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眼红别人的风光,有本事闯出自己的辉煌(1 / 1)

出生于美国加州某小镇的安尔莎,在当地的一家小型图书馆工作。她的工作非常简单,每天就是整理书籍,负责读者的借阅,有时候还要修补坏了的图书。由于图书馆规模较小,利润也不太高,所以她的薪水并不高,却非常稳定。

这里的工作非常轻松,所以大部分职员每天都懒洋洋的。可是看到馆长经常有机会参加一些行业内的活动,还能借此机会外出旅行时,员工们就产生了嫉妒羡慕的情绪。越是如此,员工们就越不愿意工作,就越懒散,他们时常抱怨:“馆长什么都不做就有高薪,为什么我们要累死累活地工作?”

但是安尔莎却从不说这样的话,因为她不认为这样的抱怨能够改变自己的境遇,而且在她认为,馆长之所以能任性地生活,完全是因为他具备更好的能力。所以她时常对自己说:“你不是不服气吗?你就努力去做,表现出自己的能力来。你嫉妒别人,说明你能力不够。你觉得自己受到了不公的待遇,其实并不是社会不公,而是你真的不行,或是根本就没有努力过,如果你眼红别人的风光,就应该加倍地努力,证明给自己看。”

就这样,安尔莎更加勤勉地工作,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没几年她就因为能力出色、认真负责被提拔为副馆长,馆长每次外出都带着她,有什么重要的事都交给她,她成了和馆长一样“任性的人”,同事们嫉妒的第二号人物。这时候,她对自己说:“现在,我和馆长已经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因为我们的专业相通,爱好也很近,我们有很多话可以沟通,我真的觉得他是一个很优秀的人,不过,我也很棒”。

安尔莎凭借扎扎实实的工作,让自己获得了任性的人生,而其他职员却因为嫉妒而一直在原地踏步,最终也没有任性的资本。

看到这里,我们应该明白,别去眼红别人的风光,有本事穿出自己的辉煌,才有足够的资格去任性。付出才有回报,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绝大多数时候,他人之所以获得的东西比你多,任性的资本比你多,正是因为他们付出的努力比你多,承受的压力比你大,担负的责任比你重罢了。

任性的背后,从来都是辛苦的汗水。

刘珊是大学同学中最春风得意的女人,上学时虽然她的成绩不是最好的,长得也不是最漂亮的,但现在她却成为了大家羡慕的对象住别墅,开宝马,儿女双全,夫妻恩爱,经营着一家近百人的文化公司,告别了朝九晚五的打工生活。作为一个女人,她活得足够任性,也已然算是走上了人生巅峰。

可是,刘珊却这样说:“我之所以如此风光,是因为付出了别人不知道的努力。你们说我活得任性,其实,你只要够努力,今后也可以任性。”

说着,她拿出一个日记本来,翻了几页后递给了朋友。

众人凑近一看,那几页的内容大致如下:

2008年至2010年,攻读汉语言文学研究生,以优异的成绩拿到硕士文凭;

2010年至2011年,任职大型企业做文案工作,学习前沿的传播和传媒技术,和学会把握行业内技术发展趋势;

2011年到2012年,转做营销工作,学习把握市场动向和训练营销能力;

2012年至2013年,攻读MBA,学习公司管理,同时去小型公司做研发工作;

2013年至2014年,争取当上了所在部门的中层领导,学习对部门工作进行全盘规划,参与公司的整体决策;

也就是在2015年,刘珊便任性地离开了之前的公司,创立了属于她自己的文化公司。

接着,刘珊讲起自己年轻时的一段经历:那时刘珊正在实习期,一次她穿着八公分的高跟鞋穿街过巷去拜访客户。正准备返回的时候,天突然下雨了,她站在寒风里瑟瑟发抖,公交车一直迟迟不来,打出租车又觉得贵,不得已只能选择走回学校,晚上脚踝就红肿得疼痛。当晚,她就对自己说:“你要努力!如果你不努力,你想指望什么。你要努力,最起码,我不要我的脚再受苦。”

成立公词后,跑市场、跑融资、找合作伙伴,刘珊每天都工作到晚上12点钟,有时凌晨两三点还不能休息。每当有人问她:“你自己是老板了,那么累干什么?”她都会说:“累是肯定的,但现在累是为了以后不累,我这都是为任性积累资本。"正是带着这种吃苦的精神和忘我的工作热情,刘珊的公司获得了可喜的发展,她获得了成功。现在,她个人所获得的资产高达千万,足以支撑她后辈子的任**。

瞧,刘珊每一步都走的不能再明确了,所有那些我们看上去很任性的生活,其实都是她一步步踏踏实实走出来的。

别眼红别人的风光,努力去提升自己吧,你终会发现,自己长本事比眼红别人的感觉舒服多了,也最终会拥有任性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