黍  苗(1 / 1)

芃芃①黍苗,阴雨膏之。悠悠②南行,召伯劳之。我任③我辇,我车④我牛。我行既集⑤,盖云归哉。

我徒⑥我御,我师我旅。我行既集,盖云归处。

肃肃⑦谢功,召伯营之。烈烈⑧征师,召伯成之。原隰既平,泉流既清。召伯有成,王心则宁。

注 释

①芃芃:长大的样子。②悠悠:行的样子。③任:负荷。④车:将车。手扶车行。⑤集:成。⑥徒:步行。⑦肃肃:严正的样子。⑧烈烈:威武的样子。

译 诗

麦苗叶青青,小雨来滋润。

漫漫南行路,召公来慰问。

我挽辇来你肩扛,我扶车来你牵牛。

此行已完结,何不回家走。

军士行脚或驾车,我身在师你在旅。战事已平息,何不归家去。

谢城宫阙已竣工,召公督造细经营。威武大军去行役,召公一手训练成。高原取土低地平,大河疏浚小溪清。召公出马建大功,天子垂拱心安宁。

延 伸

这首诗是赞美周宣王时期的贵族召伯的。周宣王时期,重用召伯、仲山甫等一批名臣,使王朝实现了中兴。为了加强对新统治区的控制,宣王分封了一批诸侯,让他们在新统治区任职。其中,他分封自己的母舅申伯到“谢”(在今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一带),建立谢国。为了让申伯的统治尽快树立起来,周宣王调任在淮夷前线统兵的召伯回来,在谢地负责为申伯营建都城、宗庙、宫殿等。召伯完成工程建设后,申伯和周天子都很满意,有人做了这首诗赞美他。

鲁国执政大臣季武子出使晋国,晋平公设享礼招待他。晋国执政大臣范宣子在宴席上唱了一首《黍苗》,借诗中赞美召伯慰劳诸侯之意,表达晋国关心鲁国。季武子赶紧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向晋国君臣致谢,并唱了一首《六月》,把晋平公比作周代名臣尹吉甫。范宣子与季武子在宴会上以《小雅》中的名篇相互致意,将宴会推向了**,两国关系也进一步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