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著者序之一 阐扬大师典范(1 / 1)

/郑贞铭

从受教到服务社会,有两位大师的话让我永生不忘。一句是在政大读书时,听胡适博士的周会演讲,他的讲题是“谈传记文学”,他认为一个人在成长中应该多读名人传记,以激励生命,引领人生。胡适大力提倡传记,并认为“每个人的生命都很宝贵”。

另一句深获我心的话是曾任清华大学校长、台湾教育部门负责人的梅贻琦说过的,大学在大师,不在大厦。大学之可贵,并非在于若干栋雄伟的建筑,而是在于有否名贤、有否大师。

我生也有幸,对于这两位大师启发人生的名言体会极深;且也在求学与服务社会初期,幸遇许多大师,他们的风范、襟怀、胆识确实可以感化人,做我们一生永远的典范。

一次是在1955年,政大大学部复校,我以第二名的成绩进入新闻系以后,又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新闻所。那时政大在曾任北大校长的陈大齐领导下,名师如云,各门学科的掌门人,几乎都是一流名师,如刘季洪、罗志渊、曾虚白、周世辅、邹文海、浦薛凤、李焕、王云五、李其泰、吴兆棠、谢然之、阮毅成、王洪钧、张金鉴……个个学识渊博,风度翩翩,而爱学生如亲生子女;在大师的指导下,即使再愚昧笨拙,也不会对老师的教导无动于衷。

后来服务社会,有幸参加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今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之创办,那是另一场大师的盛宴。创办人张其昀原是学界泰斗,在他感召下,网罗一流名师进入华冈讲学;我经常代表新闻系与这些大师平起平坐。如吴经熊、钱穆、黎东方、胡品清、查良鉴、陈顾远、欧豪年、申学庸、宋晞、叶霞翟、卢毓骏等,他们都是学界泰斗,是每一种学问、知识的掌门人,我一个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怎会不领受他们的气质与风范呢?

由于这两次生命的感动,我发誓再怎么忙,也要与大师在一起,与知识为伍,与经典同行。

这个心愿让我勇敢向大师请教,接近大师;我其生也晚,若干无法亲炙教诲的大师,我则以阅读其传记,以神入他们的心灵世界。

所谓大师者,就是真正的读书人、知识分子。近百年来,孕育了许多大师。这些大师,对于近百年来的中国,都发生了重大的承先启后的作用,他们的理想、远见与智慧,为国家开拓了前程,也为国人指出了方向。具体地说,他们至少为国家做了三点重要贡献:

一、建立学术教育的观念

虽然中国自古重视教育,孔老夫子更是伟大的教育家,但是中国现代大学的体制与规格,乃多受西方的影响。英国牛津大学纽曼教授的“博雅”、德国柏林大学洪堡校长的“研究”,这些先进的理念经过引进与思考,藉由大师们的倡导、发扬,发生了关键的影响。

清末民初,显然是我国近代大学教育制度的重要变革期,大师们以制度理念化和规范化为特征;西学东渐,旧学与西学虽曾引起激烈论辩,但毕竟为中国大学的现代化指出一个方向。

在这个时期,如蔡元培、胡适、吴大猷、梅贻琦、傅斯年、竺可桢、张其昀、顾颉刚、张伯苓等,他们都曾经在中国现代大学教育的建设过程有过汗马功劳。

而民国十七年蔡元培筹备成立的中央研究院,为我国学术研究建立了最高规格与权威:首批院士81人,其中华罗庚、陈寅恪、赵元任、梁思成等不仅在不同领域有着卓越贡献,且名声远播至国外,为世界公认的杰出人士。

二、追求文化与传播

带着启发、民主、科学、自由、法治,甚至乌托邦的思想,知识分子不仅著书立说,且促使近代新闻、报刊与出版事业的日益蓬勃,孙中山与梁启超固然懂得以报刊为传播政治思想的重要管道,但更多出版家则以传播知识为己任。民国初年的杂志《新青年》《语丝》《新月》《生活》《独立评论》《观察》《良友》《东方杂志》《新潮》等,其蕴藏的是主办人徐志摩、王云五、张元济、朱自清、梁实秋、林语堂等大出版家的宏图大志。梁启超的文字被誉为“人人笔下所无,却为人人意中所有”,钱穆的历史观更被认为是国人安身立命的稳定力量。

文化的理想与知识的传播永远是“士人”的高超使命。

三、“国士”的知识实践“报国”

中国的国士永远关怀国事,以天下为己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中国的知识分子在民主思想东渐之后,有了更多的省思与探索。

尤其在辛亥革命之后,“富强救中国”是现代人的梦想,也是许多中国知识分子的探索之路。“中国梦”永远魅力十足。

虽然维新派与革命派、本土派与西化派各有不同的思路,但是他们所走过的艰难困苦的路永远启发中国人必须有智慧地选择。

知识分子所实践的,不仅是政治的探索,事实上,他们也以专业的权威,领导各个领域的前路;尤其在集会、结社自由之后,更大开理论与实践结合之路,除参加政党外,更多加入实业、学术、教育、文学、艺术、宗教、慈善、新闻、妇女等各种不同社团,成为核心与标杆性人物。

以教育报国,以文化救国,是知识分子永远的追求,他们永远积极希望透过人才培养,建立学术权威与前瞻远见,为所当为,不仅成为世人典范,且给国人留下丰富的文化遗产。

近年来,许多忧心之士对青年人之彷徨、无中心价值深以为忧,但很多年轻人又向我抱怨无榜样可学。我也觉得,虽然社会变迁大,但核心价值不可动摇,仍然重要;而我也确实感受到“榜样教育”的不可代替性。

钱学森晚年,除了继续关注科学发展以外,还对教育问题格外关心。2005年7月29日,在国家领导人看望他时,钱学森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由于近年有更多自我自由支配的时间,在领受许许多多令人景仰的前辈风范之余,乃兴起写这部《大师巨匠》的意念,主要意在提供一些前辈努力的足迹,供青年有志之士得以有所参酌,有所借镜,有所学习。

每位大师都可以写成厚厚的一本书,本书不是他们的自传,我只是撷取大师们一生的片段,以精简的文字,使青年们能体会这些大师的风韵与典范。

我曾说,对青年永远不失望。我们怎能对青年失望?国家未来的希望在青年,青年是社会的良心,社会的未来取自于他们这颗烛照真理的心。

大师启发青年人的自立、自律、自决与自主。所以有人说:“与大师邂逅,是一场伟大灵魂的精彩碰撞。大师让我们渴望超越、瞻仰伟大、引领人生、汲取智慧。”

一个人缺乏大师精神的滋养,其灵魂是贫瘠的。

有一回,作者访问昔日学子,在谈到当年在华冈接受“大师如云”的教育启发时,有一位校友说:“校园中的大师,对学生有一种安定心灵的作用。这些大师,即使不做什么事,只是在校园中走来走去,本身就是最美的风景线。”

基于此一信念,我希望能以余生为青年做些有意义的事。

科学发展一日千里,网络传播更是无远弗届,要青年去读一本本数十万字的传记确有困难。所幸丁士轩、汪士伦(雨)都认同此意念,并以坚毅精神共同完成此一理想;遇到这样优秀的青年是我一生的恩典。能够对青年朋友有所启发、有所贡献,是我的荣耀。

我在近卅年的两岸交流中,有幸结识这两位优秀青年学者:一位是杰出艺术家汪士伦(雨),他为本书的每一位主人翁绘制一幅生动画像;另一位则是抱负高超、理念深远的丁士轩,他是潜力无限的希望象征,他搜集资料,编纂初稿,认真严谨,几乎已达废寝忘食地步。

有人说:“大师之后再无大师。”我坚信不会如此!熊十力先生说:“不掌灯何以行路?”在人生漫漫长路中,更不能缺乏大师的掌灯指路。在家长、师长的正确教导下,青年人之向上心谁不如我?回顾是为前瞻,继往是为开来,我们希望藉大师典范的魅力,使下一代出现更多的大师。

郑贞铭于台北 2014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