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杕①之杜②,其叶湑湑③。独行踽踽。岂无他人?不如我同父④。嗟行之人,胡不比⑤焉?
人无兄弟,胡不佽⑥焉?
有杕之杜,其叶箐箐。独行睘睘⑦。岂无他人?不如我同姓。嗟行之人,胡不比焉?
人无兄弟,胡不佽焉?
注 释
①有杕:即“杕杕”,孤立生长的样子。②杜:木名。棠梨树。③湑湑:形容树叶茂盛。后文的“箐箐”同义。④同父:指同胞兄弟。另说为同一祖父的族昆弟。⑤比:亲近。⑥佽:资助,帮助。⑦睘睘:同“茕茕”,孤独无依。
译 诗
原野上有棵孤独的棠梨树,枝叶润泽繁盛。
我寂寞地前行。路上不是没旁人,却比不上我的同胞兄弟。
暗叹那路上的人啊,为何不与我接近?
人没有亲兄弟,怎么才能走出困境?
原野上有棵孤独的棠梨树,枝叶郁郁葱葱。
我孤独地前行。路上不是没旁人,却比不上我的同宗族亲。可叹那路上的人啊,为何不与我亲近?
人没有亲兄弟,怎么才能走出困境?
延 伸
这是一首流浪者之歌,一个失去家园的人在路途上,看到路边的树木,不由的联想起自己居无定所的悲哀境况。
春秋时期战争、疾疫、饥荒频仍,为了生存,底层百姓不得不经常四处流浪。此诗中所透露出的悲哀之情,可谓两千余年来乱世之下的生民之哀,令人读之伤情。
在印度电影《流浪者》中有一首著名的插曲《拉兹之歌》,流浪汉拉兹踽踽独行,无依无靠,歌词唱道:“到处流浪,到处流浪,我跟任何人无来无往,这世界像沙漠一样荒凉……”那种凄婉哀伤,引得多少人泪流满面。而当读到这首《杕杜》时,哀伤之感竟然那样相似。当然,它比《拉兹之歌》古老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