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1 / 1)

这场风波过去大约五年之后,我决定到巴黎去住一段日子。伦敦我实在待腻了—每天做的事情千篇一律,让我心生厌倦。朋友们四平八稳地过日子,生活无波无澜,再也引不起我的好奇心。见面时,不等他们开口,我就知道他们要说什么。就连他们的桃色事件也都是老一套,味同嚼蜡。我们这些人就像是有轨电车,在几个站点之间往返,连乘客的数目也能估计个八九不离十。生活过于按部就班,令人觉得乏味。这种状况叫我感到惶恐不安。我退掉了那套小小的租房,卖掉屈指可数的几件物品,打算去过一种新的生活。

临行前我去拜访斯特里克兰夫人。许久不见,我发现她变化不小,不仅人变老了、瘦了,皱纹比以前多了,就连性格我也觉得发生了变化。她的生意很成功,此时在赞善里开了个门店。她自己打字不多,时间主要用在校改她雇用的四名女打字员的打字稿上。她留意让稿件显得很讲究,很多地方使用蓝色和红色的字带,打好的稿件用各种浅颜色的粗纸装订起来,看上去有点像波纹绸。她打的稿件页面整齐、准确率高,因而有了一些名气,使得她财源广进。不过,她老是改不了内心的偏见,觉得自己挣钱养家糊口有失体面,于是动辄便对你表白她是有身份的人,说话时不由自主地会提起她认识的一些有头有脸的人物的名字,让你觉得她的社会地位并不低。她羞于提她在经营生意方面的胆略和能力,但一说起次日要跟家住南肯辛顿[45]的某某皇家法律顾问共进晚宴,便高兴得眉飞色舞。说起她儿子在剑桥大学读书,她就乐此不疲;谈到她女儿刚刚步入社交界,一参加舞会就应接不暇,她便满面春风,呵呵地笑。我当时说了一句话,现在想起来简直愚蠢极了。

“她以后是不是要帮你打点生意?”我问。

“哦,不,我不让她做这个。”斯特里克兰夫人回答,“她长得很漂亮,我坚信她一定能结一门好亲事。”

“我也觉得这样对家里会有好处。”

“有人建议让她当戏剧演员,但我是当然不会同意的。所有有名的戏剧家我都认识,要当演员,我马上就可以给她弄个角色,然而我不愿意叫她同杂七杂八的人混在一起。”

斯特里克兰夫人这种瞧不起人的语气叫我心里有点儿发凉。

“你听到过你丈夫的什么消息吗?”

“没有,什么也没有听到过。说不定他已经死了。”

“我在巴黎可能会遇见他。如果了解到他的情况,要不要我告诉你一声?”

她犹豫了一会儿。

“如果他真的日子不好过,我可以帮他一把,给你寄一笔钱去,在他需要的时候,你可以一点一点地给他。”

“你的心地可真好。”

不过,我心里清楚:她提这样的建议,并不是由于心地好。有人说苦难可以使人性变得高尚,其实这话说得不对—有时候,幸福倒是可以叫人变得高尚,而苦难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能使人变得狭隘、报复心强。

[45]  伦敦著名的富人区,那里的房价和物价是全世界最昂贵的地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