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招 认识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1 / 1)

陋习点评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需要了解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和可能出现的“心结”,为孩子创造一个阳光明媚的成长环境。

如今,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需要注意的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需要了解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和可能出现的“心结”,为孩子创造一个阳光明媚的成长环境。

目前,大多数家长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特征关注较少,缺乏相应的“敏感性”。许多父母认为他们的孩子无忧无虑,对他们的内心世界知之甚少。

从临床来看,许多儿童的心理问题都是由于父母的忽视造成的。我治疗过一个8岁的孩子,他非常害怕上学。起初,他的父母认为是因为他沉迷于游戏,所以没有给予他足够的关注。后来去心理咨询中心后,才发现真正的原因是孩子在学校里与同学相处不好,不易处理人际关系引起的精神障碍。

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家长往往从自己的经历中总结出问题的原因,但并没有认真了解孩子成长的心理特征。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每个年龄段都会呈现出不同的心理特征。父母需要更多地了解这些知识,及时帮助孩子理清内心,找到解决办法,而不是把成人世界的“大道理”强加给孩子。

此外,在对孩子进行心理咨询时,最好是家长一起参与,这样可以更好地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这样,孩子就可以在家庭环境中得到理解和支持。

教法随想

第一阶段:0~3岁

这个阶段的孩子最需要安全感。这种安全感来自于:

(1)夫妻关系和谐稳定。儿童承受着社会底层的情感垃圾。从他们的记忆开始,对他们影响最大的人是他们的父母。

(2)母亲的情绪稳定。有时候,母亲的焦虑会变成孩子的焦虑,孩子没有能力解决母亲的烦恼,要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母亲一定不能用自己的情绪去影响孩子。

第二阶段:3~6岁

自我价值得到认可。3~6岁的孩子开始理解这个世界和自己。在这个阶段,孩子非常需要父母的陪伴和指导。父母需要为子女树立榜样,包括:

(1)如何处理情绪。这是非常重要的,童年可以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为以后的性格发展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

(2)如何处理生活中的困难。这一时期需要成年人的引导、教育以及示范。告诉你的孩子做什么,如何处理事情。

第三阶段:6~12岁

这个年龄的孩子需要心理营养:尊重、接受、自由。请注意,这种“自由”是基于尊重和接受的相对自由。

孩子们认为他们“长大了”,需要隐私和选择的自由。父母应该学会正确的放手,让孩子自己处理一些事情,这对他们的成长和心理需求有很大的帮助,也培养了处理问题的能力和自信。

第四阶段:12~16岁

这一阶段是儿童需要补充心理营养的黄金时期,也是最后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孩子的叛逆程度与以往的教育模式有很大的关系。

及时沟通,尊重隐私,自由选择,适当放手。在这些的基础上,接受孩子,让孩子接受自己,让孩子得到安全感,学会独立解决问题,具有良好的个性。16岁时,你的孩子就有能力补充自己的心理营养。

事例解读

土豆3岁了,性格外向。我指着他的积木问:“土豆做的是什么?”

土豆骄傲地看着他的积木,说:“我建了一座高楼!”

当他把最后几个街区堆得高高的时候,悲剧发生了,因为他不小心撞到了旁边的一个街区,导致“高楼”倒塌了。

土豆哭了,把所有的积木都推开,扔得到处都是。

朋友看后,抱着土豆说:“我们重建!”

谁知他一点也不领情,从朋友怀里挣脱出来继续扔积木,还大喊:“我不,我不!”

朋友说:“你先冷静下来。”我以为土豆会继续哭,但过了一会儿他平静下来。

这时,朋友对他说:“土豆,你刚才发脾气了,因为你看到那栋高楼倒了,很沮丧,是吧?”

土豆点了点头。

“你能通过扔积木来发脾气吗?”

“不能。”土豆小声说。

“所以发脾气无助于解决问题。”妈妈说,“我们把所有的积木都捡起来,然后一起盖一座高楼好吗?”

孩子很听话,跟在妈妈后面捡起积木,把散落的积木收拾起来。然后母子俩开始搭积木。在最后几步,在一个很高的地方,母亲帮助孩子控制他的手部力量。

土豆妈妈的教育方式让我思考。她告诉我:当一个人生气时,他不会听你对他说什么。即使我们生气的时候也是这样,何况孩子呢?不要在生气的时候和孩子说话,等他冷静下来再慢慢和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