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 容忍比自由更重要(1 / 1)

胡适/1891—1962/ 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安徽绩溪人,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中国现代自由主义的先驱。代表作有《文学改良刍议》《胡适文存》《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等。

“如今我们已回来,你们请看分晓罢。”1917年6月中旬,26岁的胡适登上轮船驶向太平洋,准备回到已经阔别了7年的中国。3月,他曾将这句源自荷马史诗《伊利亚特》第十八章中的诗,郑重地写在日记中,认为此话“可作吾辈留学生之先锋旗也”。而这,正是15世纪人文主义者伊拉斯谟从意大利返回祖国时的豪言壮语,同样也被19世纪牛津运动领袖纽曼所称道。

这一年的1月,胡适曾去费城讲演,顺便去看望了在华盛顿的同学朱经农,兴奋地谈起自己回国后要去影响、塑造中国人的志向。两人谈话后,胡适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我们预备要中国人十年后有什么思想?此一问题最为重要,非一人所能解决也,然吾辈人人心中当刻刻存此思想耳。”罗志田因此说,胡适是“有意识地为引导中国转变而做准备的人。”

实际上,早在1915年,胡适便把成为“国人导师”作为了自己奋斗的目标,“吾不可不周知博览,以为他日为国人导师之预备”。此刻,伫立在归国轮船的船头,已经成为全国知名的“文学革命”提倡者的胡适,感觉曾经的这个梦想是如此触手可及。北京大学的陈独秀已经向校长蔡元培力荐他为教授,甚至愿意把“文科学长”的位置也让给他。

然而,这位满心憧憬的“洋博士”,却开始被沿途听闻的消息不断打击着。就在他的归船在横滨靠岸补给时,张勋的辫子兵刚刚冲进北京,导演了一场复辟闹剧。7月10日,胡适抵达上海,也未看到任何新的气象,而是看到了“出版界的孤陋、教育界的沉寂”。后来,他在《归国杂感》中写道:“我看了这个怪现状,真可以放声大哭。”

失望中,胡适不忘回趟安徽绩溪老家,母亲对他说:“你种的茅竹,现在已经成林了。”胡适没有被现实吓退,而是打定“二十年不谈政治的决心”,一意“在思想文艺上替中国政治建筑一个革新的基础”。

天生我材必有用

1891年,胡适出生在官宦之家。父亲胡传是清朝贡生,官至淞沪厘卡总巡、台东直隶州知州,后因乙未战争离台,著有《台湾纪录两种》,1895年8月22日病殁于厦门。母亲冯顺弟23岁开始守寡,一直守了23年,其间婆家和娘家共死去7个亲人,受尽了人生的痛苦和折磨。

父亲临死前留有遗言,要让冯顺弟一力支持胡适读书,勉励其“读书成名”。母亲承担教子重担,在胡适刚满3岁时就送他进了学堂,并不惜重金厚待老师,让老师采取不同的方法教他,期望他能“学为人师”“成圣”。胡适念的第一本书,就是父亲自己编的一部四言韵文《学为人诗》,里面全是做人的道理。

考取清华庚子赔款留美官费生,是胡适一生中最大的转折点。此前,他从安徽绩溪上庄到上海求学、谋事6年,有过一段靠典当度日、跟留日革命党人一起混日子的生活—有人根据他留下的《藏晖室札记》做了统计:59天打牌15次,喝酒17次,进戏园子捧戏子11次,喝花酒、打茶围10次,最后一次满身污泥穿了一只皮鞋在巡捕房醒来,过审之后才明白自己醉酒殴打了巡捕。

胡适回家照着镜子,觉得不堪,觉得对不起守寡的母亲,又感“天生我材必有用”,于是痛改前非,闭门读书两个月,赴京赶考庚款留美官费资格。那是第二届招考,录取70名,胡适名列第55。

1910年,赴美邮轮上,同届被录取的赵元任记下了胡适当年的性情、样貌:“健谈、爱辩论、自信心极强;讲话时喜欢把辫子用力一甩,生气时就把辫子拿掉;身体很瘦,看起来并不十分健康,可是精神十足,让人觉得他雄心万丈。”胡适取当时盛行的达尔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学说,给自己取名“适”,字“适之”。

暴得大名

1910年8月16日,轮船抵达旧金山,胡适乘车4天后到了康奈尔,入康奈尔大学农学系。虽然本着“以农报国”的初衷,但胡适对农学实在难有强烈的兴趣,并且越深入进去,越觉得无聊。后来到了学苹果分类时,30多种苹果,胡适花上了两个半小时,却只能分辨出20种,感到十分烦恼。

1912年,胡适转入文学系哲学专业,主修哲学。他有意培养自己对政治的关注,日益活跃起来,到处演讲,渐渐成为风云人物。1915年,胡适再一次转学,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师从约翰·杜威,接触到使其终生服膺的实用主义哲学。此时,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逐渐引领一时风气,胡适倍加关注。

1916年8月21日,胡适致信陈独秀,批评中国“今日文学之腐败极矣”,进而提出文学改革须从“八事”入手:“一曰,不用典。二曰,不用陈套语。三曰,不讲对仗(文当废骈,诗当废律)。四曰,不避俗字俗语(不嫌以白话作诗词)。五曰,须讲求文法之结构。此皆形式上之革命也。六曰,不作无病之呻吟。七曰不摹仿古人,语语须有个我在。八曰须言之有物。此皆精神上之革命也。”陈独秀读罢,“合十赞叹,以为今日中国文界之雷音”,催促胡适“切实作一改良文学论文”。经删改整理,“八事”成为后来的“八不主义”:“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烂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1917年1月1日,新年伊始,《新青年》第2卷第5号刊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揭开了中国新文化运动新的一幕。胡适因此“暴得大名”,没等走完博士学位最后程序,便在陈独秀的盛情邀请下毅然回国了。1917年9月10日,胡适到达秋风乍起的北京,接受了蔡元培签发的聘书,很快成为北大最年轻、最有名望的教授,也逐渐成为中国自由主义思想的代表。

利息在人间

据王森然转述英文版《中国评论周报》上《胡适之》一文,胡适长得“六分学者,四分才子,二分盎格罗撒逊留学生,约略可以尽之。高天大目,光耀照人,嘴唇丰满,常带幽默踪影。悟力极敏,为文清顺明畅,颇似一泓秋水,晶澈可爱”。

胡适一生非常有女人缘,虽有几个“绯闻女友”,却最终保持了一段传统的婚姻。胡适与妻子江冬秀由母亲包办,于1917年成婚。在当时自由恋爱风气兴起后,胡适并未像其他青年一样毁掉婚约,而是继续维持,他在后来的日记中写道:“假如我那时忍心毁约,使这几个人终身痛苦,我良心上的责备,必然比什么痛苦都难受。”

胡适一生极重友情,常说一句话:“此身非我有,一半属父母,一半属朋友。”而大家都把“我的朋友胡适之”挂在嘴边。胡适曾资助陈之藩赴美留学,等到陈之藩有能力还最后一笔款时,他写信说:“其实你不应该这样急于还此四百元。我借出的钱,从来不盼望收回,因为我知道我借出的钱总是‘一本万利’,永远有利息在人间的。”

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1958年4月2日,经蒋介石允许,胡适结束了他漂泊海外的寓公生活,离开美国回到台湾,担任台北“中央研究院”院长。胡适到台湾定居的消息一经传出,台湾立即沸腾了。当天机场人群涌动,80高龄的于右任也拄着拐杖,陪同“副总统”陈诚等大员前去迎接。胡适一下飞机,就被热情所包围,戏称自己“像做新娘子一样”。在胡适的就职典礼上,蒋介石亲自到“中研院”演说,大谈“伦理”的重要性,胡适不留情面地当场反驳,甚至一再说“总统错了”,气得蒋介石脸色大变。

胡适一生倡导民主、自由、容忍,晚年爱讲“容忍比自由更重要”,认为“宽容”才是自由主义的第一要义。1962年2月24日晚,“中研院”举办第五届迎接新院士的酒会,胡适讲完话,送客时跌倒,心脏病突发,猝然辞世,享年71岁。蒋介石在当天日记中写道:“晚,闻胡适心脏病暴卒。”他手书挽联:“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随后,胡适于台北的公配居所被改建为胡适纪念馆;位于研究院附近的个人私地被辟建为胡适公园,作为胡适的墓地;墓志铭由知名学者毛子水撰文,金石名家王壮为书写。

1957年,毛泽东也曾承认:“说实话,新文化运动他(胡适)是有功劳的,不能一笔抹杀,应当实事求是。到了21世纪,那时候替他恢复名誉吧!”如今,诸多新史料浮出,胡适被“苏醒”和“还原”,成为他那个时代的象征,也留给现在的人们太多的启示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