龙城,太傅慕容评逃奔高句丽,高句丽将慕容评逮捕,送给前秦。宜都王慕容桓杀死镇东将军、渤海王慕容亮,兼并了他的部众,逃奔辽东。辽东太守韩稠,之前已经降秦,慕容桓到了,不得入城,攻城,又不能攻克。郭庆派将军朱嶷攻击,慕容桓抛下部队,单骑逃走,被朱嶷抓获,斩杀。
前燕诸州牧、郡守及六夷渠帅全部投降前秦,一共有一百五十七个郡,二百四十六万户,九百九十九万人。苻坚将前燕宫女、珍宝分赐将士。下诏大赦说:“朕恩德寡薄,承受天命,却不能以德服人,怀柔远方,以至于屡兴军旅,贻害人民,虽然百姓有错,但也是朕的罪过。现在,大赦天下,一切从头开始!”
当初,梁琛出使前秦,侍辇(负责侍奉在皇帝车驾旁)苟纯为副使。梁琛每次应对,都不先跟苟纯通气商量。苟纯怨恨,回国后,对燕主慕容暐说:“梁琛在长安,与王猛非常亲密,怀疑有异谋。”梁琛又数次称赞秦王苻坚及王猛,并且说前秦将要兴师来攻,应该早做准备。之后前秦果然伐燕,一切都如梁琛说的那样,慕容暐于是怀疑梁琛知情。慕容评战败后,逮捕梁琛下狱。秦王苻坚入邺城,释放梁琛,任命为中书著作郎。苻坚接见梁琛,对他说:“你之前说上庸王慕容评、吴王慕容垂都是将相奇才,为什么不能谋划,以致亡国?”梁琛回答说:“天命废兴,岂是两个人所能改变的!”苻坚说:“你不能洞见国家危机而有所作为,虚夸燕国之美,为国尽忠,却不能保护自己,反遭其祸,这算是有智慧吗?”梁琛回答说:“臣听说,‘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那显示吉凶的些微征兆,像我这样愚暗的人,实在是无法洞察的。但是,为臣莫如忠,为子莫如孝,如果没有一以贯之之心,就不能保证以忠孝贯穿始终。所以古代之烈士,临危不改,见死不避,以报答君亲。那些能识别几微的祸福征兆,见几而作,趋安避危,选择去就,不顾家国的,臣就算知道,也不忍心去做,更何况我根本没有那个见识呢!”
【华杉讲透】
苻坚真是仁君圣主!灭了燕国,却毫无膨胀自大之心,而是下诏自责:“朕以寡德,猥承休命,不能怀远以德,柔服四维,至使戎车屡驾,有害斯民,虽百姓之过,然亦朕之罪也。其大赦天下,与之更始。”为自己发动战争,向百姓谢罪。
梁琛则是人臣模范,如孔子言:“君子素位而行。”在什么位置,就做什么事,尽职尽责。苻坚用《易经》的话来批评他:“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说他应当看到燕国将亡的迹象,早日弃暗投明。他的回答,先是自谦自贬,说我没那个智慧,然后表明立场,我就是看到了,也不会做背叛国家的事。
王猛说苻坚不该亲征,这话不对,路程不过十天时间,而且是来摘取胜利果实,处置燕国君臣和土地财物,苻坚当然要来。所以叫王猛不要攻城,等他来了再攻。这样的美事,怎能不归之于君王?明朝王阳明平了宸濠之乱,俘虏了宁王朱宸濠,正德皇帝还觉得没等他亲自来抓,让王阳明把朱宸濠放了,由他自己来“生擒叛贼”。
苻坚听闻悦绾的忠贞事迹,只恨自己没能见到他,拜悦绾的儿子为郎中。(悦绾事见公元368年记载。)
苻坚任命王猛为使持节、都督关东六州诸军事、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冀州牧,镇守邺城,晋爵为清河郡侯,将慕容评宅第中的财物全部赏赐给王猛。封杨安为博平县侯;任命邓羌为使持节、征虏将军、安定太守,封真定郡侯;郭庆为持节、都督幽州诸军事、幽州刺史,镇守蓟城,封襄城侯。其余将士封赏各有等差。
苻坚任命京兆(长安)人韦钟为魏郡太守,彭豹为阳平太守;其余州县州牧、郡守、县令县长(治万户以上县者为县令,不足万户者为县长),都由前燕原任官员继续担任。任命前燕常山太守申绍为散骑侍郎,派他与散骑侍郎、京兆人韦儒俱为绣衣使者,巡视关东州郡,观察风俗,劝勉考核农业生产,抚恤穷困,收葬死者,表彰有节操的行为。前燕政令有不便于人民的,全部修改或废除。
十二月,秦王苻坚将慕容暐及前燕后妃、王公、百官并鲜卑人四万余户迁徙到长安居住。
王猛上表请求留任梁琛为主簿,兼领记室督(掌文书)。一天,王猛与僚属宴饮,说到前燕当初派到前秦的使者,王猛说:“人心不同。当初梁琛到长安,满口赞美本朝;乐嵩呢,就说桓温军力强盛;郝晷则多少透露一点本国的弊病。”参军冯诞说:“如今这三为皆为国家之臣,敢问用人之时将以谁为先呢?”王猛说:“郝晷能洞察细微,应该以他为先。”冯诞说:“那您是赏丁公而诛季布了。”王猛大笑。
【华杉讲透】
苻坚派两个人做绣衣使者,相当于中央巡视组,一个用前燕官员,一个用前秦官员,可以说是用人得宜。燕人熟悉关东风俗,也让燕人安心。秦人则宣传本朝德意,让大家重新开始。
冯诞说王猛赏丁固而诛季布,是引用刘邦的典故。丁固曾为项羽手下将领,在战场上私自放刘邦逃得一命。刘邦登基后,说他对项王不忠,将他诛杀。季布则相反,也是项羽的将领,让刘邦吃了不少苦头,刘邦登基后悬赏缉拿他,要报仇,但最后赦免了他。冯诞说王猛反刘邦之道而行之,是不懂得现在形势不同。天下还未统一,王猛希望晋国的臣子都做郝晷,不要做梁琛,所以以郝晷为先。但是,假如前秦灭了晋国而统一了天下,做郝晷的肯定要倒霉了。因为天下一统之后,不存在“良臣择木而栖”,就要倡导忠君了。
所以,刘邦也好,王猛也好,并没有什么固定的价值观,一切看自己当时的需要,都是权宜之计。这和我们今天很多人一样,没事的时候,就高谈阔论价值观。有事的时候,还是按眼前的利害关系做决策。
秦王苻坚从邺城回到枋头,宴请家乡父老,将枋头改名为永昌,在自己有生之年,免除家乡人一切赋税。
十二月十四日,苻坚返回长安,封慕容暐为新兴侯;任命前燕故臣慕容评为给事中,皇甫真为奉车都尉,李洪为驸马都尉,都可参加御前会议。李邽为尚书,封衡为尚书郎,慕容德为张掖太守,燕国人平睿为宣威将军,悉罗腾为三署郎。其余前燕官员,封官授职各有等差。封衡,是封裕之子。
前燕故太史黄泓叹息说:“燕国必定中兴,应该是在吴王慕容垂身上吧!只恨我年老,看不到了!”汲郡人赵秋说:“天道在燕,而秦灭之。十五年之内,秦国必定为燕国所有。”
慕容桓的儿子慕容凤,时年十一岁,暗中有复仇之志。鲜卑、丁零有气宇才干的人,都倾身和他交结。权翼见到他,对他说:“小朋友应该发挥才干,建立声望,不要效仿你的父亲,不识天命!”慕容凤厉色说:“我父亲效忠祖国,志向未能完成,这正是人臣之节;您的话,岂是勉励后生的吗?”权翼改容道歉,对秦王苻坚说:“慕容凤慷慨有才器,但狼子野心,恐怕终究不肯为人所用。”
16 前秦撤销雍州。
17 这一年,氐王、仇池公杨世去世,儿子杨纂继位,与前秦绝交。叔父、武都太守杨统与杨纂争国,起兵相互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