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是你自己,世界才会记住你 01(1 / 1)

有些人习惯带着假面生活,只是因为这个假面更能得到别人的认可。

他们费尽心思遮掩自己的不足与缺陷,身世和生活,抑或自我催眠,将自己放置于一个虚幻的场景中,他们企图以完美的、体面的形象出现在别人面前,以此得到别人的赞许、喜爱,乃至尊敬、羡慕。

然而,这既无知,又十足自卑。

所有虚假的,都是短命的。就像海市蜃楼,再雄奇,终会消失。虚伪就像皑皑白雪覆盖下的荒原,春风袭来,冰雪消融,那贫瘠、荒凉的面貌就会暴露无遗。

朋友的妻子的闺蜜庄慧,生在一个普通人家,做着一份普通工作,嫁了一个普通丈夫,有了一个普通的家,总之,她十分普通。

那次公司年会,领导要求大家奉献文娱节目,她所在的部门追赶时下潮流,决定自导自演一部后宫题材的喜剧小品。出乎意料地,她被推举演贵妃。

这对她来说太难了!她阅读了大量后宫女人的故事,她细心揣摩着后宫女人们的心思,她反复模仿电视剧中“贵妃”们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可是,不像!这不像,那也不像!部门领导兼此节目的策划,还真是个挑剔的家伙!没办法,她只能继续努力学习。

现在,她已经能够把贵妃演到位了,她们的节目赢得了全体同仁一致好评,她不俗的表现也为自己赢得了一个“庄妃”的昵称。可是,她却出不了戏了—每天清晨醒来,她必须首先提醒自己“我是庄慧”,以免不知不觉地对家人颐指气使;与随和的丈夫和乖巧的女儿相处时,她必须时常提醒自己“我是庄慧”,以免不经意间对他们居高临下。

她在朋友圈里发文说:“一个曾经高贵过,享受过至高尊崇的人,想回到平常,实在太难了!”她说这话的姿态,仍然像个贵妃。人生总有几分假,几分真,当“假”成了生活的主题,生活也就失去了它原有的乐趣和意义。许多人,都是这样被戏装化了,以至于“剧终”以后,还卸不下妆来,无法找回当初真实的自己。

02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需要改变自己,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我们也的确需要对别人作出一些妥协,以满足人际交往的基本规则。

然而,所有的改变都需要守住一个起码的底线—你还是你自己。否则,一旦成了邯郸学步的寿陵少年,非但得不到自己想要的,还会失去自己最初拥有的。

我们多数人,因为总把眼光放在外界,沉迷于自己想象中的美好事物,因而忘记了自己的本性,在名利**中背叛了自己。一旦求之不得,就又患得患失。倘若我们能够明白生命的真意,坚守自己的心灵领地,我们哪会有那么多烦恼呢?

太尉郗鉴想给女儿找一个乘龙快婿,他知道,当朝丞相王导家的孩子们个个一表人才,于是和王导谈妥后,便让门生去王家探探这帮儿郎的底细。王家子弟知道后,高兴极了。那郗璇小姐不但容貌端庄,而且是出了名的才女,有“女中笔仙”之称,这样才貌俱全又有家世的少女谁不喜欢?众人好一番精心打扮,规规矩矩地坐在学堂里,等待着对方相看,看似在读书,心却早已不知飞到哪儿去了。

唯有一人,还像平常一样随随便便,伏在东边书案上心无旁骛地写着字。天有些热,他就解开上衣,**出肚皮,并且一边写字一边无拘无束地吃着大饼。这个人就是王导的侄子王羲之。门生回去以后把自己看到的情形如实相告,郗鉴一下子就相中了豪放不羁的王羲之。郗鉴认为,只有尊重自己本性,敢于**真性情的人,才是真君子,将来更有可能成大器。

当我们极力伪装自己去迎合别人的喜好时,就算一时得到了别人的认可,可他认可的,是真正的你吗?

做人没有必要总是做一个伪装者或是跟从者,只需要尊重自己的本性,就足以成为一道风景。

03.

有个朋友问:“我该怎么做,才能活得有模有样?”答案其实很简单,只有6个字—“做真实的自己”。

你就是你,不管是你像刘德华还是像犀利哥,但你本质上就是你,像与不像有什么关系?是与不是才重要。既然不是,那就做好自己。

蔡澜先生说:“做人做久了,就成了应声虫、骗子。也就是说,自己变得面目全非,要么变成了别人,要么变成了妖魔鬼怪,反正自己没了。于人于己而言,有百害而无一益。”

的确,或许尘世的斑斓给了我们太多迷幻,我们常常醉心于追求别人的美丽,却忘了守住自己的本性。事实上,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只要你愿意认知自己、相信自己,做你自己,充分发挥你自己的优势,你完全不必依靠别人、攀附别人、顺从被人,你完全有能力让人刮目相看。

因为,“我”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或许“我”有些地方与人相似,但只要“我”愿意,“我”就没有人能够取代。

所以,做你自己,因为这世界崇拜原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