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能主义的兴衰(1 / 1)

弗洛伊德的尾巴 肖戈 608 字 2个月前

—美国心理学的内核

克拉威克(Theophile S.Krawiec)曾经说过,整个美国心理学的内核,其实就是机能主义,就其精神来说是机能主义的。这一观点已被广泛接受。

总体而言,机能主义是一种新的心理学研究方向。在西方心理学史上,机能主义其实曾经以其他形式出现过。

美国的机能主义受到了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适者生存”这一精神内核在其中多有体现。

进化论认为有机体是在自然的选择中生存下来的。也就是说,只有能够适应环境的生命体,才有资格存在。这一点也解释了机能主义心理学中关于“适应环境是人类天性”的观点。因为那些没有这种天性的人,都被淘汰掉了,不可能把他们的基因遗传下来。

在进化论影响心理学之前,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人内在的东西。很少把人放到环境中加以解释。

旧心理学关心的是“心灵如何获得与产生知识”“心灵由何构成”这类问题。对于心灵到底因何存在,是如何产生的,旧心理学很少过问。从柏拉图到冯特都是如此。

因此,欧洲很难产生机能主义心理学。

美国与欧洲不同,这是一个文明人在荒蛮土地上开拓的一个新家园。因此,美国人虽然大部分来自欧洲,但是他们的心态与欧洲人有所不同——拥有文明,但是不受约束。所以,那些被欧洲人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美国人可能会刨根问底地追究下去。这就是诸如“心灵从哪儿来”这种看起来低级的问题在美国有人去研究的原因。

南北战争以后,美国在短短五十年间就完成了欧洲用几百年才实现的工业革命。从一个农业国家转变为工业国家,变化的不仅仅是社会模式、经济模式和生活模式,人们的心理也在发生改变。而迅速的变化又要求人们必须跟上时代的节奏,适应当前的环境。这就是机能主义在美国出现的另一个原因。

美国人讲求实用,所以他们在想问题的时候,首先会想“这有什么用”,心理学如果想在美国发展,就必须要有用。而欧洲的旧心理学很少关注实用性的东西。这时候,更“有用”的心理学机能主义出现了,它可以指导人们应对当前的环境,稳定自己的心理,当然会受到美国人的欢迎。

但是,机能主义也存在着先天的不足。

首先,机能主义对进化论的理解其实有些片面,甚至有些断章取义。这使得机能主义的根基从一开始就不够牢固,虽然发展得很快,但是这座大厦盖得越高,就越可能因为根基不牢而垮掉。历史最终也证明了这一点。

其次,尽管机能主义心理学家看到了心理拥有适应的能力(即所谓的机能),但大师们的这种看法完全是根据经验所得。机能主义学者对于大脑这个实体的了解太少,所以无法从生理学的角度解释这个问题。而随着心理学的发展,生理和心理相互之间的联系越来越重要。所以机能主义必定会因为这个缺陷而栽跟头。

到最后,由于机能主义心理学陷入了“形而上学”的困境中,所以在华生、桑代克所代表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开始用实验说话之后,机能主义心理学就开始走向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