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上学期末,望城县安庆乡荷叶坝中心小学第一届第一班,全班四十七名高小学生,就要毕业了。
当时,全班有三十多个同学升入了望城县一中,继续学习。
本来,乡政府也打算让雷锋到县里继续念中学,但由于当时农村知识青年很缺乏,乡亲们都希望雷锋留在乡里,一边做个新式的农民,一边发挥他的知识才能,为家乡做些文化上的事情。
那时,全国的农业合作化运动,正在蓬勃兴起;祖国各地的工业建设也在大规模地展开;火热的生活在召唤每一个有志向的青年人。
许多知识青年离开了学校后,都纷纷地加入祖国的工农业建设的行列之中。
雷锋,也像一只刚刚展开翅膀的小鹰,想到更远的天空飞翔!
毕业后,他没有继续到县城里学习,而是直接参加了革命工作。
他担任了乡政府通讯员,兼任简家塘生产队的记工员。在当时,这是一份人人都很羡慕的工作。没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可是做不来的哦!
他替乡政府送公函,送通知;他帮助乡政府搞统计,制表格;农忙季节,他白天和社员一起下地出工,晚上就在灯下记工分、参加学习。只要是他能干的工作,他都主动地找来干。因此,大家对他的工作很满意。
当地群众都说:“小雷到了乡政府以后,乡政府都变了样儿。”他们的意思是说,雷锋把笑声、歌声带到了他所到的每一个地方。
就在雷锋当通讯员和记工员的日子里,他参加了高级班夜校学习,被评选为“学习积极分子”。
他勤奋、扎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干部和群众一致的好评。
不久,雷锋就被调到中共望城县委会办公室当了一名公务员。这时候他已经十七岁了。
他的人生履历,从此又展开了新的一页。
他后来在一篇日记里写道:“青春呵,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那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
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白天,他忙着工作;晚上,就在机关业余中学参加学习。他在县委会里,手脚勤快,工作有条有理,从不拈轻怕重。
他对自己严格要求,对公家的财物也十分爱护。每一次购买“公债”时,他都积极带头,被同志们评为模范。
那时候,雷锋经常跟着县委张书记一起下乡。张书记也很喜欢这个有着圆圆的脸庞的小同志,一口一个“小雷同志”地称呼他,显得十分亲切。
雷锋也觉得,张书记就好比自己的亲人一样。整个县委大院,也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平时,雷锋给张书记送信、送文件;一有空闲,张书记和县委其他几位领导就会拉着雷锋问长问短,关心他的冷暖和进步,或者给他讲一些战争年代的斗争故事和革命道理。
在党的阳光雨露的滋润下,雷锋在思想上迅速地成长着,在生活上也过得十分快乐和幸福,每天好像有着使不完的劲儿。
张书记下乡,他跟着下乡;张书记开会,他跟着开会;有时,张书记在夜间工作,他就在一边为他送水端茶。
张书记经常给他讲一些革命故事。如上海工人斗争啦,“八一”南昌起义啦,井冈山的斗争啦,还有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和八路军、新四军抗日的故事,等等,雷锋都是从张书记那里听到的。
有一次,张书记又给雷锋讲到毛主席在湖南领导秋收起义的故事。
“……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有一个共产党员不幸被捕了,敌人施尽了各种酷刑,无论怎么拷打他,可他就是咬紧牙关,一个字、半句话都没有说,真称得上是宁死不屈、大义凛然啊!”张书记感叹地说,“我们共产党人,就是用最坚硬的钢铁铸成的,是任何力量都不能让我们屈服的啊!”
雷锋听了,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过了许久,他抬起头,严肃地、字字有力地对张书记说道:
“张书记,我明白了!我也要做这样的人!”
“这太好了。”张书记说,“小雷同志呀,你能这么严格要求自己,我们都为你高兴!现在咱们过上了好日子,可是打江山容易保江山难啊!为了使我们的红色江山永不变色,你一定要好好工作,努力学习,争取做一个共青团员和共产党员,更好地去为人民服务,保护咱们的胜利果实,为革命事业做出更多的贡献。”
雷锋使劲地点着头,把张书记的这一番话牢牢记在了心中。
从此,雷锋在日常工作中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处处留心向县委的老同志学习。
有一天,雷锋跟着张书记一起出去开会。
走着走着,雷锋看见路面上有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他并没在意,走上前踢了一脚就走开了。
张书记也看见了,却回过头来,不声不响地走过去,弯下身子把这颗螺丝钉捡了起来,装进衣袋。
雷锋感到很奇怪,一个县委书记,捡一颗小小的螺丝钉有什么用场?
几天之后,张书记派雷锋到县农业机械厂去送一封信。
临去前,张书记掏出那颗螺丝钉,让雷锋顺便带给机械厂,然后告诉他说:
“小雷呀,国家现在底子还很薄,我们要搞建设,就应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可不要小看一个小小的螺丝钉,大机器上缺少了它可不行呢。滴水能积成河,粒米可积成山呀!”
“原来是这样啊!”雷锋瞪大着眼睛,望着张书记。
他从张书记身上,认识到了共产党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从此以后,他在日常生活中不再乱花一分钱,不再浪费一张小纸片。他把节约下来的钱,哪怕是一个分币,全都悄悄储存了起来。
温暖、愉快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氛围,特别是来自同事们的温暖、朴素和亲切的友爱与关怀,使雷锋越来越真实地感到,新旧社会真是“两重天”啊!
有时候,想起过去的生活,想起自己童年的遭遇,特别是当他想起苦命的妈妈的悲惨遭际时,他就会不由得感到心酸,禁不住会流下眼泪。
有一次,张书记无意中看到雷锋躲在一边默默流泪。
张书记以为他受了什么委屈,连忙问他:“小雷,怎么掉起眼泪来了?是谁委屈你了吗?”
“没有,没有,同志们待我都很好,就像我的亲人一样。我……我只是一想到旧社会,想到我苦命的妈妈,心里就难过得……”雷锋对张书记从不隐瞒什么。
这时候,张书记连忙掏出手帕,放在雷锋手里,亲切地说道:“是啊,过去的苦日子,谁想起来也会不好受啊!不过,都这么大的小伙子啦,常掉眼泪可是没出息呀。快,把眼泪擦干。男儿有泪不轻弹嘛!”
雷锋哽咽着一边答应着,一边擦干了眼泪。
张书记等雷锋抬起头来,就拉起他的手,抚摸着他手背上的伤疤说:“对啊,常常想着过去,不忘过去,这很有必要。要做一个革命者,就是应该牢记阶级苦,不忘血泪仇,应该从旧社会所受的苦难中,汲取强大的力量,激励自己更好地去做好革命工作。”
雷锋望着像父亲一样的张书记,重重地点头。
张书记语重心长地接着说道:“小雷同志啊,你还要明白,你过去受的苦,挨的打,还不仅是你一个人的,也不仅是你一家人的,那是咱们整个贫苦的工农阶级的苦难。咱们现在所过的幸福生活,是共产党、毛主席给我们带来的,是无数革命先烈流血牺牲、用一条条生命换来的!我们活着的人,应该加倍珍惜今天这得之不易的幸福,应该把自己的全部力量都献给革命工作……”
张书记的一席话,就像一缕缕雨后的阳光,照亮了和温暖着雷锋的心坎;又像一把钥匙,打开了雷锋的思路。
他明白,这些革命的道理,就像是滋润他成长的阳光雨露,都是十分珍贵的。他一点一滴地都牢记在心里。
他在革命队伍中迅速地成长着。后来,他在《党救了我》这首诗的最后,这么回忆他在县委机关工作这段日子的心迹:
难忘的1956年最后一天,
我站在团旗下面,
举起右手向团宣誓。
我念完了高小,
踏进了望城的县委机关,
我要好好工作、听党的话,
为祖国发出热和光。
1957年2月8日,十七岁的雷锋,由一名少先队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共青团组织,成了一名光荣的共青团员。同时,他又被评为县委机关的工作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