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多做一点,结果就会不一样(1 / 1)

产品的极致与完美取决于工匠的付出,而工匠付出的汗水与执着的程度成正比,付出得越多,作品必然越精美。可是,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真正精湛的手艺、精美的作品,不是一天能完成的,真正的技艺和作品都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完善过程,需要长期努力和奋进。

成功的最快途径是勤奋。每天多做一点,每天多努力一点,会让你的天赋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只要比他人多留心一点、多付出一点,就会获得超常的成果。其实,平庸者与卓越者所做的事情都差不多,不同的是,追求卓越的人更懂得处处留心。

办公室的工作不仅烦琐,而且要求很精细,小吴调到办公室后,为了不让自己因为粗心而影响了企业的声誉和形象,他每天都尽量多做一些工作,将每件事都做到精细;每天早上,他都会认真检查一下自己前一天的工作任务是否完成,梳理今天多件事情的轻重缓急,在大脑中形成初步安排。

一天,小吴用完午餐后直接来到办公室,随手拿起一份刚下发给全公司的文件看起来。这一看,他发现,已下达的文件居然出现了两三处明显的错误。

在办公室工作一段时间后,小吴发现:公司各部门负责写材料的人员,写作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急着赶时间写材料,经常会出现各种错误,比如,句子不通顺、用语不规范等。

于是他想:文件虽然不是自己起草的,但最终得由办公室盖章签发,自己是办公室成员,有责任维护办公室形象。想到自己的语文功底确实不错,校对文件也是自己的专长,小吴便利用中午的休息时间,对文件进行了校对,之后重新下发,同时将已下达的文件收回。

这件事情发生后,小吴主动地承担起了办公室的全部文字校对任务,需要盖章签发的文件他都会认真核对几次。有些部门来盖章的人员有时等急了,会抱怨几声,可是小吴还是一如既往地认真对待每一份需要盖章签发的文件。

在小吴的严格把关下,公司签发的文件越来越规范和严谨。同时,由于频繁地接收各种文件,学习各种公文的写作格式,小吴的公文写作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高。他也以最快的速度了解了公司的发展动态,明确了自己为公司服务的信心。

尽职尽责完成自己工作的人,是称职的;在自己的工作中处处留心,就可能成为优秀者。要想从工作中得到乐趣、取得成功,只需要多做一点;即便不是自己分内的事,也要多做一点,成为工作的主人。

著名投资专家约翰·坦普尔顿提出过一条定律,叫“多一盎司”。他认为,中等成就的人与有突出成就的人,从事的工作在量上并没有明显差别,动力差也很小,如果要具体量化,区别可能只有“一盎司”。这就告诉我们,要想取得成功,只要比他人勤奋一点、多做一点即可。

“多一盎司”就是比别人多做一点点,要做到这点并不难。我们已经付出了99%的努力,完成了大多数工作,再多做一点,又有什么困难?但其实,我们缺少的往往就是那一点点所需要的责任和决心。

每天多做一点,是一个亘古不变的法则。任何事情的完成,都需要我们多做一点,比如:对工作认真一点、多做一点;甚至接听电话、整理报表,只要多做一点,提高其完善程度,也能获得多倍的回报。

每天多做的一点,是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事实表明,在商业界、艺术界、体育界等领域,优秀者跟普通者的区别,也只是多努力、多勤奋一点点而已。比如,提前上班,早点到公司,首先说明你重视这份工作;而且提前十几分钟到达公司,就可以对一天的工作做个规划,当同事还在考虑应该做什么时,你已经开始做了,长久下去自然就走到了别人的前面。

洛·道尼斯刚开始为杜兰特工作时,职务很低,如今已经成为杜兰特先生的得力干将,是下属公司的总裁。他之所以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实现快速升迁,秘诀在于——每天多干一点。

刚开始为杜兰特先生工作时,道尼斯就注意到,每天下班后,所有人都回家了,杜兰特依然会留在办公室继续工作。道尼斯很佩服他,决定下班后留在办公室。虽然没人对道尼斯提出这样的要求,但他认为自己应该留下来,在杜兰特需要帮忙的时候,自己可以上去搭把手。

工作时,杜兰特先生总要找文件、打印材料,最初这些工作都由他自己做。很快他就发现,道尼斯也在加班,随时在等待他的召唤,之后逐渐养成招呼道尼斯的习惯。

就这样,道尼斯主动留在办公室,让杜兰特先生随时可以看到他,结果获得了更多的机会,最终获得了更快的提升。

每天多做一点,看起来似乎微不足道,但经过不断的积累,就会聚集起一笔很大的财富。因此,无论是谁,在认真对待工作的时候,都要时刻提醒自己:“我能否为工作多付出一点?”

“每天多付出一点”这种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反而会让你更敏捷主动,更能给自己的提升创造更多的机会,结果自然会变得大不同。优秀者与普通者的区别并不大,主要体现在一些小事上。要想在最短的时间里取得成功,就要比他人多做一点,查阅资料多花几分钟,电话多打几个,每天多想想工作……仅此而已。