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控制自己(1 / 1)

格局决定结局 陈烈仲 1114 字 2个月前

新闻上曾报道过,有小学生因为难以承受来自父母和老师的压力,写下长篇遗书,有了轻生的念头。人们在指责成年人给孩子过大压力的同时,是否也应当换个角度,想想孩子的心灵是不是太脆弱了。在曾经的困难年代,孩子连学都没得上,能够进到学校好好学习成了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事情。每天抱着书本寒窗苦读的人,自然也不在少数。难道他们就没有压力吗?可他们选择了珍惜,而不是逃避。

为什么同样是读书,两者之间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今天的物质生活太好了,生活条件有时往往过于安逸了。安逸使人变得懒惰,特别是人心,于是曾经在艰苦环境中可以自发产生的自我调节机制,反而在安逸环境下消失了。我们开始变得无所适从,对自我没办法掌控,于是人就陷入了一种迷茫、混乱,甚至是疯狂的状态。行为也常会显得很极端。

我们还听说过,很多功成名就的人突然就抑郁了。即便他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功,在舞台上、在人前光彩夺目,显得无比辉煌,可回到家后自己反而钻起了人生的牛角尖。仿佛全天下都在跟自己作对,看什么都不顺眼,可其实呢,分明就是自己在没事找事。这其实也是自我调节的问题,不少名人就是因为不善于自我调节,最终亲手毁了自己成功的人生格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站得越高,摔得越惨”。

真正的大格局者,是非常善于做自我调节的。也只有掌握了这样的能力,在瞬息万变的时代中才能立足于不败之地。自我调节的最主要意义就是,它能够让一个人好不容易建立好的格局变得非常稳定。尤其是来自负面情绪方面的干扰,通过自我调节,能够很好地将其缓解,最终转化为正能量,这是极其难能可贵的!

著名女作家张德芬,有着“心灵作家”的称号。她写的心灵读物《遇见未知的自己》《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等都极其畅销。张德芬在书中现身说法,告诉读者遇到问题时应怎么做自我调节,如何对自己真正负起责任。与此同时,张德芬还利用网站、微信等平台,推广各种各样的心灵课程,帮助人们走出内心的阴霾,成为一个真正的大格局者。张德芬的作品可以说是老少皆宜,无论是初入社会的年轻人,还是事业有成的公司高管、总裁都非常喜欢。

其实看看张德芬的经历,你就会发现,她之所以能够写下那么深刻、有意义的文字,得益于过往那些来自心灵的苦难。她曾经是著名的新闻主播,去过美国留学,在知名公司担任过高管,可是却因为抑郁,生活变得支离破碎。后来张德芬在北京过上了家庭主妇的生活,这反而令她开始静下心来,去通过心灵的治愈来调节自我。也正是在这段时间里,张德芬的人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她开始更多地关注那些来自心灵深处的东西。

当张德芬调整好自我,重新站在公众面前的时候,她不再追求那些虚无缥缈的浮华,而是去帮助更多遇到心理问题的人们。张德芬觉得,他们很像曾经的自己,但只要明白了自己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就必定会有办法解决。经过一次次的练习,最终我们都可以成为那个想要成为的自己。

现在的张德芬更加从容淡定,她的人生格局也因为对自我有效的调节,变得不仅很大,还非常稳定。于是张德芬被很多媒体或者是机构评为了女**精英人物、优雅女性、品牌女性等等。她如同一个标杆,让众多粉丝在崇拜之余,想要向她靠拢,成为一个在命运面前不低头、不放弃的人。

那么究竟要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进行自我调节呢?

首先,培养一种兴趣爱好是非常必要的。阅读、瑜伽、搏击、钢琴、围棋、折纸、网球等等,无论哪种兴趣爱好形式,只要能够让紧张的你充分放松下来,都是可取的。没有兴趣爱好的人,精神领域是极度空虚的。特别是承受了很大压力的时候,从棘手的问题中暂时抽离,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很有用。暂时转移注意力,有时你的思路反而会更加清晰,重新再面对原先的问题时,可能就会找到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其次,用文字的形式做心灵疏解。当你已经向很多人征求了意见,依旧是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试着把困扰你的问题写下来。很多成功人士都有写日记或者是做笔记的习惯。因为文字能把一个人的思路直观呈现出来,有时在头脑中显得非常混乱的思路,写成文字后反而变得明朗化了。同时,用手书写文字会感到疲累,因此在潜意识中,你往往会自动规避那些负面情绪和与核心问题无关的思路,以此减少自我的疲累。这其实是人的一种自我保护意识。不过恰恰是这种类似于犯懒的自我保护,反而会令你的思路清晰起来,头脑因此变得灵活了。

再次,给自己适当的时间休息。人在特别疲劳的时候往往会失控,尤其是心灵,你甚至会失去理智,变得狂躁。这时就要给自己时间休息。找个安静的地方,好好睡一觉。在必要的时候,选择远离人群,让自己的内心回归平静。当你睡饱了,重新有了精神,再去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以百分之百的斗志去实现理想,为了拓展自己的人生格局而不断奋斗,这时的状态才是最棒的。不会休息的人,不可能成为一个大格局的人。适当停下前进的脚步,对自己做好调整,然后再重新出发,往往能够收获更大的成功。

我们每个人的每一天,都在发生着变化。与其被动接受改变,不如去主动适应,然后积极行动起来,变被动为主动,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番天地。我们免不了被各种挫折困扰,心灵甚至很可能在某个时刻被失败彻底打垮。不过如果你能够做好自我调节,那么你的自我就不会迷失,它始终可以掌控在你的手中。经过自我调节后的一段休整,我们再次出发的时候,一切往往会变得更好,人生也会变得更加精彩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