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宴会或者沙龙中,你常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有的人很受大家欢迎,走到哪里都是众人的焦点,谈笑风生,欢畅自在;有的人不受他人欢迎,一个人默默地从头坐到尾;有的人很受大家尊敬甚至崇拜,德高望重;有的人言行举止粗俗浅薄,让大家厌烦甚至鄙视……
每个人的内心都渴望成为那个受欢迎的人,从他人开始与你交谈时,你就能感受到你们之间的距离正在逐步缩短、彼此间的信任感正在逐步增强。那些吸引力强、魅力四射的人究竟有什么秘诀呢?心理学家赛伯·贝利认为,积极主动是一个人受别人欢迎的关键所在。“心理学家称之为情绪感染,”他说,“那些讨人喜欢的人很擅长表达情绪,特别是积极的情绪。”当这种积极的情绪被使用在与陌生人的初次见面时,往往能产生巨大的效应。
善于经营社交资源的人都知道,在拓展社交圈的过程中,能够给别人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往往对两个人的人际交往向好的方面发展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两个陌生人在初次见面时,在互相不了解的情况下,只有凭借言谈举止来初步判断这个人是不是符合自己人际交往的标准,对方是不是可以长期交往的人,对方可以帮到自己什么,而自己又能给对方提供什么价值……这些初步的结论,都将在第一印象里形成。
有人曾说:“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前三分钟实在很重要,第一分钟我们展示形象,第二分钟我们展示诚信,第三分钟我们展示风度。三分钟以后,才是显示我们的能力以及对方给我们打分并决定是否与我们深交或合作的事情。”所以,我们要树立自信心,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和方法,把握好人际交往的第一印象,抓牢前三分钟的交流,为成功之路做好铺垫。
根据印度马德里孔普卢栋大学心理学教授玛丽亚·阿维亚的研究,与人初次交谈时,非口头语言可提供60%~70%的信息。那么非口头语言方面的信息都包括哪些呢?例如,从一个人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等基本信息中,我们可以提取到一些资料,由此初步判断出他(她)是一个怎样的人。在许多公共场合中,我们虽然没有与别人交往,但往往可以根据别人的外表、行为特征来推断这个人的身份、性格等。这就是第一印象的重要性所在。
那么,怎么样才能给别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呢?需要注意以下这几个方面:
(1)衣着整洁大方;
(2)待人不卑不亢;
(3)显露自信和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4)讲信用、守时;
(5)注意文明礼貌。
虽然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给别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但常常在不自觉间还是有一些小动作出卖了你,在你做出下列这些动作的时候,其实已经悄悄地为你给他留下的印象减分了:
(1)初次见面就爱讲私生活或个人问题;
(2)搬弄是非或批评他人;
(3)只谈论自己;
(4)过于活泼或爱开玩笑;
(5)举止莽撞冒失;
(6)自己高谈阔论却不给对方说话的机会;
(7)认为自己永远有理或目空一切。
由此可见,在人际交往中,要给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此,小张有着深刻的体会。
小张大学一毕业就进入了一家企业,并已经工作了四年多。和绝大多数上班族一样,这四年多时间里他既有愉快也有难过,总体的感觉是过得普普通通、平平淡淡。直到去年,小张受一个朋友的邀请跳槽到另一家企业去做了部门经理。
刚到那家企业时,老板专门找时间和小张聊了一个多小时。结合小张的过去和目前的工作现状为小张提了一些善意的建议,最后亲自将小张送出了办公室。这次和老板的谈话给小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老板和小张的谈话内容以及握手、微笑等细节,都体现出了对小张的尊重,令小张非常感动。这也使得他自觉地把**投入到工作中去。
直到小张升为老板的贴身助理,他才和老板聊起了这件事。老板听后哈哈一笑,说:“其实我和所有的人都是这么交往的。”
受益匪浅的小张也开始将此运用到自己的社交活动中。在和朋友交往时,尤其是在和陌生人交往时,他也像老板那样微笑着专注地倾听对方讲话,并且适时地谈一些自己的个人见解。他注意到,当他做这些的时候,对方表现出了更多的热情,也给予了他更多的信任和真诚。
有一句话说:“永远不要越过他人的肩膀去看周围是不是还有‘更好’的人,在适当的时候给对方一个回应,例如‘哦,真的吗’来表明你正在专心倾听。”
人际交往中需要彼此呼应。如果你报之以微笑,对方却无动于衷时,你是不是会对他的第一印象很不好,从而直接影响到后面和这个人的交往?是的!
其实人和人之间的交往与相处非常简单,真实地展示自己,用你的热情和真诚去和每一个人交往与相处,相信大家都愿意拥抱一个向自己敞开怀抱的人,而不是攥着拳头或者敏感谨慎的人。
就像每一朵花都有自己专属的特质,人们也是因为这些特质而喜欢上了这些花。作为花朵来说,不掩饰、不做作,是什么就是什么,单纯而又自然,这就是最珍贵的品质了。希望你也如此,无论是首次见面给他人留下的第一印象,还是后续的交往,都能保持一颗本真的心,展现出你最美好、积极的一面。坚持一段时间后,我相信你的社交圈会越来越大、含金量会越来越高,能帮助到你的人越来越多。待帮助你的人越来越多后,你想要的生活和目标将会越来越容易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