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所说的压力,即为外部压力事件对我们的刺激作用。个人关系、工作和经济状况等生活变化都会给我们形成压力,谁也逃脱不了这种压力。压力面前,你是败退的“逃兵”,还是迎战的“勇士”呢?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被世人公认为“铁娘子”,她作风刚毅、坚韧,尤其是面对压力时,总是能以不屈不挠的精神坚定地走下去。
1981年是撒切尔夫人执政的第三个年头,这一年北爱尔兰问题给英国局势带来了太多的不安和紧张。这年3月1日,曾因多次进行暴力活动而被捕入狱的北爱尔兰共和军成员桑兹要求政府给予被关押的七百名共和军以政治犯待遇。撒切尔夫人立即坚决拒绝了这一要求,宣布桑兹等人杀人放火,无权享受政治犯待遇。但桑兹得到了北爱尔兰天主教徒的热情支持,竟当选为英国下院议员。他对外宣称,他要绝食,不成功便成仁。这一事件立即引起了国际的关注,各界说客纷至沓来,但撒切尔夫人依然故我。
5月5日,绝食六十六天的桑兹死去。消息传开,英国各地暴力事件频频发生。国际上,爱尔兰、美、法、希、葡、挪、澳等国也出现了很大规模的抗议活动,连许多政坛要人也纷纷指责撒切尔夫人。
面对国内外的强大压力,撒切尔夫人顽强地忍受着一切指责和非难。她坚持自己的立场,声称对共和军囚犯让步就是给他们颁发屠杀无辜的许可证,并表示那些追随桑兹的绝食者是自愿送死,当局绝不干涉。
10月3日,绝食者经过七个月,在死了十名同伴之后,终于宣布停止绝食。撒切尔夫人胜利了。
这场政治斗争姑且不论谁对谁错,但其过程和结果却给我们这样的启示:在压力面前,勇于承受压力,并坚持住,就是胜利。这不仅是政治家所应具有的美德,也是许多成功者成功的奥秘。
这是因为,压力最能反映一个人的气场强弱。俗话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没有压力的安逸状态下,思想会松懈,意志会消沉。相反,压力可以促人奋发图强,激发潜能,成就梦想。
有一句话说“承受压力的重荷,喷水池才喷射出银花朵朵”。大凡气场健康的人,都能够承受各种各种的压力,并把压力当成推进人生的动力,我们可以把这种成事之道归结为“压力推动法”。
相反,一遇到压力就逃走,压力并不会消失不见,反而会导致林林总总的过错和失误,让自己的气场陷入一片混乱状态,没有任何的抵抗力和竞争力,甚至可以说是一触即溃。
有压力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关键的是你如何变压力为动力,在压力中寻找和抓住机会,想方设法度过难关,这是我们面对压力,化解压力的正确办法,也是我们培养自身气场的途径之一。
刘俊是某电器公司的一名推销员。前段时间公司给每一个销售员制定了工作任务——要在一个月内销售l00件电器。到那月最末的周五时,只剩下两天时间了,刘俊已经成功地销售了80件,离要求还差20件。
刘俊的同事有的成功销售了七十多件,有的是八十多件,也有九十件的。很多人认为两天内完成工作任务有些不可能了,所以很多人在周五结束了一周的工作,刘俊却在星期六的早晨又回到了工作岗位。
到了下午2点钟,刘俊还没有做成一件买卖,他想到了放弃,但是他记起了自己的自励警句,热情地把它重复5次:“成功是由那些肯努力的人所取得的,并为那些积极而不断努力的人所保持的。”大约在那天下午5点钟,他已完成了13件交易。这距他的目标只差7件了。他又热情地重复几次自己的自励警句。
大约在那天夜里11点钟时,他疲倦极了,但他是愉快的:那天他做了20件交易!他是唯一一个达到公司目标的员工,他得到了很大一笔奖金,并学到一个道理:压力面前,逃避不能解决问题,迎战才能成功。
在面对压力时,刘俊如果选择逃避性的放弃,那么公司肯定不会给他奖金,还有可能会放弃他。刘俊就是化压力为动力,不仅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而且让他找到了“成功”的感觉和喜悦,气场得到了提升,真可谓压力成就了他。
假如你也能够把各种压力化为动力,并且能够乘风破浪拼搏的话,你肯定不会再去担心、害怕压力的来临了,而你的气场也将犹如勇士一样气势磅礴,将各种好事吸引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