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女人?你说东,她非要说西;你说这个东西好,她非要说这个东西坏;你赞成的事情,她非要反对;你反对的事情,她就非要赞同不可。她很爱和别人唱反调,喜欢和别人争辩,好像她就是比别人聪明,比别人强似的。这样的人就是典型的爱抬杠,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就是“杠精”。一般表现为不给别人发言的机会,并经常对别人说的话发表不同的意见。对于“杠精”这种现象,心理学家认为是一种自恋心理的表现。因为有自恋心理的人特别在乎自己的感觉,不会换位思考,不会替他人着想。他们往往喜欢将自己“变身”为救世主,觉得凡事都应该自己说了算,别人得服从自己。
这种人往往有着优于一般人的口才,思维也比较活跃,与人交谈就像进行一场精彩的辩论。你会发现,她们每次抬杠所说的话都貌似很有道理,让你不知道怎么反驳。可是,仔细琢磨之后,你就会恍然大悟,这些话看似有道理,其实都是偷换概念的诡辩话术,未必真的有道理。
李霞在一家企业担任会计一职,她自恃资历老,学历高,平时在单位不仅爱和同事抬杠,也喜欢与上司“顶牛”。
有一次,上司安排她抓紧时间去税务局报税,可李霞却认为,上司不懂财务,纯粹是瞎指挥。于是,她就磨磨蹭蹭地迟迟不去。上司见状就说:“再不报,就要罚款了。”李霞却说:“怕什么,我做了这么多年的会计还不懂这个啊?”
上司又说:“作为我部门的员工,你要接受我对你的安排。”听上司这么说,李霞有点恼火地说:“我来这里工作的时候,你还不知在什么地方待着呢,凭什么就得让我听你的?”上司也有些气恼,但考虑到周围还有一些同事,便强压怒火,没有发作。
但是,同事们看在眼里,对李霞议论纷纷——平时和李霞关系不错的两个同事急忙劝她,其中一个说:“你这是怎么了,平时和我们抬抬杠就算了,居然和自己的顶头上司顶牛。”另一个说:“长此下去,你以后的工作也不好做。”
一天,那两位关系不错的同事把李霞叫到一家咖啡馆,对她好言相劝:“上司毕竟是上司,你这样和他抬杠,让他如何下台?”
谁知,李霞不但没领情,反而脾气更大了,气愤地说:“就咱这上司,还用巴结他吗?”两位同事说:“你不巴结没关系,但也应该尊重他啊,毕竟他是我们的上司啊,需要树立一定的威信。其实,你心眼很好,但就是说话太冲,这样难免会得罪人的。”
没想到,李霞听完反而讥讽地说道:“他的水平你们也看到了,让我怎么尊重他!先说年龄,他28岁,我34岁。再说学历,他是高中毕业,参加工作后,考了个大专学历,我却是正规院校毕业的本科生。再说工龄,他比我差好几年。他一天到晚就知道搞好上上下下的关系,而我却辛辛苦苦埋头做账。你们说说,就他这样的人还对我指手画脚,能让我服气吗?”
同事说:“这些方面人家是比你差点,可人家的协调能力比你强!”
李霞说:“除了协调和上级的关系外,我看他的协调能力也比我强不到哪儿去!”
就这样,李霞与劝她的两个同事,你一言我一语地进行抬杠,一句劝告的话也听不进去,弄得大家面面相觑,无言以对。
半年后,李霞就被所有人孤立了。大家在一个办公室,抬头不见低头见,所有人都不待见她,都不愿意理她,她觉得待在这里没什么意思,便主动辞职离开了。
由此不难看出,在人际交往中,喜欢抬杠、较劲绝非是一件好事。本是一些小事,却因为抬杠而影响了自己的人际关系,甚至断送了自己的前途,实在是不值得。
喜欢抬杠的女人,虽然能说会道,但是却很难受到别人的欢迎。这是因为,没有人会喜欢一个“没理搅三分”的女人。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当对方有不同意见时,如果对方是用温婉的语气表达出来的,那么自己就不会过于抗拒;相反,如果其语气是生硬的,即使对方是一片好心,也保不齐让我们心生反感。所以,你想要与人进行良好的沟通,就应该学会温和的说话方式,而不是故意和对方抬杠,更不能用话语来伤害对方。
一个年轻女子因为一些事情和父亲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在冲动之下说了许多伤人的话。看着父亲怒气冲冲离开家门去上班的背影,她突然觉得非常后悔,并且开始担心,这场争吵可能会影响到父亲的情绪,害得他工作出错。
翻来覆去地纠结思索了许久之后,她终于拿起电话,拨通了父亲的号码。当她听到父亲略带疲惫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时,她的眼圈突然红了,然后低声温柔地对父亲说:“对不起,爸爸。我刚才太冲动了,我说的那些话都不是真的,我很爱您,我向您道歉。”
“没事,没事,哪有爹会生女儿气的!”电话那头,她能听出父亲压抑着的喜悦和轻松,那一刻,她沉重的心顿时轻松了不少。之后,她学会了和父亲温和地说话,而他们的感情也越来越好。
有位哲学家说过这样的话:“一个人所有器官中最难管教的就是自己那一张不停说话的嘴。”对于爱用语言表达情绪和思想的女人来说尤其如此。一个喜欢和别人抬杠较劲的女人,也肯定不是一个可爱的女人,更不会受到别人的欢迎和尊重。
所以,不管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女人都应该学会温和地说话,尽量让自己说出的话有温度,而不是刻意地抬杠、较劲。如此一来,我们才能更容易获得友情,生活也会因此而快乐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