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际交往中,不管多么公正客观的人,都不可能完全摆脱情感的影响。当我们喜欢一个人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会产生与对方亲近的渴望,也自然而然地会给予对方更多的宽容与优待;相应地,当我们讨厌一个人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会生出排斥的心思,甚至是“恨屋及乌”,习惯以最大的恶意去揣测对方的行为。
事实上,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尤其是在某些不触及原则或利益,并且没有明显是非对错之分的事情上,人们显然更乐于遵从情感的选择。比如在做游戏时,如果可供你选择的合作对象能力不相上下,你自然会选择让你在情感上更有好感的那个人;或者在招聘时,当成百上千的面试者经过重重筛选之后,符合招聘条件的人还剩下许多,不管你选择谁,他们都能胜任这个岗位,面试官自然会愿意选择看着更顺眼、更能讨他喜欢的那一个。
所以,在人际交往中,能不能获得别人的好感,让别人对你产生好的印象,这是非常重要的,这对你之后与对方的交往和发展都有着非常大的好处。
几个月前,我的一位女性朋友王小姐通过相亲结识了一位男士陈先生。王小姐说,她几乎瞬间就坠入了爱河,他们的第一次见面实在是太美妙了,两人聊得十分开心,惊喜地发现双方有着许多共同点,简直是相见恨晚,一见如故。
王小姐喜欢绘画,而陈先生在绘画上恰好有着优秀的鉴赏能力;王小姐喜欢看恐怖电影,而陈先生也恰好在这类型电影上涉猎甚广;甚至就连喝咖啡的时候,两人也都默契十足地选择了蓝山咖啡……
就在所有人都为王小姐感到高兴,以为她终于遇到真命天子,喜事将近之际,王小姐和陈先生却彻底否定了与对方发展成为恋爱关系的可能。这实在太出人意料了。要知道,就在一个月之前,王小姐说起这位一见如故的佳偶时,还是一副甜甜蜜蜜的样子呢!
后来,谈起这段还没开始就已经终结的“爱情”时,王小姐说道 :“我们虽然有许多的相似之处,但却有更多背道而驰的地方。刚相识之际,看到的就是那相似的两三分,通过自己的脑补,以为剩下的七八分大约也是契合的。可真正接触多了才发现,其实除了那两三分之外,剩下的七八分全都不合拍。”
如今,王小姐和陈先生都已经有了各自的爱人,而他们的友谊却一直延续了下来。很多认识他们的人都觉得奇怪,两个不管是性格还是爱好都有诸多不同的人,究竟是怎么成为朋友的?每每有人问起,王小姐都会无奈地叹息:“谁让他太会聊天,制造了和我一见如故的假象呢?等发现真相的时候,友谊的桥梁都已经搭好了,也不能说拆就拆吧!”
我们每个人都具备强大的脑补能力,常常是看到一部分东西之后,就会自然而然地“推断”出全貌。且先不说这种“推断”是否靠谱,至少可以肯定的是,在真正的事实呈现出来之前,我们对自己的“推断”总是深信不疑。
就像王小姐初遇陈先生时的心动,很大一部分不就来源于她自己的脑补吗?因为窥见对方身上与自己相契合的某一部分特质,于是就先入为主地以为对方与自己有着全然的契合,从而产生好感与期待。最后,虽然事实不尽如人意,但就像王小姐说的,由于前面的铺垫实在太美好了,付出的感情和期待已经搭建起友谊的桥梁,到了这个时候,即便再发现对方并不像自己所期待的那样美好,对他的包容也总会比对不相干的陌生人要更多一些,哪怕不能携手一生,至少还是能保持和谐、友好的关系。
可见,所谓的一见如故,实际上都是谈出来的。交谈是一种艺术,同时也是一门技术,只要掌握了这门技术,和谁你都可以“一见如故”。
注意,这样说的意思并不是鼓励你去成为一个溜须拍马的人,更不是让你为了迎合别人而无中生有地捏造自己的形象。虚假就是虚假,哪怕创造得再完美,也终究会有崩坏的一天,等到那时,真相显露,造假者便只能被打入无底的深渊。能够长久留存的东西,必然是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的,假装永远无法长久,谎言也总有被说破的时候。
可能有人会说,你刚才还讲要掌握谈话的技术,创造和别人“一见如故”的印象,现在又说不能造假,那不是前后矛盾吗?
当然不是。众所周知,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不会存在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反过来说,世界上也不会存在两个完全没有一丝一毫共同点的人。所以,想要制造“一见如故”的感觉其实很简单,我们只要找到自己与对方的共同点,并有意识地将这部分共同点展露出来就够了,这样一来,我们不用撒谎,而对方也会自觉地发挥强大的脑补能力,从而缔造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之类的感觉。就像陈先生和王小姐那样,他们二人相契合之处不过两三分,但善于交际的陈先生却可以凭借这两三分,在初次见面中给王小姐留下最好的印象,从而收获一份长久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