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蜂王”,只能有一个(1 / 1)

气场 博峰 1132 字 2个月前

不少人总是习惯于为第一而奋斗,因为第一意味着鲜花和掌声,意味着荣誉和尊严,但他们却没有认真地想过,第一的**总在眼前,于是他们就将永远向前,身心皆被驭使着,生命可能就会变成劳役。当了第一的人尝尽众人之上的滋味,如果有所下落,感受的可能就是心理失衡。

可以说,当一个人总是试图在与他人争夺“第一”的地位,满足自身的虚荣心或者建立生命价值感的时候,事实上表明他并不清楚自己的价值重心在哪里——这是一个人内在气场虚弱的表现。这个世界之所以遍地平庸,强者少之又少,原因就在于此!

我们知道,气场之间的相互碰撞是随处可见的,在任何一个稳定的环境中,只能有一个统率众多气场的“主要场”,其他的“小场”不能对“主要场”起到威胁作用,这就是自然法则。

所以,面对第一,最好的办法不是拼个你死我活,而是积极地找准自己的方向,并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路,让自己在其他方面成为“主要场”,化独赢为双赢,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这点很重要!

白岩松从一名平面媒体记者转行作电视节目主持人后取得了巨大成功,也许他从没有想到自己可以在这个领域达到如此的高度,而伴他一路前行的信念就是凡事并非强求强争,懂得放弃与转身。

他曾说:“第一是不靠谱的,随时会更迭。不争第一不意味着不努力,只是不要费尽心思非要争第一。就像长跑一样,长跑最后能取得很好成绩的人,不一定一开始就领跑,但是必须让自己保持在这一方阵之中,最后比的是韧性和耐力。”

对一个作了很长时间电视节目的主持人来说,最重要的是能够时刻保有一个继续向前走的动力和勇气。而多年来,白岩松就一直以长跑选手来定位自己,不因一时荣誉而不知所以,也不因一时打击或挫折而如临深渊。只是扎实、坚定地跑好每一步,时刻调整好自己的节奏,从而获得了他游刃有余的人生。

与人无争、与己有求。只有学会和自己赛跑,你才能为自己制定适宜的目标,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位置。当清楚地看到自己的成果时,你的成就感会更大,会让自己成为一个拥有强大气场的人。

人际交往中,时常会出现意见不合的情况,争执也在所难免。对一些小小的皮毛问题,有些人却喜欢争得不亦乐乎,非得说上点儿什么,谁也不肯甘拜下风,说着就较起真来,以至于非得决一雌雄才算罢休。

殊不知,争论本身就是一件没有意义的事。你与他人争论输了,你在气势上就软了;就算争论赢了,你一样是输了,因为你伤害了对方的自尊心。失去了沉稳、气度,变得狭隘、恶语连篇,甚至与对方的气场产生相斥作用,如此怎么还能够散发出好的气场呢?

要记得,一个集体就像一群蜜蜂一样,一个蜂巢里面只能有一个蜂王,只有这样才能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尽其才。如果人人都当“蜂王”,势必会使出“王者之针”进行王者之战,最终两败俱伤,得不偿失。

那些气场强大的有经验和有涵养的人,他们与别人产生矛盾时,总是秉承以和为贵的原则,用自己强大而正面的气场赢得他人的好感,提高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从而广结人缘。如果是迫不得已被卷进了争吵中,他们也会表现得非常有气度,甚至甘愿充当失败者。

二战刚结束时,戴尔·卡耐基被邀请参加宴会,这次宴会是专门为一位被英皇授予爵位的英雄而举行的。

宴席期间,一位声名显赫的先生讲了一段幽默的故事,并引用了一句话,大意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那位健谈的先生随后补充到,他所征引的那句话出自《圣经》。卡耐基一听就知道他错了,他敢肯定,那句话出自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而且他清楚地知道出自哪一场。为了表现出自己的优越感,卡耐基纠正了他。

这时候,那位先生立刻反唇相讥:“什么?出自莎士比亚?不可能!绝对不可能!那句话就是出自《圣经》。”

卡耐基继续说:“不信的话,你可以问问坐在我旁边的这位先生,他是我的朋友法兰克·葛孟。他研究莎士比亚的著作已有多年。”葛孟听了,在桌子底下踢了卡耐基一下,然后说道:“卡耐基,你错了,这位先生是对的。这句话的确出自《圣经》。”

宴会结束后,卡耐基私下里问葛孟:“法兰克,你明明知道那句话出自莎士比亚,你为什么要撒谎?”

葛孟回答:“没错,我当然知道。那句话出自哈姆雷特第五幕第二场。可是亲爱的,我们是宴会上的客人。为什么要证明他错了,证明自己比他要优秀呢?他并没问你的意见啊,他也并不需要你的意见。”

任何气场,要影响他人,甚至让人屈服,必然强大。强大的气场,虽然可以影响到别人,但也会给别人强大的压迫感。为了抵消强大气场带来的压迫力,我们必须找到抵消压迫感的方式。在遇到分歧和争论的时候,“认错”和“宽大”正是用亲和力抵消压迫感的一种方式,是一种超越“优越”和“权威”的气场。有了这种亲和性质的气场,人们才会愉悦地接受你,甚至向你“投降”。

放轻松一点吧!我们都是和自己赛跑的人,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你要学会和自己比第一,而不是和别人争第一。当自己越来越好时,你才能拥有超大气场,真正获得成就感。

的确,人生是一场人人皆参赛的“龟兔赛跑”。谁跑得快或慢,不到最后一秒钟谁也不知道谜底。站在第一位置的人不一定是胜者,更多的时候是第一总是一时的风光,却挨不来一世的顺畅。

“打工皇帝”唐骏曾说:“论成功,如果与比尔·盖茨和陈天桥比,我可能永远比不上,但我和自己5年前、10年前比,我成功;论打球,我永远比不上姚明,但我今年就觉得比去年进步得多。”

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无论何时都充满自信,这就是我们作为一个人拼搏的真正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