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渐之石(1 / 1)

渐渐①之石,维其②高矣。山川悠远,维其劳③矣。武人④东征,不皇⑤朝⑥矣。

渐渐之石,维其卒⑦矣。山川悠远,曷其没⑧矣。武人东征,不皇出⑨矣。有豕白蹢⑩,烝?涉波矣。月离?于毕?,俾?滂沱?矣。

武人东征,不皇他?矣。

注 释

①渐渐:借为“巉(ch1n)巉”,高峻的样子。②维其:犹“何其”。③劳:劳苦。一说读为“辽”,指辽远。④武人:东征将士。⑤皇:同“遑”,闲暇。⑥朝:早上。⑦卒:借为“崒”,山岭之末。⑧曷其没:言何时是个尽头。曷,何。没,尽。⑨出:出险。朱熹《诗集传):“谓但知深入不暇谋出也。”⑩蹢:蹄子。?烝:众多。?离:借作“丽”,依附,此指靠近。?毕: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天毕。?俾:使。?滂沱:下大雨的样子。?不皇他:无暇他顾。

译 诗

峰高石危耸,高峻能凌云。山重水路远,劳师多苦辛。将士向东行,无暇怜晚晴。

危石矗高峰,险峻难攀登。山川道路长,何日到边镇。将士向东行,无暇顾自身。

大猪有白蹄,成群涉水过。月近天毕星,暴雨汇成河。将士向东行,无暇怜自我。

延 伸

这是一首写出征士兵征程的诗,与《国风》中描写军士行役的作品有相似之处。诗中写山高路远,士兵们不辞劳苦远征,没有一刻的闲暇。此诗可能作于周幽王时期,南方的荆国(即楚国)和舒国不听从周天子的调遣,遂派兵征伐。诗的最后一章写白蹄猪渡河,闻一多先生认为这一句与“月离于毕”(月亮靠近毕星宿,古人认为是下大雨的征兆)并举,也是一种天象描写,并非写现实中的猪渡河。明代文学家杨慎《古今谚》中说:“天河中有黑云,谓之黑猪渡河,主雨。”也可印证闻一多先生的论断。从此句,则诗中所写当为夜晚行军,可见是日夜兼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