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半农 教我如何不想她(1 / 1)

刘半农/1891—1934/ 名复,原名寿彭,初字伴侬,后改半农,晚号曲庵,笔名寒星、范奴冬女士,堂号有灵霞馆、桐花芝豆堂等,江苏江阴人,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和教育家。代表作有《扬鞭集》《瓦釜集》《半农杂文》《中国文法通论》《四声实验录》等,另有译著《茶花女》等。

1981年,赵元任最后访问北京期间,多次被邀请唱《教我如何不想她》。这首歌以刘半农的同名诗为词,由赵元任作曲,风靡一时。此诗中出现了“她”字,在刘半农之前,汉字中没有“她”字,此诗不仅对于白话文的推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也让中国的女性在文字上有了一个专有的位置。

当这首歌开始流行的时候,曾有个年轻人很想一睹歌词作者的风采—刘半农到底是个啥模样?一天,刚好刘半农到赵元任家中小坐喝茶,这位青年亦在座。赵元任夫妇即向年轻人介绍说:“这位就是《教我如何不想她》的词作者。”

年轻人大为意外,脱口而出说:“原来他是个老头儿啊!”大家大笑不止。刘半农回家后,写了一首打油诗:“教我如何不想他?请进门来喝杯茶。原来如此一老叟,教我如何再想他!”

一次,赵元任在音乐学院唱完这首歌后,人们向他提问:“这是不是一首爱情歌曲?其中的‘她’究竟是谁?”他回答说:“‘她’字可以是男的,也可以是女的,也可以是指男女之外的其他事物。这个词代表一切心爱的他、她、它。”他解释说,这首歌词是1920年刘半农先生在英国伦敦写的,“蕴含着他思念祖国和怀旧之情”。

江阴才子

1905年,14岁的刘半农从翰墨林小学毕业,以江阴第一名的成绩考取由八县联办的常州府中学堂。同期录取的还有后来蜚声海内外的国学大师钱穆。

刚入常州府中学堂第一年,刘半农每次考试几乎都名列第一,被学校“列入最优等”,一时声名大噪。钱穆晚年回忆说:“不三月,寿彭连中三元,同学争以一识刘寿彭为荣。”

然而,在毕业前一年,出于对学校保守的教育体制的不满和失望,刘半农毅然从学校退学。这在家乡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不仅父亲大为震惊,家乡人也议论纷纷。

1912年,刘半农只身前往上海,经朋友介绍,在《时事新报》和中华书局谋到了一份编辑工作,并业余在《小说月报》《时事新报》《中华小说界》和《礼拜六》周刊上发表译作和小说。为了迎合读者的口味,他给自己起了很多艳俗的笔名,用得最多的就是“伴侬”。

他善写打油诗,常署名“桐花芝豆馆主”。有人问及缘何如此,他笑着回答:“桐子、花生、芝麻、大豆,皆打油原料也。”

经过几年奋斗,刘半农在上海滩声名鹊起,被人称为“江阴才子”“文坛魁首”,就连赫赫有名的报人、小说家严独鹤都来向他组稿。苏雪林晚年回忆说:“半农的小说我仅拜读过三数篇,只觉得滑稽突梯,令人绝倒。”

中学肄业的北大教授

1917年夏,刘半农从上海返回江阴。由于没有固定收入,他只好靠变卖家中物品度日,经常穷得揭不开锅。最困难的时候,连猫食都无钱购买,妻子不得不经常到娘家去借贷。

就在一家人贫困潦倒的时候,他忽然接到了一封北京大学蔡元培校长寄来的聘书,北京大学正式聘请他担任预科国文教授。一个连中学都没有毕业的人突然接到全国最高学府的聘书,不仅妻子难以相信,他自己也不敢相信。

在此不久前,他曾在上海与《新青年》主编陈独秀的一次难忘的会面。陈独秀慧眼识珠,不仅看出刘半农身上的锐气,更看出他是一个可造之才,北大正需要这样的人,于是向不拘一格选人才的蔡元培先生做了大力推荐。

就这样,一个寂寂无闻的连中学都未毕业的乡村年轻人,一个鲤鱼跃龙门,便跨入了全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

最初,刘半农教授诗歌、小说、文法概论和文典编纂法等。虽然连中学都没有毕业,好在他国学功底并不逊于他人,而且又长于写作,阅读广泛,上课又认真准备,不久就站稳了脚跟,得到了学生的认可。

《新青年》杂志演“双簧”

1918起,刘半农开始向《新青年》杂志投稿,表达自己文学改革的愿望。署名时,他斟酌再三,觉得自己以前用那种**媚俗的笔名“伴侬”十分可耻,毅然去掉了偏旁,改为“半农”,以示与过去决裂。1918年1月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应用文之教授》一文时,正式署名“刘半农”,从此“刘半农”成了他正式的名字。

不仅要与自己的过去决裂,刘半农还要给当时的复古派、守旧派来一次彻底的迎头痛击。在上海时,他曾进过剧团做过编剧,于是他首先想到了“双簧戏”。刘半农提议钱玄同与他合演一曲双簧戏,一个扮演顽固的复古分子、封建文化的守旧者,一个扮演新文化的革命者,以记者身份对他进行逐一驳斥。

一开始,钱玄同觉得主意虽不错,但手法有些不入流,不愿参加。但刘半农坚持说,非常时期只有采取非常手段,才能达到目的。经他反复动员,钱玄同最终同意。

于是,一正一反两篇文章同时出现在《新青年》杂志上面,结果“旧式文人的丑算是出尽,新派则获得压倒性的辉煌胜利”。朱湘和苏雪林都说,他们正是看了这双簧戏才变成新派的。

发奋读博士

刘半农到北大后,自知资历浅,所以十分勤奋,讲课很受学生欢迎,创作也十分活跃,但在北大这个学院派占统治地位的地方,像他这样一个连中学都没有毕业的大学教授,依然被一些人视为“下里巴人”,这些人对他能否胜任教学工作常常表示怀疑。

在蔡元培的支持下,29岁的刘半农考上了公费赴英留学的资格。1920年2月7日,他携夫人朱惠和女儿小蕙自上海启程,乘坐日本货轮“贺茂丸”赴英留学。出国前,刘半农有一个宏大理想,希望从理论上弄清齐梁以来沈约等人提出的四声原理。此前,国人一直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他决心解开这个千古之谜。

当时在伦敦生活费昂贵,一家三口仅靠他一个人的薪水,生活十分拮据。后来他听朋友说法国国家图书馆藏书丰富,生活费用也比英国便宜,于是1921年6月全家迁居法国,转入巴黎大学,专攻实验语音学。

1925年3月17日,经过7个多小时严苛的博士学位答辩,专家组宣布:“刘先生做了一番惊人的科学工作,经过认真地讨论以后,我们一致认为,应该授予他国家博士学位!”

刘半农的博士论文《汉语字声实验录》,首次对四声原理做出了科学的论述,指出决定汉语四声的主要因素是音高。后来,这篇论文还荣获“康士坦丁·伏尔内语言学专奖”,他也成为巴黎语言学会的会员。

教我如何不想他

刘半农从法国学成归国,受到北大热烈欢迎。在蔡元培的关心支持下,他成立了我国第一个语音实验室。他制订了一个宏大的计划,决定完成一部《四声新谱》、一部《中国大字典》和一部《中国方言地图》。

刘半农曾想编一本“骂人专辑”,于是在《北京晨报》上刊登了一则《粗话启事》,公开征集全国各地骂人的话。赵元任看到启事后,来到刘半农的宿舍,用湘、川、皖等地的方言大骂刘半农。随后,周作人也来了,用绍兴话又将刘半农大骂了一顿。后来,刘半农去拜访章太炎,被章用古语中的粗话大骂了一通。刘半农去上课时,竟又被广东、广西、湖北、湖南等地的学生用方言骂了半天。

刘半农最出格的举动,就是采访名妓赛金花。早在这次采访的几年前,刘半农就从报上了解了有关赛金花的事迹,但众说纷纭,蒙在她身上的迷雾一直让人难辨真假,有人把她说成“民族英雄”,有人认为她就是一个出卖肉体和灵魂的妓女。刘半农觉得她是一个值得研究的传奇人物,应该趁她活着的时候调查清楚,揭开事情真相,于是他便带着自己的得意门生商鸿逵,前往北平居仁里的“江西魏寓”采访。

刘半农采访名妓赛金花的事件再次引起了轰动,赛金花一时又成了社会热门话题。投桃报李,刘半农去世后,赛金花一袭黑衣专门前往追悼,一时传为奇谈。刘半农去世后,《赛金花本事》才由他的学生商鸿逵整理出版。

1934年6月,刘半农在考察方言和民俗途中,遭到昆虫的叮咬,不幸感染上致命的回归热,体温一度上升到38.5摄氏度。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他还坚持叫来一名学生,亲自记录了学生的发音。回到北京后,多方医治无效,刘半农于7月14日下午2时病逝,年仅43岁。

全校师生员工几乎都参加了他的葬礼,北大破例在其遗体上覆盖了三色校旗,以示哀荣,规格之高据说在北大历史上没有第二人。蔡元培亲自为他撰写了碑铭:“朴学隽文,同时并进;朋辈多才,如君实仅;甫及中年,身为学殉;嗣音有人,流风无尽。”这是对刘半农一生忠实的评价。

老友赵元任深情地写一挽联:“十载奏双簧,无词今后难成曲;数人弱一个,教我如何不想他!”那首歌自从创作之日起,便被人们传唱了近一个世纪,“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当微风拂过,一代大师早已沉寂在历史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